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專訪】自然學校校長小雨:教育不止一條路 ...
發新帖
查看: 857|回覆: 2
go

【專訪】自然學校校長小雨:教育不止一條路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5
1#
發表於 15-10-26 16: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撰文 : TOPick 編輯


距離屯門市中心不遠處,百多級樓梯之上,鄉師自然學校屹立在翠綠山林間。閉上眼,吵鬧歡笑聲清澈響亮;張開眼,白色外牆柱子畫滿塗鴉。

是孩子,為這片山頭注入靈魂。而竭力守護這80個純真靈魂的是13位老師,包括校長小雨(本名李靄儀)。

TOPick 編輯到訪時,正值下午小息時間,孩子們在操場追逐喧嘩,在後花園跟蟲子說話,躺在原木椅上發白日夢。稱呼他們為「孩子」,是因看不出半分「學生」的模樣,沒有校服,沒有拘束。

師生平等零距離

一個男孩從老遠大叫:


小雨!

小雨走到身旁,他一臉苦惱說,有昆蟲鑽進衣服裡去。身型嬌小的小雨一把拉着男孩蹦跳,「跳一下牠就出來了」,男孩笑嘻嘻跟著跳。


小雨和同學一起蹦跳。(張永康攝)


看到剛才一幕,禁不住問小雨:


同學都是這樣叫你的嗎?不用叫校長?


對啊,叫老師都一樣,直接叫『小雨』、『火星』,但上課前都會叫早晨,我們會教基本禮貌。

在這兒,每人都有一個專屬的自然名。平等的稱呼,似乎拉近了師生距離。小雨表示,自然學校的學生大多很主動、富有好奇心,亦比較了解自己,


如有同學犯規,老師會和他一起了解為何會這樣做,讓同學有機會探討『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以溝通代替責罵,師生關係自然更親近,小雨笑說,同學時常會抱住老師,又會直呼其「自然名」。但自由自主不代表放任,她認真道:


曾經有一個學生每次都叫我『死小雨』,甚麼都加個『死』字,我就很嚴肅對他說:一,我不是姓『死』;二,我可以跟你玩,但我不喜歡你這樣叫我。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所學校竟然沒有校規?小雨指,


校規是為學生而設,但我們的『生活公約』是老師和同學都要遵守。

她以用打電話作例子,校內設電話區,「生活公約」規定無論大人、小孩,都只可在區內用電話,


最基本的如不能打人、不能傷害別人等規則,公約當然有列出,其他就靠慢慢累積、建立。


學校氣氛很自由。(張永康攝)


讓大自然成為老師

說到辦學理念,小雨吐出簡潔6個字:自然、人本、自主。同樣是兩個字,「理念」很簡單,「學習」可複雜得多。

「這是要思考的問題」是小雨在訪談間常說的一句話,「學習是甚麼?」正是其中一個問題。

學習是體驗:


年紀越小,越應給孩子真實體驗,例如要教蘋果,就給他一個真實的蘋果,而不是蘋果圖案。

學習是對話:


就像語文,單教語文知識、死記硬背不是一個整全做法。反而透過與同學對話,聽他表達自己,或是寫下生活經歷,就能知道他掌握多少。


老師帶著幾個同學,在操場上席地而坐。(張永康攝)


自然學校,顧名思義強調自然,小雨認為大自然本來就有豐富的學習素材,


例如太陽的光和熱,讓小孩親身感受和觸摸,學到的是很實在和鞏固,而所謂的『文明學習』,只讀書本,其實很片面,亦很快會流失。

TOPick 編輯與小雨訪談期間,正好有個同學走來,問小雨借放大鏡,原來是要用放大鏡聚焦陽光,燃燒拾來的枯葉,真真正正「和陽光玩遊戲」。


男孩子很喜歡的原始玩意。(張永康攝)


然而,感受大自然也不一定是享受。小雨笑說,在炎炎夏日,學校的冷氣只會為機器而開,從不為人開。


開冷氣是因為人覺得熱、不想流汗,但其實熱和流汗都是很自然的事,流汗更可幫助排出身體毒素,亦是在感受大自然。


課室一年四季都不會開冷氣。(張永康攝)


她慨嘆,現代人與大自然關係斷裂,如天氣熱,人以為發明一部機器就解決了,實際卻是製造出更多問題。


人和自然的關係不是純粹看風景,兩者本應是一體,如果脫離了,人就會變得狂妄自大。

小雨希望,享受大自然能成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憶,又說很多家長讓孩子來讀書,是因記得自己小時候「通山跑」好快樂,希望自己的孩子感受同樣的快樂。


同學的功課。(張永康攝)


可是,在沉重的教育制度下,父母望子成龍,催谷子女考入名校,「怪獸家長」應運而生。小雨卻認為,上學不是比賽,是要培養責任心和自理能力,功課的作用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我們有否問過小孩想怎樣?在大人眼中,連玩耍都要有意義、要認真,為何就不能讓小孩純粹玩耍?

學習與玩樂,缺一不可,是時候還孩子一個健康愉快的童年。

對於外界質疑自然學校的畢業生能否與主流中學接軌,小雨坦言,過去幾年學校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是升往Band2、3學校,只有少數人升讀Band1中學,但大部分學生都能適應主流學校生活,另有部分學生後來轉讀創意書院等另類學校,尋求適合自己的方式繼續學習。

盼教育更多元廣闊

校舍近50年歷史,不時要維修。(張永康攝)


2007年至今,自然學校在這山頭經歷了8個寒暑。從一開始只有14名學生、4名老師,到現在全校近百人,近年入學申請爆滿,一切得來不易。小雨本為社工,


有時看書見到別人感謝老師,會覺得成為這樣的老師,好像是一件很浪漫、很美麗的事。

碰巧因參與自然協會活動結識一班教師朋友,當時大家有個共同願望,想要辦一間非主流實體學校。後來一起到台灣考察,小雨大開眼界,


原來學校可以是這樣的嗎?學生可以這樣自在的嗎?

她心想,既然台灣可以,香港都能做到。然後,他們一直堅持到今天。


課室裡,讓同學休息玩耍的的角落,牆壁畫有漂亮塗鴉。(李海藍攝)


去年接替海星成為新任校長,小雨表示,小一面試中,最看重家長對教學理念的認同,其次是學生自己意願,絕不是以能力挑選。至於學校的目標,她明言希望1、2年內可正式開辦中學,現正在做各方面準備,包括籌錢改建、做課程實驗、老師培訓等,期望作充份預備再向教育局遞交申請。

辦學夢成,有否懷更大夢想,改變香港教育風氣?小雨笑一笑,


我們只是想繼續堅持做我們覺得好的事,不是要整個模,叫其他學校照抄。如果全部學校都是自然學校,我覺得會好悲涼,哈哈!

若自然學校能為教育界帶來思想衝擊,她倒樂見學校多交流,教育變得多元化,


我相信教育不止一條路。


通往自然學校的路,是被大自然環繞的長長樓梯。(張永康攝)


學校拒絕應考TSA

最近在教育界鬧得熱烘烘的,離不開3個英文字: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小雨坦言局方曾發邀請,但學校拒絕,因此同學從不用考TSA。她澄清不是反對考試,亦明白TSA的目的,


現在問題不是出於『考』,是出於『操』。

她認為,或可參考學者建議,如抽籤考試,避免學校強迫學生操練。


考試的目的,是要思考的問題。


   0    0    0    0

Rank: 4


810
2#
發表於 15-10-26 21:41 |只看該作者
一間好好的學校,但收15個,
要入讀都唔易

Rank: 3Rank: 3


394
3#
發表於 15-10-28 10:31 |只看該作者
原來海星退下來換小雨帶領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