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特殊教育 早期訓練或特殊教育, 點選擇?
發新帖
查看: 2287|回覆: 13
go

早期訓練或特殊教育, 點選擇? [複製鏈接]

Rank: 4


516
1#
發表於 11-6-28 21: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早期訓練或特殊教育, 若果只能選其中一種服務, 大家會點選擇?
   1    0    0    0

Rank: 4


956
2#
發表於 11-6-28 22:13 |只看該作者
不如說多一點小朋友的能力程度及歲數,因這是+分重要的因素決定服務類別


362
3#
發表於 11-6-28 22:1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2885
4#
發表於 11-6-29 08:53 |只看該作者
小朋友能力&需要。


Rank: 4


516
5#
發表於 11-6-29 22:37 |只看該作者
BB現在23個月大, 有癲癇症, 每日食3種藥, 只有6個月大BB的能力, 未識自己坐, 未識爬, 未識講野.
報讀早期訓練或特殊幼稚園, 點選擇? 請大家幫忙比意見, 謝謝

Rank: 2


50
6#
發表於 11-6-29 23: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5# chlohong 的文章

當然揀s位啦,e位吾係日日有訓練


2787
7#
發表於 11-6-29 23:4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61
8#
發表於 11-6-30 00:44 |只看該作者
普通幼稚園應該唔收, 因未識行, 所以擇E位, 佢就無得返學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2041
9#
發表於 11-6-30 01:20 |只看該作者
面對現實啦! S位 for sure!

Rank: 5Rank: 5


2379
10#
發表於 11-6-30 04:29 |只看該作者
S fo sure as no normal kg will accept your case.

[ 本帖最後由 fatpam 於 11-6-30 04:31 編輯 ]

Rank: 4


817
11#
發表於 11-6-30 17:2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lohong 於 11-6-29 22:37 發表
BB現在23個月大, 有癲癇症, 每日食3種藥, 只有6個月大BB的能力, 未識自己坐, 未識爬, 未識講野.
報讀早期訓練或特殊幼稚園, 點選擇? 請大家幫忙比意見, 謝謝 ...


唔駛諗,特殊啦,佢地有3T,可以幫同小朋友追番大小肌肉等的發展。

我有個朋友個仔都係兩歲都未識自己行,可以自坐起身,都係入特殊,係學校仲要比張特別少少,有扶手的椅給小孩呢,呢d野係普通的幼稚園又點會有。

兩歲都未識坐就係唔駛諗要入特殊。

Rank: 4


817
12#
發表於 11-6-30 17:28 |只看該作者
可能你都睇過呢個文章,post比你參考下:

S位?I位?EETC?何去何從?

再做一次文抄公,把早前自已在一個親子網發表的資料列出來,希望對大家有用:

最近許多家長討論究竟小朋友應該讀S位、I位還是EETC的問題。我看的時候,覺得有些家長可能因為不清楚三種學位的情況,或對S位的認識未必足夠而有些誤會,未能作出一個適合的選擇。故在此開這個題目跟大家談論。

首先,談談三種學位的分別: S位是特殊幼兒中心,專門給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小朋友去讀。那裡有最全面的服務,而且師生比例比較好,一個老師對六個小朋友,所以每個老師都可以針對小朋友的個別問題設計一些治療或學習的計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另外,S位裡面有齊三師,即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言語治療師。中心裡也會有高級幼兒工作員和中心主任,而臨床心理學家每隔一段時間會去中心一次。

兼收位(I位,或稱混合位)是普通幼兒園或幼兒中心加一些學位,給發展比較慢的 (又不算很慢)小朋友就讀的。日常的活動都是一大班小朋友上堂,但是這六位小朋友會有由社會福利署撥款多請回來的一位特殊幼兒工作員,即是平時叫做I位老師的同事和小朋友做一些個別訓練。基本上個別訓練的範疇也很全面,因為每個老師都要全權負責大肌、小肌、智能、語言等等各方面的發展。除了兼收老師之外,還有言語治療師每隔一段時間到訪,現在的要求是每一個月兩次至三次進行個別訓練或小組訓練,要視乎每間幼兒園不同的安排。

如果小朋友需要職業治療,治療師也會到訪中心,但每一年兩至三次,主要是教老師跟進小朋友的進度和每個小朋友的訓練內容。臨床心理學家亦會一年幾次去觀察,如果有特別要求,學校會請兼收老師請臨床心理學家到訪。

至於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EETC),其形式類似補習班,不用每天都去,大概每星期一至兩次,做個別或小組的訓練,而導師可能是特殊幼兒工作員或治療師(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言語治療),要視乎小朋友的需要。

無論哪一種服務,特殊幼兒工作員(SCCW,即小朋友的老師)所接受的訓練及要求的資格其實並沒有分別。

要選擇哪一種,最重要的是視乎小朋友的能力和需要。舉個例:如果小朋友需要整體服務(如各方面都需要幫助或比較慢),可能需要S位。有些家長或者會覺得特殊幼兒中心這個名稱不好,會擔心穿著這些校服會被歧視,而不去選擇。我明白作為家長會很難受,但當想到假如基於自己難以放下的自尊而令到小朋友得不到最適合他們的服務,而阻慢了小朋友的進展,這並非我們想見到的情況吧﹗我經常強調越小做訓練,效果越好。所以請各位家長為小朋友著想,不應該為了自己的想法而影響他們的發展。

其實在六歲之前的進展是非常重要的,六歲之後腦部發展會緩慢下來,令小朋友再學新的事物亦未必容易掌握得到。所以應該可以考慮趁小朋友還小的時候,選擇最合適的服務,令小朋友的能力可追得上一般程度。

我見過很多小朋友在入讀特殊幼兒中心一兩年之後,因有明顯進步而轉讀普通位或兼收位,因為輪候特殊位的人有很多,本身能力巳達到的話,中心不會要求小朋友再留低。

至於如何選擇早期訓練或I位呢?我覺得都要視乎小朋友的能力,而且還要視乎家長有否時間去帶小朋友。如果家長要上班,自己照顧不到小朋友,可能兼收位有個好處,因為不用請假帶小朋友去做訓練。如果請傭人帶小朋友去做訓練,其實跟小朋友在I位是沒有很大分別的。當然,如果家長能夠親自帶小朋友往做治療,那我會建議選擇早期訓練,一來因為訓練較全面,二來因為可以親自和治療師討論進度及家居訓練等,效果會很好。

我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是,即使小朋友選擇了早期訓練,家長選擇幼稚園的時候也應盡量選一些本身有I位的幼兒中心。因為大班老師會明白小朋友的困難及知道如何教導他們。坦白說,普通的幼稚園或幼兒園老師未必懂得幫助一些學習慢的小朋友,除了覺得他們頑皮、不合作,會經常投訴外,最重要是浪費了小朋友的時間。因為小朋友上堂時如不明白老師的說話,跟不上,發白日夢或四圍走,其實是浪費上堂的時間。要記著,我們其實要與時間競賽﹗

相反,在特殊幼兒中心,個別訓練的時間比較長,小朋友能夠學習的機會比較多,對整體訓練都會有好處。我實在不希望小朋友上學但學不到東西而浪費這幾年的時間,因為過了這幾年的時間便會很難追得上。

如果有家長感到被冒犯了,我謹在此致歉。希望大家認真考慮我的意見。

http://hk.myblog.yahoo.com/teachyourchildtospeak/article?mid=53

Rank: 4


956
13#
發表於 11-6-30 23:30 |只看該作者
看來樓主小朋友體能發展頗弱,KG老師面見一定會拒絕收他,因KG無專人護理他,再者,智能亦可能遲愋,所以S位應該是最合適,你可向評估中心醫生取意見

Rank: 4


516
14#
發表於 11-7-1 22:53 |只看該作者
多謝大家.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