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收到消息,有關部門今年會嚴查假地址抽小一 ...
樓主: kc-hk
go

收到消息,有關部門今年會嚴查假地址抽小一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101458
21#
發表於 10-1-26 11:42 |只看該作者
多成倍 41 網 & 12 網真係重災區

原帖由 LittleKiwi 於 10-1-26 11:19 發表
多謝晒以上資料, 希望真是有阻嚇作用....

不過很多都是用"屋企人"地址, 例如外家、奶奶屋企, 這樣又算不算借地址? 因為只要有這類"關係"証明又好似是合法..... 難怪我曾經聽過話41區有2千人抽, 實際其實只有1千以內 ...
我鐘意你同我講 I Love U, I Love U Too!You'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 U make me happy when skies are grey. You'll never know dear. How much I Love U. Please don't take my sunshine away.

Rank: 3Rank: 3


228
22#
發表於 10-1-26 17:06 |只看該作者
教署如果要嚴格禁用假地址, 可能會涉及非常複雜的法律問題. 如何給假地址下定義? 家長與家人, 親戚或朋友達成一個書面或口頭協議, 借用或租用對方的住宅, 間唔中返去住幾日, 一個人同時居住幾個地方, 我相信沒有觸犯任何法律.

以往的例子, 都是教署抽查, 家長心虛, 知難而退. 但如果有家長不服, 與教署打官司, 甚至申請司法覆核, 我相信勝算很高. 因為目前的界定太模糊.

我唔係鼓勵用假地址, 只是認為, 教署要杜絕呢個問題, 最好是立法, 為"假地址" 立一個清晰的定義.

Rank: 5Rank: 5


1225
23#
發表於 10-1-26 17:4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p315 於 10-1-25 17:36 發表
真係有查架..有個家長同小朋友報左瑪利曼..政府派人上門家訪!!


就算政府5 家訪, 學校都要Tenancy Agt copy!

Rank: 6Rank: 6


9552
24#
發表於 10-1-26 18:2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ui916 於 10-1-26 17:06 發表
教署如果要嚴格禁用假地址, 可能會涉及非常複雜的法律問題. 如何給假地址下定義? 家長與家人, 親戚或朋友達成一個書面或口頭協議, 借用或租用對方的住宅, 間唔中返去住幾日, 一個人同時居住幾個地方, 我相信沒有觸犯 ...


其實我都想知咁樣做合唔合法, 太多灰色地帶.  我想報阿媽在中西區的校網, 阿媽間中有幫我湊, 我又過埋去訓, 一星期兩三日留在娘家.  我阿媽的地址係真的, 咁樣ok嗎?

Rank: 3Rank: 3


228
25#
發表於 10-1-26 20:14 |只看該作者
就算要求提供租約, 也不難做到.

我認為在欠缺清楚的定義下, 教署只能靠嚇, 因為很多做法教署自己也唔清楚是否違法. 教署唔敢檢控家長.

教署也無權剝奪小童上學的權利. 所以就算成功檢控, 也一定會分配學位給被影響的學生.


原帖由 dorchiu 於 10-1-26 17:48 發表


就算政府5 家訪, 學校都要Tenancy Agt copy!

Rank: 6Rank: 6


5350
26#
發表於 10-1-27 09:45 |只看該作者
But it only means they will check the address when some people report and they will not go checking before??

Rank: 5Rank: 5


1519
27#
發表於 10-1-27 16:33 |只看該作者
One of my colleague lives in HK side received the letter to request her to submit the address proof...  I guess this is a random process, but of course, if they received report, they should double check...

原帖由 cpcog 於 10-1-27 09:45 發表
But it only means they will check the address when some people report and they will not go checking before??

Rank: 6Rank: 6


7217
28#
發表於 10-1-27 17:23 |只看該作者
EDB did have random checks.  Several of my friends received the letter from EDB in Dec for address proof as well.

原帖由 sfplam 於 10-1-27 16:33 發表
One of my colleague lives in HK side received the letter to request her to submit the address proof...  I guess this is a random process, but of course, if they received report, they should double che ...

Rank: 4


954
29#
發表於 10-1-27 17:25 |只看該作者
其實十幾二十年前就話租個信箱,冇實質住宅, 就話假地址啫,我睇怕而家人類進步了, 一定唔會用呢條Q. 其實"居住"的定義先最重要. 港人北上工作,星期五晚回來,星期一北上,他們在hk的家,依然是居所,亦"居住"於那裡,有時忙起來,hk都唔返,可以一個月住得3-4晚,咁政府可以說那裡不是他的住所嗎. (一樣係居港人士,要交港稅,只是可能可offset大陸稅)
日頭在,夜晚不在;或週末在,週日不在(and vice versa), 咁算不算住係0個度?
何鴻x先生咁多頭住家,咁佢的居所應該在那一個地址(如只能填一個)?!?!?!
真係唔明囉.

原帖由 hui916 於 10-1-26 17:06 發表
我唔係鼓勵用假地址, 只是認為, 教署要杜絕呢個問題, 最好是立法, 為"假地址" 立一個清晰的定義.

Rank: 3Rank: 3


367
30#
發表於 10-1-27 18:0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ogmonkey 於 10-1-27 17:25 發表
其實十幾二十年前就話租個信箱,冇實質住宅, 就話假地址啫,我睇怕而家人類進步了, 一定唔會用呢條Q. 其實"居住"的定義先最重要. 港人北上工作,星期五晚回來,星期一北上,他們在hk的家,依然是居所,亦"居住"於那裡,有時 ...



How do they deal with kids living in Shenzhen, how can they prove they live in HK?  Does this meanthey cannot come to HK for P school?  Or they do care?

Rank: 3Rank: 3


228
31#
發表於 10-1-27 22:18 |只看該作者
教署並沒有為何謂"通常居進地址下定義", 因為很難下定義, 是否90%, 70% 或超過50%的時間需要居住於所申報的地址呢?

我認識兩夫婦在深圳工作, 女兒當然也在深圳讀幼稚園, 幾個月才回香港一次, 但他們打算女兒在香港讀小學, 故用了香港的地址參加統一派位, 這是否假地址?

所以, 教署的所謂抽查, 目的是讓家長心虛, 自動退出, 但絕對唔敢檢控家長. 因為目前的規則太模糊, 立法也不容易!!


原帖由 smartmatt 於 10-1-27 18:07 發表



How do they deal with kids living in Shenzhen, how can they prove they live in HK?  Does this meanthey cannot come to HK for P school?  Or they do care?

Rank: 4


954
32#
發表於 10-1-28 00:05 |只看該作者
咁我又冇聽過這些學童會如何參與總一派位喎, 唔識人呀.

不過我認為教署應從借地址比人用的著手. 例如借比人的都可能被起訴, 咁起碼制止一些其實都唔係好想借,但又唔想托手踭的無奈人士. (通常可能是同事/上司,有利益關係)但只要是"刑事",就唔會隨便幫人. 人地都冇咁厚面皮,要佢冒險犯法...啩.   但怕這個辨法仍難杜絕用家人/親戚地址的吧, 因為是自己人的利益, 都要挻而走險?!?!

原帖由 hui916 於 10-1-27 22:18 發表
教署並沒有為何謂"通常居進地址下定義", 因為很難下定義, 是否90%, 70% 或超過50%的時間需要居住於所申報的地址呢?

我認識兩夫婦在深圳工作, 女兒當然也在深圳讀幼稚園, 幾個月才回香港一次, 但他們打算女兒在香港 ...

Rank: 3Rank: 3


228
33#
發表於 10-1-28 19:15 |只看該作者
你將借地址看到太簡單, 這是非常複雜的法律問題, 教署要檢控的法律理據並不充足:

1. A 與B 達成一個協議, B以象徵性租金, 每年一元租用A在灣仔區住宅的一個房間. 該協議訂明, B需要支付全屋水電費.
2. 為了方便辦理一些手續, B更改水費及電費單上的付款人姓名.
3. A不清楚B租用其單位的真正動機.

教署要檢控A或B理據都不充份. 去到法庭. 萬一判教署敗訴, 成為先例, 以後所有家長更加肆無忌憚用假地址.

教署應征求法律意見, 看看是否可以清楚界定何謂假地址.



原帖由 dogmonkey 於 10-1-28 00:05 發表
咁我又冇聽過這些學童會如何參與總一派位喎, 唔識人呀.

不過我認為教署應從借地址比人用的著手. 例如借比人的都可能被起訴, 咁起碼制止一些其實都唔係好想借,但又唔想托手踭的無奈人士. (通常可能是同事/上司,有利 ...

Rank: 3Rank: 3


465
34#
發表於 10-1-28 22:29 |只看該作者
唔好意思 我想問下唔係一定要提供地址証明的嗎?如果係假地址,都唔會有水電煤的地址証明拉.

Rank: 4


954
35#
發表於 10-1-29 15:57 |只看該作者
N年前邊有咁嚴吖,有人仲用石油氣罐吖ma. 何來煤氣單? 其實法例冇定,租人地方一定要改業主水電煤於自己名下,咁我係租客,水電煤都有可能不是我名喎. (當然呢個case是可以出示租約吧.但有d業主又唔要打stamp duty,因為唔想交稅, 雖然可以自己單方面打左佢,比兩邊錢,但又想錫住個荷包, 咁如果照實同教署講,迷睇下佢地仲叫你交乜野囉.)  總之"實話實說,大話不要說".

原帖由 bbgitau 於 10-1-28 22:29 發表
唔好意思 我想問下唔係一定要提供地址証明的嗎?如果係假地址,都唔會有水電煤的地址証明拉.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