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樓主: kittybuzz
go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複製鏈接]

Rank: 1


13
21#
發表於 04-7-18 00:37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VID
引文:VID
(按照你的說法,小喇沙、聖保羅、拔小、軒尼詩道官小、聖若瑟小學等等通通都不應是名校了。它們之所以是名校,完全是因為背後的中學,而且過往都是跟隨政府的派位方法的。但事實上,這類學校出來的學生質素一向不錯)

請先暸解清楚現行教育制度才作結論,以免誤導其他家長.

1.        津貼學校早兩年在自行收生階段,可以進行筆試,校長擁有10分酌情分選學生,意味50% band 1生是這時進入名校. 另外在統一派位時收的50%學生, 估計有1/3 band 1, 1/3 band 2, 1/3 band 3學生. 故名校在全個收生程序只會收10多% band 3學生. 但現行教育制度下, 校長擁有10分酌情分取消了. 所有學生全靠抽籤入讀.這正正解釋為何不少名校要轉直資,換回收生自主權. 家長要付學費亦要讓子女讀直資/私校, 換回學生質素保障.

2.        此外, 小喇沙、軒尼詩道官小、聖若瑟小學不是一條龍, 小六生升中一時, 會踢走band 3學生. 但一條龍的英華不能踢走band 3學生. 以前的英華書院是收取100% band 1的小六生, 將來肯定不是.

3.        小喇沙校長亦不時批評現行教育制度,令該校收到很多質素差的學生. 而小喇沙亦正研究轉直資.

4.        聖保羅、新小拔為了換回收生自主權,已轉直資. 此外,它們亦不是一條龍升中, 學生成績要合乎中學最低要求方可入讀.

5.        聖若瑟小學只有30% band 1學生可入讀其中學.

6.        英華小學學校本身宗旨是有教無類, 他們選址深水浦,又不肯轉直資, 就是要為低下層服務, 並不專為中產而設.

7. 請不要再將英華小學跟上述band 1小學比

8. VID, 作為家長, 請不要經常人身攻擊他人 , 所有討論應用事實作根據, 不要一有人不讚英華就要成為箭靶, 這只會令其他家長反感. 請尊重自己和貴校.


Rank: 3Rank: 3


130
22#
發表於 04-7-18 00:46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clmum2000:

你所講的,我在英華小學宣報成立時便已一早知曉。我從來不作任何形式的人身攻擊,只請求該兩位版友看清楚我的話才發言而己。另一方面,你說我誤導嗎? 我不同意,我所引的名校,的確是很多家長因它們背後的名牌中學才慕名而來,這是眾所周知的。而且你所說的10分,單單是這班名校才有嗎? 其他小學沒有嗎? 為何它們不是名校?

有人說band2-3入會band2-3出,如果中學要硬收這班學生,將無可避免地成為band2-3學校了。這就要看band1生佔的比例和中學的辦學能力了。對於一條龍學校來講,小學是負責供應中學生源的,學生的質素主要由它來把關。當然小學部不可能保證所有升上中學的都是100%band1生,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家校合作精神是可以把band1生的數目保持在高比例的。

再者,我們不應小看英華的教學能力、辦學團禮的視野和整間學校的精神。當初中華基督教會決定把英華遷往深水


2714
23#
發表於 04-7-18 01:53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1


23
24#
發表於 04-7-18 02:43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請問培正中學會不會轉回英語教學?

Rank: 3Rank: 3


132
25#
發表於 04-7-18 06:50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各位家長

大家無須這麼勞氣, 本人覺得任何事都沒有十全十美, 最重要是學校的教學質素是否配合其辦學的理念和目標, 其教學模式是否配合子女,  能否令子女開心愉快地學習, 發掘和發揮他們的優點, 從而使他們能夠於正面自信地成長.

Rank: 2


32
26#
發表於 04-7-18 09:18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我覺得VID講得好岩,完全同意他/她的講法。我每次到學校接放學時,見到D學生都很有禮貌。我囝囝講,D同學成績很多都很高。老師和校長都很關顧學生。但學校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學校每每一接到投訴很快就有反應。家長和學校亦很著緊學生的成績,品行和多元智能發展。兒子番左英華後,不單只他自己番得開心,我做家長的亦很開心,因為兒子常常講學校的開心事給我聽,我又見到學校真的很用心去教,而且和家長保持著很緊密的聯繫。我接送孩子番放學或聯課活動時,很多時都可以見到學校的高層,例如正副校長或主任,我隨時可以直接反映意見和查詢問題。其他家長的質素不單只很高,而且很齊心,還很有歸屬感,大家都一心一意栽培好小朋友,所以我對英華很有信心。雖然她是新校,但從種種跡象看,我相信她是BAND1學校。

Rank: 3Rank: 3


400
27#
發表於 04-7-18 09:25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6. 英華小學學校本身宗旨是有教無類, 他們選址深水浦,又不肯轉直資, 就是要為低下層服務, 並不專為中產而設.]

這句說話...某程度上..是否有岐視的成份?名校不是在名區,就會有質素變差的可能性?就會有可能由band1降至band2或3?
似乎聽起來,名校要放在名區才能保證教學質素.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 怎麼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Rank: 5Rank: 5


3063
28#
發表於 04-7-18 17:53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其實唔明點解要咁樣post出嘜校vs嘜校,有嘜意義?

每位家長揀學校時,都有每人心中諗法,亦每人有自己取向,冇話讀理間學校,將來必定成為專業人仕,讀果間學校,將來實揸兜。

夾硬將兩間唔同性質嘅學校比較嚟做嘜,培正&英華最相同只係大家都係小學及兩間都有同名中學。

如果一種辦學模式可以滿足到咁多人,不如將全港所有辦學權收歸政府管理,但係咁又會有人話政府專權。

所以有得揀,對大家都有好處,咁先係民主社會嘅標誌。

其實每間學校都有相同理念,就係作育英才,Judy話英華小學必成band 2-3,亦令英華書院將來成為band2-3,好似武斷咗,亦難怪令VID咁火嘅,世事好多冇人可預計,仲要係數年後嘅事,更加冇人知,當時我都估唔到我第一個孩子要面對教署改小一入學制度,係第一批白老鼠,將全盤入學大計打斷。不可不知,小學係冇banding之分架,小學嘅banding只係家長心中一把尺,作不得標準。

大家都無謂拗,類似理d topic,跟本係挑起紛爭,大家心平氣和就係討論,如果唔係,就係鬧交或意氣之爭,而且講落去都冇結果,至緊要自己d仔女入到一間係自己心儀嘅學校,咁大家各其所哉,何需比較呢?

Rank: 3Rank: 3


400
29#
發表於 04-7-18 19:06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SandyKL講得非常中肯....支持!!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 怎麼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Rank: 1


13
30#
發表於 04-7-19 03:00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事實勝於狡辯,當弱點被人擊中時,人-通常都會選擇逃避或掩飾,在這資訊發達、辦學要有高透明度的年代,家長理應有權知道所選學校的一齊。這討論區有過百個xx學校Vs xx學校的文章,目的是給各家長對各校的優點及缺點作更深入了解及比較,從而為子女作正確選擇。從來都沒有人叫不要寫xx學校Vs xx學校(除了討論英華小學外) 。

     希望以下資料能對教改一知半解、自以為是、逃避現實、目空一齊的家長提供正確而中肯的資訊,協助一些渴望子女入讀Band 1名校的家長作理性分析。

    以下是部份名校校長對教改下沒有收生權而被迫轉直資的看法:

   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的老牌名校拔萃男書院舉辦轉直資的諮詢大會,校董會破天荒公開受育改革影響的「證據」,顯示升中派位改制,令本學年收取高達一成三「未夠班」的中一學生,學校將趨向平庸化。成為首間直認因逃避教改而考慮轉直資的名校。男拔校長張灼祥更引述二十多間老牌名校(包括英華)組成的補助學校議會上周的討論內容,表示不少名校校長預言,在教改的大勢下,將來所有學校收生質素一樣,名校將全被「削平」。

    喇沙書院校長譚瑪士坦言,喇沙曾經歷「信心危機」。「當不少名校轉直資時,家長、校友尤其擔心,如果喇沙不轉,學校質素會否落後於人﹖」他表示,由於辦學團體不想學校變成貴族學校,建議最後終被否決,但喇沙不是全盤否定直資,5年後會檢討。

    身兼喇沙書院副校長和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趙榮德相信,「有性格」的學校才能成功轉直資,才能吸引家長為子女入學。「有性格」的要點包括學生成績、校舍、課程、老師質素及課外活動等各方面都有好表現。

    津貼中學培正中學校長葉賜添相信,無可避免將有更多學校「被迫」轉為直資。「若不是直資,政府便會隨機派學生給我們,收來的學生參差大,根本無得教。

    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潘鎮球強調,轉直資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做貴族學校,而是希望保持學校傳統及辦學理念,保障收生自主以取錄認同學校理念的學生。

    另一所考慮轉直資的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則希望轉直資能解決中一自行收生不准考筆試的困局。該校校長李璇佩直言,轉制的好處是可以擁有收生、編定課程的自主權,並可實踐該校的教育理念。

    縱觀各名校校長意見,結論是沒收生權的學校將全被「削平」、「學校將趨向平庸化」、「學校質素會否落後於人﹖」、「學生參差大,根本無得教」等等。知冇?

    所以,沒收生權的名校將來不是名校並非只是我個人的看法,難道持反對意見的家長叻得過這些校長的預言?

    又,如果收生自主權真的不重要,亂咁抽學生都可變Band 1小學的話,當年插班入英華新校小二、小三的學生又何需面試,何需睇校內成績、何需睇課外活動表現?求求祈亂咁抽咪得囉?使乜花咁多時間揀學生啊?

    有人說英華小學學生成績很好,我絕對相信。他們就是當年插班入小二、小三的一群,這批學生將是英華小學歷史上最好的一群,但這將成絕
該用戶已被刪除

31#
發表於 04-7-19 09:17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063
32#
發表於 04-7-19 12:41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clmum2000,

香港係自由社會,所以每個家長有權選擇,至於點揀,係自己家長睇法+小朋友能力,先前在這topic亦有人提出。

「我有兩位朋友上年抽英華小學,一個住美孚,讀九龍塘國際幼稚園,成績好好,課外活動很出色,但卻抽了第九志願--街坊福利會小學。另一個住南昌

Rank: 3Rank: 3


400
33#
發表於 04-7-19 15:57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我有兩位朋友上年抽英華小學,一個住美孚,讀九龍塘國際幼稚園,成績好好,課外活動很出色,但卻抽了第九志願--街坊福利會小學。另一個住南昌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 怎麼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Rank: 5Rank: 5


1938
34#
發表於 04-7-19 18:11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深水步邊間幼兒園可以入英華?

Rank: 3Rank: 3


400
35#
發表於 04-7-19 20:39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無話邊一間就可以入架......一係自行派位,一係電腦派位.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 怎麼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Rank: 3Rank: 3


130
36#
發表於 04-7-19 21:42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clmum2000:

嘿!真係唔識既比你嚇死;識既比你笑死!你知道嗎? 你最成功的地方是「人身攻擊」和「混淆視聽」。你的名言「事實勝於狡辯」用來警惕你就最適合不過。

我想請問你所引用的這些學校--拔萃男書院、喇沙書院、培正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是什麼學校呢? 都是「中學」,但之後又拉埋「小學」來講。但「英華」是「一條龍」學校(你曉得什麼叫一條龍嗎?編幅關係,勞煩你自己走去教統局的網頁看個清楚吧。)升上英華書院的絕大多數是自己小學--英華小學的學生,而只有少數是街外人。而且英華書院在深水

Rank: 1


23
37#
發表於 04-7-19 22:32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ChingChingFather:

我明白了, 多謝你和你的朋友!

Rank: 3Rank: 3


436
38#
發表於 04-7-19 23:26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請取消此topic。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2間不同種類的學校(私校vs津貼)。

Rank: 5Rank: 5


1813
39#
發表於 04-7-19 23:42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我最担心的是老師的教學法和老師對紀律, 個別差異的處理方式, 是否適合孩子. 例如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是visual & auditory, 傳統學校對他來說則不難. 另外, 如果老師用嚴厲的責備方式的話, 敏感的孩子就會自尊心受損, 強悍的孩子反被激勵向上. 要考慮的因素還真多!

Rank: 5Rank: 5


1009
40#
發表於 04-7-20 12:05 |只看該作者

Re: 培正小學vs 英華小學, 點揀??

嘩! 原來又有交鬧,重有至愛的judy 和 stccmc。

clmum:

Is BPS a govn't school, how can it change into D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華小學是一間靠「實力」辦學的學校,而非靠「收生」。學校有自己一套方法來教好學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華小學只有一年歷史,真的這樣厲害?我想世上並沒如此學校。孔丘化了三千、都只得七十人當官,萬世師表也不過如此。

名校生材藝出眾,是否全是學校的功勞?我看未必!

家長們打崩頭想辦法令其子女入讀名校,都是關心子女的家長吧,他們大都會多花金錢及時間在培育子女的身上。名校(不同種類)最大的功勞,應在盡力集合相同理念的家長,並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

一個沒有好家長作後盾的平庸小孩,入讀名校,可能有所庇益;但更可能事倍功半。相反,一名父母關顧的資優兒、入讀街坊會小學,可能鶴立雞群,但更可能被平庸的同化,平白浪費了。

原先想在二校摘其一的,看了那麼多,可否說說最後的選擇?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