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英小 vs 中小
樓主: berthalai
go

英小 vs 中小 [複製鏈接]

Rank: 4


590
21#
發表於 07-12-2 22:39 |只看該作者
你的觀點給我一個我自己都忽略了的新啟示。Thank you!


原文章由 iberia 於 07-11-29 22:00 發表
英小或中小的決策


我看到很多家長很多時只注重學校是否用英文教學,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 知識應用的正確思想 / 分析能力 / 領導才能 / 開心 / 有愛心 / 會主動關心國家社會 /
有國際視野 /
多才多藝
才是最重要, 請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會長


8770
22#
發表於 07-12-3 00:14 |只看該作者
很多家長本未倒置.
在小學大部份小朋友根本不能有郊用英文溝通, 偏偏家長希望其他科目也用英文去訓練小朋友學英文. 要知道, 佢地係應該學該科知識而唔係訓練英文. :cry:

原文章由 iberia 於 07-11-29 22:00 發表
英小或中小的決策


我看到很多家長很多時只注重學校是否用英文教學,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 知識應用的正確思想 / 分析能力 / 領導才能 / 開心 / 有愛心 / 會主動關心國家社會 /
有國際視野 /
多才多藝
才是最重要, 請 ...

Rank: 3Rank: 3


161
23#
發表於 07-12-3 01:03 |只看該作者
要留心有些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英小.

我選聖保羅男女因為是中文小學. 我不覺佢地畢業生英文差喎.

而且, 除非學生生活在英語的世界中, 唔係都幾怪. 店舖話打個八折, 英小學生話未學過, 唔識計數, 要店員識話twenty percent off才知, 可以接受嗎?

Rank: 4


590
24#
發表於 07-12-3 11:31 |只看該作者
你講的例子又真係幾到肉喎。我諗我明白你意思。好高興你地點醒左我一個我一路都諗唔通的盲點!


原文章由 星級國民 於 07-12-3 01:03 發表
要留心有些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英小.

我選聖保羅男女因為是中文小學. 我不覺佢地畢業生英文差喎.

而且, 除非學生生活在英語的世界中, 唔係都幾怪. 店舖話打個八折, 英小學生話未學過, 唔識計數, 要店員識話twenty per ...

Rank: 2


97
25#
發表於 07-12-3 11:55 |只看該作者
Very good sharing. Thx.
原文章由 iberia 於 07-11-29 22:00 發表
英小或中小的決策
我看到很多家長很多時只注重學校是否用英文教學,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 知識應用的正確思想 / 分析能力 / 領導才能 / 開心 / 有愛心 / 會主動關心國家社會 /
有國際視野 /
多才多藝
才是最重要, 請 ...

Rank: 4


783
26#
發表於 07-12-3 12:19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學中文比學英文難好多,大部份外國人係中國生活左十幾年,連老婆都係中國人,都係識聽唔識講,識講唔識睇,識睇唔識寫:)

Rank: 4


766
27#
發表於 07-12-3 13:3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iberia 於 07-11-29 22:00 發表
英小或中小的決策


我看到很多家長很多時只注重學校是否用英文教學,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 知識應用的正確思想 / 分析能力 / 領導才能 / 開心 / 有愛心 / 會主動關心國家社會 /
有國際視野 /
多才多藝
才是最重要, 請 ...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I totally agreed with you.

Rank: 3Rank: 3


311
28#
發表於 07-12-3 22:34 |只看該作者
培正小@有結果!!!

QUOTE:
soscso 寫道: 可能 FUNG12345 未聽過「諾貝爾獎」這獎項掛。 ------------------------------------------------ 從崔琦獲獎談到培正教育
胡斑比
崔琦這次獲得諾貝爾獎,對物理界同行來說,並不是一件意外之事; 但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香港人,和一個培正人,確是感到興奮和驕傲的。崔琦在香港的教育是在培正中學接受的,筆者也是培正唸了十年書,所以就談談培正的教育吧。
培正中學確實造就了不少世界一流的人材,尤其在數理方面。除了崔琦和大家所熟知的丘成桐外,還有物理學家沈呂九,卓以和,和數學家蕭蔭棠。沈呂九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系系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這次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孔恩(Walter Kohn) 是以提出 "密度泛函理論" (Density functional theroy)而獲獎的。沈呂九是孔恩的合作者,他們的理論通稱為 "孔恩-沈理論"(Kohn-Sham theory)
沈呂九與這次諾貝爾獎可謂 "擦肩而過",殊為可惜。卓以和任職貝爾實驗室,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他是 "分子束外廷" (Molecular bean epitaxy) 工作的創始人。這項工作也是諾貝爾級的,將來也有機會獲獎。蕭蔭棠是哈佛大學數學系系主任,是 "多元複變函數" (Functions of several complex variable) 理論的權威。這五人中,丘成桐和,卓以和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 "國家科學獎" 的得獎人。在香港人中,似乎還沒有人獲此殊榮。一所殖民地的中文學校,能培養出這麼多世界級的人材,我想這並不是偶然的。下文就以自己在培正的親體驗,試圖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
優良的師資
培正從廣州遷移到香港,帶來了一批專業水平高,對教育有熱忱的教師隊伍。這些教師雖然很有學問(不少人後來到大學任教),但香港殖民政府對他們是採取岐視政策的。當時教師的待遇很差,生活相當清苦(我記憶中許多老師就是住在教學樓的天台上的),但他們充滿熱情,對學生誨人不倦。在受排擠之下,更加激發了他們把學生教好的決心。我記得中學上幾何課,用的教科書與英文中學的是同一本書,但數學老師黃逸樵對我們說: "這本書在英文中學要教三年,但我們只教一學期。你們要做的習題也是選打有星號,即最難的去做。" 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也感到格外振奮,打下了把學業學好的決心。培正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很生動,深入淺出,觸類旁通,啟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一位老師若能把學生引導到自己去尋求知識的階段,他的任務已大致完成了。
二。
高素質的學生
培正辦學作風嚴謹,從招生,升級到畢業都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培正小學有十班,但到高中只剩下四班,淘汰率相當高。每年中文中學會考培正的合格率往往是百分之一百,而會考中名列前茅的考生也往往是培正的學生。當時香港社會雖然崇洋,但還沒有像現在對英文學校趨之若驚的情況。好的學生選擇唸中文學校的大有人在 (筆者就是捨拔萃而選培正的)。此外,一此從國內移居到香港的學生(即現在的所謂"新移民"),他們學業成績好但英文較差,只能進入中文學校。這些學生將來的表現往往也是非常出色的。培正學生的思想較活潑。外界對培正學生冠以"馬騮頭" (猴子)的稱呼。這渾名文方面固然是說培正學生頑皮,但一方面也反映培正學生不墨守成規。英國殖民政府為了培養統治香港的代理人,刻意重視英文學校。 "英文中學--香港大學--公務員" 成了高官厚祿的康莊大道。而培正與這條 "學而優則仕" 的線路是絕了緣的。在中文大學還未成立前,培正畢業後多到美國上大學。這樣一來,反而給培正學生提供了一個上真正世界一流大學的機會。培正不少傑出的人材就是循這條路徑出來的。
三。
濃厚的學術風度
培正的學術風度是相當濃厚的。老師從事蓍述的不少,學生也很多自動自發地對知識進行追求。這在數學方面尤其顯得突出。自何宗頤副校長進行數學改革,高中數學教科書多用著名的美國大學用書,高中三開始講授微積分。
To be Continue...........................................
原文章由 rdc888 於 07-12-3 13:38 發表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I totally agreed with you.

Rank: 3Rank: 3


311
29#
發表於 07-12-3 22:38 |只看該作者
To be continue........................................

培正的數學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學校上自副校長,教務主任林藻勇,數學老師朱達三,黃逸樵,林英豪,下至學生都對數學產生了一種特別的熱哀。培正後來出了丘成桐,蕭蔭棠這些世界一流的數學家是不足為奇的。
四。
中國文化的薰陶與母語教學
培正是中文學校,自然對中國文化特別注重。當時在培正教授國文和歷史的老師都是在國學界相當有名的教師。雖然這些學科對理科沒有直接的影響,但在治學為人方面卻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中國前輩一些頂尖的科學家,如周培源,楊振寧,李政道,錢學森等都是對中國文化有深厚的認識和愛好。崔琦嚴謹的治學精神,謙遜的作風,誠懇的態度也是很好的例子。筆者在培正唸書,覺得受益最深的就是數學,國文和歷史這三科。
培正高中理科教科書多用英文書,但教學語言除了英文課外,均用母語教學。關於母語學的問題,在香港已有許多討論,我也準備著文另議,所以不擬在此贅述。我認為母語教學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語言是思維的表達媒介。母語是一個人最熟悉的語言。從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母語教學都是發揮最大功效的。任何懷疑母語教學的人,我在此只想就諾貝爾獎事提出一個觀察和一個問題供他們思考: 1
六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沒有一位不是接受母語教學的----這裡包括朱隸文,只不過他的母語是英語而已。 2
美國是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若果美國改用 "外語" 教學,試想它的諾貝爾獎還會剩下多少個? 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很難斷定那一個是最重要的。崔琦這次得獎,除了他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外,培正的教育,美國的研究環境都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條件。
培正是一所有百年歷史的學校。培正能培養出像崔琦,丘成桐這樣傑出的人材,是長期艱辛耕耘的結果。這個優良的傳統是值得香港人珍惜的。但目前香港人迷信英文學校,結果學生不但中文差,學業程度更差。這種短視,窄視的後果是很值得香港人深思的。崔琦這次獲得諾貝爾獎,在慶賀之餘,若能驅使香港教育界進行一次深入的反思與改革,那這個 "崔琦效應" 將會比 "分數量霍爾效應" 對香港的將來可能會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1999330 * 此文將被收入一本關於崔琦的文集 <> (World Scientific)。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原文章由 rdc888 於 07-12-3 13:38 發表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I totally agreed with you.

Rank: 3Rank: 3


311
30#
發表於 07-12-3 22:42 |只看該作者
我見到一些會說一口非常標準的普通話的外國人.



原文章由 dad1234 於 07-12-3 12:19 發表
我覺得學中文比學英文難好多,大部份外國人係中國生活左十幾年,連老婆都係中國人,都係識聽唔識講,識講唔識睇,識睇唔識寫:)

Rank: 4


590
31#
發表於 07-12-4 13:3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 iberia 的文章


多謝為大家提供這麼多資料,很值得思索&參考。

Rank: 4


590
32#
發表於 07-12-4 13:49 |只看該作者
其實邊個都知,將來分分鐘輪到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擔當重要角色,學好中文真是很必要。
很多外國人都學中文。
但好多香港家長,包括我自己,對英文學校仲係有不能解釋的情意結。
英文當然重要,不過中文都重要。在hk,三文兩語真係唔少得架!
諗落,小朋友比我地以前讀書辛苦好多

Rank: 5Rank: 5


3327
33#
發表於 07-12-4 16:33 |只看該作者
我又唔覺得讀英小中文會唔好哦, 除非你係讀國際學校.  部份英小已經用普通話教中文, 亦好鼓勵學生多睇中文書. 加上身在香港呢個充滿中文既環境, 小朋友中文亦唔會差到溝通唔到.  當然家長亦要多d引導小朋友學好中文.

反而學英文, 因為本身日常環境未必有好多機會講英文, 要真係學得好係好難, 你睇吓宜家d中學生, 大學生, 有幾多個真係講得好呀. 如果可以從小可以係學校多聽多講多睇多寫, 對小朋友掌握英語技巧係容易好多.  將來上中學, 大學或者出國留學都唔駛咁辛苦.


原文章由 gracechung 於 07-12-4 13:49 發表
其實邊個都知,將來分分鐘輪到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擔當重要角色,學好中文真是很必要。
很多外國人都學中文。
但好多香港家長,包括我自己,對英文學校仲係有不能解釋的情意結。
英文當然重要,不過中文都重要。在hk,三文兩語真係 ...

Rank: 5Rank: 5


3300
34#
發表於 07-12-4 16:4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gracechung 於 07-12-4 13:49 發表
其實邊個都知,將來分分鐘輪到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擔當重要角色,學好中文真是很必要。
很多外國人都學中文。
但好多香港家長,包括我自己,對英文學校仲係有不能解釋的情意結。
英文當然重要,不過中文都重要。在hk,三文兩語真係 ...


不過又咁,有很多富裕的中國人都送子女到外國留學噃!即是普通話及英語同樣重要啦!

Rank: 5Rank: 5


1090
35#
發表於 07-12-4 17:16 |只看該作者
唔理讀英小定中小,總之就要學三文兩語啦。
讀英小的同學都可以中文好好,讀中小的亦唔代表英文一定會差。
現今的小朋友,真勁!

Rank: 3Rank: 3


161
36#
發表於 07-12-4 18:10 |只看該作者
不是學語文的問題, 而是學思考時用的語言問題.

語言除了是溝通工具, 還是思考工具.

對絕大部份人來說, 學思考時母語是最快最好的.

Rank: 3Rank: 3


419
37#
發表於 07-12-4 18:4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星級國民 於 07-12-4 18:10 發表
不是學語文的問題, 而是學思考時用的語言問題.

語言除了是溝通工具, 還是思考工具.

對絕大部份人來說, 學思考時母語是最快最好的.


星級國民 ,
我覺得小朋友之理解,適應和模仿能力是很強, 為何有些家長由小到大都給他們學不只中英文那麼簡單還有法文or日文等,  語言就是只要給你們多接觸就一定ok,  我比較讚成英小, 因為好像我仔仔去用英文學數學(k3), 他一樣ok, 不過要老師去教仔問題 (因他在閱讀英文方面還不是很強), 但用語言去講解就ok,  因我相信大部份的家長都是中文好過英文, 他們可以自己再花多些時間去教, 但是英文可能你自己都不肯定是否正確, 所以給他們多多從小去練習就ok,  那當時有一些top 我中小他們也教得好好,  相信要聰明的家長去取平衡. bl

Rank: 5Rank: 5


3327
38#
發表於 07-12-5 12:16 |只看該作者
讀英小都可以用母語思考, 又不是讀了英小就馬上變成外國人, 最主要是家長如何引導他們.


原文章由 星級國民 於 07-12-4 18:10 發表
不是學語文的問題, 而是學思考時用的語言問題.

語言除了是溝通工具, 還是思考工具.

對絕大部份人來說, 學思考時母語是最快最好的.

Rank: 3Rank: 3


161
39#
發表於 07-12-5 14:2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G-Ma 於 07-12-5 12:16 發表
讀英小都可以用母語思考, 又不是讀了英小就馬上變成外國人, 最主要是家長如何引導他們.


用母語思考, 但聽老師說英語, 在堂上要說英文, 讀英文書, 做作業寫英文, 那有多少重翻譯功夫? 這便是效率低的原因了.

Rank: 5Rank: 5


3327
40#
發表於 07-12-5 14:30 |只看該作者
同樣的情況一樣會在他們讀中學, 大學時發生, 那時課程更深更難理解, 但他們堂上要說英文, 看英文書, 做英文作業, 但思考卻要用中文, 那不是更花功夫?!  那不是在小學時打好底子更好嗎?

原文章由 星級國民 於 07-12-5 14:22 發表


用母語思考, 但聽老師說英語, 在堂上要說英文, 讀英文書, 做作業寫英文, 那有多少重翻譯功夫? 這便是效率低的原因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