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讀一條龍小學的理由
樓主: mormorl
go

讀一條龍小學的理由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7038
441#
發表於 19-5-1 20:06 |只看該作者
其實就是 派位 制度問題, 就是沒有把握可以抽到 或入到比較好的津小/ 津中, 才有大量人考慮 用自己能力投考直私, 做個保險。

Rank: 8Rank: 8


16751
442#
發表於 19-5-1 20:12 |只看該作者
assado 發表於 19-5-1 19:54
直資是有學費減免申請。
我都想有免費津小, 不過世襲小一計分, 其實有點不公平。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9-5-1 22:37 編輯

自行計分制唔係為咗少部份津校,不過大家都聚焦喺部份名校。雖然我係既得利益者,但我亦支持改變計分制度,而且需要增加區外抽纖派位學額。

其實直資學校可以揀學生,更加容易產生世襲,而且可以揀更「優質」嘅世襲學生。有一間直資神校講到明會收70%「關連人士」。

Rank: 8Rank: 8


16751
443#
發表於 19-5-1 20:17 |只看該作者
Sheep06 發表於 19-5-1 20:06
其實就是 派位 制度問題, 就是沒有把握可以抽到 或入到比較好的津小/ 津中, 才有大量人考慮 用自己能力投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9-5-1 20:46 編輯

呢點值得理解,所以升小制度有好大嘅改善空間。政府早排都話會開始對學童入學政策做硏究,唔知又要硏究幾耐......

Rank: 6Rank: 6


6030
444#
發表於 19-5-1 23: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ing13 於 19-5-2 00:13 編輯
Soundervolt 發表於 19-5-1 19:41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9-5-1 22:41 編輯

如果直資係德政,為何直資學校唔可以各方面拋離津校?辦 ...

有官津名校中學能夠開六七班,為何不能撥出資源全收自己親生仔. 同時又可以減輕小學家長學生升學壓力.應該學下st mary。唔收自己後面既親生仔,然後話佢地應該去返band3更好發展其實都幾可笑。只是針剌在人地身上又有咩所謂。
相反直資優才小學四班,中學四班一樣可以照顧後面既同學同時又取得好成績.
如果有特別既教學方法,唔需選學生亦唔需資源,已經可以取得成績,為何不適用于自己親生仔.
究竟增加學生升學壓力既是官津名校定是直資呢?同學之間互相競爭,家長不斷使錢,屋企有資源既英文相對就好.
補完一大輪爭排名,而將來謀生既英文,國語能力欠奉.
至於社會代價,政府使在直資學生身上既錢,并不比官津多,但教學成果無疑更有效。實際上直資學校反而是供不應求。

直資短短十幾年歷史,從毫無名氣到親生仔考DSE出成績,先是優才,港同,到兩年前培僑,上年羅氏基金,wkf,成績不亞於全收band1既中學.
隨住成績上升,小學中學生源越來越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445#
發表於 19-5-1 23:37 |只看該作者
Sheep06 發表於 19-5-1 20:06
其實就是 派位 制度問題, 就是沒有把握可以抽到 或入到比較好的津小/ 津中, 才有大量人考慮 用自己能力投 ...
其中一問題是容許學生多個一個pet pe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446#
發表於 19-5-1 23:41 |只看該作者
Sing13 發表於 19-5-1 23:12
有官津名校中學能夠開六七班,為何不能撥出資源全收自己親生仔. 同時又可以減輕小學家長學生升學壓力.應該 ...
其實生源和教法,那樣對公開試成績較重要

Rank: 6Rank: 6


6030
447#
發表於 19-5-1 23:5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ing13 於 19-5-2 00:29 編輯
MrBeast 發表於 19-5-1 23:41
其實生源和教法,那樣對公開試成績較重要

學校如果是面向市場,生源和家庭會倒逼教學方法改進.例如國際學校小學本來是冇功課既,但本地生多左,結果多左功課.
學生多左去外國升學,直資學校因此又開辦多左海外課程.


當然兩者都是重要的:
如果存在一種獨特既教法,旁人不能復制,是否有一間官津中學持續輸入band2學生,能夠持續產生band1b以上成績呢?
幾間直資都是親生仔考DSE那一年之後,成績大幅上升,由band2a-band1c升到band1b.
如果存在這種獨特既教法,估計幾間新派直資都已經掌握。研究官津名校倒不如研究港同。



Rank: 6Rank: 6


8193
448#
發表於 19-5-2 04:18 |只看該作者
Sing13 發表於 19-5-1 23:56
學校如果是面向市場,生源和家庭會倒逼教學方法改進.例如國際學校小學本來是冇功課既,但本地生多左,結果多 ...

本帖最後由 assado 於 19-5-2 04:20 編輯

如果要硏究港同的教學方法, 應該要考慮埋硏究 SPCC, DGS, DBS....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449#
發表於 19-5-2 06:40 |只看該作者
Sing13 發表於 19-5-1 23:56
學校如果是面向市場,生源和家庭會倒逼教學方法改進.例如國際學校小學本來是冇功課既,但本地生多左,結果多 ...
好簡單,只要直資小學嘔出50%學位做大抽獎,咁就證明到教法是重要過生源。
ps 我唔係話教法完全無闗,亦無意discredit 老師的努力

Rank: 6Rank: 6


6030
450#
發表於 19-5-2 08:08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9-5-2 06:40
好簡單,只要直資小學嘔出50%學位做大抽獎,咁就證明到教法是重要過生源。
ps 我唔係話教法完全無闗,亦無 ...

其實上述新派直資,12年前既小學生源并非叻個班,當時培僑是講有信心收夠學生.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451#
發表於 19-5-2 08:11 |只看該作者
Sing13 發表於 19-5-2 08:08
其實上述新派直資,12年前既小學生源并非叻個班,當時培僑是講有信心收夠學生.
...
如何define 叻定唔叻呢?識揀同唔識揀的分別


3527
452#
發表於 19-5-2 08:1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5980
453#
發表於 19-5-2 08:30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9-5-2 06:40
好簡單,只要直資小學嘔出50%學位做大抽獎,咁就證明到教法是重要過生源。
ps 我唔係話教法完全無闗,亦無 ...

我諗唔合作嘅,或會破壞秩序嘅,或家長難攪嘅,或底子唔太好嘅應該大部分篩走咗。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454#
發表於 19-5-2 08:43 |只看該作者
haihaimom 發表於 19-5-2 08:30
我諗唔合作嘅,或會破壞秩序嘅,或家長難攪嘅,或底子唔太好嘅應該大部分篩走咗。
...
所以仲要看流失率,不過自願非自願就只有學校先知

Rank: 6Rank: 6


6030
455#
發表於 19-5-2 08:53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9-5-2 08:11
如何define 叻定唔叻呢?識揀同唔識揀的分別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50472&page=2&authorid=0#pid4781338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03
456#
發表於 19-5-2 09:11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19-4-30 07:20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9-4-30 07:55 編輯

呢個係文化問題,未必係制度問題。
睇EK各版揀學校post, 有時感覺好好笑。
幼稚園階段,家長通常最關注:活動教學,語境,有冇龍。

小學低年班階段,繼續有:活動教學,龍,少默書,少抄寫功課,注重思考,唔谷。happy school 開始講關愛。

高小階段,開始面對現實,開始多討論特異功能,成績,補習,補充練習。

來到中學,大家好straightforward---DSE 成績/ 入U率,大學揀科。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0545
457#
發表於 19-5-2 09: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9-5-2 09:21 編輯
Soundervolt 發表於 19-5-1 19:41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9-5-1 22:41 編輯

如果直資係德政,為何直資學校唔可以各方面拋離津校?辦 ...

"為何直資學校唔可以各方面拋離津校?"


好問題! 不過呢個想法太過EK了...


指為德政好簡單, 讓想揀既家長有得揀, 唔想揀咪唔揀囉?


官津作為普及教育, 簡單原則係COVER 最多既人 (即最大公因數) 及展現公平.


要有得揀, 最少要產品/服務異化, 呢個唔係普及教育下所能做到.


直資制度至現時, 最大爭議不在制度本身(直資簡言之係學卷制, 資助跟學生走), 而是名津轉直資!


但反過來諗, 為何連一直本著"有教無類"既天主教會, 有部份名津亦想轉直資?




至於你話2012年政府無批准過轉直, 好簡單, 而家既政府除左呀爺有ORDER/BLESSING 既政策/方向外, 任何有爭議既事都會縮.


老老實實, 俾我係佢都會咁做!

Rank: 5Rank: 5


2521
458#
發表於 19-5-2 09:39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9-5-1 23:41
其實生源和教法,那樣對公開試成績較重要

公開試成積只係量化成果嘅工具,要有好成積,除咗knowledge之外,presentation skills都好重要。

生源同教法係互相影響,所以同一學校都會有variety outcome,要適合同配合先可以maximize productivity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0545
459#
發表於 19-5-2 09:40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19-5-2 09:11
睇EK各版揀學校post, 有時感覺好好笑。
幼稚園階段,家長通常最關注:活動教學,語境,有冇龍。

再退一步,回想揍BB 時,有咩頭暈身熱,願景只係細路快樂健康成長。

早年期許最HUMBLE,往後愈來愈現實。

無他既,上得EK都應係較接地氣既人(段估周大碌既孫唔會(駛)上EK卦),特別工薪族家長,往後年紀愈大,只係希望將來細路有能力養活自己及家庭,大學就業係最現實問題,亦有部份人悔不當初。

內地有句流行俗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03
460#
發表於 19-5-2 09:55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19-5-2 09:40
再退一步,回想揍BB 時,有咩頭暈身熱,願景只係細路快樂健康成長。

早年期許最HUMBLE,往後愈來愈現實。 ...
true, 未生之時,只希望bb手腳齊齊整整,生出來健健康康,一世快快樂樂。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