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對讀經有興趣的家長
樓主: tracylin2002hk
go

對讀經有興趣的家長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1#
發表於 11-3-26 00:14 |只看該作者
讀經書是否沉悶或是否合乎小朋友的天性,我感覺同每一個小孩子的個性及家長自己取態及方法有很大關係,不一定是,也不一定不是。


人與人有其不同之處,也有人人共通的特質。比如說,我認為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玩耍,而不是有些孩子喜歡玩耍,有些討厭玩耍。

除了極小數特別的孩子以外,經常朗讀、背誦經典作品就是一件苦差,極苦的差事。



我反而有興趣想知道,你是否認為:這些古文化有沒有價值,它們所表達對事物觀點在今天是否還值得你的孩子一看?如果它們沒有價值,你感到那些方法能教育我們孩子的價值觀(例如那些書,那些講座,等等)?


沒有人否定古文化的價值。我的觀點是,不要將有一些效用的東西神化。如果要將之神化,要拿出多一點的理據。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1-3-26 04:16 編輯 ]

Rank: 4


602
22#
發表於 11-3-26 00:52 |只看該作者
我自己覺得,現在的社會風氣,人的道德標準正飛快的惡化。不知你是否認同?

如果有這種感覺,我覺得一些家長們提出讀經這建議是可以多加考慮,採立。當然小朋友有沒有興趣是令外一件事。如果將這些經典哲學化成一些故事是否有幫助呢?

大家感到有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的小孩子建立健康的人生觀呢?

面對可能沉悶的機會,大家有那些經驗可分享呢?





原帖由 eviepa 於 11-3-26 00:14 發表
Eviepa 你好,



人與人有其不同之處,也有人人共通的特質。比如說,我認為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玩耍,而不是有些孩子喜歡玩耍,有些討厭玩耍。

除了極小數特別的孩子以外,經常朗讀、背誦經典作品就是一件苦差,極苦的差事。




...

[ 本帖最後由 Ocwc 於 11-3-26 00:58 編輯 ]

Rank: 2


80
23#
發表於 11-3-26 01:11 |只看該作者
選,是選被公認為經典中的經典,無須選你認為對的觀點來帶孩子讀,不必避開你不認同的觀點而不讀。為什麼?首先,中國文化本身包容性高,西方宗教一般只信一個神,中國人可以同時拜祖先,拜地主,行孝道仁義,諗佛經,睇風水,其包容性本身便是中國文化其中一個最珍貴的地方。其次,古書的意思可任人演繹,讀者會因自己的經驗、經歷和知識對古書內容有個人的見解和獲得不同的啟發,不同年紀對同一內容的感受亦可能不同。宋朝的學者和明朝學者對儒家經典內容的理解也有不同。第三,求學要求吸收廣泛知識,認識不同觀點和其論據、觀點產生的背景、前人採用各觀點的經驗和得失,再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和主觀感受去決定認同和採用哪些觀點,父母的角色是引導孩子去看那些經典,讓他有廣闊的胸襟去求學。其實,去嘗試理解儒家、道家、墨子、諸子百家的觀點有什麼相通、不同或矛盾、怎樣應用在現代社會,這本身是一大學問,現在世上能眞正做到這事的人也沒多少個,他們一般被尊稱為國學大師。我們一般做父母的又豈敢替孩子"選"呢?最後,小朋友的理解力發展尚未成熟,他們是不可能理解經典的內容,但教文化、修養、做人處世是用潛移默化的方法,他長大後有一輩子時間去理解和感受,如果用"懂了才教"的方法,會錯失了他一生人記憶力最強的時間!時間和機會是講把握的!

讀經,不要求背,只要求朗讀,讀多了自己能背。不責罵,不強逼,多鼓勵,多稱讚,讀經的孩子是快樂,積極和有自信的孩子。懷疑?親身去試試吧,去讀經班參觀吧,我告訴你雪糕好好味,你不肯定因為你未食過,你親口試試,不就會知道是否真的好味嗎?

讀了經,長大了會否忘記?你自己有沒有記得一些小時候背過的東西現在三四十歲還記得?我自己有,我也有很多朋友有,很多著名作家也有,記得的都是不易理解但背起來琅琅上口的古文和詩句。現在都理解了。這都是親身經歷。



原帖由 Ocwc 於 11-3-25 23:20 發表
我相信人作每一件事,在很多情況下都必定同他的價值觀有直接關係。大家所講的讀經,必定有價值的取捨,所以我覺得讀經必定對孩子有深遠影響。我們作家長的,準備教什麼價值觀給小孩,所以必須要小心,一教錯就要花大量時間來改正 ...


2714
24#
發表於 11-3-26 03:5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4440
25#
發表於 11-3-26 12:1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魚腩 於 11-3-25 22:26 發表
閣下的幽默程度已超出一般人所理解。佩服!


我只是有感而發而已......
回想起自已成長的年代, 冇電腦, 冇課外活動, 冇補習,冇父母的支援.....時代進步了, 而家經歷過 "百無"成長的一代陸續有新生代, 有些"早著先鞭"的已經有80後(部分80後已經有00後了),大部分是90後,00後. .....而家的00後"萬千寵愛在一身", 竟然出現左太多課外活動, 太多補習,太多父母的支援....然後進化到父母要因應仔女興趣提供課外活動, 再咨詢仔女,..."小小年紀"就要講"興趣","人權",最攪笑既系"求學"都要"愉快", 名之"愉快學習", ....以我個人經驗,在學校生活從來都系"又有喜,又有愁"架啦, 邊有可能一面倒"愉快學習", 問題系而家既家長竟然大部分都認為為仔女提供一面倒"愉快學習"先系父母責任, 每念及此, 我都懷疑自己是否有資格做人父親......慚愧.慚愧....


12651
26#
發表於 11-3-26 13:1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27#
發表於 11-3-26 13:3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714
28#
發表於 11-3-26 13:4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4


602
29#
發表於 11-3-26 14:43 |只看該作者
我支持有挑選的讀經原則,而你文中所論述的理念,有不小不認同。這裡容我一一表述。

<<選,是選被公認為經典中的經典,無須選你認為對的觀點來帶孩子讀,不必避開你不認同的觀點而不讀。為什麼?>>

首先要看孩子的年紀。我認為孩子年小的時候,父母須要灌輸正確的價值觀。當他有基礎的是非對錯觀念及分析能力以後,他當然有須要聽取不同觀點。錯的觀念必須首先避開。否則作為父母便須花非常大量時間才能作出改變。

<<首先,中國文化本身包容性高,西方宗教一般只信一個神,中國人可以同時拜祖先,拜地主,行孝道仁義,諗佛經,睇風水,其包容性本身便是中國文化其中一個最珍貴的地方。>>

我希望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不是用來包容你所説的東西。
拜袓先->我們有須要尊敬孝順父母,拜就不須要。我和太太生的孩子,不是要來拜我們。
拜地主->什麼是地主?一塊木,還是一塊泥?以前的中國人是在拜什麼?
諗佛經->諗的人是否明白知道這些佛經是什麼意思?他們同意嗎?
睇風水->如果風水的意思是你父母的墓在什麼地方,向的是什麼方向,你就會好。大家不須要讀書了。

基督教説的是'分別為聖'。包容別人的不足處,但不公義為惡的行為要剪除絕不包容。

<<其次,古書的意思可任人演繹,讀者會因自己的經驗、經歷和知識對古書內容有個人的見解和獲得不同的啟發,不同年紀對同一內容的感受亦可能不同。宋朝的學者和明朝學者對儒家經典內容的理解也有不同。>>

我不認同。古書的作者,在當時就着他的文化環境時間,作出對事物的觀點的論述。讀者不應用自己的觀點來解釋作者的見解,否則我們便成為作者。當然不同年紀看同一本書有不同感受,但這不代表是作者的意見。閱讀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啟發,但不代表古書的意思可任人演繹。

<<第三,求學要求吸收廣泛知識,認識不同觀點和其論據、觀點產生的背景、前人採用各觀點的經驗和得失,再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和主觀感受去決定認同和採用哪些觀點,父母的角色是引導孩子去看那些經典,讓他有廣闊的胸襟去求學。>>

同意。但父母亦有很大的責任在孩子幼時為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什麼你害怕將你的價值觀教導你孩子呢?你覺得自己是錯的嗎?如果連父母自己的價值觀都不能教導孩子,為何父母可以將子女的價值觀交給旁人。

<<其實,去嘗試理解儒家、道家、墨子、諸子百家的觀點有什麼相通、不同或矛盾、怎樣應用在現代社會,這本身是一大學問,現在世上能眞正做到這事的人也沒多少個,他們一般被尊稱為國學大師。我們一般做父母的又豈敢替孩子"選"呢?>>

我並不是國學大師。我亦不知道他們的觀點是否正確。但我一定是我孩子的父親,所以我一定勇敢的為我孩子選擇。我的孩子也要有信心的為自己選擇。同時,自己和孩子要接受選擇對與錯的後果。

<<最後,小朋友的理解力發展尚未成熟,他們是不可能理解經典的內容,但教文化、修養、做人處世是用潛移默化的方法,他長大後有一輩子時間去理解和感受,如果用"懂了才教"的方法,會錯失了他一生人記憶力最強的時間!時間和機會是講把握的!>>

小朋友的理解力是非常之高的。讀故事書的內容會直接影響他的價值觀,所以要小心。記憶力的運用是要我們的小孩子,記得什麼是對與錯,他也要明白用什麼方法原則來分辦。如果讀經只是在記億,明不明白不重要,我不會叫我孩子讀經。在孩子幼小不懂的時候,我會清楚講出對與錯。懂了的時候,我會教他不同的講法與觀點,由他來分辨及為什麼。

一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又同意嗎?



原帖由 魚腩 於 11-3-26 01:11 發表
選,是選被公認為經典中的經典,無須選你認為對的觀點來帶孩子讀,不必避開你不認同的觀點而不讀。為什麼?首先,中國文化本身包容性高,西方宗教一般只信一個神,中國人可以同時拜祖先,拜地主,行孝道仁義,諗佛經,睇風水,其包容性本身便 ...


2714
30#
發表於 11-3-26 15:3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4440
31#
發表於 11-3-26 16:0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11-3-26 13:44 發表
Samuel,

如果愉快學習能達到學習和升學的要求,有甚麼問題呢?難道非要卜卜齋孩子受一些苦不可?

課外活動的目的是甚麼?上學以外找一點活動來平衡學校的學習,輕鬆一下。正是因為上學不容易做到全面的愉快學習,課外活動不應以興趣為先嗎?若課外活動也以「升學」,「有用」為重,孩子真的苦過DD。


如果愉快學習能達到學習和升學的要求,當然沒有甚麼問題....但要卜卜齋孩子受一些苦又有何不可?

我都系剛剛看到樓主既"南懷瑾老師漫談教育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2277944&extra=page%3D1

感到我自己確實輕視了「兒童讀經」, 如果時間倒流, 我的確會要阿仔受一些卜卜齋苦.......我不會以課外活動不應以興趣為先或課外活動也以「升學」,「有用」為重為考慮點, 我只想阿仔既中國根可以"深"小小而已.........


12651
32#
發表於 11-3-26 18:0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602
33#
發表於 11-3-26 18:12 |只看該作者
聖經是上帝對人的話語。亦記錄人類與神中間的歷史。

人類歷史中有極多黑暗的過去,當中包括罪行,上帝認為惡的事情。我自己的小孩子是六歲,當然是天真可愛。聖經記錄了人的惡事與惡念,我會非常小心選擇聖經內容教導小孩子。否則,我將聖經不分孩子的年紀盡情教導,可能是教壞他。但在適當時候,就是他已確立正確價值觀的時候,他要看全部的聖經。

多謝stccmc你的意見,使我補充我想表達的觀點。但聖經是清楚不容許同性戀,一些人不認同這觀點,這只是他自己認為這對他不利而已。






原帖由 stccmc 於 11-3-26 15:30 發表



聖經是經典,對嗎?  要不要背那些反同性戀,性別歧視或一些殘忍暴力的經文?  經文教會孩子甚麽呢?

Don't get me wrong, 我專重聖經,有很好的教誨,我專重教會,他們做很好的事,但聖經也有甚具爭議性的觀點。所以我同意 ocwc, ...

[ 本帖最後由 Ocwc 於 11-3-26 18:23 編輯 ]


2714
34#
發表於 11-3-26 18:4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2714
35#
發表於 11-3-26 19: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12651
36#
發表於 11-3-26 20: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714
37#
發表於 11-3-26 20:2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4


602
38#
發表於 11-3-26 21:07 |只看該作者
請不要動氣。我是以聖經的標準作為根基。只是在表達的時候,須要看小孩子的情況來教導,有時機上的考慮。一張如白紙的小孩,在上面塗抹什麽,就看到什麼。

反對惡念,但就在未有惡念之先便提出教導不要這惡念,也成為惡念的開始!

[ 本帖最後由 Ocwc 於 11-3-26 21:09 編輯 ]


923
39#
發表於 11-3-26 22:0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40#
發表於 11-3-26 22: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