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害人的新學制
發新帖
查看: 3683|回覆: 19
go

害人的新學制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02
1#
發表於 10-12-19 00: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編輯張永明講謊謬的通識Elsa Au 寫於 2010年11月27日 0: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M0IwXRXfF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7iXlSuyCD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9CuTke38-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lcPGsoSxA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xIg6qJU8c8
   0    0    0    0

Rank: 3Rank: 3


102
2#
發表於 10-12-19 01:05 |只看該作者

我兒子的通識考卷題目

Elsa Au 寫於 2010年12月15日 16:06
1. 上海世博為中國帶來什麼經濟機遇? (10--12分)

2. 性開放帶來什麼後果?

3.同居跟傳統家庭生活方式有什麼衝擊?

4.賭波合法化朋輩和家人怎樣影響到青少年去賭波?

5. 怎樣遠離賭博?

Rank: 3Rank: 3


102
3#
發表於 10-12-19 01:08 |只看該作者

教育界的功能組別之龜縮

區家寶:



電郵收到了,意見知悉。我明白每個人,或許是老師、家長或學生,對教育現狀或課程總有不同意見。香港的課程設計,雖有委員會負責審議,但未必能照顧每人的意見和感受,或 許你可以將意見向課程發展處表達,該處是負責香港中小學課程發展的部門,應可跟你交流意見。


    教育局    課程及質素保證科    課程發展處

    地址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13樓

    辦公室電話 2892 5891

    傳真 2573 52992575 43183104 0542

張文光




On 11/12/2010 12:06 PM, po po au wrote

Rank: 3Rank: 3


102
4#
發表於 10-12-19 01:15 |只看該作者

無前途的新學制

Elsa Au 寫於 2010年12月6日 14:21



2010年11月8日18.45分--21.20分  九龍塘沙福道19號4樓  演講廳  教育局大樓

這天我在家裏已準備了一批傳單,(張文光...? 哼! , 通識問題傳單內容) , 一個私家咪, 通識書,剪報, 自己的筆記, 手拉車一部,水一小枝,出發前吃一碗飯, 自製大字布和環保袋.

一到會場, 見到家長我就派傳單,笑笑口溫柔輕聲地:多謝你的光臨! 微微掬恭! 他們冷不及防我是抗爭人仕! 他們看了我的傳單,默然不語! 工作人員都看到我的動作,但冇扞涉. 到七點已有大概二百人到場.



一開始官員已打心理戰!  他們: 大家為小孩子前途咁怱忙,又未食飯,好辛苦啊呵! (卑鄙) 又派兩位像介紹娛樂節目的司儀講一輪廢話! 他們問:大家的小朋友鐘唔鐘意通識科呀?我二話不說,大大聲講:唔鐘意!!有部份家長細細聲講,都唔知佢地講咩! 不過,全場都嘩然!班死官都打個突!派一位官員講單張的內容,(十一本小冊子,二隻光碟,二份像頭條日報的刊物)學生學咩?...佢地夠胆講反高鐵的過程,要學生去探究,搵資料...


官員口快地介紹單張的內容,當然,你無做足功課,是不容易明白魔鬼在那裏! 他們的講話很専業, 夠快夠狠, 你就算幾留心都不知他們講什麼? 如果大家有看我的網誌都會知道他們的內容!!


最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大學派來的收生部高級人員所講的話: 在大學第一年都會為學生教通識, 由老師帶領學生去學各類課程, 讓大家能知道自己要選什麼科...! (哈! 學生在中三已經選了科啦! 在中四至中六又選了要學的啦... 那末學生所做的事情,所煩的事情,真是多餘!)

所有關於通識的問題部份,他們都是要靠學生多看報紙,多辯論..多角度思考.有很多事情都以極快速地講,無時間給大家消化! 這個是他們目的!


講完部份的單張內容,已到了8.45分,我大聲問有冇答問時間?笑笑口:有!現在開始了! 要求所有人有問題就寫在問題紙上.交上台! 我不但把問題寫上, 又加他們做戲咁做,講大話...,其實他們根本無答我的問題紙! 只抽部份家長的淺問題, 我唯有在其中找切入點,弄破大話!


有家長問:我們如何找資料?

他們:在報紙.傳媒...(未講完)


我搶:所以要和諧傳媒,要所有報導都跟政府口風嘛! 不講事實真相...(他們知道又衰啦!)即刻講:今日不是講新聞自由這個議題...呢位家長(我)請你不要在這個位度大叫!一陣我會俾個咪你!


我:不用啦! 我有,帶咗私家咪!

佢地又講如何保持獨立專題研究報告的公平性, 老師好講操手,不會因為跟同學有心病而給低分...

我搶: 根本就係無公平.   老師好辛苦, 好忙,無時間收集資料去教學生, 好像你們說;要老師常上那些學習改卷, 不如給老師時間去學更多新知識好過啦! 他們無語...

有家長問:如果考不到這個文憑試,出路如何? 他們: 都可以重讀既,不過要同係讀開既學校商量, 不過又可以讀坊間既副學士,毅進...

我搶: 要俾一大筆錢讀完都無出路吖嘛!


我又大聲問: 國際學校承認新學制未? 他們很害怕地應付我:我地去過...澳洲...都承認了. 又問:承認了那一科呀? ... 我們會再出外國多介紹我們的課程的!!  我 : 那就是還未承認啦! 外國都未承認,你們推出來幹嗎呀? 他們又說我不依規則, 阻礙人家發問... 但有位先生就話我們都想知呀! 快答...  他們說時間已經差不多啦! 要散會... 跟住所有家長都好像不關自己事一樣,齊齊走人!想再問都無機會啦! 趁還有少量家長在, 我說:大家今日由得教育局胡來, 大家的子女無前途啦!


我覺得這些家長好不合情理, 為何我又派傳單,又大揭真相,他們的態度都依然無變,莫不關心? 他們有說有笑...搭電梯時,家長見到我的環保袋就眼光光, 無語!  去到地鐵,我見有二位家長,我再向他們落藥:你們咁夜都來,都係為兒為女啫! 為何不抗爭? 那個女的,很担心,但無語低頭... 而那個男的, 又是一個衰款,再三叫他才收下我的傳單, 毫無勇氣可言!

Rank: 3Rank: 3


102
5#
發表於 10-12-19 01:22 |只看該作者

張文光...? 哼!!

Elsa Au 寫於 2010年11月7日 22:29


今日去摭打花園,我去到已是4.15分, 我仲以為佢地散咗會,哼! 點知仲係花園度坐, 我睇見佢地就慘啦! 地下好硬, ... 四點半才出發!

我一到步, 就舉起我的通識弊的大字布, 站在外圍的人議論紛紛,有些影我的相, 有些上下打量我. 我趁機用咪大嗌:

你們爭取小班教學,市民很支持, 但有通識呢個和諧教育, 致使很多家長把子女送去外國, 才令香港學子大減. 如果希望家長放心將子女留在香港讀書,就應該幫手廢除新學制中的國民教育,及人格分裂的通識考試!

台上的人跟我鬥大聲... 反而仲多人望向我, 但無人夠胆問我要傳單去了解新學制!!

到出發啦! 搞手無聲出, 而我就一味嗌! 有一位呀叔問我的要傳單,又傾咗幾句!!

佢地所謂遊行,行得超短,在摭打花園出發,只行了十多分鐘就到政府總部!真化學!!一路行我一路講,香港人無機會入大學,因為有和諧教育,我地要一齊反新學制大家至有前途。。。我唔出聲,個遊行就超靜,我從未去過咁靜既遊行!

去到政府總部,張文光用佢地専業大咪,才有抗爭FEEL!!! 又講我愛小班,學生老師好開心。。。哎呀!好咩囉!! 跟住就一堆廢話,我又乘機四圍行吸引其他人看我的大字布!! 差不多人散時,我用咪大嗌張文光請你跟我講講通識的弊端吧! 我叫了很多聲,他只顧跟傳媒講話,我之後上前,看到佢有空,立即講我們的師生因為通識好慘呀! 他立即講自己好忙,好疲勞,又要處理餘下的工作。。。

我都知道他是這樣講啦!給他一張傳單,我叫他有空聯絡我,其實我看到他係無心跟我講話,眼神語氣已出賣了他!有記者叫他拎住張我的傳單影相,哈!大石踏死蟹!! 

有二位大學生跟我做訪問,他們問我是什麼團體?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又給他們傳單。。。,其他記者見到我,但無意思訪問我,他們知道我這個議題唔掂得,所以有料都唔敢攞!我明!我希望大學生知道而家的教育真況!我叫他們看我的網誌,人網,青台的講話,民台的通識話題。。。

[ 本帖最後由 elsaau 於 10-12-19 01:23 編輯 ]

Rank: 3Rank: 3


102
6#
發表於 10-12-19 01:27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政治助理的廢話

Elsa Au 寫於 2010年10月19日 1:15
一直以來,香港的學生都是以學術能力見稱。在不少國際比較性的研究中,我們的學生都能名列前茅。縱然同學在學習中不斷進步,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也在提高。這與香港作為一個先進的知識型經濟體系不無關係。其實很多國家及地區均意識到學與教的目標和方法必須與時並進,不斷演變,才能培養我們下一代有能力面對廿一世紀的各項挑戰,成為具生產力的市民。為此,國際學術界已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擬定一套廿一世紀的技能。詳情可參考工作小組的網頁:(http://www.atc21s.org/home/)工作小組開宗明義說明:「科技改變了我們生活、娛樂及學習的方式。我們獲取、使用及創造資訊的方式,也和以往很不一樣。廿一世紀的生活和工作都需要新技能,而教育界正是要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掌握這些新技能。」工作小組初步辨識了十種技能,並歸納成四大類:A. 思考模式:1. 創造力及創新思維2. 批判性思考、解難及決策能力3. 學會學習和認知意識B. 工作能力:4. 溝通5. 協作C. 工作工具:6. 資訊素養7. 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的能力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太平紳士6序D. 生活態度:8. 國民身份認同及世界公民意識9. 生活與事業10. 個人及社會責任廿一世紀所需要的技能,再不可以單從教科書中、甚至教師在課室裡可以灌輸的,因此,我們在新高中課程加入了「其他學習經歷」這個組成部分。以我的觀察,具意義的「其他學習經歷」絕不能用時數、獎項或証書所衡量。有質素的「其他學習經歷」,在乎它豐富了學生的思考,提升他們工作能力和強化他們的生活態度。對本港以至外國大學,公開試的評核不是唯一的收生條件。通過「其他學習經歷」,同學正好表現自己在學術以外的能力和態度。曾經有負責外國頂尖大學收生的人員跟我分享,如果他比較兩位同樣會彈琴的考生,一位有八級造詣,但明顯是家長自小催谷,自己對音樂其實沒多大興趣;相比另一位才剛開始學琴,但熱愛音樂,而且學費是自己做兼職賺錢支付的,他一定會推薦後者。我期望我們的新高中學生能善用「其他學習經歷」這些學習機會,自主、積極地豐富自己的學習故事,締造更精采的高中生活。我想用黃明樂小姐在《港孩》一書中的一段共勉:「學習,其實是個『化萬物為己用』的過程。書本寫的,不是學生的知識;老師教的,也不是;學生主動運用過的,才是真真正正屬於他們的智
陳維安

Rank: 3Rank: 3


102
7#
發表於 10-12-19 02:03 |只看該作者

教育官腔

如何實踐教學互動、如何訓練學生的思考、為甚麼要考試,以及關注評卷的標準。我們必須知道,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學生需要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高度的適應力、獨立思考及終身學習的能力。通識教育科正可幫助學生作好準備,面對各項挑戰。早於 1992年,我們已在中學開辦高級補充程度通識教育科,至今已推行了十多年,累積了不少有經驗的通識教育科教師。至於新學制下的通識教育科,雖然由2009年才正式推行,但教育局早於2005 年已開始為教師提供培訓,在課程實施後,亦繼續培訓新任的通識教育科教師,並增設結合實踐經驗的通識教育科深造課程。教育局亦和香港教育城合作開發了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 網址:http://ls.edb.hkedcity.net/ ,提供本科的教學資源。
通識教育科所探討的議題,往往是一些引起社會各界廣泛討論的課題。學生在搜集和參考不同來源的資料和意見後,反思個人對問題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觀點或建議。在這過程中,他們可以瞭解不同人士的看法,從不同角度瞭解課題,學習尊重證據、持開放的態度處理不同觀點,以及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們在這科設立公開考試,是讓學生在這個重要科目所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果,得到合適的評核、認可和滙報。雖然學生必須認識有關知識和事實,但評估的重點並非「標準答案」,而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他們展示思考方法的能力。他們需要確切回應題目所問,提出見解,言之成理,並附以證據和例子。閱卷員的評分是基於論據的素質,而非背後的價值觀。
此外,評卷的過程是非常嚴謹的。每份試卷的評卷參考均會清楚列明評分準則及要求,閱卷員在閱卷前必須接受有關培訓,包括出席閱卷員會議及試改樣本答卷。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會採用雙重評分制,由兩名閱卷員分別批改同一份答卷,如果評卷結果有明顯出入,有關考卷將由第三名閱卷員批改。
                                                             應用學習課程
至於來函提出「學生學飛機製造」的問題,相信你指的是新高中應用學習課程的其中一科航空學。應用學習課程與寬廣的專業領域和職業領域緊密關連。航空學課程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提供,讓學生認識有關的基礎理論和概念,讓學生透過參觀與航空業相關的機構,以及在設有符合業界標準工具和飛機真實零件的模擬工場內參與工作坊,認識職場的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及技能。
                                                              其他學習經歷
興趣班、課外活動、社會事務參與等課題,問及所需的費用及時數的計算,相信你指的是「其他學習經歷」。「其他學習經歷」是新高中課程的一部分,佔課時的 15% ,目的是確保學生得到均衡和全面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以及正面的態度和價值觀。學校會因應校本情況,並根據「高中課程指引」列明的預期成果和學習目標,提供足夠而多元化的「其他學習經歷」。其實,大部分的「其他學習經歷」都是在課堂時間進行的。
由於「其他學習經歷」活動皆由學校規劃和安排,家長毋須額外為子女安排參加過多非由學校舉辦的活動,學生亦不需要為自己計算時數,只要參與學校為他們安排 認可的相關的課堂及活動,便達到有關課程的要求。當然,在重質不重量的大原則下,家長可為子女安排其他學習活動,增潤他們在課程中所得的學習經歷,但不應以為花費愈多的項目會有較大的學習成效。此外,學校亦會鼓勵學生建立「學生學習槪覽」,並會在「學生學習槪覽」確認他們曾與的「其他學習經歷」。
                                                       校本評核
自修生不需要參加校本評核,他們本科的成績全部以公開考試成績計算。至於學校考生,所有學生的校本評核課業均由學校科任教師負責評核。為確保評核的公平性和學校與學校之間分數的可比性,考評局會在學校提交分數後進行調整。調整中若發現任何異常個案,將會作適當的跟進,包括抽樣檢視學生習作,這亦是國際考評機構慣常的做法。
                                      香港中學文憑的成績滙報模式
甲、乙、丙三類科目的成績滙報方式,現闡釋如下:
甲類: 24 個新高中科目以往的滙報模式 (A 至 F 級 ) 不能清楚說明考生的能力,僱主或社會人士只能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比較,分辨他們能力的高低。至於以水平參照滙報成績,是根據一套預設的能力等級來滙報學生所達到的水平,附設的等級描述清楚說明在該等級的典型學生所具備的能力,無須跟其他考生比較,其他考生的表現也不會影響他所達的等級。用家 包括大專院校及僱主可按課程及職位的要求,訂定所需的等級
乙類: 應用學習課程,課程提供機構負責訂定每個科目「達標」等級的準則,並以表現描述說明。評核工作由提供課程的機構負責,考評局負責調整由課程提供機構呈交的成績,以確保評核標準一致。
丙類: 其他語言課程有關科目採用英國劍橋大學考試組 (CIE) 高級補充程度的課程,閱卷及成績評級等工作亦由 CIE處理,故按照 CIE 的成績滙報方法, A至 E 級列出成績。不同類別的科目的性質、課程和評核形式不同,所以採用的成績滙報方式亦不同,但所有成績均於香港中學文憑證書上清楚列明,而各等級亦備有詳盡的等級描述,不會造成混亂。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認可
教育局在2010 年1月公布大學校長會亦確認 ,以四個核心科目而言,申請報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院校的最低要求是在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達到第3 級,以及數學和通識教育科達到第2 級 簡稱「 3322 ) 。同時,各院校可按照現行的做法,自行制訂一個或兩個選修科目的成績要求,以及其他入學要求。各院校在 2010 年 9 月進一步公布各學院課程的要求。有關要求體現了新高中課程的理念,同時確保入讀的學生具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個人素質,能從不同的學院/課程中獲益。對於部分課程,學生需要在某些方面有較高的能力,例如修讀工程類科目的學生需要較強的數學基礎、修讀法律課程的學生需要較高的語文能力,是可以理解的

在公務員聘任方面,公務員事務局與教育局、考評局及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保持密切聯繫,深入研究聘用持香港中學文憑資歷的細節,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推行的步伐及有關新學制的研討會
新學制的推行其實是建基於基礎教育改革的成就,由2001 年開始,我們已展開了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成效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從香港學生在多項大型國際測試中的卓越表現,可見一斑。新學制及高中課程的訂定,亦經過多輪諮詢,並參考了不少外國經驗及進行了國際基準研究
家長研討會,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透過學校及新學制網上簡報http://www.edb.gov.hk/nas 通知家長的,歡迎家長參與
教育局新高中學制組

Rank: 3Rank: 3


102
8#
發表於 10-12-19 02:09 |只看該作者

國民教育科疑團未解

Elsa Au 寫於 2010年10月26日 17:17
蒲葦  自由撰稿人

特首在施政報告確定二○一三年新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中學生必修必考。課程「洗腦」與否,並非本文宏旨。筆者只想從教育觀點指出,此科匆匆上馬,實堪斟酌。前有「通識教育科」引發教界動盪,不久又有另一科引發學界爭議,恐怕對老師,對學生都不是好事。

課程目標互相重叠

查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元素,早就見於不同學科的課程目標。翻看考評局出版的課程指引,中國歷史科的評核目標其一是「了解中國古代的治亂因由,以及社會、國家、民族的重要發展,並加深對近現代史的內政、外交情況的認識」;「透過對史事及歷史人物的認識和思考批判,建立優良的品德,提高對國家及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中國語文科的其中一個目標定為「衡量考生對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的素養」;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宗旨,是「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負責任的公民」;必修必考的通識教育科,兩個重要專題,便是「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如今,改弦易轍,倉卒另設一科,難免惹人疑惑。這些科目既定了如上目標,成效卻不被政府認同,是否有些部門做得不好?如是,誰要問責?孫明揚局長指出,國民教育不應只談論個別議題,而應涵蓋中國千年文化、擴闊學生的眼光,以及引導他們以不同角度分析事件。請問,現存的相關科目不是都這樣教導學生嗎?學校的時間表排得密麻麻,加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又將減去哪一科?是要一天十多節課嗎?根據通識科經驗,加入新的必修科,一眾教師又要轉型,晚間要再培訓,或兼讀國民教育碩士課程。終身學習等同終身上課,放在學生身上的時間所餘有幾?再者,加入「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後,中國歷史、中國文學等現存科目,「妾身更未明」!因為中史和文學等皆為選修科,與國民教育提倡的理念不無相合之處,這麼一來,會不會加速這些傳統科目的消亡?政府如要化繁為簡,與民休息,理應研究讓中國歷史科成為必修科(課程內容可廣泛諮詢教界)。如今化簡為繁,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既惹人猜疑,又令人不安。

教育政策不合時宜

推廣國民教育,無可厚非,爭議的是推行的方法和內容。叫人不解的是,政府一方面肯定愛國情懷,另一方面,卻在新高中的科目欄,取消普通話一科;又在中國語文科取消經典的範文,不重飲水思源、尊師重道的核心思想,而純粹將國文視為文字工具,自甘於聽說讀寫。一切一切,似乎都在說明,政府的教育政策,隨時而變,卻不因時制宜;自上而下,卻又各自為政,全港師生,應該如何是好?

Rank: 3Rank: 3


102
9#
發表於 10-12-19 02:15 |只看該作者

官腔講通識

編輯一人一信寄教育局Elsa Au 寫於 2010年10月17日 2:04





2010/10/11 (一) 1:54:08 AM




[ 沒有主題 ]





寄件人﹕


po po au <[email protected]>


加入聯絡人名單

收件人﹕ [email protected]





教育局局長先生:

     你好! 本人有問題請教閣下:
http://cd1.edb.hkedcity.net/cd/l ... et/booklet_p6_7.pdf

請問學生學不同的興趣班,每月交二萬多元學費,有否幫助? 究竟是要聽陳維安先生的話, 還是要學這位家長的花費呢?

陳副局長提到學習經歷不計時數, 但有些學校要計時數, 請給我清晰的答案!

課外活動/ 社會事務參與的種類 數量 性質, 有否特別限制或要求呢? 有那些種類是不計算在內呢?
是否自修生不用校本評核? 獨立專題研究自修生又要做否?

校本評核是否一間學校裏, 只要一位同學的功課就可代表全校的成績呢?
最初說校本評核是交由本科的老師批改, 但後來又改用專業教師批改, 是嗎? 他們了解學生的平時嗎? 沒有機會犯錯嗎?是否不能查卷? 所得的評份是否無權作出爭議?
學習經歷的記錄又如何核實? 如何防止學生請代筆? 老師有監察時間嗎?
為何  甲部  水平參照的甲類要用5*(54321)來做高評級?
       乙部  的應用學習就用二個水平(一. 逹標  二. 逹標又優異) 來做評級?
  但  丙部  的其他外語就用ABCDE來評級? 你們無能力出試題, 又要學生考?
全部在同<span>一張</span>成績單顯示? 好混亂, 你叫顧主如何看這張成績單?

而當中逹標又逹到什麼程度? 優異又優異到何種程度?

外語又考什麼? 只考口試? 還是又考他們讀寫聽說呢?
為何張永明先生話; http://life.mingpao.com/cfm/tvch ... channel02%2F334.txt

考評局從來無行出黎訂過考生合格與不合格, 其實一直係社會訂出黎ABC合格的評級! 但係考評局列出的 F 是什麼評級呢? U 又是什麼呢?

為何張永明講入大學要求係3322, 但大學又講反對呢?

港大   法律             中 英 數 通識  4522

    內外全科醫學士      中 英 數 通識  3422

中大    法學            中 英 數 通識  4533

究竟你們的考評試卷的考評水平如何呢? 是否令大學和普通公司都不看好呢? 請解釋?

出卷的學者是何人呢? 直得信任嗎?
為何家長從無參與新學制研討會呢? 何時何地舉辦? 為何無人通知?
為什麼公務員事務局還未有承認新學制的資料? 入職成績要求?
為什麼你們的政策朝令夕改,師生和家長如何配合?
通識試卷題目,有斷章取義的成份,要學生同意題目內容作出所謂對題的答案,有思想教育之嫌!請解釋!!
每位同學的思維不同, 為何要他們的答案,跟答題準則相同才俾分? 又曾經官員說:只要言之成理,就有分! 怎麼又改變了? 請解釋!

為何教育政策不斷改變, 上月跟下個月的政策竟然有很多變動,家長 學生和老師都不知? 請解釋? 這樣不尊重社會的行為, 請解釋!
為什麼通識要考試,學通識的方法有好大錯誤,老師係填鴨式教育出身, 竟然要他們去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
如果老師和學生不依從政府的改卷原則, 師生有何後果?
老師要兼任很多工作,學生的身心發展,學業成績,學校會議,教育局舉辦的教學研討會,製作試卷,改習作試卷,備課,教學...還要跟進同學的校本評核,獨立專題研究報告...這麼多工作,又如何保証質素?

在一個星期二堂通識課裏, 如何實踐教學互動? 如何訓練學生批判和多角度思考,引導學生有條理地作問題結論?

教育局訓練老師教學技考, 教考準則, 花的時間相當多, 何不利用此時間,跟學生多接觸,在語文方面多下苦功? 在這紛亂學習期,大家都會被新學制搞得頭暈!

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的教改,要如此急推出呢? 等到外國評核機構認可才推出, 都不會遲, 多些時間等社會人士和教育界多多了解,有助推行!!



請盡快回覆我的問題!

   謝謝!

                        敬祝

                            好

                                             學生家長

                                               10/10/2010

Rank: 3Rank: 3


102
10#
發表於 10-12-19 02:19 |只看該作者

靠估成績的校本評核

Elsa Au 寫於 2010年8月31日 8:49
中學文憑通識科校本評核分數調整機制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盧家耀

新學制下的通識科,學生除應考公開考試,亦須參與校本評核,教師會將所評核的分數呈交考評局處理。

我們會設立適當的機制調整教師呈交的校本評核分數,務求恰當地反映同學的表現和增加校與校之間的可比性。

新高中通識科的校本評核採用「獨立專題探究」,要求學生自訂題目、設計探究方法、搜集和分析資料,並製作報告。由於當中涉及不少紙筆考試難以評估的能力,若純以公開考試成績調整校本評核分數, 實未能充分反映同學的表現水平。2 0 0 9 年出版的《2 0 1 2 年中學文憑通識科校本評核教師手冊》已訂出利用公開考試成績作為調整校本評核分數的基礎,但同時亦指出調分機制會按考試經驗和實際需要作出改善。

從2 01 0 年高級補充程度通識科校本評核的經驗得知,以抽樣重閱報告作為分數調整的基礎這方法較為可取。為提升201 2 年中學文憑通識科校本評核調分的可靠和區分度,除參考公開考試的成績分佈外,20 1 2 年我們將投入更多資源,以專家評審方式審閱從學校抽樣的「獨立專題探究」報告,作調分的基礎。我們於本年五月下旬, 透過通識科分區統籌員向學校統籌員講解這個改良方案,並把有關簡報表上載到考評局的網站。最近我們亦與主要的通識教師組織見面,了解他們對考評的關注,並解釋改善調分機制的詳情。

新學年開課後, 我們會舉辦講座, 詳細向全港學校講解改善後的校本評核調分機制,亦會把《2 0 1 2 年通識科校本評核教師手冊》的相關部分資料更新, 上載到考評局的網頁。校本評核分數調整是在學校呈交分數後始進行, 調分方法並不妨礙校本評核的施行和教學。教師只須按專業判斷,根據手冊中的要求及評估指引, 指導同學完成「獨立專題探究」。

我們會繼續透過講座、課業樣本和分區統籌員制度, 讓教師掌握評分準則。我們今年稍後將出版「香港中學文憑校本評核分數調整機制小冊子」, 說明新高中各科校本評核分數調整機制, 並會與教師及學校緊密聯繫, 使通識科的公開考評在專業道路上繼續向前邁進。

Rank: 3Rank: 3


102
11#
發表於 10-12-19 09:00 |只看該作者

《通識文化,走火入魔》

Elsa Au 寫於 2010年12月6日 14:45


《通識文化,走火入魔》

本帖最後由 于飛 於 13-9-2010 20:18 編輯


通識文化,走火入魔





我大學時閱讀傾向「博」是出於好奇心,壓根兒是希望從博到「專」,因為當時大學普遍還未懂欣賞博的智慧,而欣賞專的深沉,想不到今天人人求「博」,如此著魔。早在新高中通識未落實前,教育界已憂心重重,固然知道有人羨慕中大通識教育的成功,希望淺化試在中學推行,當時評論新制的人很清楚中大的成功,在於大學領域不乏博學學者,一切容易;中學無論如何淺化也化不到,不然就是化到不倫不類,變相記誦廣泛的基礎知識。

其實大學通識的成功還在於心理層面,剛升大學的學子們,意氣風發,有充足自信克服感覺深奧的學問;是故大學通識教育,可以將西方的博雅教育和中國人文精神等內涵,直接傳授學生,當中亦不乏哲學思辯,廣泛得來又專攻分析。

中學教育的通識又怎樣?就是不能直接講理論,要在基礎知識與文化之中,透過練習掌握一些思考工具;而閱讀的層面也有具體範疇,即使不說教科書的界線,也絕非大學界的「無涯」學海。

現在坊間流行講「通識」,其實是將大眾通識、大學通識、各類零碎的專技知識、冷知識通通當作「中學通識」學習來談,傳媒愈談愈濶,家長、老師愈聽愈慌,形成一股巨大壓力。

這種趨勢再積累下去,必然「走火入魔」,殊不知中學通識根本的理念就不是「甚麼都學一點」,而是就指定範疇的貫通,將所學嘗試作系統分析;假如將來提及到曹操墓的新聞還不夠,更要知道曹操的生平和功績,要「知得愈多愈好」,那麼這是硬輸入而失卻了通識的精神。

舉例說,中學通識分單元,有設限,如「當代中國」要留意「當代」這個時限,不要強迫學生通古今中國歷史一樣,閒來甚麼都讓他們「識」;漢唐說一點,宋明講一些。

當代中國篇劈頭起首就集中講1978年起的改革放開,要追要濶,至多追溯清末或五四時期的深遠影響,再前就不知從何說起,這才是中學通識教育,不要因「大人們」的知識喜好和傳媒的賺錢取向,就將無涯的壓力源源送到學子們的肩膀上,喘不過氣來。看來,要中學生們學好通識,舒緩壓力,也要從心理層面好好整理,大人們不要談得走火入魔,青年人亦讀得心安。

于飛





二零一零年九月八日




本主題由 于飛 於 11-9-2010 01:02 設置高亮

Rank: 3Rank: 3


102
12#
發表於 10-12-19 14:26 |只看該作者

混亂的考試

Elsa Au 寫於 2010年12月19日 14:24

通識科文憑試應用雙語試卷嗎?

http://www.hkeaa.edu.hk/tc/hkdse/Subject_Information

  教局指通識跨課題 試題難用雙語(明報)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考試及評核局 擬撤銷通識科中、英雙語試卷,引起校長代表大為不滿,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張國華解釋,通識知識多數是跨課題,如現代中國的課題會包括全球化的內容,學生難以按試題選擇以中文或英文作答。稱3年後才考試 沒打亂人手張國華昨日回應 考評局 擬取消通識科文憑試雙語試卷,教育局現正就此諮詢,暫未有定案。他指出,最重要是學生懂得以中文或英文解題。張國華指,考試是3年後的事,學校可繼續現行教學安排,相信不會打亂學校人手的編排。對於教育局稱撤回雙語卷,沒有打亂學校人手。英文中學聯會主席陳璐茜直斥﹕「學校迎接新學制已完成調動,例如有中史科老師預備教通識科的現代中國單元,現在突然要改怎會不打亂?」她又認為,通識科本質適合用雙語﹕「關於中國的知識我為什麼要用英文寫?」校方:9月須定教學語言補助學校議會主席譚兆炳直指,考評局的決定不夠理據,也沒有充分諮詢。他說﹕「考試是3年後的事,但校方要在9月開始教學前決定教學語言,如果以英文應考,我總不會用中文教吧。」他坦言時間緊迫,希望9月前決定考試的語言。考評局再次重申,現階段正和不同團體和

[ 本帖最後由 elsaau 於 10-12-30 22:47 編輯 ]

Rank: 3Rank: 3


102
13#
發表於 10-12-19 14:30 |只看該作者

通識的核心問題

Elsa Au 寫於 2010年11月24日 11:54


1. 老師不夠時間做教材,學和教都出現大問題!

2. 教育署只支援出題目和答案指引,要老師依着來教和改卷。(思想教育)

3. 老師多是填鴨式教育出身,思維未能轉換模式,壓力巨大。

4. 新制不斷改變,師生無所適從,倍加壓力。

5. 試題斷章取義,學生未能將事情全部了解,(這是通識的規則之一)怎能真正有批判思維?

6. 大學收生標準要最高的第五級,不是考評局強調的3322低評級!http://life.mingpao.com/cfm/tvch ... channel02%2F334.txt  (張永明在教育研會的講話)

7.  考評局在教育研討會,高調地表明不承擔評核學生合格與否的責任 !要求顧主做評核者,學生因此見工時又要考顧主的試,變相考無盡的試,對學生極不公,又要考評局和考公開試為何?http://www.citizensradio.org/ind ... onent&Itemid=16 民間電台  本人講通識

8. 國際大學未承認通識成績。

9. 公務員事務局,都未表態成績要求。

10. 未能解釋自修生不用考校本評核的理據和制度!!在校的學生每科都要做的功課,但不是每位學生課業都呈上考評局評分,只每校抽取一位學生代表的課業來評估成績。

11. 只着重語文成績,跟舊制相差不大。但陳易希的例子證明,學生最重要不是語文科合格與否,最重要是對興趣科目的積極性和貢獻有多大,對學生和社會都有極大的發展。

12.有龐大的利益集團:教科書的出版, 補習社, 興趣班, 地產商的商舖, 廣告

Rank: 3Rank: 3


102
14#
發表於 10-12-19 14:34 |只看該作者

擺明抗害,製造低收入人士

2010年9月16日早上11.30Elsa Au 寫於 2010年9月17日 16:44



在此我要多謝長毛和他的助理,我好遺憾今天2010年6月16日,去教育局反映對通識的不滿, ,而最後只得一位家長到場. 而那位家長都只是即日看到我的單張,即時參加的! 不過我都不會灰心的! 因為官員們自己都不能自圓其說他們答不到自修生的校本評核的問題, 老師教學生諗野..問佢地點解無停改變規則, 又話要想做到最好,但方向都是一樣,想學生有獨立思維,自我學習...老師填鴨式教育出身,思維未能轉換..他們回: 我地會有好多研討會, 訓練老師的教學方法,模式...教育局謊話連篇當初又說無標準答案, 但是每間學校都有用教迶局的標準答案和題目!他們回: 我們真係無做呢D野, 係學校訂既啫! 我地唔鼓勵學校咁做, 只係比呢個答題準則咁啫!我問: 你地答題準則好攏統啫!他們回: 呢D係有二個或以上的老師商討和評改,佢地有相當經驗又持平.不會出現不公平的情況學生基礎知識不穩固:他們回: 咁而家發展通識科,咪可以訓練學生自學囉,教佢地自己找答案...通識書有三聚氰氨是高科技...他們回:我地一早都唔鼓勵學校買書咖! 所以我地係唔會評訂和叫學校買,香港有出版自由,我地無權禁止出版者...

Rank: 3Rank: 3


102
15#
發表於 10-12-19 14:38 |只看該作者

要學生考顧主無盡的試

Elsa Au 寫於 2010年11月14日 22:2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lcPGsoSxA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TXSHnXMFf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xIg6qJU8c8



水平參照5. 4. 3. 2. 1.級水平描述提供典型樣本題目,學生表現的水平給大家知!水平不達到1, 是不評級! 只提供正面形容考生能夠識做咩,達到咩水,(積極正面表達方法)。無合格或不合格的觀念,用多點合格式觀 念== 為做什麼事情而合格



:例: 入大學要合格, 咁點定? 梗係大學定! 例: 做合格售貨員,梗係公司去定!

例: 做合格公務員,就梗係公務員事務局定! 係用家去定合格水,好過考評局行出嚟!  實在考評局從來無行出嚟訂過考生合和與否!其實一直係社會訂出嚟ABC合格的評級! 點樣令到用家知道係自己訂? 考評局要自己多宣傳,大學訂咗入學資格3322,要同公務員事務局商量,做警察應該點為之合格,做消防員... (他好開心好有自信咁講)我地希望2012前應該會宣佈,就唔好係2012年考咗第一次先至宣佈,咁就太遲! 同顧主團體有緊密聯繫,07年開過研討會,今年再跟顧主再開過會,...

佢話唔會定合格與否,但係已講咗7次合格!又當學生係商品,有用家..政策不負責任到極,咁你考評局支薪水?  考生唔通鐘意自虐? 考試狂?

Rank: 3Rank: 3


102
16#
發表於 10-12-19 14:40 |只看該作者

香港學生的學習氣氛

香港學生的學習氣氛Elsa Au 寫於 2010年9月7日 15:54
黃明樂  明報  女人心光明女樂

學生傳來電郵:老師, 我的通識專題建議書, 兩天後交. 你可給點意見嗎? 附上我的功課.

我打開附件, 咦?怎麼空白一片? 噢,那不是功課,是功課題目而已。工作紙上,一隻宇都沒有。

學生回覆曰:功課未做,因為學校的指引,我看不懂,慱給你,你給我看看?

姑且打開,當中簡介了寫建議書的方法,即先找一個有興趣的範圍(例如環保.政治),再構思一道問題例如:有少年參與政治的習慣,吸毒與青少年自我形象的關係等等),繼而訂出研究方法(例如問卷,訪問, 文獻參考)。建議書要的,就是簡單將這幾個步驟寫一遍。

如實相告,學生再答曰:【其實,我還是明白要問甚麼問題。】

別以為他是典型HEA頖】,懶得就懶。他上課留心,盡力完成指令,只是每每到了被迫發問關頭,大腦就死機。我教的通識課上,每節課後,我都要學生提問。因為問題的質素,往往直接反映學生對堂上所學有多埋解。

這也是大部分孩子的【死穴】。{老師,你不都已解釋清楚了有嘢問啦】是同們最普遍的反應。於是我開始懷疑,我們對【問題】的定有着根本的分別。

順手拈來想到便問的,其實不叫問題,至少不是做學問的,甚少一步到位有答案,所求的,也不是一些基本資料,而是一些社會觀察的綜合與分析。

提問,是溝通的過程,想法的撞擊,觀點的消化與辯證。透過提問與查找,把大眾對事物的了解推進一步,才是真正的{學術問題,學術研究}。

然而課堂上,最常聽到的,都是沒經大腦的這一問;{老師,這條題目的答案是甚麼?! }

Rank: 3Rank: 3


102
17#
發表於 10-12-19 14:44 |只看該作者

你能應付的學習開支?

新視角、新體會 發展全方位「學習經歷」香港真光書院杜子瑩校長

多種課外活動, 身心如何應付得了?

http://cd1.edb.hkedcity.net/cd/l ... ooklet_p122_126.pdf

未完

通識要學的東西


http://www.facebook.com/l.php?u= ... -ls.pdf&h=efd2f

Rank: 3Rank: 3


102
18#
發表於 10-12-19 14:50 |只看該作者

政府和大商家最終目的

各位市民,大家好!


知唔知咩係通識呢? 通識係令同學們,什麼都不識的科目! 係要大家無自己的思想! 對學生入大學的希望幻滅。我知道有大部份香港人是內地移民,大家為何要移民來港? 都是愛香港自由民主吧! 但係呢個通識科就係要學生自我和諧。
自從六四後, 香港人無論金錢人才心力,都大大輪出國內影響深遠!為免歷史重演,要香港的經濟集中在某些人手上,司法,傳媒都要受到約束.無部要在中央搞制範圍之內!

通識:


冇老師得閒教: 每天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 有待老師解決. 改功課, 校務會議(晚上8.9點才回家),自評, 外評,備課, 自己家庭問題...

考評局仲要加強老師培訓: 考試評核服務的參考資料, 包括課程內容, 相關試題, 及考試報告.

為教師提供各類參考文章及刋物舉辦學科教學研討會, 評核認知及專業發展培訓.

可查閱任教學校在全港系評估成績作為教學參考! 使老師知道自己學生的成績如何, 就知道自己有幾成功或失敗, 改進甚至加強思想教育的方法.

學生將來是律師, 警察, 法官...,但以而家的學校教育理念, 怎能培養出有質素的人材呢! 好快,香港學生思想比大陸同胞更和諧!! 大多香港人都是大陸移民, 為咩呢? 就係為香港係自由廉潔的社會, 大家才到此地捱到身心俱疲,到頭來都係被政府和大商家壓迫, 連思想都冇自由.


通識口號, 大家記住係口號呀!!要學生關心社會, 了解時事, 懂得批判思考,但其實係政府俾老師既定議題, 教案,加上河蟹傳媒的倒黑為白的資料, 老師與學生討論,引導思考, 記住係引導性思考, 再學習老師和諧式的批判,結論.


通識老師的也認為通識不是真相的彰顯, 而是把部份事件抽出來, 考核學生的政治分析, 不能求事實的全面! 你今次通識第一, 但下次可能不是, 因為你答不中考評局的答案, 你便不能高分!

其實通識是考核你有否用老師在課堂上所教的詞彙,用語,名詞來答問題! 不是你的個人思維!!





本人有題議如下:

通識取消為考試科目,只可用民主方式討論,舉辦公開辯論比賽,訓練政治人才! 增加民主思想,和解釋民主的重要,加上實例佐證。並可訓練同學的融匯貫通的能力,為真普選揀選優秀人才舖路。



學習經歷: 公平起見,促請政府統一給全港學生,有同等機會接受優質體育項目,引入保齡球、哥爾夫球、射箭、室內划艇等,以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如進行與運動相關的專題研習、歷奇訓練、境外交流等「體育發展學習經歷」。訓練學生有領導,協作的能力。

校本評核 : 以抽樣(即只抽某位學生)重閱報告作為分數調整的基礎  , 對大部份努力做作業的學生不公平。別人的成績那可代表我? 課業的評審非常主觀,如何分優劣?  應該廢除!

通識: 老師尚未準備,也未能掌握其中技巧,老師工作量太大,不能專注教學,未暇分柝問題。 只可跟學生討論,不能作考試之用!

[ 本帖最後由 elsaau 於 10-12-20 17:36 編輯 ]


76
19#
發表於 10-12-19 15:2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102
20#
發表於 10-12-19 21:45 |只看該作者

香港家長的沉默

[quote]原帖由 elsaau 於 10-12-19 09:00 發表
Elsa Au 寫於 2010年12月6日 14:45

政府愛死你啦!  在香港這個自由社會, 為何明知有問題都不去發聲, 不去警醒別人, 就等於同謀! 就如謀殺案一樣!
我不怪你或任何人, 只是人人都怕事,不理學生現在和將來的痛苦, 要他們的一生來償還我們大人不發聲的孽, 真替學生們不值!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