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中學Banding以外容易忽略的三個選校因素
樓主: elbar
go

中學Banding以外容易忽略的三個選校因素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6392
41#
發表於 13-5-6 09:3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14D 的帖子

你覺得依架既小朋友和老師同30年係一樣既咩,我覺得依架既複雜好多,唔好話中學,小學都會有機會俾同學杯葛,比老師針對.

Rank: 5Rank: 5


4994
42#
發表於 13-5-6 09:40 |只看該作者
而我所說的是要表達中學階段,是否入讀名校不重要,反而學生在青少年成長才最值得關注,人有很多種,有些人跌了一百次仍哈哈大笑,但也有人從此一跌不起。閣下比較幸運,可以到外國升學,但現實生活中,是否人人有像你的例子,

點評

黃巴士  AGREED!!  發表於 13-5-7 10:41
Yanamami  的確好睇個細路。  發表於 13-5-6 10:17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7
43#
發表於 13-5-6 10:38 |只看該作者
S14D 發表於 13-5-6 01:15
> 即使在名校,如果成績不如人,老師同學也看不起,學校生活如同白紙,這六年中學生活會否在痛苦失落中度過 ...
初中男生壓力大易抑鬱

Rank: 3Rank: 3


101
44#
發表於 13-5-6 10: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6 14:18 編輯

> 你覺得依架既小朋友和老師同30年係一樣既咩,我覺得依架既複雜好多

30(其實是三十多年)年前當然不一樣,那時的父母只擔心小朋友有沒有中學讀,沒有的話便要讀私校或出來做事。也有一些父母只讓兒子不讓女兒讀書的。現在的父母,小朋友進不了所謂名校便要生要死,每天為 band 123 折磨自己和小孩(我不是說政府沒有責任)。

30 年前小朋友不打架?不玩杯葛?沒有廢柴老師?我覺得小朋友和老師是一樣,變了的是家長,任何對小朋友的挫敗他們都受不了,注意是家長不是小孩受不了。

> 閣下比較幸運,可以到外國升學,但現實生活中,是否人人有像你的例子

現實生活中,永遠有人做最成績最差,賺錢最少,樣最醜,命最短果個,還不是一樣要好好的活下去?怕的話,不要生小孩。

不過當年有好多會考成績比我更差,中五後要另外想辦法的,今天學位比我高,錢比我多,樓比我大... 當中有幾個更是出名的「壞」同學,打架、賭馬、睇咸書(你不是以為神級學校沒這些吧),今天投資銀行大班了。也有沒有讀大學的,好像也妻賢子考,活得好好的,死不了。

我不是說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 不過我想 30 多年後的家長,也許都會和我爸媽一樣,希望孩子能夠有學位,賺大錢,住大屋?是的話,三十年多前的做法,不可以照抄,但可以參考。

三十年是很長的路,幾歲便擔心,擔心得了到那天?



點評

Kksuede  very true & inspiring!  發表於 13-5-6 13:00

Rank: 5Rank: 5


1948
45#
發表於 13-5-6 11:19 |只看該作者
銘銘媽 發表於 13-5-3 21:54
我曾聽過一次升中講座,講者都有教,從小孩子的理想來推轉來找合適的中學給孩子,但我總覺不容易 ...
同意。

因為除了banding, 可從成績數據參考, 其他範疇不容易知悉。
以往有朋友都是左問右問, 以為對某學校很了解, 誰知入去後, 也會與預期的不同。
"It is a poverty to decide that a child must die so that you may live as you wish." ~Mother Teresa~

Rank: 5Rank: 5


3432
46#
發表於 13-5-6 14:24 |只看該作者
其實係人的價值觀,態度不同了.
不管是學生,家長或老師,他們的心態都截然不同.
http://discuz.baby-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1085858&extra=page%3D2

Rank: 5Rank: 5


4994
47#
發表於 13-5-6 14:56 |只看該作者
不過當年有好多會考成績比我更差,中五後要另外想辦法的,今天學位比我高,錢比我多,樓比我大... 當中有幾個更是出名的「壞」同學,打架、賭馬、睇咸書(你不是以為神級學校沒這些吧),今天投資銀行大班了。也有沒有讀大學的,好像也妻賢子考,活得好好的,死不了。

我不是說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 不過我想 30 多年後的家長,也許都會和我爸媽一樣,希望孩子能夠有學位,賺大錢,住大屋?是的話,三十年多前的做法,不可以照抄,但可以參考。
雖然你說我不是說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但字裡行間正正反映了這種想法。(壞學生有好結果便明顯說出了這點),但人生正正要追求有好的過程和結果,你可以說不同人會有不同的人生意義,但事物總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不能事事以主觀出發。
三十年是很長的路,幾歲便擔心,擔心得了到那天。父母便是這樣,不擔心自己子女的才不應生孩子。
我也聽過一些大富商,當年可能是走私犯罪,難道只要今天他賺大錢,住大屋,死不了便值得我們欣賞嗎?

點評

sai1031    發表於 13-5-6 15:08

Rank: 5Rank: 5


3432
48#
發表於 13-5-6 15: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i1031 於 13-5-6 15:05 編輯

我認為大部份父母都明白要找合適的中學給自己的子女.
為何一咼蜂要以成績作為選校標準?原因都是相信該校的讀書風氣,希望"近朱者赤".
其實有很多家長並不是只想要名校或top學校,他們都理解"入得到未必讀好"的道理.
但又害怕其他學校有部份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氣紛不好,影響子女.左憂右慮.
http://discuz.baby-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1085858&extra=page%3D2

Rank: 5Rank: 5


3432
49#
發表於 13-5-6 15:25 |只看該作者
除了讀書風氣,還有學生的品行問題.以住被視為"壞學生"打吓架,賭吓馬,睇吓不良刋物.
但現在最可怕的是有些被視為"好"的學生也會參與校園欺凌,傷害的並不是只限個人,而是影響他人.
http://discuz.baby-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1085858&extra=page%3D2

Rank: 3Rank: 3


101
50#
發表於 13-5-6 16: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6 16:07 編輯

我以往有打架,中一開學兩星期便打到同學頭破出血,(但學校沒有找我爸媽,同學家長也沒有投訴),賭馬(中六時),睇鹹書(作為少年人,我絕對不認同鹹書是不良刊物!).....

但我同樣有學中英數、對物理有興趣,電腦我頂瓜瓜(是 1979 年啊)。

讀書風氣嗎?當年我校出名不用讀書,反正一樣升班,事實上是堂也不用上,走堂原因、方法各適其式,也不會有甚麼大懲罰。只要有幫手搞野,成績達最低要求,升中六沒問題。

我到今天還是覺得我是一個好學生。

讀書姐,使唔使咁緊張?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香港父母學一百年也不會學到外國父母的豁達。

Rank: 5Rank: 5


1354
51#
發表於 13-5-6 17:0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uawei 於 13-5-6 17:04 編輯

三年前,一位當小學校長的朋友,向他的學生說了他的兩件遺憾的事:這是其中一件:
1.中四那一年,學習詠春的他,在學校跟一位高他半個頭的人爭執,自恃有一些功夫,和那人打上來,結果左邊面中了狠狠的一腳,年輕的他只感到很痛,但不認為有什麼事,父母也看見了面腫起來,他說吃了波餅。媽媽還用熟雞蛋幫他燙面。十年後一次看牙醫,發現有三隻牙壞死了,其中一隻肯定要脫掉。位置剛好是當年受傷的地方,牙醫也認為是扭擊造成。
年少輕狂很多人都會有,但如果會令自己或他人,甚至愛你的人在身心受傷,是否值得呢?

Rank: 3Rank: 3


101
52#
發表於 13-5-6 17: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6 17:40 編輯

個別例子姐,唔使咁擔心,好多成績包尾但第日又搵到兩餐食嘅學生,都冇 bok 濕過同學嘅頭嘅。

Rank: 4


860
53#
發表於 13-5-7 11: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S14D 的帖子

S14D,我好同意你既觀點,我都覺得讀名校,成績墊底都唔係問題,重要嘅係家長嘅態度。但畢竟30幾年後嘅今天,神級名校就是,充積著你所形容嘅緊張家長,同埋受保護長大的孩子,不肯定學校是否仍存在寛鬆包容的環境和良師益友,你仍會選擇讓自己的孩子爭取入名校嗎?



Rank: 3Rank: 3


101
54#
發表於 13-5-7 23: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7 23:11 編輯

其實名校不名校不是重點,六十分不用轉校(看前面),九十分不用轉校,包尾不用轉校,家長不用為 band 123 折磨自己和孩子,父母要學習放手讓孩子去 expereince life the way it really is 才是重點。

Rank: 6Rank: 6


6798
55#
發表於 13-5-8 05:1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14D 的帖子

所以今天在學業上已不只是個人的比賽 , 而是全家為一體的社會遊戲了!
當然仍有部分天資聰敏的小朋友 , 可以用個人名義參賽而勝出半條街。

另外, 與子女一起温習和閱讀 , 有時會很激氣 , 但氣有時笑有時怒有時樂有時 ,一起温習也有不少好處啊!  親子的感覺很難忘 , 兒子或許會忘記家長的付出,但不要緊 ! 最重要是我身為母親的卻永不忘己 , 自己有陪伴過他手挽手的走過這段路。再者 , 自己能再一次温故知新 , 增進知識也別有一番滋味o

我也同意樓主的提點 , 品行與人恪 一定比學業更緊要 , 我相信大部分作為家長的也會同讓重視雙方的發展。
就是明白物以類聚 , 所以才會緊張Banding。不是說Band one 一定是好學生 , Band three也不一定代表壞 ,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讀過Band three學校 , 便會知道這條路實在難行 , 也"較"容易粉身碎骨。
故此, 不要怪責家長過分重視Banding, 這代長家長輸不起 , 也不代長家長會輕視品行 , 大致家長們也希望盡力為小朋友投進一所有學習風氣 , 有良好校風 , 有共同正確理念的學校而矣!

根本無論遊戲、學習、處世或人生 , 我認為家長永遠也是子女的伙伴 , 這才是"家"! 家長與子女的連結或緊或鬆 , 便應以孔子為榜樣 , 因材施教了! 緊長子女的 , 有人會兒孫成材,有人卻被殺之;鬆容不迫的 , 有人會培養出獨立領導,也有人造出敗類。正正沒有準則 , 才會養兒百歲長憂九十九!
今天 , 我們關懷着子女的心情 , 不知又有多少人能有相同的心思去惦掛着自己的父母呢?

點評

S14D    發表於 13-5-8 14:12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