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幼校討論 名校是苦口良藥,還是毒品明知唔好又繼續? ...
查看: 6887|回覆: 48
go

名校是苦口良藥,還是毒品明知唔好又繼續? [複製鏈接]

Rank: 1


23
1#
發表於 13-12-26 17: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楊佩昌指出德國在憲法寫明禁止學前教育,幼稚園不准學習專業知識,只教基本的道德倫理,小學不可學習額外的課程。匈牙利也有類似的立法規定,嚴禁教授幼稚園生學習寫作、閱讀和數學等等。德國教育家的理念是幼兒要接受教育,重點在三方面:包括基本的社會常識,例如不許暴力;其次是教導孩子主動做有興趣的手作,還有是培育孩子的情商,例如是領導能力,這些培育不存在硬生生的知識灌輸、沒有功課,也沒有考試,與今天香港和內地的填鴨教育有很大的差別。



   7    0    0    0

Rank: 6Rank: 6


7031
2#
發表於 13-12-26 20:05 |只看該作者
今天的香港家長都已騎虎難下了, 你見冇乜人回應你就知啦...

Rank: 5Rank: 5


2343
3#
發表於 13-12-26 20:20 |只看該作者
I agree with Germany's teaching method.

Learning too much too early is not healthy at all.

I am looking for a kindergarten with no homework, no exam, learning through playing, no writing until K2, etc.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though.

點評

janiceau88  係有的. 我女讀正正呢一類. 九龍塘浸字頭.   發表於 14-1-28 00:29

Rank: 3Rank: 3


412
4#
發表於 13-12-26 20:46 |只看該作者

回覆:名校是苦口良藥,還是毒品明知唔好又繼續?

(sign)...poor hk parents n hk children.....



點評

joysic  Sigh....?  發表於 14-1-31 10:11
lauwingtai  Sad but true.  發表於 13-12-26 23:13

Rank: 5Rank: 5


1894
5#
發表於 13-12-26 20: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Wklau1 的帖子

如果想小朋友快樂成長,不用被填鴨,一係讀國際學校,一係去外國讀。就算自稱不谷的直資,很多面試時都問到好深,一般happy school 幼稚園的學生難以應付。經濟能力不許可,便讓小孩讀學券幼稚園,開開心心過三年,之後讀二線小學和中學(成績一般但校風純樸的)。二線學校壓力和競爭冇咁大,但成績中上也有不少能入讀本地大學,不失為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Rank: 5Rank: 5


2343
6#
發表於 13-12-26 23:41 |只看該作者
Creativity is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Our education system is taking away every single last bit of creativity from our kids unfortunately and turning them all into computer hard-disk.

點評

happytummy  Can't agree more  發表於 13-12-27 12:23

Rank: 6Rank: 6


7031
7#
發表於 13-12-27 00:00 |只看該作者
很多人都「誤會」了,以為六歲前少讀書就開心d,但冇咁叻,先甜後苦,而六歲前多讀書就叻d,先苦後甜。這確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德國指出,六歲前禁止學前教育,小孩的IQ、CQ和EQ都會較高,是真真正正贏在終點的大贏家。以下是另一篇相關文章,有空請看看。

http://szeyan1220.blogspot.hk/2012/04/blog-post.html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8#
發表於 13-12-27 00:02 |只看該作者
要搵完全符合樓主所提的要求的學校,在香港真係有d難度,即使IS幼稚園,都有寫吓字,學吓數。

不過只要吾係逼小朋友K1寫字、背生字、默書,而是用遊戲和啟發去學習,只係為小朋友開一扇窗,引發興趣,其實閱讀、教英文、數學都無問題,吾使太極端。

Rank: 5Rank: 5


1306
9#
發表於 13-12-27 01: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名校是苦口良藥,還是毒品明知唔好又繼續?

我極度buy德國這套。培養EQ, AQ, leadership, social responsibility 較認字學術較為重要。如果我有錢,我一定谷個女入IMS, 係正常小孩應有的教育。無奈我無,唯有死死地氣繼續係呢個遊戲當中。入唔到較好嘅小學,到中學會好驚,因為中學係好壞分水嶺,太容易變壞。自己經歷過自己知。唔知點解香港嘅教育局都唔向人地取經,應該點教下一代。



Rank: 5Rank: 5


1356
10#
發表於 13-12-27 04: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名校是苦口良藥,還是毒品明知唔好又繼續?

If germany method is proven that it is absolutely good, then why other countries do not follow? How about US? How about UK/Japan/Singapore/France......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Only Germany kids have creativity finally?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11#
發表於 13-12-27 07:58 |只看該作者
Potato001 發表於 13-12-26 20:54
如果想小朋友快樂成長,不用被填鴨,一係讀國際學校,一係去外國讀。就算自稱不谷的直資,很多面試時都問到 ...
Agreed, ideals vs reality.  
Risk of 2/3 中學是驚學壞,導致家長想盡辨法入讀有中學的小學。

Rank: 6Rank: 6


7031
12#
發表於 13-12-27 09:22 |只看該作者
另一篇相關文章
〈德國人的教育原則〉

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人數佔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德國憲法禁
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
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教育重點
在:
1、基本社會常識。
2、動手能力。
3:保護孩子情感胚胎,澆灌情商,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為在德國祇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
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
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
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
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
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
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
孩子的大腦留下想像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
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
考了。
儘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
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
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
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
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
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
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
有三個方面:
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
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三、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
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例如匈牙利立法
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學習寫作、閱讀、計算等。幼
兒園的教育是免費的。

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
香港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
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
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
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
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
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
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7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
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
育,看看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藉鑑。同時也希望中國的教育工作
者別沾沾自喜,因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毀了中國/
香港的一代又一代。

點評

fixedstar99  very good sharing, thank you!  發表於 13-12-27 17:38

Rank: 2


37
13#
發表於 13-12-27 11:31 |只看該作者

引用:If+germany+method+is+proven+that+it+is+a

原帖由 tabo.eddy 於 13-12-27 發表
If germany method is proven that it is absolutely good, then why other countries do not follow? How  ...
吾可以否認德國擁有最多既科學家,甚至科研企業!其實好多外國既pre-school都吾係點讀書寫字,只係佢地冇德國甘harsh明文規定。我有朋友係加拿大美國佢地小朋友讀既都係happy school!
不過返到黎亞洲就好吾同,因為亞洲人比較著重面子,假若小朋友冇其他人識甘多野,比較下會覺得自己小孩好差,所以會谷佢地學野!



Rank: 4


967
14#
發表於 13-12-27 12:09 |只看該作者
香港/中國人的教育方法係古怪的, 特別愛催谷
細細個就聽父母講勤力讀書, 夜晚讀到十一, 二點係好學生
大量抄寫功課係小學出現, 而家有D學校K1都抄生字!
好多人都知愉快學習的好處, 幼稚園唔需要學咁深,  但升上小學又另一個情況
好多愉快學習的家長都後悔幼稚園點解唔辛苦D!
無奈!!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 似乎催谷係唯一的出路, 即你唔想太谷, 都要做到有少少谷, 愉快三年的代價太大, 除非你好有錢可以讀國際學校, 去外國讀書

Rank: 6Rank: 6


7629
15#
發表於 13-12-27 12:12 |只看該作者

回覆:名校是苦口良藥,還是毒品明知唔好又繼續?

很多香港家長覺得入到間龍校幼稚園,就一條龍入到好中學,上埋大學,所以很多家長在小朋友1歲/2歲就出盡力,爭入龍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16#
發表於 13-12-27 13:2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wan_0128 的帖子

“愉快三年,以後痛苦”,系坊間一種看法,但并非必然。

Rank: 3Rank: 3


490
17#
發表於 13-12-27 13:36 |只看該作者
其實中國文化也有云「三歲定八十」,所指的不是聰明與否,而是性格及品格定向,懂得面對逆境才是人生成功之道,現今青少年就是只懂在順境中生活,一遇不如意事只懂麻怨別人,人生總有起落,好時光不會長守身旁。


103
18#
發表於 13-12-27 14:2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186
19#
發表於 13-12-27 15:39 |只看該作者
Maybe there are three ways, Germany way, Hong Kong way and the right way...

Rank: 5Rank: 5


3818
20#
發表於 13-12-27 17:4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wan_0128 的帖子

據我所了解,其實中國內地並沒有香港咁谷,至少佢地小朋友係幼稚園選校基本上都係“就近”原則,而沒有爭破頭去入所謂名幼,小朋友基本上係去到中學先開始谷!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