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La Salle vs WYK
發新帖
樓主: Danal
go

La Salle vs WYK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631
1#
發表於 12-7-13 10:41 |顯示全部帖子
兩間都好, 九龍區唔駛俾錢讀的傳統名男校得番呢兩間

I will choose LSC because La Salle is something more......


Rank: 5Rank: 5


3631
2#
發表於 12-7-13 17:5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16 10:25 編輯
Danal 發表於 12-7-12 19:02
My son has been allocated to La Salle but personally I think Wah Yan College Kowloon suits him more. ...

La Salle vs WYK,試從多角度分析,純個人意見



(1) 運動成績

喇沙田徑呢兩年皇者地位不容買疑 (LSC top the DBS !!),而其他運動項目表現都很出色。

九華多年堅持不買人,田徑/足球/泳隊亦能維持在 Division 1 內,算有交代,亦贏得對手尊重。



(2)學業成績

喇沙會考成績多年都 Keep

九華會考成績呢幾年真係差左



(3)音樂成績

喇沙亦有參加不少音樂方面的比賽

九華在各項Division 1 Choir比賽同 DBS 係多年爭冠宿敵



(4)辦學理念

大家都係 Roman Catholic,喇沙會創自法國的 Saint Jean-Baptiste de la Salle,九華的耶穌會創自西班牙的 Ignatius of Loyola。大家都係為大眾服務。



(5) 學生背景

喇沙有自己的小學,優勢上可以培育一代接一代的喇沙仔,加上坐落九龍塘豪宅區,不用置疑地富貴中產家庭學生較多。九華處於平民化的油尖旺,沒有直屬小學,亦沒有聯繫小學 (不似皇仁可盡收軒上/軒下/愛官叻仔的優勢) ,而教會理念傾向服務莫問出處的基層家庭,先天已讓半臂。



個人認為,由於九華沒有直屬小學,中產化了的九華舊生下一代較難再成為九華仔,因多數已搬到其他較好的區域,而舊生仔仔在小學階段已另覓其他小學,然後直上所屬中學。



(5) 校舍設施

兩間學校的龐大校舍比一般香港的學校大好幾倍,soccer pitch /泳池/Tennis court/Basketball court 全有,精力旺盛的仔仔一定喜。



(6) 舊生網絡

兩間都有強大的舊生凝聚力,Networking 力量大,將來出國讀書,海外亦有不同的 Old Boy Chapters 作後盾




結論: 我的選擇是喇沙,喇沙如何的好,如何贏得大家的喜愛,不用談詳,下刪百字…….



但我倒不認為九華太差,九華是一間很有態度的男校,有部份家長覺得九華滿足唔到佢地的期望 (個人觀察,多為中產家長對名校的主觀期望),佢地多數唔認同華仁 Liberal 式教育,認為死谷爛谷方為教育王道,又有 D 家長講到九華唔識變通行直資 ? 又話何不攪間九華小學來培育一代接一代的九華仔 ??





用港人商業化思維來打量,我同意以上建議。但諗深一層,教育是否真的應為維持名譽而辦學?



九華為平民基層家庭提供好的一個在名校學習的機會在香港買少見少,我倒敬佩這種"明知不能為而為知"的辦學堅持 (最少我覺得一眾聖公會辦的名校在可見的將來都不會有胆量行這一條路 !!! ) ,睇睇數據,九龍華仁03年學生的平均家庭收入是7000元,直至現在,12.6%學生來自綜援家庭。所以華仁並非貴族學校,神父們一直堅持有教無類,什麼學生都收,他對教育的承擔很大,好感動。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070731/News/ek1_ek1a.htm



想想你我如果平均家庭收入是7000元的基層家庭,會唔會咁得閒上網睇 BK ? 又可以俾個仔學呢樣,學果樣? 畢竟如果我係九華主理人,我倒可能市檜地為校譽而盡量收叻或富貴學生。



百貨待百客,九華滿足唔到少部份飽飯食盡/多多要求的中產家長們的心態期望,唔緊要,因為九華要服務的對象唔係佢地,九華能為弱勢基層小孩子提供一個名校的學習機會,一個起步點,確是基層家庭恩物。



如果某天九華不再堅持有教無類,轉投直資的懷抱,那才是我對九華失去信心的時候,By the way,世上從來沒有最好的學校 !!

點評

snowbell    發表於 12-7-22 13:55
Amaz  九華的耶穌會創自西班牙 - should be Italy (Society of Jesus) instead.  發表於 12-7-14 21:46

Rank: 5Rank: 5


3631
3#
發表於 12-7-13 18:40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13 18:42 編輯
ha8mo 發表於 12-7-13 18:28
Please update yourself brother.

There is a good Chinese Orchestra now.

Yes Ha8mo 兄....佢地年初重去左多倫多表演

Rank: 5Rank: 5


3631
4#
發表於 12-7-13 19:40 |顯示全部帖子
Danal 發表於 12-7-13 18:19
Lugano, I truly admire your thorough and well perceived analysis.   Btw I am a WYK old boy and came  ...

小弟亦是基層家庭出身,升中時有幸考入喇沙利道 18 號,而小學好友則考入窩打老道56號,成長路上到現今亦略聽過不少關於 WYK 的 trivia 和認識一些華仁友好.


有時候很奇怪,大家對於鮮魚行小學服務基層市民,大家都覺得好尊重,但唔知點解,一講到九華喜歡收窮人子弟,為窮人提供較一般正常學校好的教育,就好似中左輻射咁俾人歧視。


放心 Danal,華仁的苦心,好多人都心清眼亮地知道的......  {:1_1:}






Rank: 5Rank: 5


3631
5#
發表於 12-7-16 18:09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17 09:39 編輯
Amaz 發表於 12-7-14 22:14
WYK **was** a platform allowing poor kids with good potential to excel and find their way to become  middle class professionals.  It is no longer serving its long-standing mission (with its PATHETIC public exam results), and that's FAILURE!  That's complete failure on the part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and teachers, who are letting the alumni and parents (who trusted them) down.  

People who think WYK should turn into a 一般正常學校 are ENEMIES to WYK's Stakeholders....

AMAZ 你好,你的回應有趣有趣,但不敢恭維。


拜讀你近這一年的大作,你回貼六十幾篇,超過一半以上為針對華仁的,每次一講華仁,例必見你蹤影出來批評人地學校,意見頗偏激,而且內容無甚 Basis ,有興趣的網友不妨參閱下面公開的 Link 閱讀一下 AMAZ 的作品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php?mod=space&uid=770707&do=thread&view=me&type=reply&from=space


見你今次玩咁大,直頭批判人地辦學團體的 MISSION 已經 COMPLETE FAILURE !!!! 於是搵左華仁個 Vision Statement School Mission

(1) Vision Statement of Jesuit Education

We offer a holistic, liberating and transforming Catholic education within a learning community for students and staff to become progressively competent, committed, compassionate, spiritual, and ethically discerning persons with a universal heart contributing to the welfare and happiness of all, in particular the poor and the neglected.


我們是在學習團體的氛圍中,提供學生和教職員工一個全人發展、思維開放和不斷成長的天主教教育;培育他們逐漸成為卓越能幹、犧牲奉獻、充滿熱忱、富於靈性和具備倫理分辨能力的人;他們同時擁有一顆胸懷普世的心,願意為世人謀求福樂,特別是為那些貧窮和被忽略的人。



(2) School Mission: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atholic belief in God's love and Chinese culture, we aim:

(i) To be empathic role models for our students to grow into responsible and compassionate community members,

(ii) To inspire students to strive for excellence, and

(iii) To nurture caring leaders who are competent spiritually, morally and intellectually.


根據天主教信仰對主的愛和中華文化,我們矢志:

一、做一位具同理心的模範,感染學生成為負責任和富仁心的社會一員;

二、啟廸學生勇猛精進,以致君子;

三、培育備具愛心、靈性、道德與智慧的領袖。



我真係唔覺人地 MISSION已經COMPLETE FAILURE !!!!首先School Mission 內完全搵唔到你所講的 Mission (即你一廂情願的只求優異成績 Mission),辦學團體畢竟跟普通人思維不同,辦學有傳教的使命和其他宗教包袱,辦學並不是單純的只為優異成績,我覺得九華要做到的傳教Mission已經做到。



再者,客觀地去看九華,引用資深家長 Khmama下列的的學校分析評級 (可從Send Space 下載)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0037&extra=page%3D1


九華由往日的 Band 1A下降至 Band 1B,公開試成績確實差了不少,這是事實。但是我覺得Band 1B 的級別罪不致死,今天跌低了,只要能努力,將來也可東山再起。有睇開新聞的都知,上年九華打算縮班教學,想集中資源教好學生,提升學校成績。但結果被校友、教育界和校網居民反對,要求九華不要行這條路。可見社會上對此校仍有需求。


見你文中又揶揄說要恥奪華仁的"平民名校"稱號然後眨為"一般正常學校",一向行事低調務實的九華從來不會向外自稱為名校,要知道這些外號都是旁人給的稱頌。見你咁有抗議九華被稱為平民名校,不妨送你一程,贈你一計,可考慮在什麼九華家長日或開放日,學雷曼苦主般,招攬幾個無悔弟子站台窩打老道,手持大聲公穿血衣,鈴鈴查查喃嘸一番,有娛樂性之餘肯定收到你想打擊九華的宣傳效果,成效絕對好過在 BK內開貼齋講。


貴為莘莘學子苦海明燈,依你的高見,傳統名校裡的 Grant School 22,不妨用你的價值觀來分析一下那 22 間傳統名校有那些不再值得被稱為傳統名校? 倒想開開眼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8%A3%9C%E5%8A%A9%E5%AD%B8%E6%A0%A1%E8%AD%B0%E6%9C%83



在另一個貼內 (剛好此貼又是在比較兩間名校) 見到Anchan59兄有一段簡單發人心省的留言,很想分享一下。


“……… 鮑參趐肚,鹹魚白菜,各有捧場客,無必要踩人來抬高自己,平常心吧 ! 最實際是不要神化或醜化名校,睇開d !......”



點評

One-Mama  所言甚是!    發表於 12-7-17 12:43
CHAN-2    發表於 12-7-17 09:19
Wishsss    發表於 12-7-17 00:49
mingmingyinyin  ANCHAN59 is right!  發表於 12-7-16 23:58
ivantissue  幾喜歡Anchan呢句說話:「成與敗,決定於心態及執行力。
推卸責任者 ----- 永遠是失敗者,包括他自己,可能害了孩子......」  發表於 12-7-16 20:47

Rank: 5Rank: 5


3631
6#
發表於 12-7-17 16:5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17 16:55 編輯
bb2 發表於 12-7-14 17:06
LS係一間好獨特既學校, 佢有一種承傳既團結精神, 學兄學弟之間有一種特別的連繫....呢點係令人好感動既...: ...

喇沙的文化係好特別,試講當年的經歷,從 Day 1 入讀開始,師兄們已經有點洗腦式灌輸喇沙是最好,而且什麼都要以打敗拔萃仔為己任,對一個得 12-13 歲心智的 Form 1 小朋友,有好有唔好,好的就是那種激情可以做什麼都要比對手好,唔好的就是太自負,以為自己學校是最好,而且情意結上有點仇視男拔,每年學界灣仔田徑場外都差不多跟拔萃仔全武行 (當然人大了,自然會慢慢明白這只是一種開玩笑式的傳統)



至於九華,我覺得一般的喇沙仔都算幾 respect九華仔 ,一來九華仔幾友善,二來大家都是天主教學校,知道喇沙的修士其實同華仁的神父好老友鬼鬼,我地見到修士都尊敬對方神父,所以對九華仔普遍有好感 (要知道在喇沙,就算最頑皮最難教的學生,對著修士都會立刻聽話和無條件敬重修士的一切)



反觀當時仍在九龍塘牛津道的英華,我覺得當時的喇沙仔普遍都有點輕視英華仔。



人大了,往後在聯校活動接觸和認識了其他男校的好朋友,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香港有很多好學校和叻學生。觀察中其實好多男校都有好深厚團結的兄弟情,而這種 Networking 關係會跟著你一世的,對工作處世有很大的無形幫助,看看上屆政府話事人班港華幫實例,曾特首,林公公,孫公,梁卓偉…… 就知男校師兄弟互相幫助巧妙之處。


Rank: 5Rank: 5


3631
7#
發表於 12-7-18 19:02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9-4 09:25 編輯
elbar 發表於 12-7-17 20:51
SSC, SPC & YWC 又是否真旳升格了?

呢個貼內可謂高手如雲 (Oscarmama, elbar, khmama, cowboymama, ohnono, redkoni, anchan59, ha8mo, kenfu……), 好少咁齊人發功,有趣。


眾多轉左直資的學校,基督教的英華可以說是十分 impressive的一間,未轉直資前,呢間傳統名校的成績可以說是下滑不少,轉了直資後,因有齊自己中學/小學,加上學費價錢定位十分合理,公開試成績回升,加上很有策略提升運動水平來提升校譽 (負面 D 講,買了唔少運動健將,例如,3年內足球隊由 D3升到上 D1並拿下 D1總冠軍,令學界嘩然), 在九龍區直資男校來說,佢可以話男拔以外,已是部份九龍區家長直資男校的第二選擇,anyways, 成王敗寇,正如 Kenfu 所說的部份很現實的香港人唔會理會 D過程,唔理黑貓定白貓,做得好就是好貓。依目前 Khmama 的分析評估英華為 Band 1B,我好有信心佢可以在數年間升上 Band 1A


其實同為基督教的名校培正 (上面各貼冇人提過培正,自己加入黎) 都是一間好有 Potential 的學校,因有青訓硬件 (由幼稚園到小學已是私校),如果中學部轉埋私立/直資,加上創校歷史有番咁上下 (1889) ,出色數/科學家丘成桐/崔琦/吳宣倫一批接一批,肯轉直資,一定可再上一層樓。


至於九華,上網搵過,其實十幾年前校方已經數度入紙城規會打算興建九龍華仁小學但以環保理由被否決,原來佢地亦用類似喇沙跟誠哥用碧華花園塊地換新校舍呢招,無奈最終計劃不成。


http://www.singtao.com/archive/fullstory.asp?andor=or&year1=2001&month1=2&day1=12&year2=2001&month2=2&day2=12&category=all&id=20010212g01&keyword1=&keyword2=



其實可以考慮同舊油天和新油天結成聯系學校關係,起碼可以 confirm貨源。破格地去想,有一個妙想的協同效應方案 (不過肯定冇可能實現),看著被男拔放棄了的津校舊小拔 (DPS),為兵源問題要改為男女校,實在心痛,如果當日被男拔放棄時能與九華結為聯系關系,絕對為兩校的雙贏局面,不過以上只屬小弟痴人說夢話。


講下如果九華轉直資 (其實呢十年間舊生與校方已多次討論,上網搵大把報導),佢地一定行平民直資,我相信跟著英華條 Formula Pricing Strategy去做,一定有 Market,因為望下愛國國民教育染紅下,肯定越來越多人報直資,不過九華一定做唔到 AMAZ 家長生意 (講笑勿生氣)


講完九龍區,有緣再講下港島區學校…..

點評

elbar  培正除了直資外, 如轉 英中 或 收 國內 中小學尖子 都有機會升格。  發表於 12-7-18 22:10

Rank: 5Rank: 5


3631
8#
發表於 12-7-19 19:26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19 19:35 編輯
Amaz 發表於 12-7-19 09:20

Hope the school authority (i.e. the Jesuits) listens to the old boys, and doesn't just focus on establishing a Jesuit University.  If they can't even maintain the two WYs' reputation and academic standard, why would matriculating students trust that the new university will be a good one?

Amaz你好, 見你的意見說 Jesuits (Society of Jesus, 簡稱 Jesuits/S.J/SJ)  "can't even maintain the two WY's reputation and academic standard", 而還要去辦大學,其實嚴格來講,除了華仁系列外,低調的 Jesuits 16年前亦開始"間接管理" Marymount 中學部和小學部, 你又覺得呢間女校被管理得如何 ?


何解呢? Marymount 的辦學團體是 Hong Kong Christian Life Community HKCLC (天主教組織: 香港基督生活團), CLCJesuits成立的,CLC內的 Ministry Jesuits 神父和完全 follow Ignatian Spirituality,想詳盡知道 HKCLC Jesuits的直屬關係,請參閱下面的 Link


http://www.mss.edu.hk/mss-profile/info/history.htm

http://hkclc.catholic.org.hk/index.php/about-clc/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http://hkclc.catholic.org.hk/index.php/our-ministries/education-ministry#education



CLC Vision Statement

-- To ignite the fire of Ignatian Spirituality in the world today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ways to help others to centre their lives in Christ and to find God in all thing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ostolic dynamism of St Ignatius Loyola.



CLC Mission Statement

-- To form CLC members through deep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Ignatian Spirituality and to help them live out this spirituality in their daily lives.

-- To help the CLC (HK) foster and systematize all initiatives in the promotion of Ignatian Spirituality as a common ministry.

-- To give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to both CLC and non-CLC members.

-- To form lay guides to give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 To assist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munities of teachers, alumnae, parents and students of CLC Schools in the Ignatian way.

-- To spread Ignatian Spirituality on the parish level through giving retreats and running formation programmes

Rank: 5Rank: 5


3631
9#
發表於 12-7-19 19:2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19 20:05 編輯
Amaz 發表於 12-7-19 09:20

Hope the school authority (i.e. the Jesuits) listens to the old boys, and doesn't just focus on establishing a Jesuit University.  If they can't even maintain the two WYs' reputation and academic standard, why would matriculating students trust that the new university will be a good one?
...

九華成績下降了,這是事實,但港華呢? 其實我發覺港華成績尚維持良好 !! 何以你說  "Jesuits can't even maintain the two WY's reputation and academic standard" ?


以往亦有發覺部份 BK 家長分唔清港華和九華,有時人云亦云地以為港華都一樣下降,實情係家長們沒有做足夠資料搜集,我試分析一下,為港華平反一下。


試從資深家長 Khmama 2010 末屆會考數據官津學校分析 (可從以下連結內的Send Space 下載) ,我只將前 11 排名來分析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0037&extra=page%3D1


2010排位


全港 410 間官津學校


BAND


拔尖人數


1


喇沙書院


1A


32


2


皇仁書院


1A


25


3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1A


20


4


聖若瑟英文書院


1A


18


5


英皇書院


1A


17


6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1A


15


7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1A


12


8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1A


12


9


香港華仁書院


1A


11


10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1A


10


11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


1A


10



Khmama的全港排位以該年度的會考精英拔尖人數來排名,港華於全港 410 間學校排名第 9。但小弟觀察到一個因素沒有計算在內,就是每間學校 2010年以幾多班中五會考班出戰會考而教獲拔尖資格? (: 喇沙的7 vs QC5) 小弟將這每班平均拔尖數值計算而重新按序排名,重新得出以下相對更公平的排名 (Khmama 不要介意,純粹小弟分析,如有得罪,見諒見諒)


2010 排位


全港 410 間官津學校


BAND


拔尖人數


2010 中五班數目


每班平均拔尖


1


皇仁書院


1A


25


5


5.0000


2


喇沙書院


1A


32


7


4.5714


3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1A


20


5


4.0000


4


聖若瑟英文書院


1A


18


5


3.6000


5


英皇書院


1A


17


5


3.4000


6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1A


15


5


3.0000


7


香港華仁書院


1A


11


4


2.7500


8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1A


12


5


2.4000


9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1A


10


5


2.0000


9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1A


12


6


2.0000


9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


1A


10


5


2.0000




袖珍型學校的港華只以 4班出戰已有 11人獲拔尖,無論港華排全港第 7 or全港第 9,我相信都已經有交代。

(1) 註: 每校的班級數目可從下列網站搜尋
http://www.chsc.hk/ssp/main.php?lang_id=2

(2) 註: 部份學校2011/2012 學年的中一班級別已參與了政府的自願縮班計劃 (i.e, QC, KC, BPS, 林護,  鄧顯.....etc)
http://gia.info.gov.hk/general/201103/30/P201103300146_0146_77093.pdf


點評

elbar  計法上更勝一籌;不過過往太少學校公佈拔尖人數, 以此作排名都難免有失偏頗。  發表於 12-7-19 22:15

Rank: 5Rank: 5


3631
10#
發表於 12-7-19 19:29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20 14:26 編輯

再看看個 List 裡面眾男校的十優狀元歷史記錄 (1987 to 2010) ,我覺得 Jesuits 管理港華的"往績"絕對無失禮。

(1) 皇仁篇: 55 名狀元 (5 班會考班出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87%E4%BB%81%E6%9B%B8%E9%99%A2

http://www.chsc.hk/ssp/sch_detail5.php?lang_id=2&sch_id=128

“ …….在歷屆香港中學會考,皇仁書院是產生最多「十優狀元」(應考的10科全部取得A等成績)的學校。由1987年至2010年期間,皇仁書院已累積產生了55名「十優狀元」,當中2006年更有六名學生考獲十優。此兩項紀錄在香港中學會考歷史上未有學校能打破。在各屆會考中,亦常有皇仁書院學生蟬聯「全港第一」的桂冠,其各科總分為一眾「十優狀元」中最高者。……”

6位狀元: 2006
5位狀元: 1998, 2003
4位狀元: 1994, 1995, 1997, 2002, 2005
3位狀元: 2001, 2010
2位狀元: 1991, 1993, 1996, 2007
1位狀元: 1999, 2000, 2004, 2008, 2009

=======================================================

(2) 香港華仁篇: 18 名狀元 (4 班會考班出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 ... 1%E6%9B%B8%E9%99%A2
http://www.chsc.hk/ssp/sch_detail5.php?lang_id=2&sch_id=372

香港華仁於歷屆會考出了18位十優狀元
1987年:盧俊佳
1989年:馮天麟(以九優生為當屆狀元,因當年全港未能有考生取得十優成績)
1990年:陳 彤
1992年:許志賢、黃偉強、何煒基(該年全港只有5位十優狀元)
1993年:馮志豪
1994年:何禮文、吳志強
1996年:田志豪、林祥智
1997年:王之明
2000年:蔡宗衡、葉文健
2001年:葉嘉揚
2005年:吳子健
2008年:鍾汶庭,是香港華仁書院第一個8A25*(8科A等2科5*等)狀元
2010年:張柏朗,覆核成績成功後成為香港最後一名8A25*狀元

======================================================

(3) 聖約瑟篇: 16 名狀元 (5 班會考班出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 ... F%E6%9B%B8%E9%99%A2
http://www.chsc.hk/ssp/sch_detail5.php?lang_id=2&sch_id=309

聖約瑟於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出產了 16 位狀元,成績輝煌。

4位狀元: 2002, 2010 (柯柏菱,柯嘉俊,戴樂天,陳俊登)
2位狀元: 2006 (白瑋璘,劉智豪)
1位狀元: 1998, 2000, 2004(周靈傑), 2007 (蘇逸軒), 2008 (孔祥發), 2009 (譚品堯)

===============================================================

(4) 英皇篇: 5 名狀元 (5 班會考班出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7%9A%87%E6%9B%B8%E9%99%A2
http://www.chsc.hk/ssp/sch_detail5.php?lang_id=2&sch_id=419

英皇書院於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出產了 5 位十優狀元,年份分別為
2 位: 1989
1 位: 1994 (譚子群), 2004 (盧偉強), 2010(呂旻軒)

===============================================================

(4) 喇沙篇: 27 名狀元 (7 班會考班出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6%87%E6%B2%99%E6%9B%B8%E9%99%A2
http://www.chsc.hk/ssp/sch_detail5.php?lang_id=2&sch_id=177

喇沙於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出產了 27 位狀元。

4位狀元: 2001, 2008(利雋文,黃燊達,黃昇鴻,林智衡).
3位狀元: 2005(任子韜,鍾文浩,阮家駿), 2007(吳偉星,姜必楷,黃松柏).
2位狀元: 1991, 2000, 2010(郭凱傑,林凱健).
1位狀元: 1993, 1994, 1999, 2003(何沛峰), 2004(林上行), 2006(陳君洋), 2009(陸琛健).

===========================================================



(5) 而成績下滑的九華,亦曾經有過不少狀元



九龍華仁篇: 11 名狀元 (5 班會考班出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9%BE%8D%E8%8F%AF%E4%BB%81%E6%9B%B8%E9%99%A2


http://www.chsc.hk/ssp/sch_detail5.php?lang_id=2&sch_id=125



九龍華仁於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出產了 11 位狀元。

2位狀元: 1989, 1998

1位狀元: 1988, 1991, 1995, 1997, 2001, 2003(施俊輝), 2005


Rank: 5Rank: 5


3631
11#
發表於 12-7-20 11:39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20 11:54 編輯
elbar 發表於 12-7-20 09:41
今年直資校精英可能已提早跳船,狀元榜竟然全軍盡默
kenfu 發表於 12-7-20 10:18
我之前都講過, 班有米的走埋一齊, 日思夜想的是studies aboard, 邊個同你去搏DSS.

http://www.edu-kingdo ...

同感......IB 因素.....

個 Trend 在將來會更明顯,正正就係隨著 DBS / SPCC 等越來越多的直資名校再增開多些 IB 班選擇, 直資精英傾向出國放洋而多選 IB

新高中文憑並不是呢類精英的茶

Rank: 5Rank: 5


3631
12#
發表於 12-7-23 13:10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23 13:10 編輯

LSC HKDSE Result

http://web.lasalle.edu.hk/

20 Jul, 2012

HKDSE Results 2011/2012
The College is pleased to report that overall the results of the boys hard work and effort was very pleasing. There was great excitement when result tables showed we had achieved one of five 7 x 5** but after analysis we discovered it was with a Maths Module which the HKEAA said would not count.

Nevertheless many students were successful in achieving 4, 5, 6, and 7 subjects with a 5, 5* or 5**. As always some deserving, hardworking boys were disappointed and we feel for them. In summary most subjects had a 96-100% pass rate (2 or better) with particularly good results in English, Maths, Physics, and Chemistry. Teachers are pleased with Liberal Studies results with over 96% achieving a passing grade. In general the results reflect our HKALE results of the past few years.

The Colleges top achiever was LAM Tsang Lung David with 6x5** (7x5** with M2). Pictured with 4, 5, or 6, 5** is LAM Tsang Lung, LAM Chin Ting, LAM Kai Shing, WONG Ho Kar, CHAN Chuk Lun, HUI Ming Kit, LI Victor, SO Chun Hin, TSANG Kin, WONG Kin Yee, LEUNG Yiu Fung, MOK Ka Long along with Andy YEE and other sportsman who achieved extraordinarily well. I ask you to join with me in wishing our lads the very best in terms of their University programme offers. (Br. Steve)

Rank: 5Rank: 5


3631
13#
發表於 12-7-27 19:03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2-7-27 19:19 編輯
2012mother 發表於 12-7-23 17:57
華仁的辦學理念,走的是一條難行的教育之路。而且隨着時代轉變,學生獨立能力,讀書學習等好像已不只是學生的事,更多的是家長的參予其中。以「精讀」的方法讀書,當有不錯的成績,但同時需付出一定代價,反之亦然。

香港有不同的辦學圑體,許多學校,可謂各有特色。最重要是有得“ 選“,不喜歡的 便不要選,認同那一套辦學方針便選那一類學校吧!總不會自己不愛的便想法子令其它人認同那樣孩子氣吧?是否有一些不快的經歷呢?...

試再從另一角度看喇沙與九華

九華的辦學理念確是一條難行的教育之路,在沒有自己小學/亦沒有聯系小學提供穩定的青訓產品 (在補助學校 22 間傳統名校裡,只得九華和港島半山英華女學校),不要輕視沒有直屬或聯系小學這因素,絕對影響收生兵源。


加上座落於相對草根的油尖旺,在十數年前當直資學校還沒有大行其道的年代,九華除了收到基層的學生外,制度上尚可收到油尖旺中產家庭的小六學生, 在今天有大批直資中小直屬/一條龍學校的選擇下,有經濟條件而又懂安排的油尖旺家長都一早安排子女入讀好的直資/私立小一再升上直屬中學,所以九華在 demographic 上已很難收到呢類中產家庭學生。所以九華現時的兵源多是父母本身沒有太多資源的基層家庭學生,九華家庭平均收入是 $7000 !! (可參考下 Link)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070731/News/ek1_ek1a.htm


而座落九龍塘的喇沙或喇小,Demographic上已有莫大差別,喇沙學生家庭平均收入應該遠超九華的 $7000 元吧。 (講笑位....... 想在九龍塘搵個 $7000租盤,都難過登天 !!) 當然喇沙亦有九龍城舊區較平民的學生入讀,但整體來說,當對比油尖旺和九龍塘的地產平均呎價,已知兩區的差別 (大家心照,中產家庭多有資源去讓子女每週學 N樣課外活動和補習)


再者,喇沙有自己小學,該批喇小生有六年光景接受喇沙相同天主教理念再升上中學部 vs 九華的中一生全是來自區內幾十間不同宗教背景的學校,喇沙青訓上絕對優勝 (同一道理,正正解釋為何有自己小學部的香港華仁仍然可保持過往成績)


天馬行空去想,如喇沙關閉小學,再另搬他區,改收當區所有Band 1的小六生,就算維持現時全部教職員質數,我相信成績一定有所影響,擁有自己的小學和優越校網41是喇沙很珍貴的資產。


如九華為學校名聲而進行改革,我同意 Amaz建議改為直資,這當然是最快和有效的方法,但辦學團體已多次表明不會放棄基層學生並忠於辦學理念和侍奉主的優值觀,如問 Jesuits 想寧願犧牲名校的名聲都要在平民區服務基層家庭 OR 為保名氣轉直資拒窮人於門外,我想答案一定是前者。在這大前題下,亦可以研究另一些方案:


(1) 建立自己的小學部,從青訓做起 (想想英華男校在幾十年前停辦小學,而直至 2003年重開小學的這段時間,英華成績和名氣下滑不少,直至 2003年重開小學後,有青訓產品,再加上 2008/中學齊轉直資,學生質素立刻回升,呢個參考例子真係幾成功。)


(2) 或與其他小學, 如新舊油天建立聯系學校關系 (皇仁與軒上/軒下/愛官的關系)


(3) 縮班並進行小班精英教學 (預左比教育界/校網居民/舊生反對)


(4) 破格轉為男女校,盡收區內叻學生 (如林護/鄧顯/旅港開平這類沒有自己小學部的男女學校..... 這會是出路)



平民名校九華是一所我十分尊敬的學校,而呢份尊敬,部份來自過往學生成績和社會成就,但更大部份是對她數十年堅持有教無類理念的一份肯定,正如能夠獲得世人封為"名人"的各諾貝爾獎得主也非位位都是經濟學得主,可以係好似德蘭修女/無國界醫生組織等等為幫助弱勢社群而受世人尊敬吧。


最後,我始終覺得九華的Band 1B級別真的罪不致死。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