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發新帖
樓主: WYmom
go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418
1#
發表於 05-8-17 16:34 |顯示全部帖子

Re: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Judy:

鄭燕祥的教育文章我看過不少, 但他的背境成就或在教育方面的權威性我從來不理, 我覺得文章內涵可讀性更為重要, 不要捨本逐末, 針對其人而不是對其文作出討論.

但既然對其權威背境著作有興趣, 以下是我在網上找到其一有關其生平著作的文章, 貼錄如下:-

======


香港學者眼中的校本管理與學校效能

李軍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簡稱爲“SBM”,是西方20世紀80年代中期學校改革運動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主要强調教育管理權和重心的下移,把中小學作爲决策的主體,運用分權、授權、協作、團隊等形式來構築學校與外部(上級主管部門、社區等)及學校內部(校長、教師、學生等)的新型關係,以達到提高學校效能的目的,其主要特點是通過權力下放實現學校自主管理和共同决策。校本管理的思想在20世紀90年代初被引入我國大陸。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大陸教育界與海外的交流增多,以及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逐漸趨向于“以校爲本”,我國教育類報刊上評介校本管理的文章也不斷增多。然而,有關的文章對于校本管理的背後原理和策略框架是什麽,它對改進學校效能及學生學習産出如何有效,如何選用恰當的操作策略成功地實施校本管理等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似乎還缺乏深達理性層面的探討、多側面的剖析和整體性的考量。因而,對于渴望系統、全面地瞭解校本管理的原理及操作策略的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而言,閱讀香港學者鄭燕祥的《學校效能與校本管理:一種發展的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確實深有裨益和價值。
  鄭燕祥教授早年就讀于香港中文大學,在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後,又赴美國深造,幷先後取得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後一直在香港高等院校任職。由于他從學校效能的角度對校本管理作出的深入的探索,被西方教育管理學家稱贊爲“學校效能研究領域中最富創造力的作者之一”。他的《學校效能與校本管理:一種發展的機制》一書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布賴恩•卡德威爾教授總主編的"教育改革與學生培養叢書"之一,由英國著名的福默出版社(Falmer Press)出版,系統、完整地論述了他所提出的將追求學校效能和校本管理實踐相結合的綜合理論。鄭燕祥認爲,應以整合、動態的觀點理解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的複雜性質,從而發展一個理論,以建立追求學校發展及效能的校本管理機制。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建構。第一部分聚焦于學校功能及學校效能的基本問題、概念及理論,他在分析學校功能的基礎上,指出根據學校功能的本質,學校效能可多達25種。他還提出了8種學校效能模式。第二部分解釋校本管理及多層面自我管理的理論,幷提出促進學校發展的校本管理範式。第三部分就領導、教職員發展、課程改革及校本改革等方面,解釋校本管理機制的實踐。
  該書所提出的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的理論及概念,异于傳統思維,給教育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均帶來了富有價值的東西。從理論研究的角度說,它不僅提供了一份詳實的校本管理研究資料,同時,該書分析問題的精巧視角也會不斷激發我們反思傳統的管理理念。如第七章中比較全面地梳理西方領導研究的新進展,從而“顛覆”了我們過去一直認爲不可動搖的領導“常識”,這對理論研究者帶來的參考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對廣大中小學領導者而言,該書不僅提供了如何分析校情、如何進行學校發展定位的知識基礎,而且提供了有關校本教師發展、校本課程改革等方面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性策略,對于學校中校本管理的建構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
  該書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同,被歐美及亞太地區的韓、日、印、巴、泰等國的不少學者及改革家作爲管理訓練及學術研究之用。韓文版及繁體中文版業已發行。該書吸收了校本管理的各種資料和各方見解,整合了關于校本管理的種種結論,避免了由于偏向于校本管理的某一方觀點而可能給我國各級教育工作者帶來的誤會甚至誤導。該書還以大量的表格、模式圖、流程圖來概括、說明有關的理論、模式及策略,具有較强的直觀性和可接受性。就全書的叙述邏輯和表述特點而言,也比較符合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
  《學校效能與校本管理:一種發展的機制》篇幅不長,全書約有20萬字,但彙聚了作者本人及國際主流學術圈有關的研究結論,幷系統地表述了校本管理與學校效能聯結的原理與操作策略,爲我們提供了一條完整瞭解和有效建構校本管理的捷徑。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13日第8版

======
               

Rank: 5Rank: 5


4418
2#
發表於 05-8-18 00:57 |顯示全部帖子

Re: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Judy:

其實其整篇文章都是評論母語教育使到香港學生的英語能力年年下降, 在急劇惡化中.  我不知他引用的數據是否正確, 但如以他的立論而言, 英語水平下降確會對香港學生造成危機. 以他想法而言, 文章標題貼切.  如妳所說, 統計數據不會騙人, 但運用數據的人或會騙人,  包括教局在內.  在另一標題對母語學習己講了我的意見, 不再覆述.

一個哈佛教育博士的証論不一定對,  但教育當局, 李局長, 羅太, 商家田先生就一定對嗎?  看看大眾學生家長的輿論和趨勢取向, 也可反影事實一二.


stccmc:

母語教學對英語水平下降是大有關連, 不是"預

Rank: 5Rank: 5


4418
3#
發表於 05-8-18 13:58 |顯示全部帖子

Re: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2005-08-17] 英文能力下降 影響香港競爭力

 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七成受訪僱主及半數僱員認為,本港在職人士的英語能力相比過去十年有下降的趨勢。對於僱員個人而言,英語能力下降影響就業、加薪及晉升的機會;而對於香港整體來說,則英語能力下降影響競爭力及國際化水平。香港社會須切實重視這一問題,注意防止因強調與內地合作、注重普通話,而出現英語水平下降的趨向;教育當局要在扶持部分學校實行母語教學的同時,通過採取向國際開放本港的英文教師市場等措施,加大提升英語教學水平的力度,扭轉在職人士英語能力下降的趨勢。

 香港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有賴於在內地與國際經貿交流過程中,發揮窗口與橋樑的服務作用。而香港這種國際化的服務業,離不開具有較好英語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香港擁有的國際化語言環境以及廣大市民普遍較高的語言素養,正是香港較其他地區城市所不具有的競爭優勢。香港若要保持住國際大都會的地位不動搖,就必須在整體上保持較高英語水平,使香港社會具有與國際社會進行良好溝通的語文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年來CEPA協議的實施及泛珠合作構想的逐步落實,香港與內地經貿的速度正在加快。這使得一些人在重視普通話的同時,出現了輕視英語的傾向。其實,兩地經貿的融合絕不等於香港內地化。內地化將使香港在國際交流與競爭中失去與內地互補的優勢,是沒有出路的。因此,香港若失去了英語能力優勢,就意味著在未來的競爭中失掉自己的位置。相反,香港越是重視英語,越是加強國際化的優勢,才會使自己與內地的合作具有更加長遠的生命力。

 一個時期以來,香港社會增加了對母語教學的重視。事實上,提倡母語教學,主要針對那些對英語教學不適應的學生,而不是要削弱英語學習,更不是要否定英語教學的重要性。社會和教育界對此都應該有清楚的認識。港人英語能力普遍下降的重要原因,在於不少學校包括一些英文學校的英文教師水平不高。今日香港教師的待遇絕對不比英國、澳洲、加拿大差,當局應該考慮開放英文教師市場,面向全球招聘來自海外的優秀英文教師,以加強英語教學。(文匯社評)

Rank: 5Rank: 5


4418
4#
發表於 05-8-19 13:1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Uncleedward:

當討論教育大方向時, 我們是以整體成效而言, 不是以個別少數的例子或個人經驗而作出結論. 制定教育政策的官員往往多數本身是精英學生, 自學能力高, 他們可能覺得中或英教學不是大問題, 自己關起門在家自學也能學好語文, 所以他們想法和你一樣, 覺得母語教育對英語學習影響不大. 但我們面對教育的學子是普羅大眾, 大部分學生在學英語上得不到家庭家長支援, 沒有英語學習環境, 也不是棈英學生, 家長也不一定有能力如你一樣和孩子從小時候作英語親子閱讀. 這樣環境下, 在學校營造一個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對他們是十分重要, 也是他們學好英語的唯一出路. 如EMI也不能教出好英語學生, CMI一定不能, 當然不包括你所說的個別例子而言. EMI不一定要教出英語出色的學生, 我們祇要整體提升, 有普通寫讀講聽能力, 迎合升學就業需要. 但現在社會覺得整體英語能力不足夠, 但教局的訊息就是現行母語教學下沒有問題, 還想推行英中上落車政策, 把其數量再收緊, 少數更精英, 整體更沒落. 但我們龐大社會需求不祇是CEO, 是各階層的英語人材來加強整體國際競爭力, 或個人升學就業能力.

說到用母語教學能得到較佳的學科理解, 不是應該有更好的學習成績, 為什麼在中學會考, 大學入學試, 英中學生能得到壓倒性的較佳成績, 是否理解不足但英語作答能得到高分, 可能嗎? 較簡單的說法因為名校多數為英中, 但我們想想, 母語教學推行好像紿於上世紀八零年代, 推行已多年, 為什麼中文名校日趨沒落, 英中多進身為名校, 日受歡迎,是家長學生的羊群心理, 或是社會的實際需要?  我的想法是中學很多學科源自西方, 用原文學習更為便捷.

交通資訊發達, 國際一體化日趨重要, 在中學母語得到更佳的學科基本理解, 換來英語能力下降. 近代科學發展始於西方, 英語寫讀能力不足, 能溶入國際社會, 能更進一步登入以英語為主的高階各學科學習, 閱讀其著作或互聯網的龐大英語資訊殿堂嗎? 這解釋了為什麼香港家長過半贊成母語教學, 但實際行動時, 郤壓倒性選擇英中. 不是因為英中是名校, 因為實際比理想重要.

Rank: 5Rank: 5


4418
5#
發表於 05-8-19 22:16 |顯示全部帖子

Re: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uncleedward:

英中成績好是因為能收到好學生, 是一種結果.  它們長期比中中校能收到好學生和能成為名校, 是有其原因. 這種因果關係, 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我對母語教學的想法有點以偏蓋全, 你多篇文章的講法有不少部分我是同意的, 我們的共通點就是……對CJma 的觀點, 我也絕對同意.

Rank: 5Rank: 5


4418
6#
發表於 05-8-25 19:21 |顯示全部帖子

Re: 母語教學危機 英文會考成績沒落

From BBC News.......

School leavers 'lacking three Rs'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failing to ensure enough school leavers master the "three Rs", a survey has suggested.
The CBI said 42% of the employers it surveyed were unhappy with reading, writing and numeracy skills.
Half thought school leavers lacked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ing skills. The CBI demanded government "action as well as words" to raise standards.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said there were already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basics and introduce "tougher" GCSEs.

Reforms
A spokesman said reforms to league tables would also lead to schools being judged on their ability to help pupils score five A to C grades in GCSEs including English and maths.
The existing measurement of five C grades or better in any subjects will be phased out by 2008.
"These changes will ensure that all schools are focusing on ensuring their pupils are equipped with the basic skills," the spokesman added.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Secondary Heads Association agreed that the issue was being addressed.
John Dunford told BBC News: "I do think that schools have become aware that they are needing to put more emphasis on achievements in basic maths and English.
"Up until now, of course, schools have been deemed successful if students get any five A to C passes at the GCSE."
But he said the government's new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chools would ensure students had to achieve "a certain level in the basics".
Schools now had a wider responsibility in preparing pupils for life and were expected to teach broader skills than just the "three Rs", Mr Dunford added.

'Vital foundation'
The 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 published its survey ahead of the release of this year's GCSE results on 25 August.
The organisation said barely half of GCSE students achieved a Grade C or above in maths (54%) and 60% the same standard in English.
"The figures are evidence the system is failing teenagers and the taxpayer, as well as employers - who have to pay for remedial lessons for new recruits on top of the taxes they have already paid to fund the education system," it said.
Director general Sir Digby Jones said: "A working 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maths provides a vital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 world of work - but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failing many young people by leaving them ill-equipped."
The CBI said its 2004 survey figures found 83% of businesses thought the education system's first priority should be improving literacy and numeracy levels.
Eight out of 10 jobs required a basic competency in the "three Rs" it said.
"The CBI welcomed the government's pledge of a 'relentless drive' to raise standards and eradicate illiteracy and innumeracy but there has been no clear action to back up the promises of February's education white paper," Sir Digby said.
"We need to see action as well as words - at the moment the UK economy is losing up to £10 billion a year because of poor basic skills, whilst our school-leavers are held back from fulfilling their potential.
"Too many emerge from our education system with no feeling of self-worth - leading to social dislocation, crime and wasted futures."

==============================

以上一則在BBC News讀到的有關英國學生基本能力的文章, 英國僱主不滿學生的寫讀和計算能力, 這是僱主對工作的基本要求, 這種不足使經濟受損每年數以十億鎊計. 英國教育當局己作出相應提議將會把考試程度收緊提高.

以英語母語教學的英國學生英文也學得不好, 我們怎可祈望我們要雙語學習的學生學得好英語, 英中仍有改善空間, 中中在中四才能轉台較全面接觸英文, 學科名詞用語記完中文再記英文, 花雙倍時間, 有人提議可課餘自學英語, 又是要課外加倍努力和時間, 但時間總是不夠, 唯一是填鴨學習, 成績效果不言而喻. 所以有說我們教育資源投放大, 學校家長學生也努力辛苦, 也得不到好成效.  因為大部分學生學得沈重, 他們要負上兩個語言大包袱, 要跟母語主流學, 心裡也忘不了升學就業的主流要追回英語, 我們的中中生是不是太辛苦?  祇背一個包袱的英中生比較辛福, 讀得一樣辛苦, 但他們學得有效應, 有目標.

真希望我們的社會升學就業不偏重英文, 來適應我們教育的偉大主流母語目標, 令學生不用無所適從.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