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回复家長:國際學校和本地學校的各自優勢 ...
查看: 95551|回覆: 44
go

回复家長:國際學校和本地學校的各自優勢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
發表於 21-1-19 15:34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孩子從沒有讀過本地學校,不敢回應
國際學校生活
小學6年,放養優悠期,
適合自己孩子自己玩,玩完又「非常落力教導和配合」」的知性型家長
回報:享受看書,喜歡學習,遊玩時開多,身心愉快是日常,對自己負責任,自律
註:如果家長奮發配合,又願意代入知性型角色學習,此乃正常回報。
因為回報成因大部份還是倚賴家長,正常推理是如果本地學校功課少,鼓勵大量閱讀和遊戲,家長長期堅持配合,相信也可以得到相同或更高回報

初中3年,忘恩負義扭扭擰擰期

中中2年,天作地作裝cool期

高中2年,曖眛迷失期

小學有補習嗎?沒有補習。
補習~知性型傻婆如我,肯定是虎媽,明顯地發現補習有機會影響看書,影響遊玩,影響責任感,影響自律喎,甚至影響我的百年教育大計啊⋯
後註:10歲以後有補習中文。只要喜歡學習,無自卑,有自信,任何東西,可以10歲開始學,20歲開始學,30歳開始學,縂之有需要就去學。

再選一次怎選?
人生沒有回頭路,2003年讓女兒入IS, 打摸滾爬下,英文和中文很好,現在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特別鍾意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永遠學不完,良好的性情和習慣才是真正支撐一個人怎樣活下去的脊樑。環顧女兒的朋友同學,大部分是名校或超級名校畢業生,當中有脊背真的不多,(無欲無求?眼高於頂?)預見未來,隨著少年得志和家族蔭庇下光環日漸褪色,人生旅途只有愈走愈窄了。總的來說,孩子的性格培養,大部分來自原生家庭,不要迷信IS

如果再選,只能幻想為孫女再選吧!(本人重女輕男,因此一定是孫女)
首選5歳前讀四書五經,6歳入IS,(因為多課余時間,如果LS有大量課余都Ok),中學轉入LS(喜歡閲讀,喜歡學習的人,上手好快,如果孫女要留IS,又ok), 大學⋯就孫女自己選囉。

中國文化中很多人生哲理,根基沉實,論理觀是非觀明白愈早,得益愈大。






   16    0    1    0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2#
發表於 21-1-19 19:08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小女是大B兼獨生子女,早熟早慧,父母愈少attention佢愈happy.
作為虎媽,點會少attention,唯有自升級做卿家,對皇上有事品告,無事退庭。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3#
發表於 21-1-19 20:2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b3410 的帖子

迷惘期主要原因是所知的太少,想得的太多,計劃得太長遠。加上混亂的荷爾蒙分泌,隨時早午晚三種心情,生人勿近喎。
考大學是重要,卻並非關鍵時刻,也不是孩子全部實力的照妖鏡,這兩年最好是安安靜靜,努努力力用心讀書,結果怎樣就怎樣,平常心面對好了。偶有不順,是中吉,人無完人,事無必成,陰陽互補,早點明白早日開掛,開左掛就宜工作,宜家宜室,宜遠行,遇事不怠,不餒!

20歳前只要學業好,99%親人路人給你笑哈哈,錯覺以為一紙名校證書,世界通行。結果浪費時間在fantasy.

個人暫時認為更重要時刻,應該是20至30歳,歲月不留人,日後食飯食粥,就靠自身努力,父母完全幫不上,(除非老爸老媽的更新嗜好是給孩子買樓買車買工作來粉飾人生?),這時品格,情商,堅毅就是工作上神助攻。另外凡事平常心,感恩心,包容心,更容易擴濶人脈,無往不利。


點評

gigayan    發表於 21-1-25 11:30
HappyMayB    發表於 21-1-21 21:13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4#
發表於 21-1-20 12:2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20 14:00 編輯

回覆 b3410 的帖子

第二,點解孫女如果有的揀,中學首選LS?通常話IS好難返番去LS******
按生物進化原理,愈多外在環境轉變,只要有足夠自信不會逃避去做牆紙人,正常人種就會自動優化自己去適應新環境,去創造更佳生活和學習方法,否則由細到大活在單一世界,好易變成“樹上熟”人種,靠天吃飯,昨日樹上掉隻蕉就食蕉,今日樹上掉芒果就吃芒果,縂之年輕時是餓不死,20歳就自覺生活輕鬆又愉快是人生終極目標⋯⋯⋯

當然大前提是自身夠強大,中學又校風純樸,提供合理的過渡轉營環境。


小女由小學準備上中學時,自己已經認真考慮過“昆”阿女去讀LS,後來發現剛剛踏入青春期少年,變得“滕雞”左,於是忍住手無去加大力度去‘昆’佢,現在由頭到尾都係IS產品,DNA內有「樹上熟」基因,還好中國家庭文化滿滿是「天道酬勤,女兒立志打天下,鬼叫你窮頂硬上」文化,算是勉強中和了「樹上熟」基因。但
基因突變可以好厲害,隨時打回頭成一個彻底樹上熟。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1-1-20 22:06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5#
發表於 21-1-20 17:28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Stillgood,像你孩子有爸爸‘打蛇隨棍上’地教導中華文化和思維的其實唔多,香港孩子缺乏認識,自然無興趣。IS孩子好奇心重,學習能力強,卻甚少對民族根源的響往。少男少女看似很強大,卻又生如浮萍本無根,容易浮下浮下浮到堅離地。
據說現在有些電玩,有很多歷史情節和人物,或許通過遊戲,可以引發孩子學習一些歷史。

隨著女兒長大,愈發感恩她在中國人社會長大,從前被我嗤之以鼻的「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原來是個好東西。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6#
發表於 21-1-20 21:58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jli008 的帖子

男女共處是實戰型學問,靠長期觀察,試探,反饋,甚至斗爭而得出的修為。說到修為,總要花些日子,風險高低就要看當事人智商,智商高的就低風險,智商低就高風險吧!兒女私情這事兒,是否“避險‘就可以斬草除根?
另外男校,女校,照樣有感人的耽美愛情故事,家長怎麼看?

女兒同學中也有16歲未婚生女的,經手人是一群唔清楚是那位的校外群組,還好父母依然無怨無悔地繼續支持。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7#
發表於 21-1-20 22:02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Radiomama 的帖子

LS都係咁款喎。特別男拔,女拔,聖保羅男女,友情,歸屬感,凝聚力,長情,完全是爆燈.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8#
發表於 21-1-21 21:27 |顯示全部帖子
女兒讀IS的最大慶幸是,與人相處,無論紅黃藍白黒人種,絕對平常心。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9#
發表於 21-1-21 21:51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今時今日資本和傳統經濟結構已在改變中,美元石油開始淡出,未來是創新科技,新能源,互聯網,人工智能,資訊和大數據為經濟主導,估計大部份父蔭只會在傳統行業發揮作用。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0#
發表於 21-1-22 14:0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22 19:46 編輯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Compute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程序猿 或其他
Data science = Data analyst, Data engineer, Data Scientist

因為念CS人太多,大部分的第一份工作出路是程序猿

DS 是新興行業,暫時應該搶手得多

細姪女IB 45分,現在Oxford 念DS master course,我覺得CS 入行人太多,好易入左996坑,. DS 反而在市場上無幾多猛料專業人士,入行者可以慢慢累積新科技產業的經驗去自我提升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1#
發表於 21-1-22 14:43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jli008 的帖子

除左做醫生要早些鋪墊,其他轉科或自修自補自學科,並非如‘坊間人傳人’說得那麼困難。
有學習能力的人,自動走終身學習之路
缺乏學習能力的人,只想走老路

註:第一種人應該比第二種人快樂
       第一種人未必比第二種人多財富
純個人意見

點評

giver    發表於 21-1-22 14:50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2#
發表於 21-1-22 19:41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工科的好處是產業鄙視縺無咁明顯,名校光環無咁大影響,前途是靠有料到。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3#
發表於 21-1-22 19:4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有機會再開個post讓大家討論留學鄙視鏈的怪現象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4#
發表於 21-1-23 09:54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dlam141231 的帖子

感謝你的分享。那句人都飛得這麼遠,父母就不再多話。真的道盡萬千父母的心底話。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5#
發表於 21-1-23 10:1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dlam141231 的帖子

但不是現在, 說工作上學到的東西很多, 比在大學裏實用, 要趁黃金期, 多累積實際工作經驗. *****
女兒大學期間已從事AI的研究工作,現在差不多工作兩年了,她也說工作上學到的遠比學校多很多很多,因而特別開心。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6#
發表於 21-1-23 14:44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我們所提的拼爹,可能是跑題了。媽媽的無形力量,似乎更有底氣。

几乎所有人一生都一直在为未来孩子人生和创业比拼而犯愁,但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最后比拼的到底是什么?我告诉你们一个最接近本质的答案:无论男女,未来人生和创业,自始至终拼的是娘,是妈,不是爹!说到底,比拼的是母亲教育,母教!几乎所有事业大成、事业有成者,都有一位优秀甚至伟大而不彰显的母亲。


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篇中就说:“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基,就是地下看不到的根基。楯,就是外面篱笆墙、屏障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根儿里面、骨子里的东西,凡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都源自于母亲,是由母亲决定的;一个人的活力是不是充沛,是不是病秧秧的,是不是能冲、能杀、能打等等这些外在流露出来的特征,都源自于父亲,是由父亲决定的。


事实和本质上,人与人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拼的是别人看不到、摸不着软实力。具体点说,就是认知思维模型能力,尤其是骨子里、根儿里面的东西。


點評

Otea    發表於 21-1-24 20:52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7#
發表於 21-1-25 15:03 |顯示全部帖子
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兩性交往,最緊要是懂得愛自己。早婚早戀不是問題,有問題的都是搶住去‘作賤自己’的一方,一時失誤可以推搪為交‘智商稅,錯完又錯繼續錯,就是愚蠢兼自找,具備自揑傾向喎!

稍為愛惜自己的孩子,必然帶有自我保護的DNA,懂得趨吉避凶,凡事留一綫,日后好相見。戀愛是學習和生活,不是洪水猛獸。有父母痛愛的孩子,會去愛,但不會急於被愛,也不會想‘被愛’而委屈自己的。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8#
發表於 21-1-25 16:15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25 19:41 編輯

這𥚃的舊友,也許記得小女15歳已經開始有拖拍,當初班男同學,一定後悔自己無胆及早表白,被隔離學校的學渣捷足先登吧!

囡囡快23歲,現在疑似男友應該是第5位戀人,其中第二位戀人拍咗分手再拍,嚴格來講是拍了6次拖,最短的6個星期,最長是疑似現任有一年。分開原因不外乎異地戀和性格差異,第一個特別有喜感,男方要生要死要吉大比,嚇得阿女飛往外地讀書才提分手,結果男孩未夠一個月便滿血復活交上新女友了。哈哈,囡囡經一事長一智啦!最短戀情的一位也十分有趣,剛好去英國探女,阿女才告訴我也認識的某人是她的男朋友,我鎮定的說:哦⋯(未懂反應)。然後阿女說:她剛好被分手了,因為男孩不想畀地戀云云(不同的英國城市)。我繼續扮鎮定的問:哦,原來某某是你男友,看不出呀!然後小心翼翼的問:唔⋯妳現在感受如何呀?她說:我已經打算分手啦,比佢講得早過我,結果第一次被分手,有D唔習慣囉(果然是看周星馳長大的,語氣充滿喜感)。為娘的玻璃心已經碎了一地,唯有說:習慣就好⋯習慣就好啦。(似唔似在說服自己一齊安好一的儍婆?)

囡囡有拖拍和無拖拍的日常是一樣,照舊工作的工作,讀書的讀書,若非她明確介紹誰是她的男朋友,又或相約跟爸媽一起聚餐,行山,生活上是我行我素,完全無‘戀愛中’的痕跡,問佢幾時去拍拖,佢話好忙,打算星期六或日見面就ok。不知男友怎麼想,忙不忙,但肯定只能選擇配合好忙的女朋友了。

找到合適自己頻道的人不容易,年輕時多見人,多些情感體驗,多愛惜自己,愛惜家人朋友,順其自然,慢慢便明白取捨有道吧!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9#
發表於 21-1-25 16:32 |顯示全部帖子
第一位男朋友的家人,早已認識,算是世交,雙方家長除了知道的第一二個星期有些擔心外,其餘時間全力接受‘兩小無猜’的青春劇場。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20#
發表於 21-1-25 17:09 |顯示全部帖子
中學時,不少女生的轉變很大,其中有些早已懂得利用兩性關係去獲取利益,例如做成‘受歡迎’的假象,獲得物質餽贈等。這些假象滿足了‘自信缺乏’下的虛榮心。這些女生們在父母眼中依然乖乖女,驕驕女。

父母的三觀固然重要,孩子的三觀如何,怎麼想,怎麼做,究竟我們有否機會及時看見?

在此分享不是鼓勵大家孩子早戀,只是分享經歷而已。孩子早戀早婚獨身不婚等,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聽聽他們怎麼說也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