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女兒中文中學的學習 — 中中不比英中差 ...
樓主: eviepa
go

女兒中文中學的學習 — 中中不比英中差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8953
61#
發表於 11-5-25 15:06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由臻美睇到現在都睇左您的文章幾年了.
想打聽一下, 您的女兒選擇中中, 但不是入了英文班嗎? (還是我記錯了?)  如果是, 中中的英文班與英中會有什麼大分別?
升中在即, 請多指教.


龍舌蘭
捨得 捨得 先捨而後得 不是不捨得, 而是捨不得

Rank: 5Rank: 5


4355
62#
發表於 11-5-25 15:3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0# samuel89 的文章

唉,算啦,christf2 已煙消雲散,無謂再花時間探討他的用詞。

中中 vs 英中 這個題目,evie 升中前,各位網友已經討論過一次, 証明大家都緊張 evie 的前程。

老實說, 臻美 + 中中不是一條平坦的路,我的家庭就沒有可能冒這個險。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6361
63#
發表於 11-5-25 15:5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1-5-25 14:27 發表


想請問一下christf2用 左d咩[低三下技倆] 來形用 eviepa 的發文,攪到被版主封殺.......
請版主大人可否解釋一下christf2是否純粹因為"用左[低三下技倆] 來形用 eviepa的發文,而被版主封殺", 還是有另外原因,謝謝! :q ...


christf被永久封戶時, 意思是不再歡迎他回來.

既然用christf2回來了, 如果討論態度有改善, 版主不致於絕情至此, 機會就多給一次吧.

結果christf2君態度如何, 亦不消多說.

有的被永久封戶多於兩次者, 抱歉, 機會是沒有了.

希望以上釋你疑慮.

edea

Rank: 5Rank: 5


4440
64#
發表於 11-5-25 16:0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dea 於 11-5-25 15:56 發表
christf被永久封戶時, 意思是不再歡迎他回來.

既然用christf2回來了, 如果討論態度有改善, 版主不致於絕情至此, 機會就多給一次吧.

結果christf2君態度如何, 亦不消多說.

有的被永久封戶多於兩次者, 抱歉, 機會是沒有了.

希望以上釋你疑慮.

edea


謝謝版主解釋, 我雖不明白論壇有"永久封戶條款", 但只要christf2今次不是因為
"用 左d咩[低三下技倆] 來形容 eviepa 的發文,攪到被版主封殺......."
已經可以釋我疑慮了,謝謝!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6361
65#
發表於 11-5-25 16:27 |只看該作者
不客氣.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6#
發表於 11-5-25 18:16 |只看該作者
龍舌蘭:

很久沒有跟妳談話了,妳的孩子後來應該是轉了一間離家不遠的學校。現在讀得理想嗎?

妳大概沒有記錯。因為當年女兒升中時,微調剛公佈。因應著這政策,很多學校都準備偷步試辦英文班。我收到消息,女兒的學校也會搞大概兩班的英文班。論英文水準,Evie肯定會被編入英文班。所以妳會有這個印像。但後來大概是政府叫停,所以在Evie的班級,全港都沒有「偷步徵調班」了。

現在就讀中一的,已經沒有英中、中中的嚴格二分法。代之而行的是英文班、中文班。可能A校有四班中文班,一班英文班;B校有兩班中文班,三班英文班。據我了解,英文班和以往英中的班級是沒有分別的。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1-5-25 19:49 編輯 ]


1
67#
發表於 11-5-25 19:2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8#
發表於 11-5-25 19:28 |只看該作者
除咗某君,係人都知大多數英中學生睇中文書快過英文書多多聲,但鮮見英中生上中二後話用英文學習有嚴重困難喎,睇慢啲但大多數仍有大把時間剩。


雙兒:

妳大概是一流學生,可能不知民間疾苦。我是個二流學生(以讀書計,成績、上進心大概是同齡人口的第5%到10%左右)。當年讀中四五時,學校功課很少,做完功課後平均溫習大約一小時,已經覺得很辛苦,要用二流的鬥心去支持著這種讀書習慣。我肯定比九成或以上的學生勤力,但仍有大把時間剩。有多少時間可供讀書不是主要約制因素,意志力才是關鍵。

在我親友的子女中,鮮有每天平均溫習一小時的。大家都明白,只要增加溫書量,英中生勝中中生是絕對可以的。但有能力令孩子增加溫習量嗎?如果有能力,不妨選英中。我可沒有這種能力,所以選擇中中。


若中四選科不是以孩子興趣、大學選修科目作依歸?而是以哪些科目用中文應考較著數,我覺得是笑話。


我都覺得是笑話。不過,選科過程並不是爸爸說了算。

我家是個民主家庭,公主的事一定要公主同意。我只是個consultant而已。公主話唔鐘意計數,於是就不能讀物理或數學選修部分。

(在此要講一個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小弟中三時,英文差勁,數學分數普通,但自知數學頭腦不錯。最後被編入文科。起初都不覺得怎樣,但其後才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數學,而且成績很好。如果讀理科,英文的障礙就不會如斯嚴重。又一個童年陰影。)

我覺商科得太悶,建議公主不要選。於是公主便要在生物班和地理班中作出選擇。公主問我,讀那科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高分數的。答案肯定是地理。跟著,她隨口說,另一科選中史吧。我建議,不如選世史,性質相近但中中有優勢。她選地理歷史還有額外好處,兩者都是我的強項,讀書時所學的,大部分仍儲在腦裡,斷估到她考文憑時,這兩科都和我有一定距離。


我相信,只須選擇好學校,教學語言是次要的考慮。大多數成績好的中中已開英文班,假若你女兒小兩歲,唔通你又退一步,揀中文班而唔揀英文班;


對,教學語言是次要考慮。但其他因素不變,我會選中中。恰巧離家不遠就有幾間很有質素的中中可供選擇。另外,如果有中文班和英文班,我多半會中文班。但當然,這個問題有很多變數,所以我並不肯定會選中文班。

我相信,平庸的孩子能在好學校讀書,將來成就的期望值應較在較差的學校讀書為高:


這點我不同意,聽過專家的理論,也見過太多平庸孩子讀名校、次名校而適得其反的。材料太多,今晚沒有足夠時間和妳討論這問題。有機會再講吧。


我相信,一間學校好不好一般情况下取决於學生質素,間接地取決於家長質素,這亦是GSIS與AIS同為國際學校,但學生成績相距之遠,令人咋舌。無它,就算在德國,你也找不出多少間學校家長中擁有PhD學位的比例比GSIS高。不要忘記,大多數GSIS學生的母語亦不是英語。Besides,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孟母三遷亦為一勢利決定。「群」啲叻人,黐啲金糠,嫁個人上人,有乜唔好?


我沒信心女兒可以入名校,如果要入英中,有可能入與女兒學校級數相近的英中。「群」叻人,黐金糠,嫁人上人的機會都與現在沒有大分別。

不過,我同意妳講,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女兒所群的,都是成績和她相近的。有可能讀名校時也會群一些和自己成績相近的。


當然,中中亦有人入大學。穩陣啲,check吓學校每年有幾多人升讀大學?該乜?有幾多係原校上?以前幾多人中五畢業升呢跳槽英中讀預科?


睇增值指標最實際。妳睇,ChiChiPaPa對女兒所讀的高增值學校多麼有信心。


行呢你條路,實質辛苦好多,家長involvement超多,不聰明人如我當不取。


我女兒剛升小一時,在朋友的子女中,是個毫不起眼的小孩。基本上沒有人用聰明去形容她。但到今天,她進步了很多,令很多親友都跌眼鏡。生命無take two,我不知用別的方法會如何,但我所付出的,所收獲的,覺得值。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9#
發表於 11-5-25 19:48 |只看該作者
老實說, 臻美 + 中中不是一條平坦的路


Sumyeema1和stjoboldboy3都不約而同說我選擇的路是一條較不平坦的路。但我卻覺得是一條康莊大道。

起碼在閱讀派的理論中,小學生要勝過同齡孩子,不是取決於學校,而是家庭。讀臻美,功課少,考試壓力小,最有空間讓家長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理論上是最佳選擇。如果篤信閱讀大法,怕甚麼?

如果目標不是要入法律系等搶手科目,我認為讀中中,利用語文的優勢更易入大學。所以我從來都是信心十足,女兒多年來的進度亦和我當初設想的不遠。

我腦袋的結構和你們真的有點分別。


2714
70#
發表於 11-5-25 22:1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6361
71#
發表於 11-5-25 22:5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11-5-25 22:16 發表
聰明仔被封,大家心裏有數,有無人知 stjoboldbby3 發生甚麼事,又拉人封艇?


stjoboldbby3已經是第四(或以上)的戶口. 印象中是第四個, 翻查紀錄或者有更多.

對一些紀錄違規纍纍的會員, 恕不招待.

edea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2#
發表於 11-5-25 23:0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11-5-25 22:16 發表
聰明仔被封,大家心裏有數,有無人知 stjoboldbby3 發生甚麼事,又拉人封艇?


雖然stjoboldbby3的自我預言,可能含一點點挑釁意味,但版主咁聽佢講,係唔係有中計之嫌?

我都覺得呢事釘戶,擺明對人唔對事,版主係唔係破壞咗您一向想強調的某些準則?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3#
發表於 11-5-25 23:0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dea 於 11-5-25 22:54 發表


stjoboldbby3已經是第四(或以上)的戶口. 印象中是第四個, 翻查紀錄或者有更多.

對一些紀錄違規纍纍的會員, 恕不招待.

edea


剛看到,明白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6361
74#
發表於 11-5-25 23:0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5 23:04 發表


剛看到,明白了。


唔好意思. 其實已經係觀察番佢過去幾年既表現, 唔係單一兩件事. 由佢一次又一次封戶, 到再開戶, 再封戶, 再開戶, 唔係唔想俾機會, 但經歷咁多次, 都睇到真係唔適合俾佢留低. 除佢呢位, 仲有另一位, 我相信佢係故意違規去引致封戶.

在版主角度睇, 機會已經俾盡, 大家冇緣份, 唯有分手, 希望提及既兩位搵到適合佢地風格既平台再談高見.

edea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5#
發表於 11-5-26 00:2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5 19:28 發表

  我覺商科得太悶,建議公主不要選。於是公主便要在生物班和地理班中作出選擇。公主問我,讀那科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高分數的。答案肯定是地理。跟著,她隨口說,另一科選中史吧。我建議,不如選世史,性質相近但中中有優勢。她選地理歷史還有額外好處,兩者都是我的強項,讀書時所學的,大部分仍儲在腦裡,斷估到她考文憑時,這兩科都和我有一定距離。


Eviepa:

在選校策略方面,我不認為您選中中有何不妥?畢竟,如記憶沒錯,那時您是在一所低增值的英中跟一所高增值的中中作出選擇,這選擇似合常理?

我和老公也曾切實考慮一間他區中中予女兒作目標中學名單參考,只因該區樓價太貴,平宜的,住宅質素又不大能接受;加上女兒可能由於自信不足和耳濡目染,介意band2中中之名,縱然觀賞完該校水平相當不俗的音樂劇後,仍對該校沒甚興趣,我們才作罷

不過,像您跟龍舌蘭所說一樣,微調後,所有英文水平不太差的初中學生,皆被迫套入英中教學模式 。中中和英中的標籤效應更甚。若有學童具足夠唸英文班的水平而執意要讀中文班,則意味著要跟全港的既有偏見作戰。如學童自己選擇如此,OK,路愈難走可能收穫愈大;但做父母的,似無權為其子女選這麼一條挑戰其自信、EQ,迫令其提早見識世人無端白眼的崎嶇路吧?

縱在選英中與中中的分歧上,我們只是基於實際情況出發而選擇有別(我囡自己堅持選的其中一間目標中學,雖為英中,高中卻以中文學通識,這也是我欣賞該校的其中一點),但理念上,我跟您的分歧仍大:從我以上所引敘述可看到,雖然您向來強調以興趣作導引,崇尚愉快學習,但在您女明顯對中史感興趣的情況下,您卻以功利為由,游說其轉科
--那跟其他家長以功利為由,灌輸子女讀英中才叻的手法,有何本質分別?

您所強調的愉快學習,不應由興趣出發嗎?為什麼總是計算再計算?您身為閱讀派掌門人,足足歷六年,卻自言仍未能引發女兒消閒時閱讀英文書的興趣,不諷刺嗎?您的整個教導傾向,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是不是出現偏差?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5-26 00:5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6#
發表於 11-5-26 02:2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雙儿 於 11-5-25 13:12 發表
Eviepa

我唔知當你係讀過書抑或當你係牛頭角順嫂好,「入到大學就好」,呢啲係乜鬼目標?分分鐘牛頭角順嫂都識得具體啲。係唔係你女兒都俾你condition到淨係諗住入到大學就算?萬一佢睇多兩集 Boston Legal 就想做律師時,點 ...


雙兒:

喜歡妳這個具氣勢的開頭 ,夠一針見血。

不過,很難認同妳話:
我相信,平庸的孩子能在好學校讀書,將來成就的期望值應較在較差的學校讀書為高


我好似講過林行止寫過篇文,話有外國研究顯示,追蹤求學時身高較其他同學高的人,日後成就及所賺金錢亦較高。而發育得早,求學時身高佔優,但長大後高度一般的人,研究顯示其成就跟一直以來都"高人一等"那一群人無異。

咁即係話,孩子既自我感覺,係相對既,其實可以同事實有段距離。只要佢成長時期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高",自信建立了,就算長大後變矮了,自信也不致於崩毀。

所以我一直贊成做小塘大魚多過做大塘小魚

我囡自小就係心口有個勇字之輩。在其幼稚園觀課,但凡老師提問,佢就算之前果刻冇留心聽,亦唔識答,但都會踴躍舉手。有時,我地碰到一件新工具,正研究其用途,阿囡就大叫我黎我黎。我對佢呢種懶叻其實好反感 ,周不時都加以斥責,叫佢唔好知少少,甚或唔知就扮代表 。

不過,話時話,有時亦留意到,佢呢種勇,有時亦係優點。
有D野,你唔試過,係唔會識既。一班人面對同樣係新既嘢,有D人會你眼望我眼,等人去試;有D人,就算毫無把握,都衝上前試咗先算 。咁,撞板多咗,咪精D囉,結果,能力可能就因誤打誤撞累積返黎。所以,阿囡其實幾明顯唔夠佢幾位由細玩到大既朋友仔聰明,但係,有時佢地反而會自然而然咁聽最唔聰明果個話

但係,呢種咁既勇氣/盲,會隨住年紀大咗、聰明咗而會慢慢消失:;pppp:  。大人既所謂知天命,咪好似果條成日撞透明玻璃、卒之信邪唔再為可見到既美食動心既鯊魚咁,就算有人悄悄移走玻璃,鯊魚亦唔會再游過隔籬

我囡大大下亦都知驚 。例如以前鋼琴老師搞表演,會安排彈得唔係咁好既佢第一個出場,因知道佢唔怕。但而家口語考試叫佢第一個去見考官,佢會怕
怕,退而求其次,佢不過只係想做第二個。因為經驗多,縱然怕,都會隔硬黎,冇諗住做逃兵。咁頂硬上頂得多,習慣成技巧,咪有可能真係上到囉

平庸既孩子假如自細在一群高人中之下,佢只係會特別感受到自己既矮,樣樣野都唔敢試,響"矮"既自我預期之下,佢就無論心身,都好難再長高。

相反,本來唔高既孩子在一群更矮既群體下成長,佢就有一種鶴立雞群既感覺。呢種感覺,你可以叫盲目既驕傲,亦都可以叫做自信,取決於佢有冇遇到挫敗再起既能耐。但係,佢既自我感覺(或自信?)同成長愉快度,大概定會好過前者。

所謂貧富高低,冇絕對值而有對比值。唔係個個小朋友既自信同鬥心,都可以通過"高人"激發出黎既。就算坐井觀天,只要自得其樂,亦何嘗不可?為什麼硬要同人比?

當然,如果成長期碰到的都是矮過佢既人,咁果個位縱然係天才,若缺乏對手(亦即是鏡子),咁發展都幾有可能走偏。所以,最好都係順乎人既本性,幫小朋友實力接近但略差既同輩好過。
當然,仲要睇小朋友既個性。不過,好似我囡咁,認為自己有可能贏,先至有興趣發力試一試,假如認為自己點出力都會輸九條街既,可能試都唔肯試,仲違心咁講話自己志不在此既小朋友,應為多數?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5-26 02:4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7#
發表於 11-5-26 03:25 |只看該作者
中中和英中的標籤效應更甚。若有學童具足夠唸英文班的水平而執意要讀中文班,則意味著要跟全港的既有偏見作戰。


所以我對雙兒的回應是:「另外,如果有中文班和英文班,我多半會中文班。但當然,這個問題有很多變數,所以我並不肯定會選中文班。」

我不敢肯定會怎樣選,不過傾向中中吧。

妳可能記得,女兒今年一個不少心,從精英班跌到普通班。對此,我和女兒都是用平常心對待的,從來不相信對女兒學業進度有甚麼負面影響。讀普通班即是對著一班學習態度明顯較弱的同學,但這對她的學習卻完全沒有影響,反而考列名次大踴進、中英數繪畫都有跳高一個台階式的踴進、上進心有明顯的增強。

女兒覺得普通班有普通班的優點,精英班有精英班的優點。她覺得兩者均可,兩者對她的學業進度沒有甚差別。

在女兒的學校中,就算是普通班,banding也不弱。但如果是banding太低的中文班,我也會卻步。


雖然您向來強調以興趣作導引,崇尚愉快學習,但在您女明顯對中史感興趣的情況下,您卻以功利為由,游說其轉科


論選科,女兒才是boss,我只是consultant,只提供我所知的全部。女兒對中史和世史的興趣及能力都一樣,提出讀中史只是一個未經細想、衝口而出的選擇。做consultant,有責任要向boss提供所有資料。其實我女兒在各文科的興趣是相約的,所以她最想的是,選擇兩科可以用最少的努力,獲得最高的分數。她一聽到我的分析,馬上表示同意。妳質疑,為何這樣功利。我答:是,對文憑試,我絕對功利,絕對為分數而讀書。講理想,可以在小一至中三講;可以在大學講。但我不會在高中階段強調理想。

您身為閱讀派掌門人,足足歷六年,卻自言仍未能引發女兒消閒時閱讀英文書的興趣,不諷刺嗎?您的整個教導傾向,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是不是出現偏差?


達不到我當初的預期是事實,我講過無數次,這點是我教女的最大失誤。

教導女兒時,沒有BK,未見過stccmc、Y2K等的言論,沒有親友的經驗可供參考。培養英文閱讀興趣,完全憑自己的經驗、想像,所以出現失誤並不出奇。

不過,環顧四週,能培養到中文及英文閱讀興趣 — 我強調是興趣,不是因為閱讀重要而自願閱讀一些自己不大想閱讀的書籍 — 有多少。在網友當中,只聽過stjoboldboy的女兒中英均有閱讀興趣而已。既然這個是非常困難的任務,我女兒有濃厚中文閱讀興趣就已經不算太差。  

不過,如果我再生一子,我相當有信心可以培養到一個對雙語閱讀都有興趣的孩子。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1-5-26 03:39 編輯 ]

Rank: 3Rank: 3


336
78#
發表於 11-5-26 08:06 |只看該作者
樓主擁有奧巴馬的超強演說能力,撰寫數千字說中中好,再寫數千字反駁異見人士,但我相信,大部分家長還是認為英中是最佳選擇。
我相信因果,爸爸>臻美>中中,三者是骨排效應。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9#
發表於 11-5-26 11:3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6 03:25 發表

環顧四週,能培養到中文及英文閱讀興趣 — 我強調是興趣,不是因為閱讀重要而自願閱讀一些自己不大想閱讀的書籍 — 有多少。在網友當中,只聽過stjoboldboy的女兒中英均有閱讀興趣而已。既然這個是非常困難的任務,我女兒有濃厚中文閱讀興趣就已經不算太差。...


Eviepa:

我曾多謝您,因您的分享,我在女兒小二時開始買些很淺和少字的英文書放在家裡,到現在,女兒的英文閱讀興趣不算太濃,但是有。
我囡的個性偏強,只要她做到我們的底線--完成校內規定作業,我們就頗難強迫她做任何事。縱是試前的補充練習,她也總要我們跟她一起做,才肯做那麼一個兩個(我們從未成功做完一本補充練習的一半,縱在她小一中文最差、我要求她每天做一個閱讀理解時,都會因為大家都懶,而未能堅持下去)。對於閱讀,我們也無能強迫她。而她讀的英文書,也很明顯因為興趣而非為其功能,要不然,她不會看來看去只是同一批書,對其他她不感興趣的(雖然一般會得她首肯才會買),會完全不屑一顧。

我們的規矩,是未做完功課不能看課外書,她卻常常違反這個規定,偷偷帶著書上廁所看。那些偷帶的,很多是英文書(每個時期側重的語文或內容都不同)。我不認為她會為改善英文水平而自願看(如真的那麼自發學習,那就不會妄顧呈分在即,不停看中/英書/漫畫而置考試於不顧 )。

我囡是最近一年(小五)才有看多字少圖英書的習慣的,所以對妳女兒有能力而一直未能培養到看英書興趣感到頗奇怪(不是指看英書的興趣多於看中文,但最少遇上內容適合的,語言不是其考慮是否看該書的主因)。我猜,這可能是她很少有機會選取自己喜讀的英書?又或者,由於您的介入太多,每天都必須看英書,她遂把英書看作必要的功課。青少年嘛,凡被強加的就要反抗,所以她反而壓抑/忽視了自己看英書的興趣?

看您協助其選科及學業的計劃,也挺奇怪:您的輔導,總是由計算溫書量著手,以投入少獲得多的典型商業社會促銷手法來引導囡囡選科和學習,卻少聞說您以引發其興趣作始,有點本末倒置吧?

如我以前分享,我引發女兒的閱讀興趣,過程較其其他同學艱難。不過後來,她的書迷程度卻似乎較重,原因大概是因為沒有那麼強力壓制和引起其興趣吧?

如我想她多看些近古文的中文,便會在她普通話學講孫悟空的白話詩時,提到我家有本幼童版《西遊記》;待她看完幼童版,告訴其實還有更多更詳細的內容,給她找本兒童版;再告訴她成人版其實更有趣,不過……讓她自行要求買成人版。到她要求買原文版,我會先帶她到書店看看,試了頗一陣,她認為消化不來,也就不勉強了。

如想向她推銷《聊齋》,會先帶她去看講聶小倩的舞劇。學校教唐傳奇,她說好看,便適時給她買唐傳奇的原文+白話文譯本,告訴她還有書中其他的故事也很有趣。她原先看到那些直排字和古文,立即擱著,我只是在她面前翻,然後放進她的書架。沒多久,便發現有次該做功課時,她在看那書,並藉口說,書較詳細講課本沒有的內容,我不過在溫習……

有時,我包裡也會帶上她未必會從書架上抽出來看的書。例如最近三民書局出了套挺好的中國古典小說選,當中有本《牡丹亭》,改編得不錯,我在書局看得不捨,推薦給她。她卻不肯看。終於,因為母親節那晚要跟家人吃飯,她自己又忘了帶書,附近書店又沒她想看了,我從包裡亮出《牡丹亭》,她只好看了。看完後的評價是:此書名字改差了,讓人以為不好看……

聽說小五的常識教中國歷史,我年前已買了歷代開國皇帝漫畫。但她看的第一本武則天已太殘酷了,不再感興趣。於是我跟她講一些歷代皇帝的故事,再借較簡短的歷史漫畫書,放在洗手間讓她隨意翻看。書翻完了,她雖未致深感興趣,但對小五常識所需的歷史知識,需死記"唐宋元明清"時,心中就有個大概的版圖。

至於英文,至小二開始至小五,也是走走停停的。直至找到她喜歡的內容、插圖和包裝,她才看少圖多字書。而到現在,她仍然愛看我們塞在洗手間的那些少字多圖的oxford reading tree,遇上忘了帶書進去,或不小心被我看到沒收了,那裝書的小抽屜也會被她一本本地翻亂。

無論中英,我一直借助漫畫推動其閱讀興趣。現今她會買多個版本的中英故事,如《紅髮安妮》、《仲夏夜之夢》、《簡愛》等,她多半在小時候看過漫畫版(唯一推銷不成功的,卻是為母最喜歡的童話《小王子》,可見她反叛心之強 )。最近,我在圖書館找到英文版的日本漫畫,非常受囡囡歡迎。可惜的是,這些漫畫同樣受其他人歡迎,很難跟情節一集一集借去

其實,小朋友只要自己生興趣,自然會找有關方面的書去看。做父母的,似乎不應止於放任她的閱讀習慣,還應慢慢鋪排她的眼界可如何擴闊(對於總愛重覆又重覆看同一本或同一系列的書的女兒,更有需要),讓她不知不覺中掉進父母的陷阱 (不硬性強迫,也是其中一個設陷阱法)。

我想,在她未到高中選科之前,我們應已介紹了她看一些中西史或地理的中文入門書(因為幼兒園時她相熟的男孩子對太空、地球構造等很有興趣,囡囡以前也愛看這方面的書,尤其漫畫,致她上學期學有關太空和星系的常識時輕易入腦。我們家有全套三輯的《魔法校巴》影碟,有空也喜歡去太空館看電影,對修讀中學地理應也頗有幫助?)。

讀英中各科,所學的多半只是常識,先看看不太悶的有關科目的知識,再憑自己的積累理解英文課文,會不會較易吸收?沒有人叫你死腦筋一往無前地向不可親的課文猛攻?我唸中學時除上課外很少看課文,文科知識卻不見得比同學少(讀中中自然是一項不少的便宜,不過,知道和答題得分卻又是兩回事 ,所以挑學校,選成績好的也沒錯,那表示那裡的老師通曉取分技巧,助人升級)。

不過,唸英中,要記些非生活化的生字,卻也是事實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5-26 12:44 編輯 ]

Rank: 3Rank: 3


217
80#
發表於 11-5-26 14:0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6 11:34 發表


Eviepa:

我曾多謝您,因您的分享,我在女兒小二時開始買些很淺和少字的英文書放在家裡,到現在,女兒的英文閱讀興趣不算太濃,但是有。
我囡的個性偏強,只要她做到我們的底線--完成校內規定作業,我們就頗難強迫她做任何事。縱是 ...



Csy_ma

I agree with your approach how to arouse kids' interest in something. 一如姑爺仔手法:呃呃、、迫迫。大道理之餘,手法要靈活。

雙儿
雙儿附加版規適用於本文,即BK會齡少於一年或發帖數少於150者,恕不回應。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