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音樂神童的媽媽都很虎(蘇菲)
查看: 6194|回覆: 94
go

音樂神童的媽媽都很虎(蘇菲)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7
1#
發表於 14-2-15 14: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Vanessa-Mae(右)和媽媽不和的故事,因為她當了索契冬奧高山滑雪賽選手而再度被人談論。


想不到,Vanessa-Mae始終最鍾情滑雪。

她和媽媽不和的故事,因為她當了索契冬奧高山滑雪賽選手而再度被人談論。她5歲學小提琴,10歲就和著名的倫敦愛樂管弦樂團同台演出。12歲時媽媽迫她退學,以便全情投入音樂,她亦展開首個世界巡迴演出;17歲時媽媽禁止一切危險活動,包括她喜愛的滑雪,以保護她價值連城的雙手。終於,她21歲就和媽媽徹底決裂。

每位音樂神童的背後,總有一位虎媽/虎爸,此話不假。當你驚嘆神童年紀小小已有如此成就的時候,你得想想他是犧牲(或被迫犧牲)了大量玩樂時間來練習,這背後沒有虎父母,豈能成事?

虎爸虎媽可不是近年才出現。遠古的有大師貝多芬,3歲已顯露音樂天分,8歲舉行演奏會。他爸爸大概是最早期的虎爸,一心栽培兒子成為「莫札特第二」,長期嚴格音樂訓練,兩人的關係很差。

近的有世界頂級小提琴家Maxim Vengerov。這位俄國小提琴家的「神童指數」甚至高於Vanessa-Mae,他4歲學小提琴,5歲舉行獨奏會,15歲已獲得國際大獎。Vanessa-Mae童年每日拉琴四小時,Maxim Vengerov則每日拉琴七小時,他曾說過媽媽每晚8時回家,晚飯後就教他拉琴直到凌晨4時,「對一位4歲小孩來說,這簡直是酷刑,但令我在兩年內變成了小提琴手」。

他無提到和媽媽關係如何,但我無法想像這種童年。除天份外,「神童指數」與「操練時數」成正比,但「操練時數」卻常與「親子關係」成反比。試問沒有父母威逼利誘,哪位小朋友甘願放棄玩樂,年復年、日復日每天練習4、5、6、7個小時?最極端的例子,像Vanessa-Mae媽媽,處心積慮的栽培,令世界多了一位神童,而她卻失去女兒,這條培養神童的算式,結果到底是得、還是失?

   2    0    0    0

Rank: 5Rank: 5


2754
2#
發表於 14-2-15 18:38 |只看該作者
沒有虎爸虎媽, 他們又會是人人茫海中的哪人呢!


12651
3#
發表於 14-2-15 18:5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4#
發表於 14-2-15 18:5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5#
發表於 14-2-15 20:14 |只看該作者
愛仔女,想栽培佢,望子成龍,好正常。

但如果犧牲親子關係,要佢晚晚由8時拉琴到凌晨4時,小朋友吾係自願,哭哭涕涕,我吾會逼佢。

Rank: 6Rank: 6


8834
6#
發表於 14-2-15 20: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音樂神童的媽媽都很虎(蘇菲)

陳美的故事給一衆專欄作家上綱上線的消費。如果她不是唱片銷量千萬張的小提琴家,一個差點連在指定時間內走完全程的能力也沒有,世界排名三千以外的人有什麼資格參加冬奧?誰還有興趣她的故事?



Rank: 5Rank: 5


4490
7#
發表於 14-2-15 21: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音樂神童的媽媽都很虎(蘇菲)

香港,十個九個令做虎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8#
發表於 14-2-16 00:0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kkeung 的帖子

我可能係第十個。我見過母女反晒面,老死不相往來的慘事。呢個世界少個音樂神童、少個少年天才,算也嘢!?吾值得無咗個仔女,況且,當事人吾係由衷喜歡,亦吾會真正make a difference。
我願意陪小朋友追佢既夢,但吾會一早幫佢揀好,然後要佢跟住行。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9#
發表於 14-2-16 05:22 |只看該作者
路有千萬條,完全不當虎爸媽,孩子可以是man vs wild 的bear,可以是Bill Gate,Steve Jobbs,曼得拉,沈祖堯。誰要蹧蹋生命中的第一個二十年!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10#
發表於 14-2-16 07:59 |只看該作者
究竟是否虎媽迫到長時間練習變成神童?如Vanessa mae 沒當年童年的苦練會否有今日一樣的成就?I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題外話,anyone feels she is suffering from midlife crisis?

Rank: 6Rank: 6


6493
11#
發表於 14-2-16 08:50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14-2-16 05:22
路有千萬條,完全不當虎爸媽,孩子可以是man vs wild 的bear,可以是Bill Gate,Steve Jobbs,曼得拉,沈祖 ...
對.

甚至不必是另一個Bill Gate, Steve etc, 孩子長大後成就的事業/人生,已令他們自己成為一個人物. who knows?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32
12#
發表於 14-2-16 09:24 |只看該作者

引用:路有千萬條,完全不當虎爸媽,孩子可以是ma

原帖由 annie40 於 14-02-16 發表
路有千萬條,完全不當虎爸媽,孩子可以是man vs wild 的bear,可以是Bill Gate,Steve Jobbs,曼得拉,沈祖 ...
其實去到青春期之後,孩子慢慢會有主見,我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少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家長,肯用心聆聽,互相遷就,接納,肯溝通,替作為成人獨立個體鋪路,好似人生導師,最後路還是他們自己走,我們只要貫輸正確人生價值觀就夠了。


時勢做英雄,誰知道他們的發展,各自各精彩!



點評

Yanamami  所言甚是  發表於 14-2-17 08:12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90
13#
發表於 14-2-16 09:30 |只看該作者

引用:究竟是否虎媽迫到長時間練習變成神童?如Va

原帖由 MrBeast 於 14-02-16 發表
究竟是否虎媽迫到長時間練習變成神童?如Vanessa mae 沒當年童年的苦練會否有今日一樣的成就?Its an inter ...
這是嚴與鬆的問題!每對父母的尺也不同!因此,結果也不同!




12651
14#
發表於 14-2-16 10: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32
15#
發表於 14-2-16 13:46 |只看該作者

回覆:音樂神童的媽媽都很虎(蘇菲)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4-2-16 16:23 編輯

我又用另一個角度看,當發現小朋友有天份,任何父母都有愛子之心,希望以最好的教育及或訓練小朋友。我相信跟贏在起跑線沒有太大關係,只是關心則亂,過了頭而不自知。要靠家人或朋友提點才會清醒過來,沒有家長想靠害自己子女!


如果沒有經歷過培養資優孩子,指指點點是容易,根本不知道筒中的難處!



點評

StJohnOB  你呢個comment就夠中肯、客觀及合理啦  發表於 14-2-16 13:52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8834
16#
發表於 14-2-16 15: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音樂神童的媽媽都很虎(蘇菲)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平凡人尚且如此,天才除了天賦,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外人難以想像。作者說失去了一個女兒換一個天才,值得嗎?如果世上真有如此便宜交易,我為人父母,我說值得!我願以親情換兒女燦爛的一生。可是天才無法後天育成,只可後天摧毀,如果真如作者所言天才背後盡是不可取的虎爸虎媽,世上的音樂天才體育明星一切一切都應消失。

談到音樂,我覺得陳美現在只是迷失,文中談到的小提琴天才文格洛夫幾年前何嘗不是想放棄表演(當然也和他傷患有關), 我們香港也有個鋼琴家李偉安要棄音樂追其法律夢,後者二人最後還是回到音樂世界,我估計陳美的結局應該一樣。

作者應該不懂天才教育,當然我也不懂,只是她應該連音樂史也沒有認真讀過。貝多芬的父親不是虎爸,他是脾氣暴躁急功近利的醉酒鬼,貝多芬也不是因他爸爸走上音樂之路的。一般認為,貝多芬童年如果沒有受他爸爸的不人道對待,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可能大不同而已。莫札特更不用說,他和柯洛雷多主教相遇前的童年基本上是忙碌但快樂的。

要談虎爸虎媽,街頭巷尾多的是,無須拿天才來消費,況且天才之路和常人大不同,我不覺得他們的故事對凡夫俗子有多少啟示。如果大家一定要看天才虎爸,我介紹大家看郎朗自傳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 My Story, 貝多芬父親沒有叫貝多芬去死,但郎朗父親曾叫郎朗去自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17#
發表於 14-2-16 16:08 |只看該作者
吾知真假,報導講過郎朗爸係辭職、搬家、借貸、全家分離..用非常手段去成就兒子,基本上郎朗吾成才,就差不多要舉家訓街果隻。

成功當然開心,咁失敗又如何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32
18#
發表於 14-2-16 23:30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4-2-16 16:08
吾知真假,報導講過郎朗爸係辭職、搬家、借貸、全家分離..用非常手段去成就兒子,基本上郎朗吾成才,就差不 ...
All in, no turning back ....

點評

Jane1983  好心寒,吾掂係咪全家燒炭?  發表於 14-2-16 23:3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6493
19#
發表於 14-2-17 06:49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4-2-16 15:40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平凡人尚且如此,天才除了天賦,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外人難以想像。作者說失去了一個 ...
以我有限的音樂知識,貝多芬的爸爸是宮庭樂師,當時莫札特聲名甚響,貝爸就好想有音樂天分的兒子成為另一個莫札特,於是迫他幼年就同時學鋼琴,小提琴,和中提琴,還不時將貝多芬捉起來一個人關進房裡面,然後反鎖,迫他練琴... 這還不叫虎?

一些評論說貝多芬的性格很受兒時這種極度不極快的生活所影響,他的性格當然也造就了日後偉大的樂章.甚至貝多芬的聽力有問題,也有人懷疑是他爸爸打他所致. 我們後世人做旁觀者的當然很欣賞他的作品,但做媽媽的我就不忍心這樣壓迫子女,好讓他們將來創造出偉大的藝術作品.我情願我囡囡只是一個快樂普通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143
20#
發表於 14-2-17 08: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4-2-17 08:11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4-2-16 13:46
我又用另一個角度看,當發現小朋友有天份,任何父母都有愛子之心,希望以最好的教育及或訓練小朋友。我相信 ...

你這種說法是厚道。說得白一點:發現子女是資優的家長難免會有點兒沾沾自喜吧~~很難保持清醒不去將之發揚光大,證明自家出品實屬優質,人前人後臉上貼金呢~ 這因素比“為孩子的美好前途”大點吧?起碼初期發現孩子是資優時是這樣,能臨崖勒馬後,清醒並合適地栽培當然是好。(唔好打頭呀!)

點評

annie40  如果教得好,任何孩子也可成材。天才不天才還有分別嗎?  發表於 14-2-17 08:15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