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材閱讀 首屆書本藝術節 探索「閱讀以外」
發新帖
查看: 760|回覆: 1
go

首屆書本藝術節 探索「閱讀以外」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4-8-27 09: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首屆書本藝術節 探索「閱讀以外」
2014-08-27



        平日Elsie跟子女逛書店時,除了會留意有甚麼新書出版外,還喜歡從多角度欣賞書本的設計,例如封面、插圖,甚至訂裝方法等,其中不少童書的設計就很吸引,有用布縫製成的書,有立體書等等,教大、小讀者都忍不住要翻翻看。Elsie知道,由後天開始至周日,位於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將舉辦首屆「香港書本藝術節2014」,展覽中除有多位本土藝術家,及香港知專學院學生的創作外,還會教參加者製作迷你書、另有專人協助製作語錄結集等等,可說是另類書展。
        

        Elsie問過活動策展人黃天盈(Tiana),她說去年做了個迷你書展覽,反應不俗,今次再把展覽的類型擴闊,不只展出迷你書,並與多位本土藝術家合作,給港人介紹外國很流行的書本藝術,讓大家認識這項介乎於設計與藝術之間的創作媒介,而今次的主題為「閱讀以外」。
        

        Tiana說,書本藝術主要有三種,包括以書本做成的雕塑、以人手製作的書本,以及外形不一定像書的「書本」。「人手製作的書本,多會因應書中內容而設計,書中的內容、插圖和訂裝等,都可能是由同一個人做,有手工成分;至於非傳統書本的設計,則可能比較抽象,是以一個概念去做。」
        

        她舉例曾創作一個名為「每天日記」的作品,做法是每天製作一本有四十頁,但只有3cm×3cm的迷你書,書中的內容,就是她每天在facebook上的關鍵字。Tiana用了半年時間製作,合共做了百多本,目的是記錄自己半年以來的生活,所以要欣賞該作品,就是以一個整體來欣賞,而非獨立去看一本迷你書。

        
        此外,展覽中的書本亦不一定由紙張訂裝而成,而是有不同物料,例如木材、塑膠、玻璃、陶瓷等製成,好像其中一件藝術品,就是以竹簡加上機械裝置而組成。「這本竹簡書,竹上畫有海浪圖案,當機械裝置開動後,竹簡上的波浪圖案就會一起動,就像真的海浪那樣。」
        

        Tiana表示,展覽主題定為「閱讀以外」,就是希望啟發參觀者,書本除了內容上的文學價值外,還可留意其他元素。
        

        聽Tiana講,整個展覽有一百六十至一百七十件作品,其中香港知專學院視覺藝術系學生的作品有十五件。參與展覽的本土藝術家,除了她本人外,還有張煒詩、鍾詠琪、馮安浚、李卓媛、周小某、盧卓妍等等,另外亦有一位來自澳洲的藝術家Jayne Dyer;此外,出版單位「蛋誌」和劇團「識。劇域」等亦有參與。
        

        首屆「書本藝術節」,除了有展覽外,還有其他即場參與的活動,都跟書本藝術有關,包括「記語」及「我們都是藝術家/收藏家」活動。「記語」就是主辦單位先在網上收集不同人士最喜歡的書本金句,屆時參觀者就可從近百句句子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句子,由現場的工作人員,協助製成個人的金句語錄。
        

        至於「我們都是藝術家/收藏家」活動,就是教參加者製作迷你書,並通過現場設有的扭蛋機,讓大家互相交換製成品。「現場的大人和小朋友,可把在現場學做的迷你書,放入一個扭蛋內,然後放入場中的扭蛋機,讓其他人有機會抽到你的作品,而自己亦可抽其他人的製作的迷你書。」Tiana表示,這活動是讓參加者賞試做藝術家之餘,同時亦做收藏家。
        

        「香港書本藝術節2014」將於後天周五開始,一連三日在石硤尾白田街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舉行舉行,而周日的三時至四時,會有免費導賞團,家長可以留意。要注意的是,首日的開放時間為晚上七時至十時,周六和周日均於早上十時開始,周六會開放至晚上十時,周日為晚上六時。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2#
發表於 14-8-29 08: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JWKun 的帖子

藝術書變藝術品 你點睇?
三尖八角 無字天書 另類書展統統有
2014/8/29


         書本除了閱讀,還有甚麼用途?今天起一連三日的書本藝術節,將展出各式各樣與書本有關的藝術品,包括立體、三尖八角、球體、無字、非紙製的書,展現書本的另一種面貌,藉此推廣本地書本藝術發展。


         所謂書本藝術,是介乎設計與藝術之間,把書本當作創作媒介,製成與書本及文字有關的藝術品。


         書本藝術節策展人黃天盈(Tiana)表示,書本藝術大致分為形式及概念,「例如書本雕花、書本裝置等,或把書本與文字拆開,製作一些有深層意義的藝術作品。」她舉例指,長、闊不多於45毫米的迷你書便是其中一種,「出版社不能大規模生產迷你書,因為每本都要親手做。」


迷你書親手做 製作需時


         這次展覽以「閱讀以外」為名,Tiana指,因為書本除了閱讀,還有其他用途,「書可製成不同形式的藝術品,或用另一種方式閱讀,透過這些作品擴闊參觀者的眼界。」


         其中一位參展藝術家馮安浚(Andrew)的作品名為「歷代能畫人記」,讀藝術歷史出身的Andrew指,作品是反思甚麼是藝術史,「透過閱讀藝術史書,我們知道甚麼是藝術,但是否別人說甚麼都要相信?藝術史書內的東西,應否盡信?」


重新排文字 讓書本重生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盧卓妍(Iris)的作品「重築」,把書本「重生」,並探究另一個閱讀模式,「文字的排列、組合對人的閱讀有甚麼影響?若重組文字或句子,會否令書本重生?」因此,Iris把書中的字句裁剪出來,讓參觀者按個人的感覺,把句子重新連接,讓書本重生。


         書本藝術對港人來說是個新概念,Tiana說:「在外國,書本藝術能出現在大型藝術展覽,但香港的畫廊及展覽甚少接受這類藝術品,希望這次可向大眾介紹以書本作創作的媒介。」Andrew認為,正因為書本藝術是新概念,相信能吸引港人。


概念新穎 料可吸引港人


         Tiana表示,展覽有出版、設計及文學等的藝術品,更有劇團用書本作即興表演,讓不同背景及興趣的人士,以最易「入口」的途徑認識藝術。


         是次展覽共有11個單位參加,地點為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展期由今日(29日)下午七時開始,至8月31日下午六時。


揀選金句 自製語錄集


         展覽期間,場內會有不同書本製作活動。其中一個為「記語」,場內有近百句書本金句,參觀者可挑選自己喜愛的金句,把它們釘裝成一本書,製成有個人風格的語錄集。


         Tiana表示,希望透過這些金句喚起參觀者對書本的興趣,並把該書本讀一次。另外,名為「我們都是藝術家/收藏家」的迷你書製作工作坊,參觀者可在現場製作一本簡易迷你書,製作後把作品放在扭蛋機中,並抽出其他人製作的迷你書作交換,鼓勵非金錢交易的藝術交流。


         Tiana八年前開始接觸迷你書,並購買了多本書收藏。


         迷你書工作坊中,可免費製作長闊不多於45毫米迷你書。

實習記者︰鄺慧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