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小 學 咪 催 谷
樓主: 匿名
go

小 學 咪 催 谷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50
21#
發表於 05-9-20 11:41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Agreed totally that "NOT ENOUGH HOMEWORK" from parents viewpoint is the culprit of destroying a child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both int'l and local school.

But I still find English dictation is of no use whether you are chasing after high marks or not. Chinese dictation is to a certain degree more acceptable since the only way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is to memorise them, not like English which you can use phonics.

Rank: 2


81
22#
發表於 05-9-20 11:59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最 高 工 時 ( 幼 稚 園 版 )

2005年09月20日

香 港 的 勞 工 界 一 直 在 爭 取 最 高 工 時 、 最 低 工 資 , 以 保 障 本 地 勞 工 的 待 遇 。

白 天 是 勞 工 的 父 母 , 晚 上 回 到 家  , 見 自 家 小 孩 做 家 課 、 溫 習 到 十 一 點 , 會 不 會 想 想 他 也 很 累 了 ? 連 日 間 上 課 的 時 間 在 內 , 縱 使 中 間 有 休 息 , 也 肯 定 超 過 十 二 小 時 。 那 麼 父 母 會 不 會 向 學 校 爭 取 少 點 家 課 , 讓 學 生 有 多 點 時 間 休 息 ? 最 難 明 白 的 是 , 幼 稚 園 是 給 學 前 兒 童 學 習 群 體 生 活 的 地 方 , 毋 須 做 家 課 的 。 如 今 竟 然 有 家 課 , 姑 勿 論 其 成 績 會 否 影 響 升 讀 小 一 , 但 要 求 有 家 課 的 其 實 不 是 幼 稚 園 , 而 是 家 長 。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於 人 。 家 長 都 是 成 年 人 了 , 這 個 道 理 怎 不 明 白 ?  

正 如 魯 迅 先 生 在 《 狂 人 日 記 》 中 的 最 後 一 句 「 救 救 孩 子 」 , 從 前 中 國 人 以 禮  「 吃 」 掉 孩 子 , 現 在 換 以 學 業 成 績 。 如 果 孩 子 嚷  要 求 最 高 工 時 , 父 母 會 怎 回 答 ? 人 家 孩 子 都 是 做 到 這 麼 晚 的 , 你 不 做 , 成 績 怎 夠 人 家 好 ? 升 不 到 好 的 中 學 、 大 學 , 找 不 到 好 工 作 , 將 來 生 活 怎 算 ? 於 是 , 依 舊 鞭 策 子 女 學 習 。 我 們 要 有 最 高 工 時 該 不 該 把 學 生 包 括 在 內 , 要 求 學 校 減 少 家 課 、 補 課 ? 讓 學 生 真 真 正 正 過 一 下 愉 快 的 學 習 生 活 ? 我 覺 得 香 港 的 父 母 都 是 雙 面 人 , 很 怕 !

李 樹 昇

Rank: 2


81
23#
發表於 05-9-20 11:59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野蠻 -- 蔡瀾

2005年09月20日

暑 假 已 過 , 晨 早 散 步 , 遇 上 學 兒 童 。 十 個 有 九 個 戴  眼 鏡 , 我 對 迎 面 而 來 的 那 一 群 數 一 數 。 男 的 揹 的 書 包 都 比 女 的 重 , 這 也 是 我 觀 察 後 的 結 論 。 為 甚 麼 ? 是 否 女 的 較 聰 明 , 不 必 帶 那 麼 多 書 本 ?
男 的 女 的 有 個 共 同 點 , 那 就 是 大 家 都 不 笑 。 說 的 也 是 , 一 大 早 睡 眼 矇 矓 起 身 , 怎 麼 笑 得 出 來 ?  

另 一 邊 , 上 國 際 學 校 的 就 活 潑 得 多 , 他 們 都 好 像 不 必 揹 書 包 上 學 似 的 。

兩 者 比 較 , 是 不 是  育 教 制 度 出 了 問 題 ?

英 文 的 重 要 , 已 不 容 置 疑 , 為 甚 麼 要 堅 持 母 語  育 ? 母 語 的 認 識 , 由 母 親 那  學 好 了 。 同 學 之 間 , 說 的 也 是 粵 語 , 就 是 不 識 漢 字 , 非 常 吃 虧 。
要 那 麼 多 校 外 課 程 幹 甚 麼 ? 又 鋼 琴 又 芭 蕾 , 大 了 之 後 一 定 忘 記 。 不 如 在 學 校 學 英 文 , 回 來 之 後 找 個 內 地 來 的 老 師  國 語 和 漢 字 。

慶 幸 自 己 沒 有 兒 女 , 不 必 去 找 那 麼 多 煩 惱 , 要 是 生 了 一 個 , 一 定 自 己 教, 信 不 過 學 校 的 制 度 和 老 師 的 水 準 。

為 甚 麼 要 把 上 學 當 成 苦 差 事 呢 ? 校 園 只 是 一 個 訓 練 團 體 生 活 的 地 方 罷 了 , 就 讓 孩 子 們 高 高 興 興 去 學 習 好 了 , 喜 歡 數 學 的 學 數 學 , 愛 讀 歷 史 的 研 究 歷 史 。 不 然 , 幾 何 代 數 一 下 子 忘 了 , 就 算 記 得 , 也 沒 用 呀 , 當 今 一 用 電 腦 算 出 , 還 不 簡 單 ? 為 甚 麼 要 浪 費 那 麼 多 嬉 戲 的 時 間 ?

老 師 不 是 用 來 教 書 的 , 他 們 應 該 夠 資 格 去 發 掘 學 生 的 才 能 , 引 導 他 們 往 專 長 的 方 向 去 走 。 不 肯 唸 書 的 , 學 體 育 , 學 烹 調 呀 !

自 己 上 學 的 時 候 , 深 受 其 苦 , 學 校 那 段 日 子 , 簡 直 是 噩 夢 。 喜 歡 的 學 科 都 得 滿 分 , 不 愛 的 吃 零 蛋 , 偏 激 的 兒 童 , 是 不 適 合 上 學 的 。

鼓 勵 自 發 性 的 教 育 , 才 是 最 好 的 教 育 , 當 今 , 只 有 歐 美 有 那 個 自 由 度 。 在 東 方 的 , 看 到 父 母 煉 獄 式 地 迫 兒 女 讀 書 , 簡 直 像 生 活 在 野 蠻 社 會 , 太 可 憐 了 。 恨 不 得 把 幾 間 所 謂 的 名 校 , 一 把 火 燒 光 。

蔡瀾

Rank: 5Rank: 5


1414
24#
發表於 05-9-20 12:48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千尋 寫道:
野蠻 -- 蔡瀾

2005年09月20日

鼓 勵 自 發 性 的  育 , 才 是 最 好 的  育 , 當 今 , 只 有 歐 美 有 那 個 自 由 度 。 在 東 方 的 , 看 到 父 母 煉 獄 式 地 迫 兒 女 讀 書 , 簡 直 像 生 活 在 野 蠻 社 會 , 太 可 憐 了 。 恨 不 得 把 幾 間 所 謂 的 名 校 , 一 把 火 燒 光 。

蔡瀾


我也正在想想如何教細仔讀書,不知何去何從."自 發 性 的  教育 , 才 是 最 好 的 教 育".這些我知道也很想做得到.好像仔仔默書,個goal自己定在60分,合格就算,見我們驚訝望著他,自動提高分數到61分,且看今天默書成績如何.

但我姪仔,自少已是資優,無論學什麼都很容易上手且高分,中小學除一兩次外,考試一直名列前茅.房間滿是獎狀,獎牌隨手放.諸如設計海報攞獎,獎學金等等.中學考完試,父母都不知道就自己去考八級綱琴試.很多時參加比賽,都是自動自覺,攞獎才知道他參與過活動.最近又跟人學做蛋糕,很有大酒店水準.總之,他自己不停找東西學,不然,會覺得無聊.我真羨慕,希望他能分少少能力我仔仔(想到發夢咁).

人的資質絕對影響讀書情況,"趨谷"真有效嗎?也有很多失敗例子,只是我們不知道吧!

Rank: 4


727
25#
發表於 05-9-20 14:13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睡覺 寫道:
了解你孩子的學習模式和性格係好重要的。

最重要的議題是唔好只係跟風,請以小朋友的能力、性格來為佢選校。...否則,受害的是自己的孩子呀﹗

三思﹗三思﹗


      

Rank: 5Rank: 5


1304
26#
發表於 05-9-20 14:54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唔係一要讀書同做功課就=傳統教學=唔快樂

亦唔一定係唔使測驗就係=國際學校模式=快樂

合理測驗係必要架 !  咁想由國際學校條路入讀各大院校都要考下sat ,ib 同tofel 架啦 !

國際學校唔係唔使讀,亦唔係唔谷,小四後啦,就知叻學生同渣學生的分別架啦 !  
Msma

Rank: 2


81
27#
發表於 05-9-20 15:55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美國的小學教育
~~文章轉貼,觀點不一看看無妨~~美國的小學教育

你們有興趣看看這個轉貼嗎?~~美國的小學教育

美國的教育制度有其優點之處,如果香港能夠借鏡,我相信這些取向可以減輕家長們和小朋友的壓力。然而,據我從學校的教授得知,美國近年亦面對一些青少年的問題;如校園暴力和未婚媽媽(有些中學是設有育嬰院的,以方便有BB的學生上學時可以俾學校幫手湊BB)。

死記硬背, 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 恐怕會落後於人。我認為理想的基礎教育是能夠結合東方(適量基礎學科上的操練)與西方(思維、邏輯上的操練)教育上取得平行。

千尋

~~美國的小學教育~~

當我把九歲的兒子帶到美國,送他進那所離公寓不遠的美國小學的時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交給了一個我並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終日憂心忡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校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至少讓學生玩二個小時,下午不到三點就放學回家,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沒有教科書。

那個金髮碧眼的美國女教師看見了我兒子帶去的中國小學四年級課本後,溫文爾雅地說:「我可以告訴你,六年級以前,他的數學不用學了!」面對她充滿善意的笑臉,我就像挨了一悶棍。一時間,真懷疑把兒子帶到美國來是不是幹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看著兒子每天背著空空的書包興高采烈的去上學,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傷。在中國,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書包就滿滿的、沉沉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換了三個書包,一個比一個大,讓人感到「知識」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國,他沒了負擔,這能叫上學嗎?一個學期過去了,把兒子叫到面前,問他美國學校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笑著給我一句美國英語:「自由!」這兩個字像磚頭一樣拍在我的腦門上。

此時,真是一片深情懷念中國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中國孩子老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不過,事已致此,也只能聽天由命。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兒子的英語長進不少,放學之後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背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幹什麼,他一邊看著借來的書一邊打著電腦,頭也不抬地說:「作業。」

這叫作業嗎?一看孩子打在電腦螢幕上的標題,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這樣大的題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嗎?於是我嚴聲厲色地問是誰的主意,兒子坦然相告:老師說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分析它與美國的不同,說明自己的看法。我聽了,連嘆息的力氣也沒有了,我真不知道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去做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只覺得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後恐怕是連吃飯的本事也沒有了。

過了幾天,兒子就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列印出來的是一本二十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路到五星紅旗……熱熱鬧鬧。我沒贊成,也沒批評,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楞,一是因為我看見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運用的寫作方式,那時,我三十歲。

不久,兒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來了。這次是《我怎麼看人類文化》。如果說上次的作業還有範圍可循,這次真可謂不著邊際了。兒子真誠地問我:「餃子是文化嗎?」為了不耽誤後代,我只好和兒子一起查閱權威的工具書。費了一番氣力,我們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騰,兒子又是幾個晚上坐在電腦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不禁心中苦笑,一個小學生,怎麼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的概念呢?但願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在餃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國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無疑是把文章作出來了,這次列印出來的是十頁,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後面又列著一本本的參考書。他洋洋得意地對我說:「你說什麼是文化?其實超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樣子,似乎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

後來,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業帶回來,上面有老師的批語:「我安排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界。」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麼意思。兒子說,老師沒為我們感到驕傲,但是她為我們感到震驚。「是不是?」兒子問我。我無言以對,我覺得這孩子怎麼一下子懂了這麼多事?再一想,也難怪,連文化的題目都敢作的孩子,還有什麼不敢斷言的事嗎?

兒子六年級快結束時,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原子彈持什麼態度?」「你是否認為當時只有投放原子彈一個辦法去結束戰爭?」「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如果是兩年前,見到這種問題,我肯定會抱怨:這哪是作業,分明是競選參議員的前期訓練!而此時,我已經能平心靜氣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學校和老師正式在這一個個設問之中,向孩子們傳輸一種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讓孩子們學習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在課堂上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們用一生去尋索。看著十二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地看書查資料的樣子,我不禁想起當年我學二戰史的樣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記應背,書中的結論明知迂腐也當成《聖經》去記,不然,怎麼通過考試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時我在想,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查找他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資料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子覓食習性爭論起來。

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種動物的錄影帶,拉著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面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裡去尋找答案了。

兒子的變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國的小學教育。我發現,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他們沒有讓孩子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作慾望和嘗試。

有一次,我問兒子的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師笑著說:「對人的創造能力來說,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談話。他學的是天文學,從走進美國大學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學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享受系裡提供的優厚獎學金。他曾對我說:「我覺得很奇怪,要是憑課堂上的學習成績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性題目,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美國學生那麼機靈,那麼富有創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系所造成的人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太習慣於在一個劃定的框子裡去伸 展拳腳了,一旦失去了常規的參照,對不少中國人來說感到的可能往往並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國的小學教育,想到那些課堂上雙手背後坐得筆直的孩子們,想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威嚴的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但是多少代人都順從著它的意志,把它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或許有著自身的輝煌,但是面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資訊社會,面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怎樣審視這種孕育了我們自身的文明呢?

Rank: 3Rank: 3


464
28#
發表於 05-9-20 17:07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四後啦,就知叻學生同渣學生的分別架啦

so what's the difference ?

Rank: 4


628
29#
發表於 05-9-20 17:34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千尋﹕
       看見你這篇文章,我實在忍不住要再張貼以下的我之前張貼的一段分享﹕


=============


<<好想分享下我的感覺﹕.....>>

===================
可能你地會奇怪,點會選一間屯門區咁冷門的"新"學校,

咁係因為,我希望給阿仔有個愉快的學習環境,

我阿仔已經轉了三間幼稚園了。

我知道什麼是對他最好的。

大家都想要何x東,又話青松.......我心諗,我唔讀代表我阿仔讀唔上嗎?讀何x東的小朋友會叻d過我阿仔嗎?

最初,話何x東佢程度較高,本來應該適合我阿仔(因我阿仔而加k3未夠五歲,已會整個小四的分數),咁,我理應為佢選擇一所程度高的學校,才不致浪費人材吧?

可是,聽到朋友鄰居都話這校功課多,要求高,又或部分保良局學校,咁好讓孩子可以自少訓練習慣規律等等不偷懶。我只想講,我阿仔如果入左去一間催逼佢的學校,佢就會好似k2時果間學校咁,每天放學愁眉苦臉,成日係屋企發脾氣,好pal,無乜生氣,回來勉強完成功課,就攤係地上玩車子,玩得個樣都係無乜精神,死死下咁,更不用說會主動學習,回家亦好少取學校課本出來看。老師同佢評估數學,話佢連一至十都未識數,但當時佢已經會算簡單除數了。老師話..咁佢係唔識丫嘛﹗

而加我才知道我當初一廂情願的想法是錯的。雖則我不肯定選li間小學是否適合佢,又或有一天會收唔夠學生。但我只知道,我如果想阿仔追得上第時中學綽綽有餘的話,我必須選一間讓他愉快學習和訓練佢自由思維的學校,一間有人情味又快樂的學校。

阿仔而加k3,讀了一間程度淺,無普通話學,功課又少的學校,是非常活動式的教學。老師也很關心學生。加上人數少,咁,我阿仔覺得自己比較受到關注,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更多。佢係入面好開心,自信心高左,無以前的不願參與。

佢以前讀果間程度深,功課多的幼稚園,每次放學回家佢都絕對不會再主動學習。
但li間,佢經常主動溫書之餘,仲會自己抄兒歌樂的文章出黎,自己製造和設計學校的習作(我完全沒有插手過),自己取書來看,自己又主動把我本來預備給他半個月的數學練習(因為學校太淺,我要給一些跟上他個人進度的學習)每天三題,但佢竟然在短短三日做完,叫我繼續整。

於是我叫佢玩,不要成日學習或做練習,佢就話,佢係學校已經玩夠喇,學校咪係玩具囉,老師同學都係玩具....所以係屋企唔駛玩喇。做完功課,佢好多時玩一陣汽車,結果又係拿其它野學....(佢剛剛就係度自己查緊字典,唔知佢而加搞乜鬼。)

我才省然明白,我不敢冒險俾佢"愉快"學習這個概念係錯的。......快樂的學校反而激起佢的學習動機,
日後佢回家,也不會厭倦學習,我可以教佢高d程度的東西,佢可以有時間學習跟著佢程度的東西,或看多一點課外書(自動自覺唔受限制),或自己諗一些古怪的東西出黎玩。

佢小三我就打算會同佢一起學小六或中一的數學..因為學校冇壓力,做乜都得,只要阿仔愛學習。.因為他自小愛數學,如果唔夾硬佢唔識都逼佢的話。
這樣子,學習時又唔駛同學校交代,只要他學得到。累時唔學又得...好輕鬆。

我唔想佢好似佢讀第二間幼稚園果時咁,佢討厭上學,回家也討厭學任何東西...逼佢都無用。
而加見到佢係li間學校的快樂輕鬆模樣,回家又積極學習的態度....做媽媽能見自己個小朋友在童年能經常眉開眼笑,才是最快樂,孩子最幸福的,.....

不過,每個小朋友都不一樣,如果你的小朋友係創意較高,想像力較豐富,較活潑和用右腦多d...咁選小班活動教學較適合,.....如果是偏左腦的,情緒較冷靜的,咁,傳統學校就好喇。

我以前係讀崇真小學的,仲係下午班英文部,出名深,連小一數學都有用英文書。咁,我係情緒化和坐不定又專注力差的人,咁,我姊係情緒較穩定,偏左腦的人。
咁,佢係學校不斷羅獎,考前幾名,但我呢,就試過七科唔合格.......成績時起時落,數學英文都唔好。

我會考英文也是最低分的一科(雖然小學係出名英文深的,哈哈,一樣無用 ﹗逼都冇用,係唔得就唔得),

你睇,我的能力根本不適合那間學校,我幼稚園(德貞)到小學都好痛苦.....無自信。

結果我派左去一間私校讀,姊就派聖方濟各....
但,我初中三年,輕輕鬆鬆咁年年考第一,我自信心突然提升,我有動機努力學習,...到中四派左去好的資助中學,雖然考唔到第一(試過考第三),但我已習慣左和培養左學習動機了,所以,....我會考時又a又b又c.....

總括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讀一間名校和程度深或催逼的學校就是最好,而是到底你了解你小朋友幾多呢?才是選校的首選。

不過....真係無人敢肯定選左果間學校係唔係最適合自己的小朋友,但....只想說,大家真的要好好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能力,免得如果程度追唔上,孩子吃力仲要加補習,佢辛苦得黎又冇自信(好似我咁小學考得好差......),

長遠來說,佢上左中學,一樣不會好好學習架。仲會討厭左讀書 (我妹妹和我一樣讀崇真,但佢讀得比我好,但上了和我姊一樣的中學,結果培養了極度的厭惡讀書...變得到現在佢都冇自信心,..討厭讀書考試...........)

~完畢~

================


我小朋友三歲半後開始計除數,咁,鄰居見狀(佢個仔本身英文已好叻),馬上問我借左隻類似etv教數學的vcd,咁,佢馬上要佢個仔學,仲立即買埋九九乘法表海報俾佢。

結果,佢好失望咁,好快咁把vcd還給我,話佢個大我阿仔九個月的仔仔唔肯看,佢連張海報都說要俾埋我,完全無興趣。

咁,最近又見面,佢阿仔過多三個月就六歲。英文中文都很好。咁,佢見我阿仔好迷玩圍棋,佢話都無咁快又買回來。仲話好激氣,佢個仔理解能力好差。因為佢唔明點解二x二=4,二x三=六,佢又唔想佢只係死背,但話佢已背到五。
只係背,唔明所以然。於是話佢stupid....好失望。

我聽到真係打了個寒顫,乘數係小學先至教,點解話佢理解力差,仲要成日當面話。點解我阿仔做乜佢都一定要佢阿仔做得到。
佢見我阿仔識通分母,咁︳佢話我谷佢。我馬上反駁,阿仔學分數等於學+-,如果我谷佢,咁所有k3的小朋友都唔應該學+-。谷阿仔的係佢,硬要佢而加背識乘數。想當年,我阿仔二歲半時,係佢自己獨自背識,冇人可以逼一個二歲的孩子背乘數吧﹗佢本身好鍾意數字,所以就自己拿著書本去背,我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正如佢阿仔學語言一樣,一樣好輕鬆,只是各個小朋友喜愛和有天分的東西不一樣吧了。
三歲時,我要阿仔和別的孩子自由畫一幅畫,佢同我用同一色色顏色係畫紙上寫數字,一個公仔都冇。
但另一位用左手的女孩,說話遲緩的女孩,用唔同colour,均勻咁在畫紙上塗上色彩斑爛的顏色。真的很不錯。

咁,再有一次機會和別的孩子一起畫畫,佢一樣係色彩單調,又係度寫數字。我不停叫佢畫公仔,佢都無乜興趣。

咁,我知道一個道理,佢想學的,佢有興趣學的,我真的不費吹灰之力,佢都會自動自覺愛起來,大家都happy....

所謂勉強無幸福也。

我要時常提醒自己,一不小心,又會跌入跟風陷阱....




    
誰會直率地說出所認識的真實?有所認識的少數人,愚蠢地不隱蔽自己充實的心,向愚民們說明他們的感情和見識,他們總是被人磔死或燒死。 歌德 <<浮士德>>入來做下test,不同的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Rank: 5Rank: 5


3883
30#
發表於 05-9-20 17:50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睡覺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1#
發表於 05-9-20 18:24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看完左丁山和蔡瀾之文章,不覺莞爾,正如youma接到的, “多 帶 兒 子 往 圖 書 館 、 博 物 館 、 書 局 , 屋 企 擺 多 中 英 文 書 , 營 造 讀 書 氣 氛 , 必 要 時 陪 埋 佢 一 齊 讀 , 一 齊 睇 英 文 卡 通 、 睇 英 語 國 家 地 理 頻 道 ...”,這不是推谷是甚麽?左丁山提出的,不是推谷舆不推谷的問題,而是讀書方法的問題。

蔡瀾呢?正如他說: “英 文 的 重 要 , 已 不 容 置 疑 , 為 甚 麼 要 堅 持 母 語 育 ? 母 語 的 認 識 , 由 母 親 那 學 好 了 。 同 學 之 間 , 說 的 也 是 粵 語 , 就 是 不 識 漢 字 , 非 常 吃 虧 。”,為甚麽英文很重要呢?在蔡瀾內心深處,在他經驗之中,一定是 “揾食”两字,說粵語,怎會不識漢字呢?怎會非常吃虧呢?不也是因為 “揾食”两字麽?邊讀書,邊背負着 “揾食”重担,怎能不推谷。難道蔡瀾不知,大部份香港學生,為了 “英文”二字,讀得死去活来。他說要烧名校,我認為他烧後定後悔,因為英文教得最好的,正是這些名校。

量度推谷舆不推谷,不是看讀甚麽學校,而是看你放不放心,如果将孩子放進所謂 “不用推谷”學校,但孩子一回家,两公婆却二盯一地 “親子”一番,甚麽親子伴讀、親子伴看….,蛇都死啦。

所以,看侍推谷舆不推谷,不如禪一點吧,例如孩子追不上,找補習老師補一下也無妨,點書測驗,之前温一下也應該。除了功課,還買一大堆課外練習,不好。但就讀“不用推谷”學校,两公婆二盯一地 “親子”,眼看水準不及人,却幻想着将来孩子一定比 “推谷”的孩子優勝的家長,也令人討厭。

Rank: 7Rank: 7Rank: 7


11241
32#
發表於 05-9-20 18:41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judy 寫道:
看完左丁山和蔡瀾之文章,不覺莞爾,正如youma接到的, “多 帶 兒 子 往 圖 書 館 、 博 物 館 、 書 局 , 屋 企 擺 多 中 英 文 書 , 營 造 讀 書 氣 氛 , 必 要 時 陪 埋 佢 一 齊 讀 , 一 齊 睇 英 文 卡 通 、 睇 英 語 國 家 地 理 頻 道 ...”,這不是推谷是甚麽?左丁山提出的,不是推谷舆不推谷的問題,而是讀書方法的問題。

蔡瀾呢?正如他說: “英 文 的 重 要 , 已 不 容 置 疑 , 為 甚 麼 要 堅 持 母 語 育 ? 母 語 的 認 識 , 由 母 親 那 學 好 了 。 同 學 之 間 , 說 的 也 是 粵 語 , 就 是 不 識 漢 字 , 非 常 吃 虧 。”,為甚麽英文很重要呢?在蔡瀾內心深處,在他經驗之中,一定是 “揾食”两字,說粵語,怎會不識漢字呢?怎會非常吃虧呢?不也是因為 “揾食”两字麽?邊讀書,邊背負着 “揾食”重担,怎能不推谷。難道蔡瀾不知,大部份香港學生,為了 “英文”二字,讀得死去活来。他說要烧名校,我認為他烧後定後悔,因為英文教得最好的,正是這些名校。

量度推谷舆不推谷,不是看讀甚麽學校,而是看你放不放心,如果将孩子放進所謂 “不用推谷”學校,但孩子一回家,两公婆却二盯一地 “親子”一番,甚麽親子伴讀、親子伴看….,蛇都死啦。

所以,看侍推谷舆不推谷,不如禪一點吧,例如孩子追不上,找補習老師補一下也無妨,點書測驗,之前温一下也應該。除了功課,還買一大堆課外練習,不好。但就讀“不用推谷”學校,两公婆二盯一地 “親子”,眼看水準不及人,却幻想着将来孩子一定比 “推谷”的孩子優勝的家長,也令人討厭。


    

Rank: 3Rank: 3


325
33#
發表於 05-9-20 22:14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拜讀了各位網友的精采文章,覺得大部份都很有見地。事實上,東方人與西方人由於在文化及價值觀上的差異,故在教育孩子所採取的方法與觀念自然有所不同。就像男和女心理/生理的分別,兩者偕具長短處,然而他們都是一個人,根本就不合適去比較人是男的好還是女的好。因此就不能一口咬定外國的教育方法是最佳的,而我們的卻是最差的。其實這要看你在那個地方生活,當地的教育『遊戲規則』又如何。香港生活緊張,壓力逼人,節凑快,在世界上都有名了。人趨現實,也在各方面都面臨相當的競爭,就像身處在戰場上的。小朋友如要在本地順利完成高等教育就要在考試上取得佳績才行,是分數决定成敗與否呀!不是那套國外推崇的發揮創意,天馬行空呀!而進行這個『出人頭地』的計劃,為奠好基石,一級接一級,似乎現在有很多媽媽早就在其胎還在肚子裏時就已開始所謂的胎教了。小朋友在『戰場』中成長,怎可能像在外國恬靜的環境裏有『快樂的童真,發揮所長』呢?香港家長除了提供精良武器,大都份的時間都傳授生存之道了,那有閑情風花雪月!是我們選擇了在香港生活,因此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這個遊戲規則都要上啦!除非你不玩了,受不了,自動消失:即是移民外國、或送小朋友在國際學校讀書以便將來在國外完成高爭教育。這樣你就毋須在小學就『催谷』小朋友了。大家都可以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最後我想說的,『催谷』也不一定是壞事,小朋友有了自覺性追求新知識,這也可以說成是進行自我『催谷』的表現。我也相信那些在公開試取得佳績的學生,十之八九都不是靠打天才波的,他們在學習上不但付出巨大的努力,恆久的自我『催谷』也是必行之路。

Rank: 5Rank: 5


4773
34#
發表於 05-9-20 22:46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lochan 寫道:
I feel sorry for those parents who said that kids not happy due to unable to catch up with the other kids. Think about it, who is more disappointed, you or your kid? Who made the kid possess this kind of feeling, you? teacher? or school? If it is you, then you need to change your mindset. If it is the school, change the school!


I said "小朋友不愉快是因為跟不上課程. 與同學們程度距離越遠, 信心就越低". It is my observaton.  Is my observation wrong? (but it seems you agree to my observation and trying to identify the culprit, which is right.)  Did I advise the parents to scold their kids for their low marks or low ranked? Did I advise the schools to abandon the low-ranked students? Please read my words carefully before fingle pointing. I feel sorry that you feel sorry to me.

Instead, I support to identify those slow-paced students and help them by stimulating their interests in studying and boosting up their confidence.

lochan 寫道:

I 've seen so many cases, not "a few" that someone has mentioned that those did so-so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did excel in University.


I have also seen many cases that those did so-so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id excel in University. But these "many" cases are actually a small portion within those large population of students who are so-so in primary schools, still so-so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ultimately unable to enter universities.   :-|

Rank: 4


628
35#
發表於 05-9-20 23:22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其實講黎講去,只係大家對"催谷"的詮釋有異罷了。

如果孩子覺得學習係一件苦差,終日愁眉不展;撇除可能不良的社交因素,精神卻變得恍惚或愈黎愈差,

或經常發脾氣。

或討厭上學,

或借故裝病不想去上學。

咁,可能佢有被人催谷之嫌也。

咁,其實傳統學校不代表全部都係催谷人ge....只是某一部分而已。

活動教學亦唔代表係無功課,冇測驗考試....架喎。

只係一個"細胞" 生字,傳統教學可能要寫二十次,活動教學寫十五次;

"谷死人"學校一星期默書五次,活動教學兩次。

如此之類。

香港所謂的活動教學(撇除國際學校),咪又係將"活動"結合傳統而來。只係冇咁古"宿",手冊都有可愛公仔hee.....學成語都好玩d咁解

我以前係青年中心幫小學生補習,因我個性怕沉悶,所以教佢地一些比較可以活動的,我都會用。學成語嗎?我弄了一堆紙條,分兩組小朋友,鬥快找到配合我預先貼係白板度的四字成語的解釋......咁,都可以叫做傳統混合活動吧??)

但同中心其它補習老師則全部死氣沉沉的,個個坐定定自己溫成語吧﹗

睇你點定義活動及快樂的教學模式而已,我的學生咪個個都學曉果批成語囉。係好開心架。

咁,係唔係"催谷"自己個仔女,講真,家長攝高枕頭想清楚,自己心知肚明(如果沒有自欺欺人的話)

有無催谷,唔駛外人多說架,唔駛理外人咁多架。佢地做父母的,應該睇到哂孩子個學習態度和情緒轉變係點點點架嘛。

總之,li 個話題好難講,催谷係乜呢?只有家長自己知,如果真係細心及心水清咁去思考的話﹗

請自己看看你的孩子咪知道囉。

我在台讀書,唐詩考試前一晚,我才開始背新鮮熱騰騰的三十五首詩。大家都坐定定搔哂頭,拼命苦讀,可是首首差唔多的古言古字...背死人咩,背完好快又唔記得。

咁,我係度畫圖畫,邊畫邊自言自語...咁又背識一首,我個同學正頭痛緊之際,見我係度畫圖畫,叫我教她,咁我就教她畫圖背詩也。...咁,佢真係話咁快就背好了。而且看著圖片好好玩,咁算唔算活動式輕鬆學習呢?咁,是否快樂學習就學不來呢?

你睇成二十歲人喇,都仲要好玩ge野去幫助學習,何況豆丁咁細的幾歲孩童。

中學時,我都希望課本有好多漂亮的圖畫架。

香港除了一些國際學校外,很多聲明快樂學習和活動式教學的,曾幾何時話要全用外國的模式呢?

根本那些活動開心教學和傳統教學其實差唔得幾遠,只係有機會在人數分配上較少,老師關顧較多,只係俾小朋友感覺氣氛輕鬆點﹗無咁拘緊,比孩子多點發言權,多點自發性參與,可能以較有趣的方式學習和傳統教學一樣的課程罷了。

又怎會追不上進度呢?...

真奇怪﹗﹗

總括來說,"催谷"這個定義,都係由小朋友自己決定好來得更實際。﹗我地又唔係佢地肚裡果條蟲,點知佢地個壓力承受度去到邊呢???

一碗noodles,你話唔熱,阿仔食啦。佢話熱,唔食住,你話你覺一d都唔熱,可以入口架。咁,就來硬要佢食。
如果佢唔係太自我的小朋友,佢咪聽你話,即使燙親個咀,都勉強吃下囉。

      
誰會直率地說出所認識的真實?有所認識的少數人,愚蠢地不隱蔽自己充實的心,向愚民們說明他們的感情和見識,他們總是被人磔死或燒死。 歌德 <<浮士德>>入來做下test,不同的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Rank: 3Rank: 3


204
36#
發表於 05-9-20 23:28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睡覺,你的教仔態真的一點也不sleepy,好野!!!        細心觀察,給孩子誘導、指引、鼓勵與支持--------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知易行難,共勉之!!!

Rank: 4


628
37#
發表於 05-9-21 00:01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Collin..

有時理論講出黎真係好動聽架...

yes....知易行難.....跟住就內疚...         :  :  :      
Collin 寫道:
睡覺,你的教仔態真的一點也不sleepy,好野!!!        細心觀察,給孩子誘導、指引、鼓勵與支持--------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知易行難,共勉之!!!
誰會直率地說出所認識的真實?有所認識的少數人,愚蠢地不隱蔽自己充實的心,向愚民們說明他們的感情和見識,他們總是被人磔死或燒死。 歌德 <<浮士德>>入來做下test,不同的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Rank: 5Rank: 5


1414
38#
發表於 05-9-21 10:16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睡覺 寫道:
Collin..

有時理論講出黎真係好動聽架...

yes....知易行難.....跟住就內疚...         :  :  :       [quote]
Collin 寫道:
睡覺,你的教仔態真的一點也不sleepy,好野!!!        細心觀察,給孩子誘導、指引、鼓勵與支持--------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知易行難,共勉之!!!
[/quote]

真的很難實行!好似仔仔,我知道他的能力只能拿80分.要考70分對他來說應該可以輕鬆應付.可他偏偏就自己定下取得60分的成績就算.如果要默10個生字,他讀了6個後就會用眼瞓,去廁所,甚至說再讀就會"頭破".其實我只要求70分,成績中游即可以.可他自己完全沒有自發能力爭取更好成績.你若強迫,只會不歡收場.他可能大哭,將自己關在房門,結果無論如何,都是停留在60分階段.於是禁不住會想,自己能否接受他60分的想法.如果拿60分他會讀書上學很開心,完完全全的愉快的成長.那麼拿60分有問題嗎?可是一接觸現實問題,這樣的成績,將來可以找到間好的中學嗎?

怎樣可以使小朋友能"自發性地學習"呢?如果小朋友滿足於身處的果園,若我們告訴他行多幾步去另一果園,那裡的果實比現在的果園的果實更大更甜更多汁,可他偏不被吸引,怎麼辦?你們可以告訴我怎麼辦?

Rank: 2


38
39#
發表於 05-9-21 10:27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judy 寫道:
看完左丁山和蔡瀾之文章,不覺莞爾,正如youma接到的, “多 帶 兒 子 往 圖 書 館 、 博 物 館 、 書 局 , 屋 企 擺 多 中 英 文 書 , 營 造 讀 書 氣 氛 , 必 要 時 陪 埋 佢 一 齊 讀 , 一 齊 睇 英 文 卡 通 、 睇 英 語 國 家 地 理 頻 道 ...”,這不是推谷是甚麽?左丁山提出的,不是推谷舆不推谷的問題,而是讀書方法的問題。

蔡瀾呢?正如他說: “英 文 的 重 要 , 已 不 容 置 疑 , 為 甚 麼 要 堅 持 母 語 育 ? 母 語 的 認 識 , 由 母 親 那 學 好 了 。 同 學 之 間 , 說 的 也 是 粵 語 , 就 是 不 識 漢 字 , 非 常 吃 虧 。”,為甚麽英文很重要呢?在蔡瀾內心深處,在他經驗之中,一定是 “揾食”两字,說粵語,怎會不識漢字呢?怎會非常吃虧呢?不也是因為 “揾食”两字麽?邊讀書,邊背負着 “揾食”重担,怎能不推谷。難道蔡瀾不知,大部份香港學生,為了 “英文”二字,讀得死去活来。他說要烧名校,我認為他烧後定後悔,因為英文教得最好的,正是這些名校。

量度推谷舆不推谷,不是看讀甚麽學校,而是看你放不放心,如果将孩子放進所謂 “不用推谷”學校,但孩子一回家,两公婆却二盯一地 “親子”一番,甚麽親子伴讀、親子伴看….,蛇都死啦。

所以,看侍推谷舆不推谷,不如禪一點吧,例如孩子追不上,找補習老師補一下也無妨,點書測驗,之前温一下也應該。除了功課,還買一大堆課外練習,不好。但就讀“不用推谷”學校,两公婆二盯一地 “親子”,眼看水準不及人,却幻想着将来孩子一定比 “推谷”的孩子優勝的家長,也令人討厭。


          

Rank: 4


628
40#
發表於 05-9-21 10:45 |只看該作者

Re: 小 學 咪 催 谷

KWT...
       HM....應該怎麼辦呀? (我又忍不住多口了)

咁.....就要花父母好多心思和時間,看看你願意付出否。但通常LI種方法︳孩子會記憶長存的。

好似同阿仔認字咁,如果我諗D有趣的方法或過程去學十個字,佢會好開心咁,同我認左佢。下次再認都唔驚。

如果我唔想花心思,冇咁好氣,我會叫佢快D認。
咁︳佢通常就會俾面色我睇,例如扒係桌度,俾個極不願意的模樣我看,看見佢冇心機個樣,我又把幾火。但心知自己根本懶出花巧野讓他學得有心機。唔怪得我,俾著我係佢都會唔開心架

小孩子未懂得自己找尋讓自己開心的學習技巧,父母就係最好人選。

好似我在功輔班幫小朋友考試前溫書咁。
我預先整好一個"問書"棋盤。有常識格和中英數格(好多公仔好得意的)

摘中色仔係去中文,我就問佢地中文題目,.....最後誰先到達目的地(果格係一幅帶大學四方帽的公仔<你畢業喇>),咁,佢就勝利喇。咁,佢地都好開心咁同我溫書。

又,單對單溫書呢?我也會同小朋友玩吊頸遊戲,俾一段小時間和小範圍過佢,放過鬧鐘係隔離。夠鐘了,停溫,開始黎問佢剛才溫過的小範圍(小小範圍讓佢感覺易如反掌D,溫完少少又有得玩,無咁苦悶,好似溫得快D添。) 唔識果條唔鬧架,直至吊死左個公仔..哈哈﹗吊唔死就給佢貼紙。
有時咁刺激,佢對著本書都精神哂啦,點會想睡覺播。

要諗可愛有趣又容易吸收的教學方法或溫書方法真係千奇百怪 ("玩"完阿仔都會嚷著話要繼續架,咁佢又肯繼續溫書....當係玩)  ,不過,真係攪盡你個腦汁︳又要時時新鮮。

咁,所以我才讓他小學報一間標明開心教學的學校,讓老師去攪腦汁吧﹗我的好快用光..哈哈﹗

你試下想多一點好玩古怪幫佢學習的方法啦。
隨時都可以諗,上班路途中,吃飯時,一有靈感寫低佢,即使唔可以成日同佢一起學習,也可以教佢自娛的學習好玩法,包見效。不過你真係要時時換款囉。

  
誰會直率地說出所認識的真實?有所認識的少數人,愚蠢地不隱蔽自己充實的心,向愚民們說明他們的感情和見識,他們總是被人磔死或燒死。 歌德 <<浮士德>>入來做下test,不同的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