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有無從國際小學轉到本地中學的例子?
查看: 12281|回覆: 57
go

有無從國際小學轉到本地中學的例子? [複製鏈接]

Rank: 4


917
1#
發表於 15-11-10 17:5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想問下大家有無認識從國際學校小學轉到本地學校的例子?學業上和社交上的適應是否困難?
我正研究從國際小學轉到本地(直資/津貼)中學是否可行, 謝謝!
   3    0    0    0

Rank: 6Rank: 6


5080
58#
發表於 15-12-1 11:52 |只看該作者
公民數間間都係一樣,那間有何重要?

Rank: 4


917
57#
發表於 15-12-1 10:18 |只看該作者
worldpeace 發表於 15-12-1 08:03
Which center?
有分別嗎?

Rank: 5Rank: 5


4375
56#
發表於 15-12-1 08:03 |只看該作者
heiB 發表於 15-11-29 12:31
回覆 worldpeace 的帖子

Kumon
Which center?

Rank: 6Rank: 6


5080
55#
發表於 15-11-29 12:3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worldpeace 的帖子

Kumon

Rank: 5Rank: 5


3188
54#
發表於 15-11-28 10:4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CaCa800+於+15-11-13+發表同

原帖由 oooray 於 15-11-14 發表
好比喻。有D人興趣係住大屋揸靚車養番狗一年去4次旅行,我嘅興趣係洗晒D錢比對仔女交學費,唔得咩?



  ...




Rank: 5Rank: 5


4375
53#
發表於 15-11-28 09:24 |只看該作者
heiB 發表於 15-11-23 14:02
我姪仔也是讀國際學校,學校真是好少功課做,讀得好開心,但是他還是確外學好多嘢。一星期兩堂中文,一堂 ...
請問姪仔在哪間公文數

Rank: 4


512
52#
發表於 15-11-27 11:00 |只看該作者
其實本地和國際課程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根本不能比較。 採用哪個模式的教學真是要看孩子的性格。 兩個模式各有長短。

在本地課程是單向式教學及重操練,學生只需努力讀書,將老師給予的素材背得滾瓜爛熟及多做課外練習,成績亦不會太差。如學生有很強的記憶力及是喜歡做練習的,這類學生是適合讀本地課程的。相反,國際學校的課程是雙向式教學及著重學生的思考能力。 愛思考及求知慾強的學生讀國際學校絶對有一定的優勢。

因此你是否決定讓孩子在中學時轉讀IS,真是要看看孩子當時的程況才可以決定。



Rank: 5Rank: 5


1829
51#
發表於 15-11-27 02:1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ooliestgirl 的帖子

不是硬性規定要學的

Rank: 3Rank: 3


498
50#
發表於 15-11-24 20:45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覆+Jane1983+的帖子 如讀主流直資也不見

原帖由 sharons 於 15-11-13 發表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如讀主流直資也不見得比國際便宜多, 因為補習, 興趣班 (一體一藝) 加起來不比國際便 ...
讀國際學校就唔洗上興趣班嗎?



Rank: 6Rank: 6


5080
49#
發表於 15-11-23 14:02 |只看該作者
sharons 發表於 15-11-13 13:1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如讀主流直資也不見得比國際便宜多, 因為補習, 興趣班 (一體一藝) 加起來不比國際便 ...

我姪仔也是讀國際學校,學校真是好少功課做,讀得好開心,但是他還是確外學好多嘢。一星期兩堂中文,一堂公文數,另多一堂是學自已的自修科目,又一星期一堂琴。因此,自已在外的功課仲多過學校功課。

Rank: 2


51
48#
發表於 15-11-22 20:48 |只看該作者

回覆:oooray 的帖子

贊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47#
發表於 15-11-18 16: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harons 的帖子

數字吾拗啦,如果IS係直資甘既價位,申請人數真係double都吾止。

Rank: 5Rank: 5


1829
46#
發表於 15-11-18 15: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rons 於 15-11-18 19:24 編輯
Jane1983 發表於 15-11-13 17:31
回覆 sharons 的帖子

體藝讀邊種都要學,吾計了,補習可以吾補,亦可以樣樣單對單貴補或一班人平補,好難 ...

此言差而, 一班人補集現在也不便宜呀, 莫說單對單了, 即使功課班即係放學去做功課的好歹也要三千, 莫說專科專補了,如果一線名校並非一般補習社有能力補的, 3年前的價就只功課班已5K 一個月了

當然妳可選擇唔補的, 但君不見現在主流那些做不完的功課, 差不多跟課堂上所教的并不一致, 即係大部份功課都是預習, 除非小孩學習能力非常出眾及家長全程跟進, 否則要小孩自動波於沒指導情況下完成所有作業, 相信並不容易, 或者做到三更夜半也沒有意思吧, 什麼學習興趣也磨滅了.

認同體藝讀邊種都要學, 主流一般要求學一種樂器, 但有些主流話彈琴唔計喎,因為不是管弦樂就不算樂器一種, 咁琴算咩呢???   

Rank: 5Rank: 5


1829
45#
發表於 15-11-18 15:02 |只看該作者
此言差而, 一班人補集現在也不便宜呀, 莫說單對單了, 即使功課班即係放學去做功課的好歹也要三千, 莫說專科專補了,如果一線名校並非一般補習社有能力補的, 3年前的價就只功課班已5K 一個月了

當然妳可選擇唔補的, 但君不見現在主流那些做不完的功課, 差不多跟課堂上所教的并不一致, 即係大部份功課都是預習, 除非小孩學習能力非常出眾及家長全程跟進, 否則要小孩自動波於沒指導情況下完成所有作業, 相信兵不容易, 或者做到三更夜半也沒有意思吧, 什麼學習興趣也磨滅了.

認同體藝讀邊種都要學, 主流一般要求學一種樂器, 但有些主流話彈琴唔計喎,因位不是管弦樂就不算樂器一種, 咁琴算咩呢???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44#
發表於 15-11-17 19:25 |只看該作者
坊間愛怎樣傳就怎樣傳好了,孩子的態度,學習到甚麼,家長自己最清楚,感恩之後還要感恩,學校的名字已經不重要。

Rank: 5Rank: 5


4454
43#
發表於 15-11-17 15:2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lovecasey+於+15-11-17+發表

原帖由 964000 於 15-11-17 發表
請勿誤會,所謂二缐沒有貶意,只是套用那些追遂local名校家長對我決定的想法,他們眼中,GSIS, CIS , ESF, ...
我覺得只要家長proud of being a stakeholder, 嗰間就係 your best school.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88
42#
發表於 15-11-17 14: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964000 的帖子

我兒應該讀緊三線、四線IS。但三、四線正合我意!



點評

bennyeva    發表於 15-11-25 10:49
annie40  :D  發表於 15-11-18 17:06

Rank: 8Rank: 8


15792
41#
發表於 15-11-17 14:08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覆+964000+的帖子 Out+of+curiosity,+an

原帖由 lovecasey 於 15-11-17 發表
回覆 964000 的帖子

Out of curiosity, any examples of 二缐IS?
請勿誤會,所謂二缐沒有貶意,只是套用那些追遂local名校家長對我決定的想法,他們眼中,GSIS, CIS , ESF,harrows叫一缐,自己未聽過的叫二三缐吧,我自己是入到是但一間「二三缐」,小朋友又鐘意番學就好開心了。



點評

bennyeva  如果你再話比佢地知, 你比0既學費仲貴過ESF, 佢地咪當你傻左? (PS: 咁我都係傻婆了....)   發表於 15-11-25 10:48
bennyeva  自己未聽過就叫二三缐? 恕我直言, 佢地咁膚淺你好難再同佢地傾落去....  發表於 15-11-25 10:46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0#
發表於 15-11-17 13:3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annie40+於+15-11-16+發表回

原帖由 964000 於 15-11-17 發表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問大家原因主要想看看我決定時會不會想漏了甚麼因素,因為我準備放棄入一缐傳統 ...
When i made my decision to switch my girl to IS, there was only one question I consider.  What (do I think) is the "best" education the family can afford?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