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生英語能力持續「插水」語文教育政策為「罪魁禍首」 ...
發新帖
樓主: Kanba
go

港生英語能力持續「插水」語文教育政策為「罪魁禍首」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454
1#
發表於 09-12-31 18:4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09-12-31 09:22 發表


唉!咪就係題目分數的比重,及非常多的不同種類問題,全卷分 11 部份,50 分鐘內完成,

i) 閱讀理解有 兩 parts,佔 15分,
ii) Grammars 有 四 parts,佔 20 分,
iii) 看圖看文章寫標準句,只提供生字,要完整標準的句子先有分,有 3 pa ...

八卦問句:咁你點處理?堅持已見?定扣投降屈服加入背答案行列?

Rank: 5Rank: 5


4454
2#
發表於 10-1-2 12:1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10-1-1 22:33 發表
啱啱比個囡做一份 2009年小六的 English TSA,其中的一篇文章 "The Toy Bird",佢自己做,八條問題答對左四條,佢睇得明課文內容和問題,還有、佢現在只是小三。

http://www.systemassessment.edu.hk/pri/2009pri_paper/P6Eng ...

您好!謝謝您的分享。看了網址第一部份,嘗試以一個幾十年前在香港讀書時英文從未下過苦功,今日仍是1/4桶水的家長的身份去完成作業後,我完全認同您的女兒出現"低分高能"的異象。
個人感覺是,如此試題,對英文能力一般但有點小聰明的學生,和英文能力強但推理能力較弱(如您的女兒心智上只是小三程度),是不能以分數把他們的英語能力分別出來。
再主觀一點,個別試題邏輯上是不大通;個人評價是一份不合格的試題。
以一份不合格的試題去測驗學生之英語能力,而學習的"目標"是在如此這般試題拿高分。如主題,只有"插水"一個方向。
我亦開始明白您不屑爭取拿高分的心態。

Rank: 5Rank: 5


4454
3#
發表於 10-1-2 16:3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ccmc 於 10-1-2 14:24 發表


Happyvalley 學校的試卷比這 TSA 差很多,因為起馬 TSA 卷不用背甚麽。

真的有更爛的嗎?
面對這麼爛的東西,家長們都是啞忍?還是家長們都認同?

Rank: 5Rank: 5


4454
4#
發表於 10-1-4 11:2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1-3 22:31 發表
don't use this TSA as bench mark, it is like p3/p4 test paper,a child still needs mo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form 1 history or geography.

恐怕以現今"平均"英語水平,F.1/F.2未必能應付如此題目。
要現今P.6升F.1應付英中課程?我想能自行理解History or Geography內容一群,英語水平已可橫掃全港。
而最精英的一群,是學校教出來的麼?還是像這裡的家長們下了極大苦功培育出來?

Rank: 5Rank: 5


4454
5#
發表於 10-1-4 11:3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10-1-4 11:19 發表
中學睇住大學點收生,小學目的就要睇住中學點收人,提高 Band-1 生就能直接提高校譽,所以名小學目標是提高 Band-1 生的學位,高成績打低其它學校。

背默好處是快,容易掌握內容和意思,小學學校只求上英中,讀唔讀到就係你的事,佢 ...

操練/背誦文化已是根深蒂固,進入了絕大部份香港家長o既基因。
現今辦學校似開農場多d。打激素?餵哮喘藥?
定開有機農場自生自滅?

[ 本帖最後由 oooray 於 10-1-4 12:05 編輯 ]

Rank: 5Rank: 5


4454
6#
發表於 10-1-4 12:0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10-1-4 11:19 發表
中學睇住大學點收生,小學目的就要睇住中學點收人,提高 Band-1 生就能直接提高校譽,所以名小學目標是提高 Band-1 生的學位,高成績打低其它學校。

背默好處是快,容易掌握內容和意思,小學學校只求上英中,讀唔讀到就係你的事,佢 ...

再俗d講句,某d官校/津校同一樓一鳳冇分別:響當眼地方掛條Banner出黎;話有幾多人攞A幾多人入U...點解?"搵食o者"(唔想被殺,想升呢)
一間收唔到好學生o既學校就會俾人唾棄。這是森林定律。
校長,俾5班Band 3學生你,5年後教好佢o地會考(弊!依家冇會考添...唔緊要,考牛津劍橋Toefl都得),你估結果會點?
1. 校長一年後辭職;
2. 第2年收唔夠學生,宣佈俐自殺(停辨)或備殺;
3. 仲有冇第3個可能?

Rank: 5Rank: 5


4454
7#
發表於 10-1-4 12:1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judy 於 10-1-4 12:05 發表
上星期看信報,有一作家分享一故事:

話說孫悟空取經歸來,到花果山探眾猴。眾猴對孫悟空之成就羨慕不已。有一两老猴有所頓悟:在花果山上,眾猴也是一樣營營役役,生活之垗戰、艱辛程度不亚於孫悟空。為何只有孫悟空成為名猴呢 ...

個人愚見:
1. 一命二運三風水;
2. 當天眾猴留在山上(不作決定已是一個重大決定),已決定他的人生跟孫悟空不一樣;
3. 老猴不是頓悟,是不服,歲月既不回頭,亦不願接受當天不作決定留在山上的決定是錯的,只有鬱鬱不歡的終老。

Rank: 5Rank: 5


4454
8#
發表於 10-1-4 12:21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judy 於 10-1-4 12:08 發表


有進步指標呢樣嘢嘅?

我對教署為了保障差校而不讓公佈資料一事很反感!

這叫眼不見為乾淨。你反感亦証明你沒有當高官(尤其是教育局)的潛質。
教育局不是保障差校(差校早晚會被幹掉),教育局是要保證學校質素差與教育局管理質素完全無關;審計署無計可審,無賬可算。

Rank: 5Rank: 5


4454
9#
發表於 10-1-4 13:37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ccmc 於 10-1-4 13:22 發表
教育局不是保障差校(差校早晚會被幹掉),教育局是要保證學校質素差與教育局管理質素完全無關;審計署無計可審,無賬可算。
。。。。。。。。
可能嗎? 企業管理層可以和業績差無關嗎? ...

這畸形現象只會係以HKSAR以及相關資助機構不斷重覆出現。
即使你指控教育局管理質素差,佢只會答你(如果真係有"傻仔"出黎答o既話)"有改善空間",然後政策依舊。

Rank: 5Rank: 5


4454
10#
發表於 10-1-4 14:2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father_ho 於 10-1-4 13:59 發表
Very funny/upset comment and to the point. All we can do is avoid the system to spoil our kid but on the other hand only the present system will likely direct our kid to the local U (unless the local  ...

Never believe local U while they have been receiving enoromous fund from the Government They can only be the "Yes" man strictly following policies generated from EDB bureaucrat while day-dreaming in toilet.
Kindergarten School Voucher is a very good example.
Instead expecting more from EDB, Parents better pray 5 times a day to wish our EDB bureaucrats not to think and do anything (except poo-pooing) while poo-pooing and par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avoid their children being contaminated (as Judy said : getting stupid) in the current system.

[ 本帖最後由 oooray 於 10-1-4 14:45 編輯 ]

Rank: 5Rank: 5


4454
11#
發表於 10-1-4 15:2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judy 於 10-1-4 14:47 發表


我常說,香港之綜援制度好過教育志制度好多。試想想,如果政府綜援的錢用做教食堂、辦合作社、買食物。然後要受援人士到食堂吃飯,到合作社拿物資,会是怎樣之情景?

現在,全港大部分受助學童卻要到"合作社、飯堂"拿食物、物 ...

我倒不完全認同您的觀點。
先不說政府/公營機構架床疊屋的問題。
綜援制度是太過寬鬆,綜援制度是一個人道社會應提供最基本保障(那有政府[社會福利署]給你綜援金,住公屋,錢花掉,但又欠政府[房委會]租金的邏輯?)。讓待業人士搞合作社/飯堂是可取的(如何效率低但總比花掉加一個局兩個局長三個副局長四個總裁去研究研究十年好[又是架床疊屋]),當然,什麼標籤效應等等...但一個庸官當道的政府一無膽色二無魄力三無能力[即是無能政府]是不敢碰;
教育是一個富裕社會的基本權利。錢是要花的,多(助)養一群無能官僚算罷,但最痛狠是那些該管不管,(教科書問題,官/校商勾結,一拖幾十年只說句自由市場,無能為力作罷),不該管又管的政策。(幼稚園學券是近年佳作)。
個人認同是錢跟學生走,私立/資助學校主導,政府學校為副,跟房屋政策類似。

Rank: 5Rank: 5


4454
12#
發表於 10-1-4 16:2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Kanba 於 10-1-4 16:03 發表
It seems that the current local school system is aiming at producing students who play well under this formula

"short-term memory" + "dealing with exams" => "entry to local top university"

(so bri ...

"Take away your dirty hands, please!"
Is it the only message to EDB?

Rank: 5Rank: 5


4454
13#
發表於 10-1-4 16:3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Kanba 於 10-1-4 16:34 發表


The decision makers in the education policies are not educators in majority, right?

They are AOs/businessmen/social workers/politicians? The made stupid policies for EMI and 通識.

One of the funniest jokes is 通識. Who is qualified to teach the subject and mark the exam. paper? The one who knows everything? Jesus? Budda? Mohammad?...

Rank: 5Rank: 5


4454
14#
發表於 10-1-4 17:0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Kanba 於 10-1-4 16:49 發表
I learn from stccmc how to raise a little girl good at English reading:

- read with her since she was pre-school (older, get harder)

- read with her for 15 minutes every day (not take long, perhaps  ...

Maybe ask EDB's dirty hands for a help again. 30mins reading since K1 or cut all the subisdaries.
As far as I know, most local kindergarten only have 30mins English/PTH a day. It is impossible to spare 15-30 minutes reading a day except they change their curriculum.

Rank: 5Rank: 5


4454
15#
發表於 10-1-4 18:0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10-1-4 17:39 發表
如果家長們呢,你/妳地細個時邊段學習過程最關鍵!

I'm a typical faillure example of local education system.
Schools (kinder/primary/secondary/tertiary) could not motivate me to learn English with fun. (or I was too lazy).
Up to now, i cannot make use of "if" clauses without refering to dictionary/internet. (Thanks to internet, i still have chance to correct my writing by myself.) I forgot everything about pharsal words.
Question tag? learnt in P.5 and forget most of them.
Grammar? Forgot everything...
Even i cannot remember what I had learnt about English during my school days
Too bad.

Rank: 5Rank: 5


4454
16#
發表於 10-1-4 23:5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ccmc 於 10-1-4 21:37 發表


Have you watched the recent TV program (新聞透視) about liberal studies (通識)?  The program said LS is more about critical thinking, rather than aiming at producing jack-of-all-trades.

http://edb. ...

LS is good to have but should not be linked with any assessment/examination.
As an assessment subject, students/parents will only focus in examination skills and hence how to achieve higher grades.
What are the criteria in grading LS exam/assessment? Grammar? Fluency? or teachers' preference?
If the first 2 are more important, it is merely another language subject.

Rank: 5Rank: 5


4454
17#
發表於 10-1-5 10:3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5 01:43 發表
我在女兒尚在太太腹中時,就已經決定日後孩子會採用閱讀為本的方法去訓練,補充練習則可免則免。

十幾年前,根本沒有認識任何人的子女是用閱讀為本的方法培訓出來的。中文閱讀的成效我有個底,英文閱讀的好處我是相信的,但效 ...

香港人(包括自己),接受傳統教育的一群,"比較"的心魔是揮之不去。
見eviepa女兒之表現已是傳統教育的異數,實在不用刻意與其他人比較。學習語言的終極目標,總不是戰勝別人吧!只要你不是天下第一,世上總人比你強,何必拘泥是否人家的孩子比我家強?
慶幸孩子自小(playgroup)接觸到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在香港這個以功課量,課程難度,考試成績的大氣候,好像只是小眾玩意。
無意在此討論孰優孰劣的哲學性問題。只是分享個人感受。
自問是一名十二分懶惰家長,家中除了Bed Time Stories外,閱讀氣氛不濃,女兒對書本的興趣也不廣,家中藏書亦不豐。回顧過去數年心路歷程,學校強調的閱讀閱讀再閱讀,是否產生作用?肉眼看不出女兒的進度,曾經有一點迷失。
也私下比較同班同學的進度,總是覺得別人比女兒強。跟老師見面時,老師總說不要與人比較,每個孩子進度不一云云...
當某天發現女兒能自行閱讀,不再依賴父母伴讀,並從自行閱讀中得到新的知識,才發現持之以恆的閱讀習慣所帶來的好處。
今天,是否別人比她強?肯定有,但我也不用理會。只要她朝著正確的方向我已心滿意足。

Rank: 5Rank: 5


4454
18#
發表於 10-1-6 12:45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6 02:06 發表


Oooray,

在這裡要比拼的重點不是個別學生的比較,而是傳統方法(以補充練習和默書為主)和閱讀為本的方法的比較。我很相信大部分不採取閱讀為本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奇效,就必需要羅列兩組學生成績的優劣。

政府、家長每年 ...

完全明白。純粹有感而發,看見有家長們也許不經意透露出"同一組別的比較",[也是人之常情]自己也經歷過(或仍在經歷中),互相免勵一番/自我警惕而已。如有感不快莫見怪!
教育經費之龐大而產生不了應有效果,將會變成歷史懸案,數十年後Ph.D.研究課題。
官僚的運作模式,是永不改變,死不認錯。既然無錯,又何來認錯?
當鐵証如山,攪得一塌糊塗,來一個微調吧!舊的問題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來,又再十年研究又微調...
可能網友們又會說我只懂批評教育局;但不少人認同是制度的問題,但制度又不能改不敢碰;不罵政府無能難道罵家長無知?
加強閱讀,家長自己做事倍功半(不是每個家庭有個小型圖書館,有不同類型/不同程度書本;要學校每天抽30分鐘時間閱讀?
即使教育局下令規定,校長老師們是否認同?或把時間據為己有,操練操練再操練?

Rank: 5Rank: 5


4454
19#
發表於 10-1-6 15:1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Yau_Cheung 於 10-1-6 13:52 發表
小兒大部份看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請教各位覺得是否足夠合適? 現時小兒選書都是從興趣出發(他較喜歡故事書及部份自然書),到圖書館選擇讀物有甚麼要注意?謝謝!

...

我比較少到圖書館選書,因為:
1.懶;
2.豬流感;(也是懶)
公共圖書館藏書多,但太多太雜反不容易找到想找的東西;
例如要找恐龍的書,科學性和故事性分散於不同地方,程度又差天共地;
個人認為,相對由學校從年級/課室集中個別程度書籍,
更容易誘發孩子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及興趣;
(當然,興趣已培養出來,能自行到圖書館看不同程度的書,已是另一階段。)
請種閱讀安排,似乎並不是傳統學校鼓吹的。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