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3次呈分成績之後總級排名
樓主: judy898
go

3次呈分成績之後總級排名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276
181#
發表於 16-4-26 11: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ingpapa 的帖子

不可以...
往年比例只可作參考.

因為,每年都要將考生得到的對應PRE S1分數和其他同區生排列一次...再以1/3為界線.
所以凡事有可能.但相信實況是,變動不會太大.

有新的PRE S1數據,當然變動可能性就提高.... 學校整體考得好,PRE S1分數提高,那麼往後四年的考生得到對應的分數也會提高,排列時就有優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04
182#
發表於 16-4-26 12:35 |只看該作者
hoyeef 發表於 16-4-25 18:29
其實,未詳細和你討論之前,是否可確認已看過教育局提供的video?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e ...
我幾年前睇過.... 再睇番發現同EDB講既有少許出入..... 又要再查証.....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4


526
183#
發表於 16-4-26 12:4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hoyeef+發表於+16-4-25+18:29+其實,

本帖最後由 hoyeef 於 16-4-26 12:50 編輯
原帖由 hkpapa852 於 16-04-26 發表
我幾年前睇過.... 再睇番發現同EDB講既有少許出入..... 又要再查証.....

估到啦,另一位叫我看的人兄,自己都没有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04
184#
發表於 16-4-26 12:50 |只看該作者
papa71 發表於 16-4-25 16:48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我另外做了一個例子:
再睇番EDB個Video, 始乎你既計算方式係啱, 但係數據假設上本身有一個大問題

正常情況下, 學生表現好少會有排名上升/下跌50%或以上既差距, 尤其係最Top 1/3個班, 排名應該無乜可能跌得太誇張. 你既例子中: A4呈2第1變呈3第11, B1呈1第1變呈2包尾, 呢D況可以話唔係正常情況下會出現.

如果各校最top個班學生, 每次呈分之間排名上沒有大變化(排名上落20%內), B1比例變化亦會較少, 所以可以推斷, B1學生每年既比例, 雖有變化, 但應該唔會太大, 可能在~5%左右

所以估Banding..... 真係好難, 睇完學校過去派中派位表現(如有多少%學生升讀B1中學), 又要考慮校升中網B1學位是否充足 (如果充足, 升讀B1中學既應會有部份係B2), 可上呈分排名與真正EDB排名既誤差估計, 再加上校內學生表現反覆對B1比例既微調, 真係一定將升讀B1中學人數打個8折嚟當係B1學生比例先安全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4


526
185#
發表於 16-4-26 13:4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papa71+發表於+16-4-25+16:48+回覆+h

原帖由 hkpapa852 於 16-04-26 發表
再睇番EDB個Video, 始乎你既計算方式係啱, 但係數據假設上本身有一個大問題

正常情況下, 學生表現好少會有 ...
單看有多小%升讀B1中學,這已經有誤差。例如老師話上年40名以内是B1,可能上年41名後已經當作B2。有個排第44的以第一志願抽到 B2學梭,怎知他原来是B1.即是話上的%已經有些微誤差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04
186#
發表於 16-4-26 13:53 |只看該作者
hoyeef 發表於 16-4-26 13:47
單看有多小%升讀B1中學,這已經有誤差。例如老師話上年40名以内是B1,可能上年41名後已經當作B2。有個排第44 ...
其實一定有誤差, 因為亦有可能係排第38, 39同44位係自行收咗, 不過佢地呈3考得差咗其實變咗B2.

呈1+呈2係B1成績, 仍然有機會呈3後變B2

所以不清楚既資料太多, 只有盡能力係有限資料既情況下作較保守既估計.

不過學校資料會俾我地多, 尤其有直屬, 甚至一條龍中學既小學, 因為佢地中學部會知道大部份小學生(直升個班)既Pre-S1成績, 可以估計得更準確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5Rank: 5


2276
187#
發表於 16-4-26 14: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同意每年BANDING變化應不大,但往年的數據只能作預測,不能作總結.

至於例子中呈分成績的分野偏大,只是想引證最後%的變化.於真實裏參考價值不大.

換個說法,每間學校名列前矛的,一來呈分名次不會有這麼大變化,二來就算第一變第十五,應該仍屬BAND 1.沒有甚麼討論空間.
但如果將那1-15名的加上40,變成41-55名,就會是多間學校邊緣個案.(身處其中,呈分絕對可以於41-55名游走啊)

那末,除了PRE-S1 對應分影響了名次,而且和校外同區生比較時變數就更大了.


Rank: 5Rank: 5


2276
188#
發表於 16-4-26 14: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想想學校會有的資料...(我估咋...)

中學:
-中一生的PRE S1 成績, 但是...
(1)沒有對應小學的FULL LIST, 所以不能和小學的呈分名次做配對;
(2) 沒有區內其他學生的資料.
- 中一生來自那間小學,但是...
(1) 除了是自行收生,中學應該不會知道他們在抽獎中那個選項得獎

小學:
- 學生的抽獎名單,以及派去那間學校, 但是...
(1)沒有自行資料,不知學生是自行/甲部/乙部中獎 (除特別例子)

所以我只能說,學校的而且確有多些資料,但存在誤差,而如果依賴錯誤數據,(如用總分排名次/用33%做BANDING CUTOFF),情況會更壞.最好要問清楚小學的估算方法才較有保障.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04
189#
發表於 16-4-26 15:05 |只看該作者
papa71 發表於 16-4-26 14:29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同意每年BANDING變化應不大,但往年的數據只能作預測,不能作總結.
所以每個Band既邊緣人, 真係好難估......

見到60%學生升讀B1中學, 最後可能只有4X%係B1, 其實可能係好正常.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