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為古人設fb 這份功課夠創意(沈帥青) ...
發新帖
查看: 2235|回覆: 11
go

為古人設fb 這份功課夠創意(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2
1#
發表於 15-4-28 14: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功課何須高深、令學生怕怕?台灣中學生一份功課題目,自選一名古人幫其設fb,新世代玩意結合歷史內容,令人激讚。創意是孩子未來的重要裝備,何必仍追捧艱深強記的功課呢?

如何令學生愛上功課,對老師是考驗,或可考慮向台灣一名初中教師偷師。在台南聖功女中任教的林佳慧老師,給予一班中二學生的功課別開生面,她以「假如古人有臉書」為題目,要學生自行選擇一位已過世的中外名人,蒐集有關其資料後,代入其身份,在工作紙上以製作fb專頁形式,寫下有關內容。

網民大讚創意 逾萬人轉載

fb又怎難到如今世代的學生?結果,蘇東坡、李清照、李白、安徒生、雨果、馬克吐溫等的fb便紛紛躍然紙上,林老師形容這是「教書十年來最有趣的學生作品」,本月初上傳到fb分享,結果網民也大讚學生的創意,逾萬人轉載。

活在不同時空,但這班初中生以想像力作橋樑,以自己熟悉的fb文化,展示古人的所思所想,例如詩人徐志摩與妻子陸小曼會在fb吵架;才女李清照遭喪夫之痛,有fb留言勸她別難過;宋朝詞人蘇東坡會在赤壁打卡、發帖《念奴嬌》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曹操可「穿越」留言討論(見表)!

熟讀古人一生 重現timeline

但別以為有趣就等如容易,為古人打造fb,即是重現其「timeline」,學生並沒有憑空亂寫,而是認真弄清楚古人的個人資料、經歷及性格,令fb顯示「個人風格」,蘇東坡的fb會出現食物post,是因為學生知道他愛吃,發帖《念奴嬌》引來諸葛亮、周瑜留言,是學生熟讀作品內容。fb的帖子及留言,反映學生如何理解古人一生,沒有讀過李清照的詞,如何寫得出李清照與趙明誠兩夫婦的「現代對話」?

這不止考驗蒐集資料,更要消化資料、轉化為理解、以自己文字詮釋的能力,還加上fb元素,大把機會任由學生發揮想像力與創意,這些古人fb處處流露網絡文化惡搞本色,背後動腦筋的心思又怎會少?

4成港童 日花3小時做功課

所以,別看輕這份功課的意義,孩子學習過程中,做功課是重要一環,不少人根深柢固認為功課愈難愈好,抄抄寫寫就是學習,怕學得不夠多、不夠好,着眼點放在難度高及分量多,小一學生做小一程度功課被視為「太容易」,幼稚園唸初小課本,小學未畢業就要應付中學程度的功課,有小一常識科家課便已問垃圾徵費、內地旅遊法等。此外,功課的分量也多得驚人。香港小童群益會曾有調查指,39%學童每天需3至5小時做功課,逾40%學童過去一個月內,功課最多一天逾10份。若多於此數,相信也不足為奇。

功課成為學生噩夢,填鴨式教育理念,一味追求又難又多,只求背誦,答不出標準答案就是錯。如此又怎有樂趣可言?學習過程是思考的訓練,只一味抄寫,沒有變化空間,是扼殺思考及創意的緊箍咒,令人透不過氣來,學習失去樂趣,孩子看到功課就怕,是誰一手造成?

西方教育較自由開放,強調訓練獨立思考、創意,重視解決困難,但在另一邊廂的亞洲教育方式仍心魔難除,愛功課又難又多。全球進入新知識經濟年代,推崇創意,究竟如何學習才會有競爭力?如何學習才會在全球競爭中有更多本錢?

學生做功課 樂在其中

功課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但形式如何,則可以有很多選擇吧!台灣的老師有心思,給予學生一份如此趣味十足的功課,固然抵讚,看到古人fb流露的創意,也可以想像學生在過程中是如何樂在其中,做功課的樂趣,對香港的孩子,已久違了嗎?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2
2#
發表於 15-4-28 15:41 |只看該作者

圖片來源:林佳慧老師facebook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059
3#
發表於 15-4-28 18:07 |只看該作者
有趣~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4#
發表於 15-4-28 21:11 |只看該作者
同樣的功課,學西史,science, Maths 都得,真好玩。

Rank: 8Rank: 8


15280
5#
發表於 15-4-29 11:05 |只看該作者
fb因為係瀑布流形式顯示,又冇search系統,完成後作用不大,呢種功課主要係學識收集資料,適合初中生

其實可以用wiki個系統去做呢類project,開個題目,學生填補資料,最後畀人測試係咪好順利咁搵到需要資料,適合高中生

當然唔係去 wikipedia.org ,坊間好多呢類系統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6Rank: 6


5822
6#
發表於 15-4-29 11:09 |只看該作者
台灣教中文看起來比較有趣啊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88
7#
發表於 15-4-29 11:16 |只看該作者
這個點子好得不得了!

Rank: 5Rank: 5


4779
8#
發表於 15-4-29 19: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為古人設fb 這份功課夠創意(沈帥青)

2013年文憑試口試其中一條題目是如果你可以回到古代,你會請那一位古人為文憑試講座作嘉賓。跟為古人設fb有點似,都是考同學對古人的認識。當時很多同學都只能引孔子作例,反映同學對古人的認識比較局限。老師曉得用同學最喜歡的玩意來引發大家走進古代,更近距離接觸古人,方法值得欣賞!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88
9#
發表於 15-4-29 22:39 |只看該作者

回覆:goodenough 的帖子

Goodenough,換是你,你會請誰?可否簡述原因?



Rank: 5Rank: 5


4779
10#
發表於 15-4-30 01:4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goodenough 於 15-4-30 01:59 編輯
torunpoland 發表於 15-4-29 22:39
Goodenough,換是你,你會請誰?可否簡述原因?

選一個曝光率太小的只怕曲高和寡,要能雅俗共賞的我會選這一位,他被朱熹形容為「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月明露冷無人見,獨為先生引興長」的周敦頤。
我們認識的周敦頤都中學時從他的「愛蓮說」開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君子者也,高尚的人永遠擁有的美德。濂溪先生寫蓮,其實寓意在蓮之外。出淤泥而不染,是寫社會環境的不濟;濯清漣而不妖,是思想潔淨,能保持真我的人少。正好用來反映現今求名逐利,爾虞我詐的社會裡,真正的君子已經越來越少!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要尋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非常困難。若要找一個古人跟一班快要踏進人生另一個階段的文憑試學生來作一個演講嘉賓,趁他們雙腳還未踏出這遮庭庇蔭的校園時,為大家清清腦袋,難得周先生對蓮的鐘愛,如此態度,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點評

torunpoland  bravo!  發表於 15-4-30 06:57


132
11#
發表於 15-4-30 06:3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239
12#
發表於 15-4-30 15:15 |只看該作者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