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論盡家長論盡教育
樓主: 囝囝爸
go

論盡家長論盡教育 [複製鏈接]

Rank: 2


88
221#
發表於 08-3-12 11:07 |只看該作者
不能否認,過去十年一刀切的語文政策是徹底的失敗,之前是羊頭狗肉店林立,現在是中英文中學嚴重的分化,兩害取其輕,我還是選擇從前的政策,把教學語文的權交還學校及家長。
( 比較之下你喜歡十年前的,以英中為名實是中文教學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學店多D。)

我時常鼓吹母語教學,而且已經用第一輪選校的兩個配額來投票支持自己的理想。但其實,母語教學只是我選校中的第四個要考慮的因素,前三位依次是:校風、遠近、功課量(越少越好)。在我原先的計劃裡,女兒會在原校升讀,是英中。不過,現時似乎沒有多少家長會讓子女在囡囡的學校原校升讀,真是家門不幸。如果女兒按照原先計劃在原校讀的話,我大概不能在此鼓吹母語教育的好處,因為此舉肯定會惹來言行不一致的批評
( 你喜歡母語教學,亦因此為了女兒選擇中中,雖然你原本計劃女兒直升英中,就算是掛羊頭賣狗肉亦可,但你為了方便鼓吹中中的好處,竟放棄自巳的計劃及女兒適合英語教學的機會。)

對女兒的英文,我覺得日後要達標不難,反而在三三四新會考中,能否取得良好成績以進入大學,我卻沒有多大的把握。所以,怎樣能使女兒在學科中容易拿好成績才是我的焦點,這正正就是我和其他家長不同之處。
( 你認為著重英語教學等同不著重其他學科?)

Rank: 2


88
222#
發表於 08-3-12 11:08 |只看該作者
曾榮光將於下星期發表他的研究,從前些時間報章披露的一鱗半爪可以知道,在這畸形的大環境中,中文中學的表現是相當的不濟,遠遠達不到母語教育應有的效果。下星期,香港將會有很熱熾的討論,母語教育的「死因」,將會由學者判定,不過我可以在此大膽預測,self fulfilling prophecy會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 但由始至終 self 是你自巳,難道你可為女兒讀書? )

在不少家長的心目中,進不了英中的孩子是廢柴,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們的孩子很容易會相信自己就是廢柴,於是,他們會傾向做廢柴做的事,最後比較大機會真的變為廢柴。如果這是主因,那麼,只要家長們都像我,快快樂樂地讓小朋友進入中中,母語教學的好處就會顯現出來了。
( 你原本計劃做廢柴,但想女兒能快快樂樂讀中中,所以放棄做廢柴,但你始終你有曾經想做廢柴的想法,有此想法,你會傾向做廢柴所做的事,最後比較大機會真的變為廢柴。)

記得在回歸前,非常多學者支持母語教學。但是到了今天,還只是過了十年多一點的時間,母語教學的聲音已經變得極為微弱,在有份量的人當中,可能只剩下施永青一人,越俎代庖,為母語教學發出一絲微弱的聲音而矣。似乎支持母語教學的學者都受到天譴,全都死掉了。學周星馳月宮寶盒度話齋:「天意大曬家嗎!」,天意如此,香港只能夠回歸到羊頭狗肉店林立的時代了。

你的意思是施先生的子女讀的都是中文中學?
沒有這個意思。
結論:哦!原來鼓吹母語教學的人是沒有意思將子女送入中文中學的,難怪母語教學受到天譴了。你為了鼓吹母語教學,甘願放棄自已的計劃,女兒入讀英中的機會,將自巳及所有入讀英中,不能入讀英中的學生、家長視為廢柴,來成就你這個烈士。

忠告:Eviepa 你有病呀,快快找醫生吧。


12651
223#
發表於 08-3-12 14:3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514
224#
發表於 08-3-12 15:4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514
225#
發表於 08-3-13 15:5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26#
發表於 08-3-13 22:3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awah112 於 08-3-12 14:30 發表
做爸爸既,每天辛勞工作,放工後仍願意花2個小時以上培育兒女,係一件好難得既事,香港有幾多爸爸可以做到?(反而好多爸爸係賭馬,玩車方面可以好勤力 )......大家冷靜d,唔洗咁勞氣...... ...


擒日原本又借題發揮,略作回應,後來發現原來傳唔到出去.不過,響咁既"討論"氣氛下,傳唔到出去都不失為好事

今日八掛,看awah112您的網頁,原來又添了不少猛料.以下就係其中片段:

作為父母,我認為在一個兒童成長過程中應該教育他們七種的技能:
  • 是語言的能力(Language Skills);
  • 是信念(Faith and Attitude):宗教的信念或對人生的態度及主見;
  • 是量化的思考能力(Art of Thinking):衡量物質及事件的比較,從而辨別是非;
  • 是見識(Exposure),應該要給他不同人生體驗,令他們有廣闊的世界觀;
  • 是個人紀律(Life Discipline),使他們將來在社會工作時,能夠更容易適應群體、個體的生活及社會的遊戲規則;
  • 是外至內的思考方式(Outside-In Thinking);
  • 是快樂的人生觀的定義(Happiness)。

如果你想做到《創意育兒》,作為父母亦需要學懂六個執行策略要訣:

  • 是要有一個恰當的期望來養育子女(Set Proper Expectation)。
  • 一個正確的溝通方式(Appropriat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你如何跟兒女溝通呢?
  • 以身作則(Leading by Example)。
  • 所有事情從鼓勵出發,用鼓勵的言語來激發他們,從而令他們擁有樂觀的態度及正確的人生觀(Language of Encouragement)。
  • 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強、弱、和喜好而設立自己的人生目標(Goal Setting)。
  • 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讓他們長大(Healthy Surrounding)。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8-3-13 22:4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27#
發表於 08-3-13 23:14 |只看該作者
關於語言能力和人生觀,我想分享一件令我印象頗深刻的事:

有次跟相識十多年的一個朋友圈子聚會,因都相識於微時,我說話忘了帶腦,跟一位感情很好,結婚逾十載的夫婦聊起,問其夫:點解你地結婚咁多年都唔生細路?
佢答:因為我好遺憾自己係中國人--答案認真到令我意外,真係無以為繼
因為我以上果位朋友,大學時期係讀英文系,去外國繼續進修,讀博士期間,卒之捱唔住,要轉讀中文系,先攞到個PhD,而家響香港某大學教緊中文通識.所以我雖然係學中文,但對香港好多家長以子女不擅中文為榮,都只係覺得人各有志咁話.

不過,就個人而言,我會希望自己仔女領略到中文之美同作為現存唯一仍通行既象形文字既特性.

自己既國籍、種族,唔係自己揀既,你當然可以選擇鄙視或者仇恨,甚到可以同Jackson家族咁,玩人體白繪都得,咁係閣下既自由.但,呢D既價值觀未必咁需要視之為當然既價值

我覺得母語教學既政策,最大敗筆係宣稱同實際效果相反,響學校當中搞標籤同分化.官員一方面話母語教育好,一方面就將英文中學升上神檯,絕對係殖民地官員個腦先諗得出黎既邏輯.

家長呢?思維都係活響殖民地時代,果時國家內亂,大量有知識但英文運用能力未必好既南來殖民,響殖民地既歧視下,被迫從事非擅長,薪金亦相對較低既工作,於是視英語為改善地位及謀生能力既唯一途徑,更甚者,以不懂/不擅母語自抬身價.
考慮到中文其實比較難學,假如家長認為子女只需學會一種語言就夠,揀英文其實也無可厚非,我不會認為上述所言乃暴發戶心態.但,是非黑白需分清楚,這種選擇不應上升為普遍價值.


12651
228#
發表於 08-3-14 01: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


15
229#
發表於 08-3-14 09:08 |只看該作者
請問可否介紹幾所值得推薦的中文中學作參考?

Rank: 8Rank: 8


19503
230#
發表於 08-3-14 09:3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8-3-13 23:14 發表
....
考慮到中文其實比較難學,假如家長認為子女只需學會一種語言就夠,揀英文其實也無可厚非,我不會認為上述所言乃暴發戶心態.但,是非黑白需分清楚,這種選擇不應上升為普遍價值. ...


正因不需要亦不應作出這種選擇,所以香港的教學語言政策不應強制初中只可用單一教學語言教授所有學科知識。家長和學生其實無從選擇,選英中,就所有學科都不能用母語教學,或雙語教學,長遠來說減弱了以中文學習專科知識的能力。選中中,孩子日後又如何適應以英語教學為主的大學課程呢?

Rank: 8Rank: 8


19503
231#
發表於 08-3-14 10:2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stjoboldboy 於 08-3-13 15:53 發表

....
The fifth tier of factors, socio-cultural learning environment, has also produced som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HKCEE results. Parental Supervision at individual level has consistently produced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effects in most subjects. ...


閱讀這些研究,要小心去想因果關係。成績不好可能是令至家長更多的監控(parental supervision)的原因,而不一定是家長監控引至成績不好。


514
232#
發表於 08-3-14 10:4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9503
233#
發表於 08-3-15 06:58 |只看該作者
學者力數母語教學4缺陷

【明報專訊】連續8年追蹤母語教學政策的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曾榮光,終於全面公開研究結果。他總結研究,力數母語教學四大缺陷,分別是拖累中中生升學機會,以及中中生學習未必深、未必多、未必佳。他敦促政府,「政府應由學校專業問責地自主決定教學語言」。......

http://hk.news.yahoo.com/080314/12/2qn0g.html



中大教育學院發佈研究結果:

          《教學語言政策對教育晉升的效果》
......

研究對這兩屆中學生在中學晉升到大學過程中的以下五個階梯的成功機會(即勝算率)進行分析:
            
  • 中學會考五科及格或以上,其中包括中、英語文(課程甲或乙)科;
  • 中學會考取得8分或以上,其中包括中、英語文(課程甲或乙)科;
  • 中學會考取得14分或以上,其中包括中、英語文(課程甲或乙)科;
  • 高等程度會考取得兩科AL或1科AL及2科AS及格,及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與英語運用科及格(即JUPAS中,七所大學的最低入學要求);
  • 與 (4.) 成績相同,惟英語運用科須取得D級(即JUPAS中,港大的最低入學要求)。
在分析語文分流對上述五項升學階梯的「勝算率」時,學生的五項背景因素均透過統計方法加以控制,包括 (1) 學生小六派位成績、(2)學生家庭社經地位、(3) 學生性別、(4) 同屆同學的平均小六派位成績,以及 (5)同屆同學的平均家庭社經地位。根據這些因素,研究探討相同背景的香港學生,被分派到中文或英文中學就讀對他們在多個升學階梯的「勝算率」所產生的影響。

.......

當進一步探討造成中中生在多項教育晉升階梯的「勝算率」中的不利處境時,研究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成因是中中生在英文科考試成績上顯著落後於英中生,其中高考英語運用一科的成績尤其遜色。

......

http://www.cuhk.edu.hk/cpr/pressrelease/080314c.htm

中  中  生  「  轉  台  」  英  文  助  升  大  學

(星島日報報道)本報早前獨家披露,中文大學一項追蹤研究顯示,首批接受母語教學的中學生,入讀本港大學的機會率較英文中學學生大減一半。不過,負責研究的學者曾榮光昨表示,若中文中學學生在中四、中五轉用英語學習,入大學的機會明顯增加,與英中生的差距收窄至約百分之十五。......

研究又顯示,在整個中學階段,中中生的英文成績一直落後於英中生。完成初中三年後,中中生在科學及社會科目成績增值較英中生高,但當中中生應付會考時,他們較英中生增值的科目減少至生物、地理及世界歷史科。直至高考時,中中生的成績優勢幾乎完全消失,僅能在地理科跑贏英中生。

......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loc/0315ao03.html

母語教學扼殺中中生

【東方日報專訊】推行十年的母語教學屢遭抨擊,但政府一直「死撐」,且沒有公布由中文大學負責進行的追蹤研究,至近日政府表明會調整政策,該研究始「解禁」曝光,揭示首兩屆中中學生,會考達十四分和中英文合格、及入讀本港大學的機會分別均較英中學生少四成及一半。......

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曾榮光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自九八年起進行七年的追蹤研究,追蹤全港一百間中學共三萬名學生,當中廿四間為英中,研究母語教學對學生會考及高考成績的影響,○五年已完成所有研究,但一直不獲教育局理會,亦沒有向外公布研究報告,至近日才「解禁」,曾榮光昨表明不願猜測政府背後動機,指自己不是為官員做私人研究,要把結果公告天下。

......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669924/1.html

英 中 學 額 少   逾 三 成 學 生 被 埋 沒

【 蘋果日報訊 】 每 年 雖 有 40% 升 中 生 適 合 以 英 語 授 課 , 但 原 來 英 文 中 學 學 額 根 本 不 足 , 約 三 分 一 這 類 學 生 被 踢 入 中 文 中 學 。.......

......

曾 榮 光 表 示 , 各 區 英 中 數 目 不 同 是 歷 史 因 素 , 但 是 母 語 學 政 策 最 荒 謬 的 設 計 , 「 學 生 唔 好 彩 派 公 屋 入 將 軍 澳 , 就 少 機 會 入 英 中 。 」 他 尚 指 出 , 每 年 有 40% 升 中 生 適 合 以 英 語 授 課 , 但 英 中 學 額 卻 只 有 27.8% , 根 本 不 足 夠 。

[ 本文章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3-15 07:28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234#
發表於 08-3-15 14:02 |只看該作者

英 中 學 額 少   逾 三 成 學 生 被 埋 沒

【 蘋果日報 訊 】 每 年 雖 有 40% 升 中 生 適 合 以 英 語 授 課 , 但 原 來 英 文 中 學 學 額 根 本 不 足 , 約 三 分 一 這 類 學 生 被 踢 入 中 文 中 學 。 由 於 英 中 學 額 分 佈 不 均 , 西 貢 和 離 島 可 能 是 最 多 適 合 以 英 語 授 課 的 學 生 , 被 埋 沒 在 中 文 中 學 的 區 域 , 兩 區 學 生 能 入 讀 英 中 的 比 率 均 不 足 一 成 ; 灣 仔 區 則 有 逾 半 學 生 能 升 讀 英 中 , 比 率 全 港 最 高 。

灣 仔 區 入 讀 率 最 高98 年 推 行 母 語  學 時 , 有 114 所 中 學 獲 准 在 初 中 以 英 語 授 課 , 各 區 英 中 分 佈 由 一 所 至 15 所 , 而 離 島 區 則 沒 有 。 根 據 中 大  育 學 院 曾 榮 光 昨 日 公 佈 的 統 計 分 析 , 去 年 各 區 共 有 13,190 個 英 中 學 額 , 佔 整 體 中 一 學 額 27.8% 。

去 年 灣 仔 區 學 生 升 讀 英 中 的 機 會 率 達 57.6% , 較 98 年 增 加 近 10 個 百 分 點 ; 其 他 依 次 為 中 西 區 、 九 龍 城 及 油 尖 旺 區 , 升 讀 英 中 機 會 率 約 四 成 至 五 成 多 。 只 有 一 所 英 中 的 西 貢 區 , 區 內 學 生 升 英 中 的 機 會 率 只 有 6.8% , 比 排 尾 三 的 元 朗 區 少 約 10 個 百 分 點 , 僅 高 於 離 島 區 。

曾 榮 光 表 示 , 各 區 英 中 數 目 不 同 是 歷 史 因 素 , 但 是 母 語  學 政 策 最 荒 謬 的 設 計 , 「 學 生 唔 好 彩 派 公 屋 入  將 軍 澳 , 就 少  機 會 入 英 中 。 」 他 尚 指 出 , 每 年 有 40% 升 中 生 適 合 以 英 語 授 課 , 但 英 中 學 額 卻 只 有 27.8% , 根 本 不 足 夠 。


97 年 18 區 學 生 入 讀 英 中 機 會 率
(97 是否應為 2007, 囝囝爸註)

區 域 : 灣 仔
英 中 數 目 : 9   機 會 率 : 57.6%
與 98 年 比 較 : +9.2%

區 域 : 中 西 區
英 中 數 目 : 9   機 會 率 : 52.8%
與 98 年 比 較 : +2.8%

區 域 : 九 龍 城
英 中 數 目 : 15   機 會 率 : 41.7%
與 98 年 比 較 : +1.1%

區 域 : 油 尖 旺
英 中 數 目 : 8   機 會 率 : 39.1%
與 98 年 比 較 : +3.0%

區 域 : 大 埔
英 中 數 目 : 6   機 會 率 : 36.5%
與 98 年 比 較 : +10.9%

區 域 : 深 水  
英 中 數 目 : 7   機 會 率 : 35.5%
與 98 年 比 較 : +1.0%

區 域 : 沙 田
英 中 數 目 : 13   機 會 率 : 34.0%
與 98 年 比 較 : +2.5%

區 域 : 東 區
英 中 數 目 : 6   機 會 率 : 25.7%
與 98 年 比 較 : +0.4%

區 域 : 黃 大 仙
英 中 數 目 : 6   機 會 率 : 25.4%
與 98 年 比 較 : -6.8%

區 域 : 南 區
英 中 數 目 : 3   機 會 率 : 22.7%
與 98 年 比 較 : +3.7%

區 域 : 荃 灣
英 中 數 目 : 3   機 會 率 : 20.8%
與 98 年 比 較 : +2.6%

區 域 : 觀 塘
英 中 數 目 : 7   機 會 率 : 20.6%
與 98 年 比 較 : -3.7%

區 域 : 葵 青
英 中 數 目 : 6   機 會 率 : 19.5%
與 98 年 比 較 : +1.2%

區 域 : 屯 門
英 中 數 目 : 7   機 會 率 : 19.5%
與 98 年 比 較 : +0.0%

區 域 : 北 區
英 中 數 目 : 3   機 會 率 : 19.3%
與 98 年 比 較 : +4.9%

區 域 : 元 朗
英 中 數 目 : 5   機 會 率 : 17.5%
與 98 年 比 較 : +0.2%

區 域 : 西 貢
英 中 數 目 : 1   機 會 率 : 6.8%
與 98 年 比 較 : -2.0%

區 域 : 離 島
英 中 數 目 : 0   機 會 率 : 4.5%
與 98 年 比 較 : +3.3%

整 體
英 中 數 目 : 114   機 會 率 : 27.8%
與 98 年 比 較 : +0.8%

註 : 離 島 區 雖 沒 有 英 中 , 但 獲 其 他 區 英 中 分 配 少 量 學 額

資 料 來 源 : 中 大 教 育 學 院

[ 本文章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8-3-15 14:25 編輯 ]

Rank: 3Rank: 3


198
235#
發表於 08-3-15 22:53 |只看該作者

入大學中中生:對英文仍無信心

【明報專訊】畢業於南區一所中文中學、現已升讀中文大學的Polly坦言︰「到現在我的英文仍很差。」她歸咎因就讀中中而少接觸英語,至今仍對英文全無信心,害怕與外國人對談。Polly形容入讀中中是「人生嚴重錯的一步」令她非常後悔,更斷言「母語教學是失敗的政策」。

「入中中是人生嚴重錯一步」Polly會考英文科第一次獲E級,後來重考獲D級。她表示,就讀中中後英文科成績大跌,從中一的全級第20名跌至中二的不及格,學校讀書氣氛亦低落,從此全無信心使用英文,又指自己的英文差至中四才得知「expect」(期望)一字何解。她擔心同樣就讀中中的弟妹難升大學。

中四轉英文班始改善

Polly覺得以英文學習術科有助升讀大學,中四時選擇「轉台」,成功進入校內的英文教學班,上課時戰戰兢兢及相當吃力,需不時讀英文報紙、聽收音機等學習英文,才令成績有所進步。她為應付高考,更需在校外密集式補習,終於高考英文取得D級。

她說,中中生若中四轉為英文學習,會較易銜接大學,但適應期卻相當困難,有同學中六才開始以英文學習術科,結果「追得很辛苦」,甚至要求教師把英文考卷改為中文。

一心一意不做廢柴嘅polly都後悔,我唸佢情願做廢柴好過了。

仁人君子eviepa睇怕家最開心都係你啦!全世界都驚做廢柴,最終都會成為廢柴,只有你個女能開開心心讀書,真係好一個 “仁人君子”
不過真係好想知道,香港有那一間不掛羊頭賣狗肉嘅而又校風好嘅中中,令你個女能開開心心上學去。不妨介紹吓呀?


514
236#
發表於 08-3-17 12:1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493
237#
發表於 08-3-17 13:21 |只看該作者
123456789

大家在討論之前,有沒有在心裡讀了一次這九個數字?
如果有,我相信大家的發音一定錯,因為這是阿拉伯文.

但這幾乎是全世界的人都能明白的符號.為什麼我們亳不抗拒?

會考文科生和理科生,事實上理科較多9A 10A.因為理科答案有絕對性.(中學階段),文科有時真的是觀點與角度.

再看我們精英的大學選科比例.中國歷史.中國文學,總之以中文為教材的學系,是如何?學位又有多少?

我是機械工程畢業,坦白說.中文本的教科書,少之又少.即使有,亦不會看.因為太多專用名詞,我無法每個都去雙語廣播.當去翻中文書,看定義時真的會抓狂.

曾在這議題提到,西方為符號文字,在系統發展,中文是很難體齊的.加上學術研究,論文的發表交流.英文本是大家通用的.就以阿拉伯數字一例,可見學術不會就語言而因噎廢食.

如果我們不認為大學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那麼什麼語教學都不是問題,學習什麼都不是問題.!如果想孩子先完成大學課程,那麼,選讀中中,是矛盾的行為.當然,以決心修讀中文為教本的科系除外.

看到英中,中中之爭辯,本來不想再參與,但奇怪C430的回應,所以看一看其他論題,瞭解一下這裡發生了什麼事.但看到了大家都在討論研究報告.所以提出另一觀點.

我想指出的是,無論醫,,,工學院,涉及英文教材的比例相當多.尤其在定義部份,看中文會十分吃力,因為這是翻譯語.夾雜一些新創名詞,往往比瞭解英文原意更花時間.學習會因此造成障礙.

英中在學生吸收能力最強的一段時間,予以大量閱讀英文的訓練.在大學上接軌就變得較容易.教材的選擇,就是為什麼大部份科系要求英文要到一定水平原因.

我在 BAND5 中學畢業,但數理化生物,都是英文教材,到了中五,我的經驗,是習慣了英文,反而對中文參考書不大接受.生物,更是 考了一個 B.

可以選英中, 為什麼要降格到中中,孩子長大萬一真的吃虧,你想他會怎樣面對你.即使孩子明白你是出於愛,那麼,你如何面對他?


PS. 430 我舉董仲書是因為他倡議罷黜百家,獨專儒家而造成中國哲學家的凋零.並非指他是大哲學家.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38#
發表於 08-3-17 18:50 |只看該作者
基於原作者的意願,刪去以下文字......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8-3-18 10:25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39#
發表於 08-3-17 22:3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stjoboldboy 於 08-3-17 12:18 發表
Eviepa,

想信我都係你個永不回應既名單中既其中一員!

不過都要俾個善意忠告, 現在只係三月, 立刻改弦易轍,同令愛搵間有質素既官津或直資英中,仲為時未晚! ...


stjoboldboy:

多謝你的善意忠告,不過我固執起來是無可理喻的。

找學校取決於很多因素,對我來說,中文、英文只是較不重要的一環,比如說,有一間校風不錯、離家甚近、功課較少的英中學校會收我女兒的話,我會樂意地說服她去入讀。

我心目中有一套自覺良好的讀書計劃,如果是讀中中的話,效果會比英中更好。雖然,曾榮光的研究結果指出了中中的種種問題,但我仍相信,只要家長在家中作出適當的指引,令子女不會走錯方,母語教育的好處便會發揮出來。

Eviepa

Rank: 5Rank: 5


4747
240#
發表於 08-3-18 08:4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3-17 22:31 發表


stjoboldboy:

多謝你的善意忠告,不過我固執起來是無可理喻的。

找學校取決於很多因素,對我來說,中文、英文只是較不重要的一環,比如說,有一間校風不錯、離家甚近、功課較少的英中學校會收我女兒的話,我會樂意地說服她去 ...


Eviepa,

Know that you always support using "mother tongue" as teaching language.  Just wonder what is the "real" mother tongue of HK people - someone in another discussion forum said that "香港人的母語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而是一種中英混集的怪胎語言。"  I think that it is quite true for the average public!  Just like those local pop songs, usually they will have one or two sentence in English in the chorus, which sounds very awkward (to me).  And, in fact, now EDB decides to abolish the EMI/CMI policy and allows schools to be bilingual.  Do you agree then?   Is our mother tongue "bilingual"??

Just like you, I have always been coaching my elder daughter on her studies at home in primary, but once she started studying in secondary, she no longer willing to learn any more at home as she is already very busy with her school work.  She socials a lot with her peers on academics and is always working independently on her own.  

So as some other parents have said before, kids in secondary stage are more affected by their peers at school.  Parents have to let go and provide guidance more on conduct/value judgement and career direction.  I believe you are well aware of this.

[ 本文章最後由 WYmom 於 08-3-18 08:50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