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續...
說回閱讀, 我想是追求內容多於閱讀學習本身意義. 前人少娛樂, 以閱讀為消閒, 不一定為興趣. 要學有所成的人, 一定要拼勁, 十年寒窗苦讀, 其目標或名或利. 當然也有如陶淵明些淡泊名利的名士學者, 但他們小時初讀也要經一番刻苦背誦的語文訓練, 才能發現開啟他們的興趣天才. 現今小朋友喜歡閱讀也祇追求知識或故事內容, 少些學習意念, 更會樂在其中. 我不認為金庸語文上佳, 他也把小說詞句改動過一二次, 但他的小說我也反覆看了三五次, 因為人物情節, 可稱一絕. 以閱讀金庸小說時間, 改為刻意鍛練語文, 相信更有成效. 但閱讀我總以興趣為依歸.
中文閱讀, 你的說法沒錯. 在有語境下, 不用閱讀訓練, 進行應沒有困難. 以前很多粗通文墨的草根階層, 也有能力閱讀報刊, 能力也隨日月漸進, 出口成文, 因可從生活聽講印證. 我從不擔心囝囝中文. 在小學對中文着力不多, 少課外閱讀習作, 祇從基本學校課程, 他也學到基實字彙, 有一般閱讀能力, 祇書寫較為薄弱. 我想足以夠他日後所用, 日後有興趣或有更高應用需要時, 也可學得更好.
英語學習, 香港環境下, 除讀之外, 聽寫講機會不多, 無應用目標也不易引起學習興趣. 要學到應用標準, 不易為之. 所以英中是必然之選. 小兒中學年多來從科學歷史地理家政中, 也學到不少英語專門詞彙, 從通識中政治社會文化個人培養相關的也學到不少. 術科中自然有序有目標學習, 過程中也要不少相關英語聽講寫讀, 筆記, 功課, 作答量也多. 到高中時, 學習目標動力會引發更多課外術科閱讀, 不知不覺間學到實用性應用英語. 名校學生, 沒有較多課外閱讀時間, 但從英語術科閱讀量也不少, 雖因人而異, 也可以學好英語. 這以上都不是沒有目標動力的課外學習可容易達到的.
學習不祇語文科目, 現今社會要求以表現能力知識為主, 語文好不一定在各行業出人頭地, 當然會有優勢. 我對兒子學習以各方平衡為主, 語文為重, 學到達標為基, 不求出眾. 語文和知識, 在這開放社會下, 可終生學習, 終生增進, 不爭一時一刻. 成功與否, 要看個人才智努力.
香港教育而言, 也希望當局制定政策, 規管學校減少功課(或祇在學校完成), 減少測考, 不是主科也不作考試, 減少無謂科目背誦.. 讓孩子們在小學有更多時間學好語文, 課餘也有更多時間作課外閱讀或興趣學習. 對落後學生每年每級用力跟進, 到升中時學生都有基本語文運算能力.
[ 本文章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8-1-15 11:2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