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八大取錄首屆文憑試成績
查看: 6497|回覆: 30
go

八大取錄首屆文憑試成績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
發表於 12-10-6 10: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2-10-7 13:12 編輯



  (星島日報報道)首屆中學文憑試共有逾九萬名中六學生參加,但八大院校提供的資助學額只有約一萬五千個,正所謂知己知彼,若要成功取得學額,必須先要了解八大院校各課程的收生要求,才可突圍而出。八大院校昨日公布首屆文憑試考生入學成績,大體上將成績分為七級,但每級的計分法卻各有不同,為幫助第二屆文憑試考生於聯招選科時部署策略,本報現將八大院校公布的各課程收生成績,包括成績中位數、最高及最低分數等全部羅列,讓考生從中得知心儀學科的收生水平。


香港大學



  被譽為「香港第一學府」的香港大學,每年均吸納不少尖子。港大為首屆中學文憑試考生提供三十四個學士學位課程,收生以5**為七分,如此類推計算,當中有八個課程的收生成績達滿分三十五分,包括法學士、內外全科醫學士、藥劑學、理學士(精算學)、
工商管理學(法學)、社會科學(政治學與法學)、理學士(計量金融)和工商管理學(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收生最低的為文學士(建築文物保護)和工商管理學(資訊系統),學生五科平均取得四級,取得二十分,已有機會獲取錄。


中文大學



  設有八個學院的中文大學,為首屆文憑試考生提供四十八個學士學位課程,該校尤其重視考生語文能力,大部分課程要求中、英文科成績中位數達四級或以上,當中收生成績最高課程為環球商業學,中、英、數和一科選修科成績中位數均為5**,成為不少尖子的心儀課程,估計來年競爭將愈趨激烈。至於收生成績最低的課程,是文化研究和宗教研究,考生只需四個必修科加兩個選修科的成積中位數均達四級,便有機會入讀。


科技大學



  以理、工科和商科課程聞名的科技大學,設有理學院、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和人文社會科學院,該校一直按學院收生,學生升讀大學二年級時,才按興趣和成績選讀主修課程,但到一三學年,科大將抽出環球中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國際科研和環球商業管理三個課程獨立收生。該校收生成績最高課程為工商管理,英文、通識教育和兩個選修科成績中位數均達五級或以上,收生成績最低則為工程學,但對數學科和兩個選修科文憑試成績中位數要求有四至五級。


理工大學



  理工大學共提供五十二個學士學位課程,所提供的課程較多樣化,亦較為職業導向,該校只計算中學文憑試四個核心科目加一個選修科成績,收生以5**等於六分,一級為○分計算,收分最高為物理治療學,五科成績中位數為二十一點七分,緊隨其後是職業治療學和放射學,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醫療人手短缺下,估計未來此類科目的收生將愈趨激烈。至於收分最低是社會科學廣泛學科和運輸系統工程學,考生只需五科成績中位數達十四點三分,即有機會獲該等課程取錄。


浸會大學



  一直秉承全人教育理念的浸會大學提供十多個課程,其中以傳理學、中醫學及視覺藝術最為人熟悉。根據該校的首屆文憑試收生數據,中醫學及生物醫學和歐洲研究(德文)成為收生成績最高的課程,須平均有一個核心科目達到5*。此外,在大學四年制下,傳理學院改為學院收生,學生獲錄取後可選修電影與媒體藝術、新聞、組織傳播或公關及廣告。另外,坐落於啟德校園的視覺藝術院,其前身為英國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屬政府二級文物保護的歷史建築物。


城市大學



  城市大學與科大和嶺大一樣以學院收生,城大共設有六個學院,包括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科學及工程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創意媒體學院和法律學院。除創意媒體學院和法律學院計算文憑試考生兩個選修科外,其他學院都計算一個選修科;而在計算成績時,城大不同學院對個別學科的計分比重都不同,例如商學院,在英文和數學的計分比重較其他學科高。按城大的數據,收生成績以能源及環境學院最高,文憑試五科成積中位數要達三十三分。


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是本港唯一一所以博雅教育為辦學理念的院校,要求學生必須入宿兩年或以上,設有三個院系,包括人文學、商學和社會科學,並以文學士、工商管理及社會科學採用大類收生,學生獲錄取後才選擇主修課程,較受歡迎的文學士提供中文、文化研究及歷史等七個主修課程。該校計算考生四個核心科目及一個選修科目的成績,首屆的收生數據顯示,三個課程的平均總分均達四分或以上,意昧考生平均考獲最少五科四級,才有獲錄取的把握。


香港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一直建基於培訓優秀教師,提供逾十個與中小學及幼兒教育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涵蓋中英數、通識教育及多個術科範疇﹔該校近年亦拓展教育以外的學士學位課程,如語文研究、創意藝術與文化、心理學和全球及環境研究。該校收生計算四個核心科目及一個選修科目的成績,以5**等於七分,依次至一級等於一分計算,該校所有學士學位課程總分平均達十八至二十分,換言之,考生須考獲三至五科四級,才有機會被錄取。
   7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2#
發表於 12-10-6 21:28 |只看該作者
港大八系新生「滿分入學」



首  屆  文  憑  試  考  生  逾  九  萬  人  ,  加  劇  了  入  讀  大  學  的  競  爭  。

  (星島日報報道)第二屆文憑試生將於十二月四日或之前,向大學聯合招生處提交二十個選科申請,為幫助考生選科,八大院校昨日公布取錄首屆文憑試生的入學成績,包括成績中位數、最高及最低分數等,其中港大有八個課程的最高收生成績,均達滿分即五科5**,而大部分院校課程的收生成績亦遠高於「三三二二」的最低要求,平均五科須達四級或以上。不過,學友社則批評,各院校昨日公布收生成績的方法不一致,令師生難以計算不同課程的入學機會。

  今年首次推行的中學文憑試,除了因為考生人數逾九萬人,遠高於高考的三萬人,加劇了入讀八大院校的競爭外,在沒有往績參考下,亦令考生格外感到徬徨,八大院校昨日公布首屆文憑試的收生成績,令第二屆考生終於可以有所參考;不過,由於八大院校各有不同的入學計分法,加上各院校昨日以不同形式公布收生成績,考生要將同類課程進行比較亦非易事。

  香港大學公布收生成績時,計算最佳五科成績總分,並分別羅列三十四個課程的最高及最低分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浸會大學及嶺南大學,則只對外公布四科核心科目及選修科目的個別分數;至於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則只公布四科核心科目加一科(部分課程兩科)選修科目的總成績中位數。

  在一眾院校之中,港大有八個課程成為「尖子之冠」,包括法學、內外全科學士、藥劑、計量金融、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等,學生的入學成績高達五科5**。雖然文學士(建築文物保護)及工商管理學(資訊系統)成為港大收生成績最低的學科,惟考生至少仍須考獲五科四級。部分傳統尖子熱門學科,如中大環球商業學、藥劑學、醫學,與高考成績相比,文憑試收生成績繼續高企,考生平均考獲三至四科5**。

  工程學一向被學生稱為「水泡科」,但從各院校的收生成績來看,已非「水泡」。中大工程學的平均收生成績為「5*543」,科大工程學亦平均取錄考獲「5443」的學生,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工學士/理學士)更成為該校收生成績最高的學科。此外,因應四年制課程,個別院校今學年首次推出新課程,包括港大城市研究、中大文化管理、教院心理學等,收生成績亦不俗。

  部分大學收生成績最低科目,當中不乏有前途的學系,如港大的文學士(建築文物保護)、工商管理學(資訊系統)、城大的創意媒體學院及浸大的視覺藝術。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認為,八大收生成績偏高屬意料中事,「首年文憑試有二萬六千名考生考獲最低入學要求,惟資助大學學額只有一萬五千個,故將整體入學成績向上推高。」

  不過,他批評,由於院校各自以不同形式公布收生成績,學生及輔導老師須花額外時間換算成績,同時難以比較不同課程的入學機會,故希望院校能加以改善。他指,收生成績中位數對應屆文憑試考生具參考價值,「考生在了解成績後,能為自己定立更清晰的目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3#
發表於 12-10-6 21:29 |只看該作者
城大建築副學士成收生之最



由  於  部  分  學  生  過  於  保  守  ,  都  傾  向  報  讀  副  學  士  。

  (星島日報報道)參與聯招的八所院校中,有三所提供資助副學位課程。昨日公布首屆文憑試收生成績中,平均入學成績為五科三級。輔導專家認為,由於不少首屆文憑試考生考獲最低入學要求,部分人或因保守緣故而於聯招改選中揀擇副學位課程,間接推高課程的收生成績。

  城市大學、理工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是三所分別提供資助副學位課程的院校,共有十八個副學位課程。當中以理大提供十六個副學位課程最多,城大和教院各提供一個課程。教院提供的幼兒教育高級文憑,以及城大建築學/屋宇裝備設計工程學/建造工程及管理學/測量學副理學士,成為眾副學位課程中的收生之最;在計算中、英文及三科最佳成績科目,考生五科平均至少考獲第三級。

  至於理大提供的高級文憑課程中,以化學科技收生成績最高,五科總成績中位數為十六點八分;產品設計創新科技的收生成績則最低,中位數為十一點九分。另外,理大部分熱門高級文憑課程的收生成績,如社會工作、酒店業管理、電機工程學、建築科技及管理學、應用物理學等,平均須取得十五分始有機會獲取錄,即考生平均至少取得五科三級成績。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認為,不少首屆文憑試考生考獲「邊緣」成績,他們會因保守緣故而於聯招揀選副學位課程,故即使考獲五科第二級,也不保證獲得取錄。他建議第二屆文憑試考生,可參考八大昨日公布的數據,並按其校內中五成績,對照及評估入學成績。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4#
發表於 12-10-8 12:43 |只看該作者
大學聯招選科倡「博前穩後」



學  友  社  舉  行  聯  招  選  科  策  略  講  座  ,  吸  引  八  千  一  百  人  出  席  。

  (星島日報報道)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須於十二月初前,向大學聯招處提交課程選擇。學友社昨舉行三場選科策略講座,吸引超過八千一百名學生到場「取經」。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表示,雖然院校已於上周公布首屆文憑試考生的入學成績,惟公布方式不一,個別院校亦有不同計算成績方法,考生必須掌握遊戲規則,並採取「博前穩後」策略。他又建議考生以個人興趣和能力選科,不應人云亦云。

  為協助應屆文憑試考生選科,學友社昨舉行三場大學聯招講座,講解選科策略和面試技巧,吸引八千一百人出席。除八所資助大學派員解答學生問題外,亦有自資院校向學生提供升學資訊。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指,資助學位課程入學門檻高,而且各院校計分方法不一,令學生選科時感到困難。雖然各院校公布上屆收生成績,可作為參考依據,但公布方式和計算成績方法皆有差別,考生不宜直接比較。

  他建議考生先了解各院校和課程的計分方法,掌握遊戲規則,以便計算入讀心儀學科的機會,並於排序時採取「博前穩後」策略,「首兩個志願可以進取冒險,其後四個選擇則要穩陣。」列豪章又指,學生選科時應先考慮個人興趣和長遠目標,建議考生可與校內老師商討,評估公開考試成績,再作課程排序。

  列豪章又指,受雙班年影響,一二/一三學年供文憑試考生的資助高級文憑學額只有一千七百多個,相比以往少,令入學成績推高,部分課程收生中位數比學士課程更高。他預計來年學額回升,收生成績將略為下調。

  昨日出席的學生皆以應屆考生為主,亦有家長陪同子女到場。中六生黎同學指,同校參與首屆文憑試的學長,因選科策略失當,即使考獲不俗成績,亦未能獲派資助大學學位,因此特意來取經,「現在的策略是漁翁撒網,甚麼類型的講座都去聽,因為很擔心自己在升學策略上輸蝕。」

  有意入讀大學護理學系的盧同學則表示,對文憑試的要求和評分方式所知不多,期望能通過講座,了解更多應試技巧和院校要求,增加入讀心儀學科的機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5#
發表於 12-10-8 12:44 |只看該作者
文憑試同分個案 個人自述突圍


  (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文憑試以水平參照方式評分,學界估計會有大量學生出現同分成績,令院校收生困難。昨日出席學友社講座的多名院校代表指,上屆收生的確曾出現學生同分的「邊緣個案」,院校會參考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個人自述等,呼籲考生勿輕視填寫相關資料的重要性;亦有院校建議考生,寫作個人自述時應突出個人特點,不宜仿照坊間「天書」的寫作模式。

  城市大學科學及工程學院助理院長石燦鴻昨出席講座時指,因考生人數眾多,有不少考生同分的「邊緣個案」出現,學院為分辨學生高低,逐一翻看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個人自述等資料,呼籲考生不要輕視資料的重要性。

  科技大學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副處長羅美芳表示,學生於填寫其他學習經歷(OLE)和課外活動時,不應以量取勝,反而應思考如何突出自己,「考生應多花時間在個人自述簡介,可以大膽介紹自己,不要千篇一律,例如突出自己的興趣和特點。」她又指,院校收生時期望從自述了解學生的獨特個性、入讀學科的誠意,學生不應仿照坊間「天書」的寫作方法。

  出席院校代表亦建議考生多主動查詢大學收生要求和面試安排等資訊,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院務處助理主任馬家健指,部分課程會加倍計算指定文憑試科目的成績,惟相關計分方式未有於網頁上公布,學生宜主動查詢。


17374
6#
發表於 12-10-8 17:4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6285
7#
發表於 12-10-8 18:28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aring!"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50
8#
發表於 12-10-8 19:2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a8mo 的帖子

傳媒差不多了,難道你期望他們讀統計。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17374
9#
發表於 12-10-9 09: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0869
10#
發表於 12-10-9 09: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猴子爸 於 12-10-9 09:39 編輯

One additional piece of info about CU:
According to the Alumni Magazine, CU took 2,897 DSE candidates thru Jupas, and 99% of them are Band A.  The median score on average is "5" in 5 subjects.  Among all the candidates who got 5** in all 5 subjects, CU took 25% of them.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Band A? how many bands are there?

Rank: 3Rank: 3


362
11#
發表於 12-10-9 09:50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12-10-9 09:28
One additional piece of info about CU:
According to the Alumni Magazine, CU took 2,897 DSE candidate ...

Copy information shared by khmama:

聯招選科:

考生要填寫20個志願, 分為band A (3個志願), band B (3個志願), band C (4個志願), band D(5個志願)band E(5個志願). 根據以往既統計, 超過七成既考生都係獲派band A志願, 好少係其餘志願, 所以要小心選擇band A既志願, 如果太進取, 一跌出band A志願成功率已經低好多. 大學只會知你選擇既係band幾既志願, 唔會知道你將佢排第幾, 但係排既次序都會影響你成功既機會, 所以你要先了解下遊戲規則, 可以參考下面條link了解甄選程序.

http://www.jupas.edu.hk/tc/j4/useful-material



Rank: 7Rank: 7Rank: 7


10869
12#
發表於 12-10-9 16:0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PWmama 的帖子

ic. thx!  This Band A thing doesn't mean much at all.  No doubt HKU, CU and UST would take almost all "Band A" students.


17374
13#
發表於 12-10-9 16:0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0869
14#
發表於 12-10-9 17:14 |只看該作者
but other universities don't have too many subjects which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fered by Big 3.  The ones I can think of are some exclusive subjects offered by Poly and Communications by BU.

Rank: 7Rank: 7Rank: 7


11699
15#
發表於 12-10-9 17:5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猴子爸 的帖子

Did rhe CU Alumni Magazine disclose how many students were admitted this year (including DSE and NJ applicants)?

Rank: 7Rank: 7Rank: 7


10869
16#
發表於 12-10-9 18:1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ootastar 的帖子

It only reported the total no. of intake thru DSE (2,897) and A-Level (2,451).  Also, it mentioned that CU took 305 top students from China.  Their exam scores placed them in the top 0.1%.

Rank: 7Rank: 7Rank: 7


11699
17#
發表於 12-10-10 00: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ootastar 於 12-10-10 00:49 編輯

回復 猴子爸 的帖子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Did it mention how many non-jupas applica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4-year new program? It was reported that all 8 universities reserved over 90% of its places to HKDSE students in 2012 admission cycle. Some universities such as PolyU, Ling Nan or Baptist U did not admit NJ applicants (or if they did, just very few).

The difference in AL and HKDSE intakes shows that more places were allocated to HKDSE applicant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admission of NJ students is substantially less.

Rank: 7Rank: 7Rank: 7


10869
18#
發表於 12-10-10 09:44 |只看該作者
As mentioned above, the magazine just talked about Jupas and A-level intakes.  I believe Jupas + PRC top students account for a very big portion of the pie.  To support HKDSE administered by the government, all 8 universities would definitely reserve most places for DSE students.  Shouldn't IB students consider studying overseas as a probable option righ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B program?  Maybe I'm wrong.  I used to think that compared with all 8 unversities,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fered overseas (say US/UK/etc) would suit the IB students much better.

Rank: 7Rank: 7Rank: 7


11699
19#
發表於 12-10-10 15:12 |只看該作者
If the kid is interested in medicine, his aim should target at the local medical schools no matter which education system he is. Even if his aims at law, there are a number of good law schools overseas. Of course, if he is admitted to the prestigeous law program of the local law schools, he would choose to settle in Hong Kong. Otherwise, I agree that the IB students would intend to study abroad.

Rank: 7Rank: 7Rank: 7


10869
20#
發表於 12-10-10 18:0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ootastar 的帖子

Yes, this is very true.
One question: let's say a kid is accepted by Johns Hopkins pre-med, then medical school.  can he come back to HK to practice? would this path be better than the local one? (i'm just being curious and I know nothing about this area)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