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在辦公室政治生態裏,我們向人說「對不起」之前會謹慎思考,因為「對不起」暗示了自己承認犯錯,甚至會影響部門的形象。上星期,兒子班主任的表現令我對這種文化有所反思。
上星期兒子回家後很傷心,邊說邊飲泣。事情本身並不嚴重,但他覺得老師對他有點不「公平」。客觀上,老師沒有做錯,也不是故意令兒子傷心,但兒子一向對別人的言行非常敏感,容易誤以為別人因為他的樣貌而不喜歡他。我們開解他後,他口說明白心裏卻仍耿耿於懷。
學校鼓勵溝通,剛巧我有事跟班主任聯絡,就順帶一提兒子的心理狀況。怎料第二天班主任竟主動向兒子說「對不起」,更送了他一個手工。我聽了後覺得很愕然,自己絕對不覺得老師不公平,也沒有要求老師做甚麼,沒想過老師會因為兒子的主觀感受跟他說「對不起」。
我相信班主任這樣做絕對不是應酬家長,而是真心覺得孩子因為自己而傷心,即使自己沒做錯甚麼,也需要跟他道歉。在華人社會,老師的地位高高在上,老師向學生說「對不起」的事極少發生。外籍老師的身教提醒了我,教導兒子做事不要只顧問責。我亦借機會教導他,有時候自己沒有做錯,但若果言行傷害了別人,不要吝嗇說「對不起」。
在怨氣甚重的社會,我想我們都希望下一代有這種胸襟。
撰文: Serene Chu 小而同罕有骨骼疾病基金會會長
欄名: 小個子.大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