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不要白費「零家課」的苦心(星島社論) ...
發新帖
查看: 334|回覆: 2
go

不要白費「零家課」的苦心(星島社論)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
發表於 16-4-25 12: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荃灣一所小學計畫由下學年開始,下午的上課時間全用來讓學生做功課和參加課外活動,讓學生回家享受到多點親子時間,家長初步反應不俗。這種安排符合推行小學全日制的初衷,關鍵在於家長要安排子女善用多出來的餘暇,而不是沉迷電腦、電視或改去參加更多補習班。


  學生家課壓力日益受社會關注,有網上家長群組調查指部分學生每天要花超過四小時做家課。這關乎學生的應付能力,以及學校發出的家課數量。學生如果花過長時間應付家課,視之為苦差,不但打擊學習興趣,而且失去大量正常的遊玩和親子時間,有學生甚至因此睡眠不足,到翌日早上在課堂打瞌睡,吸收知識能力下降,導致更覺功課難做的惡性循環。


  政府當初推行小學全日制,目的不是把原本擠逼在半日完成的課程加倍,而是讓學生在學校有較紓緩的學習空間,並且參加較多考試課程以外的活動,達成全人教育的目標,因此有「零家課」的說法。


  做功課須反映吸收程度


  實際上,小學生上了一個早上的課後,要他們下午如上午一樣集中精神繼續上課,並不容易。因此,一些學校在設計課程時,就把一些輕鬆一點、或要學生多動手腳的課堂,例如美勞等,安排在下午,以及安排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


  學校把本來在半日制安排的家課,變成學生在下午做的堂課,做不完才帶回家繼續,在教學上的好處,是讓教師可以更加了解學生對課堂所教知識的吸收程度。


  有教育界人士曾經指出:部分非常關心子女成績表現的家長,陪子女做功課,子女遇上甚麼不明白的地方,都會向子女解答,子女做錯了,即時教他們更正,有時這種功能由補習社取代,得出的結果,是子女交的功課次次一百分。


  家課的功能,除了幫助學生溫習課堂所學,還可以讓教師測試學生的吸收情況,視乎反應,適度調節教學,因材施教。如果學生功課在家長或補習老師協助提點下次次一百分,教師以為學生全懂了,繼續其教學方式和速度,學生就會覺得愈來愈難跟得上,更加倚賴家長和補習老師提點。


  全日制讓學生留在校內做功課,學生遇到困難,教師可以即時察覺,及時做好對學生的保底工作,並且因應學生的吸收能力,反省自己在課堂教書時可以怎樣令學生較易明白。


  親子時間做好家庭教育


  當學生只帶少量功課回家,或者是「零家課」,家長的角色,再不是「功課補習老師」,而是提醒孩子溫書,以及透過親子時間,提供「家教」,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做人處事的道理,培養孩子多方面興趣和自理能力。其中一樣很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懂如何好好編配自己的時間。


  有的家長唯恐子女「太無所事事」,少了家課,就立即安排更多興趣班和補習,來填塞時段,盡失學校透過減少家課增加親子自由探索的原意。


  另有家長則太放任自如,讓子女花數小時坐在電視機或電腦前,或者玩手機,讓電視節目和電腦遊戲做孩子的「電子奶嘴」,同樣沒有善用親子時間。


  要是家長能夠多陪伴教育子女,多帶子女戶外活動,增見識,健體魄,學道理,學校減少家課,甚至「零家課」的苦心,才不會白費。
   0    0    0    0

Rank: 8Rank: 8


17913
2#
發表於 16-4-25 12:42 |只看該作者
Very good!

Rank: 6Rank: 6


6558
3#
發表於 16-4-25 13:32 |只看該作者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