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請问RC 隨了學費,有什么其它雜費呢?
樓主: zzmama
go

請问RC 隨了學費,有什么其它雜費呢? [複製鏈接]

Rank: 2


46
41#
發表於 13-4-30 11: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請问RC 隨了學費,有什么其它雜費呢?

我有很多问題呢,希望radiomama 和各 rc 家長可幫一幫我解答一下:
1. 學校有什么活動是必须要(或鼓勵)家長參予的呢?
2. 學校是每年都掉班嗎 ?
3. according to 學校網頁, year 6 是会adopt 1-1 computer, 即是要必須一人買一部laptop 上課嗎 ? 我女兒雖然是要上year6, 但人也十分冒失,請问學校方面是怎样處理每人帶回校的电脑呢,畢竟mac机據說是过萬元一部的?
4. 剛才在看radiomama 所寫的blog時,有提及funfair 有家長捐出三十多隻手錶作為拍賣用途,請问學校方面对此有没有硬性規定呢 ?

請賜教 !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564
42#
發表於 13-4-30 12:28 |只看該作者
不知大家有否讀過這篇文章,可供參考:

************************************************************

蘋果日報 2012年09月30日

悠遊芊陌:國際學校是你那杯茶嗎?   作者:蕭煒春
                                                                                               

                                                                           九月、十月是報讀幼稚園與小學的日子,身邊不少家長朋友四出張羅,焦急地打聽各校情報,大家也為面試日期與時間重叠而苦惱不已。在國民教育的陰霾下,中產家長多了一重考慮:不如試試國際學校吧。這種令人心思耗盡仍然舉棋不定的日子,我當年也嘗過,小悠小芊最終落戶國際學校,作為過來人的一點經驗,或許可給大家借鏡。生怕在家孤獨,小悠兩歲已進playgroup,我們挑了以嬉戲為主的Anfield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那時的學費較現在便宜得多),一年後,考進國際英文幼稚園。我們着重女兒的英語培訓,但還是很傾向日後報讀主流學校,所以舉家由大圍搬了往九龍塘,目標對準瑪利諾與女拔萃。K1過得很愉快,問題在K2出現。小悠遇上了一個很「傳統」的班主任,一開學,先來一場家長訓話,大意是說K2是升學關鍵,K2一過就考小學,不能待升上K3才籌謀。「我不明白你們家長,常常說星期六、日是家庭樂,你要考上好的小學,每星期花一至兩日來溫習功課,一點不過份,否則將來如何應付名校的競爭?」說時那份狠勁,聽得我們冷汗直冒。 


                           
                        
                    
                                                                                                                                                                                                                                                                                                                                                                                                                                                                                                                                                                                                                    噩夢陸續有來。在Anfield的薰陶下,小悠習慣了很自由的學習氣氛,譬如搶答問題、遇到有趣的東西就隨手拿起把玩,英文老師最喜歡她的主動,班主任卻視她為破壞課堂秩序的壞分子,有一次全班同學都得到糖果作獎勵,獨獨是小悠一個沒有。

是那位很愛錫小悠的外籍英語老師建議我們考慮國際學校的,她說在香港教了十多年書,見盡各種教育方法,小悠這脾性,往主流學校等於死路一條。國際學校是早一年入學的,我們惟有放棄K3,匆匆向主流教育制度說了再見。為免一家兩制添煩添亂,我們後來把小芊也送進了姐姐的學校。

數年下來,我們沒有後悔當年的決定,小悠小芊的英文很好,很愛閱讀;由於二人讀的是IB(國際文憑)課程,很着重培養國際公民(不是狹義的國民教育),在關懷社會、愛護地球、扶助弱勢社群等方面,有很完整的一套;尤其喜歡學校在藝術、運動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發揮的機會。

針沒兩頭利,英文好、中文多數差。我們最後悔在幼稚園階段,太過忽略培育小悠的中文,雖然已挑了一間每天也有中文課而且是教授繁體字的國際學校,但先天不足,正如小悠老師形容:「她和中文字不是朋友,只能將它們當作複雜的圖像強記入腦。」後天補救已太遲。幼稚園階段的小朋友像海綿,在多說多聽英語的同時,其實只要每天床前一個中文小故事、每星期一至兩本中文小圖書,令他們自小與中文字做朋友,不抗拒將來就好辦。小芊的幼稚園是以廣東話教中文的,效果似乎較用普通話好,加上吸取了小悠的慘痛教訓,妹妹現在的中文水平,差不多追上姐姐了。

另一項令我們稍失預算的,是國際學校學費的加幅。小悠當年入學,每年學費約六萬多,現在已漲價至超過八萬,中學更超過十萬,即短短五、六年,加費近三成。觀乎英基那個五十萬元提名權計劃,學費加幅短期內不會見頂。而英基已是全港學費最「廉宜」的國際學校。

學費以外,一般雜費不多,書簿文具等每年約二千,一台MacBook Pro要萬多元,但可用上多年。要注意是很多課堂以外但必須參與的活動需另外收費,譬如每年一度的露營/宿營,動輒數千元,中學時變成海外考察,使費三萬以上;又譬如小悠代表學校外出參加游泳比賽,所有費用自掏腰包,可以選擇不去的,但當她所有隊友都興高采烈時,你忍心如此掃興嗎?

我個人的觀察是,近年校園內除英語外,聽得最多的是普通話而不是廣東話。隨着九七年前入職的公務員子女日漸成長,意味着每月可獲數千元教育津貼以入學的香港人買少見少,內地富裕一族進駐香港國際學校的情況,將會更為明顯。

很多家長以為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便「甩難」了,功課上或許是,但在品格成長上,正因為學校沒有德育課,父母們應該更着緊。小悠升中後,常笑着向我投訴師兄師姐在校園內不只打情罵俏,還會摟摟抱抱;還有不少師姐的校服裙超短,走路時令看的人很有危機感。我因勢利導,「你今天認為不順眼的場面與打扮,幾年後,不要因為朋友們都這樣而人云亦云呀!」

小悠性格優哉游哉,要她自律自學,爸媽要花上很多心思。師姐Mayumi在學校裏是拿獎學金的,她形容得很生動:「有些同學,評核的成績出了,考得好,他們在打籃球;考得不好,他們都是在打籃球,對成績一點也不着緊。」Mayumi的心得是:一定要和那些一邊上課一邊Skype的朋友保持距離。要做着緊讀書的少數派,還是着緊籃球與Skype的多數黨,民主在這方面不適用。                                    

Rank: 5Rank: 5


2664
43#
發表於 13-4-30 13:19 |只看該作者
Thanks radiomama for sharing. It is really detailed. A great reflection for us!

Rank: 2


46
44#
發表於 13-4-30 13:21 |只看該作者

回覆:請问RC 隨了學費,有什么其它雜費呢?

yes, thank you again radiomama.



Rank: 2


42
45#
發表於 13-4-30 13:27 |只看該作者
謝謝Radiomama 的分享, 非常發人深醒!
我最怕的就是 "學校沒有德育課, 師兄師姐在校園內不只打情罵俏,還會摟摟抱抱;還有不少師姐的校服裙超短,走路時令看的人很有危機感。" 另外就是過於
"優哉游哉".
因此, 這麼難選擇!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564
46#
發表於 13-4-30 13:3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mccmami 的帖子

無論讀邊間學校,青春期問題都是一樣的! (我細個讀傳統女校,中三就有男生追啦。)

Rank: 3Rank: 3


141
47#
發表於 13-4-30 13:37 |只看該作者

引用:不知大家有否讀過這篇文章,可供參考:+****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13-04-30 發表
不知大家有否讀過這篇文章,可供參考:

************************************************************
睇的出你係一個好用心的媽媽 ,文章很好,多謝分享!期待認識你!



Rank: 2


46
48#
發表於 13-5-2 07:31 |只看該作者

回覆:BeBeMa1012 的帖子

雜费包括校車,午餐,課外活動(optional) 。。其他鎖碎費用一年两三千。



Rank: 2


46
49#
發表於 13-5-2 09: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netkappa 的帖子

謝謝 netkappa 的回覆。



Rank: 2


42
50#
發表於 13-5-2 16:0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zmama 的帖子

明天應該是最後一天了, 你會怎樣選擇?我應該機比錢, 好肉赤希望無揀錯

Rank: 5Rank: 5


1703
51#
發表於 13-5-2 18:13 |只看該作者

回覆:Radiomama 的帖子

我相信和亞洲同學走埋一齊,應該會緊張成績的。



Rank: 5Rank: 5


3136
52#
發表於 13-5-2 20:33 |只看該作者
zzmama 發表於 13-4-30 11:59
我有很多问題呢,希望radiomama 和各 rc 家長可幫一幫我解答一下:
1. 學校有什么活動是必须要(或鼓勵)家長 ...

我有很多问題呢,希望radiomama 和各 rc 家長可幫一幫我解答一下:
1. 學校有什么活動是必须要(或鼓勵)家長參予的呢?
每年家教會或老師都會攪不同活動, 需要家長義工, 學校和家教會都想多一些家長參與.

2. 學校是每年都掉班嗎 ?
yes. 但是亦會盡量安排小朋友與1或2個好友編在同一班.

3. according to 學校網頁, year 6 是会adopt 1-1 computer, 即是要必須一人買一部laptop 上課嗎 ?
yes.
我女兒雖然是要上year6, 但人也十分冒失,請问學校方面是怎样處理每人帶回校的电脑呢,畢竟mac机據說是过萬元一部的?
很多家長亦有同樣的擔心.
今年的year 5 parents 已參加了一個關於 year 6 購買 laptop 的 briefing, briefing 上老師介紹了小朋友回到學校如何處置與運用自己的 laptop, 學校的 IT 支援等等, 並建議家長為 laptop 買保險. 據學校的記錄, year 6 不見 或損壞 laptop 的個案不多. 雖說我都擔心冒失的兒子會跌壞或失掉手提電腦, 但他自己看顧一個學習工具, 這也是必經的學習階段.

4. 剛才在看radiomama 所寫的blog時,有提及funfair 有家長捐出三十多隻手錶作為拍賣用途,請问學校方面对此有没有硬性規定呢 ?
學校從來都沒有規定家長要大撒金錢或禮物. 不過, 每年的 fun fair, 學校總會每個家庭派兩本 raffle tickets (40張), 希望每個家庭能 '幫忙' 籌得起碼 $400. 而步行籌款 (為其他落後國家的學校籌款), 今年亦有一個 捐款建議, 但最終都是由家長決定捐多少.   

請賜教 !

Rank: 2


42
53#
發表於 13-5-2 21:4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irdbird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It clear a lot of worries!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