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樹仁校長鍾期榮逝世 半生貢獻專上教育 享年94歲 ...
發新帖
查看: 2221|回覆: 16
go

樹仁校長鍾期榮逝世 半生貢獻專上教育 享年94歲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
發表於 14-3-3 11: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左)昨凌晨病逝,享年94歲。她與丈夫胡鴻烈(右)一同創立樹仁大學,早年身體較健康時堅持每天返校與學生見面。圖為2008年兩人於樹仁大學內合照。

【明報專訊】 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昨凌晨安詳離世,享年94歲,她及丈夫胡鴻烈43年前一手創辦樹仁書院,花上絕大部分積蓄辦學,曾寧棄政府資助亦要維持4年專上教育,最後如願令樹仁升格大學。師生昨得悉鍾離世後,紛紛表達對她的感激和尊敬,校方今日會宣布悼念活動。

樹仁新聞網昨晚公布,鍾期榮前晚於樹仁宿舍感不適,送往律敦治醫院,至昨凌晨約5時安詳離世。樹仁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梁天偉表示,鍾的兩名兒子一直陪伴在側,胡鴻烈則年事已高,未知有否一同前往醫院;胡雖感傷心,但仍算安好。

校友﹕努力不浪費母校心血

樹仁學生會長馮家灝稱,鍾年前中風,自此很少在校露面,「雖然鍾校長晚年身體不好,但她見到學生都會微笑,又堅持出席各系就職典禮及開學禮等,對學生很親切」。

樹仁學生會及多個系會的facebook網頁,昨晚把標誌轉為黑白色,又換上寫有「感激鍾期榮校長創校之恩 願校長 範長存」的封面圖片,有網民留言讚揚鍾「那美好的仗你已經打過了」,亦有校友承諾「繼續努力下去,不浪費母校的一番心血」。

花逾億辦學 拒「4改3」寧棄資助

胡鴻烈為執業大律師,鍾期榮則曾於多間專上院校任教,二人不惜節衣縮食、變賣房產營辦樹仁,外界估計他們花了數以億元計辦學。港英政府曾於1978年及1988年向樹仁提出以「4改3」換取資助,但胡氏夫婦拒絕,堅持4年制;他們的兩名兒子耀蘇和懷中,現分別擔任樹仁副校長。

教育局長吳克儉昨晚讚揚鍾期榮與胡鴻烈對專上教育作出無私奉獻,表示香港人將永遠懷念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特首梁振英亦對鍾期榮離世表示惋惜和沉重哀悼。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2#
發表於 14-3-3 11:24 |只看該作者
行政長官對鍾期榮校長逝世深表惋惜
****************


  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三月二日)哀悼香港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博士逝世。

  梁振英說:「鍾期榮校長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與丈夫胡鴻烈博士一手創立樹仁大學,數十年如一日,為教育疏財,為理想奮鬥,堅定不移,勞心勞力,為香港儲才育才無數,備受社會各界尊崇。

  我早於三十年前有幸結識鍾校長夫婦,對兩位前輩欽佩不已。我和政府就鍾校長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並向胡鴻烈博士及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鍾期榮博士於二○○○年獲頒授金紫荊星章。



2014年3月2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23時12分




1560
3#
發表於 14-3-3 12: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90
4#
發表於 14-3-3 12:44 |只看該作者

引用:RIP....

原帖由 李慕白 於 14-03-03 發表
RIP....
社會上為自已利益的人太多,像鍾校長一生無私貢獻在教育的人越來越少!安息!




14
5#
發表於 14-3-3 13:0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


30
6#
發表於 14-3-4 00: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樹仁校長鍾期榮逝世 半生貢獻專上教育 享年94歲

RIP



Rank: 6Rank: 6


5164
7#
發表於 14-3-4 07:1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樹仁校長鍾期榮逝世 半生貢獻專上教育 享年94歲

難得有心人。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group&fid=5927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8#
發表於 14-3-4 18:5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3-4 19:00 編輯

教育局局長對鍾期榮校長的離世深感難過
******************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三月三日)沉痛哀悼因病離世的香港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博士。

  吳克儉說︰「鍾校長一生投身教育,服務社會,鞠躬盡瘁。她與丈夫胡鴻烈校監以中國固有文化中樹仁立德的精神,一手創辦香港樹仁大學,以無私的精神為莘莘學子提供更多的專上教育機會。」

  「我對鍾校長的離世深感難過,並向胡校監及他們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香港樹仁學院於二○○六年升格為大學,是香港首間私立大學。經過鍾校長和胡校監多年努力不懈,香港樹仁大學現今已發展為擁有超過十個學系的多元化高等教育學府,學生人數超過五千人。

  吳克儉續說︰「鍾校長為推動專上教育的發展作出了無私奉獻,我深信這位偉大教育家有教無類的精神將會永垂不朽,而樹仁大學仝人亦會秉承她對教育的熱忱,繼續為香港社會培育人才。」

  政府於二○○○年頒授金紫荊星章予鍾期榮博士,以表揚她對教育工作的貢獻。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40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9#
發表於 14-3-6 13:48 |只看該作者
磨血的教育長而艱(陳偉業)

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離開我們了,各界對她的逝世深表惋惜。筆者與鍾博士素有交往,對其離去分外感觸,更對其教育熱誠萬分敬佩。

筆者三十多年前於加拿大回港任職社工時,在朋友介紹下認識鍾博士。筆者有幸獲得鍾博士的賞識及邀請,在樹仁書院兼職任教社工課程。與鍾共事期間,筆者對她能獨力營辦樹仁書院感到不可思議。鍾博士與其丈夫胡鴻烈有見當時香港大學學位嚴重短缺,故在一九七一年花盡積蓄購入跑馬地成和道的三層高小洋房,獨力創辦及營運樹仁書院。為了容納更多學生,兩人其後再於灣仔萬茂里購置校舍擴充樹仁學院,筆者當時就在該校舍任教。他們對內既要管理各大小事務,對外又要籌集資金維持學校運作,其日以繼夜不辭勞苦的魄力及精神,實在令筆者汗顏。

筆者八五年當選區議員,其後更兼任區域市政局議員,由於公務繁重,難以抽身協助鍾博士,有一段時間甚少與鍾博士聯絡。在此期間,鍾博士仍不斷為其教育理想奮鬥,更耗費十二年及逾億元資金,在寶馬山的一處山坡逐步興建多幢校舍。當樹仁學院由舊址遷入寶馬山的新校舍後,鍾博士曾邀請筆者參觀新校。

現時樹仁學院已升格為樹仁大學,而樹仁畢業生亦在社工界、學術界及工商界有傑出表現和成就,充分顯示鍾博士的努力獲得社會認同。鍾對教育的投入及執着,令筆者想起清末民初教育家胡元倓的事迹。胡元倓清末期間在湖南開辦明德學堂,希望透過教育開啟民智,曾於該學堂任教的革命人士黃興曾邀請他參與革命,胡婉拒並說:「流血的革命短而易,磨血的教育長而艱。」無獨有偶,鍾博士同屬湖南人,所揀選的亦是長而艱的教育之路。


立法會議員 陳偉業


Rank: 5Rank: 5


2758
10#
發表於 14-3-12 22: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樹仁校長鍾期榮逝世 半生貢獻專上教育 享年94歲

RIP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1#
發表於 14-3-13 09: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runrun 的帖子

值得尊敬的教育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2#
發表於 14-3-14 09:45 |只看該作者
鍾期榮帛金撥作獎學金

【明報專訊】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本月2日病逝,享年94歲,其丈夫兼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兒媳及一眾兒孫,昨在報章刊登訃聞,公布鍾校長將於本月25日(周二)下午6時,假魚涌香港殯儀館設靈,翌日上午9時出殯及安葬柴灣華人永遠墳場。訃聞指帛金將全數撥作樹仁大學「鍾期榮博士獎學金」,遺愛獎勵莘莘學子。

樹仁大學發言人稱,「鍾期榮博士獎學金」是獎勵學術成績優異的學生,名額每年由10名至20名不等,每名得獎學生可獲港幣5000元。

鍾校長的追思會則將於本月29日(周六)下午3時在樹仁大學邵美珍堂舉行,座位採先到先得安排,不設訪客車位,校方會於當日1時半至2時半安排免費校巴,由港鐵魚涌站模範里出口接載參加者前往樹仁大學。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3#
發表於 14-3-14 10:40 |只看該作者
悼念鍾期榮校長(王永平)

鍾期榮和胡鴻烈兩位生至死不渝的伴侶是香港教育界的偉大人物。他們於1971年成立香港樹仁學院,把一生的精力、積蓄放在樹仁,秉承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他們堅持樹仁提供四年制的專上課程,因而拒絕接受政府資助。「樹德立仁」完全體現在鍾期榮校長和胡鴻烈校監身上。鍾校長離世,人去而精神長存。我借此欄記下與鍾校長和樹仁的一段往事,藉此表達敬仰及悼念之情。

我於1995年擔任教育統籌司(即現時的教育局長)。我上任前,樹仁向政府申請升格為大學。按一貫程序,政府要求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為樹仁的運作及內部管理架構評審,看看是否符合一所大學的要求。1996年,評審局發表報告,認為樹仁缺乏全面的學術發展計劃,未有資格升格為大學。不過,評審局認為樹仁在某些課程上,例如新聞與傳播有其優點。

這個評審結果令兩位樹仁先生非常不滿。鍾校長比胡校監的反應更激烈。記得在一次會面時,鍾校長憤憤不平,批評評審局的成員,特別是來自海外的,已獲公營資助,於是有完善設備、師資和校園的大學所具備的條件去評審一所有資源限制的私立專上學院。

我認為鍾胡兩先生的意見有道理。但評審局是獨立機構,政府不可干預。結果我與他們磋商,尋求一個解決辦法。到了2000年,我終於獲得他們同意,再次讓樹仁接受評審局的評審,看看樹仁可否先開辦四個學士學位課程(會計、中國語言、新聞與傳播和社會工作)。政府並撥款460萬元支付這次評審的費用。我代表政府承諾,只要樹仁獲准頒發學士學位,假以時日便可升格為大學。

樹仁於2001年獲准開辦三個學士學位課程。2006年,樹仁終於升格為大學。當時我已離開教統局。看到坐在輪椅出席樹仁正名禮的鍾校長,我想她對這個遲來的肯定會感到欣慰。

期望我尊敬的胡鴻烈先生節哀順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4#
發表於 14-3-18 11:43 |只看該作者
永遠懷念.尊敬的鍾期榮校長(宋佩瑜)




圖:胡鴻烈校監與鍾期榮校長

  七年多前,我曾為樹仁大學正名而撰寫過一篇校友心聲,想不到約七年後的今天,是為尊敬的鍾期榮校長辭世再撰文,心情沉重,百感交集。自從校長離世的消息傳出後,每一位師生、校友都十分傷感,畢竟鍾期榮校長是樹仁的精神領袖,多年來孜孜不倦作育英才,其地位之崇高,受師生愛戴之程度,除了胡鴻烈校監外,在大專界絕對是無人能及。二人艱苦辦學的事跡,對教育的無私奉獻,深深感動?我們每一位。

  作為八十後的樹仁畢業生,或許較前輩少接觸校長,但不代表我們之間有一份隔閡或疏離感。校長駝背的身影、簡樸的襯衫、慈祥的臉容、別具特色的湖南口音,在我腦海仍然印象深刻。每次校長獲學生邀請出席大小活動,例如在學會的就職典禮緻辭時,台下學生都會打醒十二分精神專心聆聽。雖然大家未必聽得懂每一字、每一句,但在眾人心目中,無不對這位年事已高、頭髮斑白的「樹仁之母」肅然起敬,感激她事事親力親為去關心和鼓勵學生,就算晚年中風坐輪椅,還堅持每天回校處理校務,令人佩服。

  記得自己早年預科畢業,對樹仁的背景以至校監和校長不算認識太深,隻聽聞兩老為了我們這班「仔仔女女」節衣縮食,為了堅持四年學制而不向港府屈服,結果樹仁喪失了升格為大學的機會。回望過去,證明校監和校長當初的堅持是對的。2006年底,樹仁終於獲得正名,慶幸我們能一同見證,且深明這條艱辛漫長之路絕非易走,責任重大,如履薄冰。但願後輩同學們謹記,你們手中拿?的不隻是一個普通學士學位文憑而已,背後的故事有血有淚,要懂得知福、惜福、感恩。

  作為樹仁人,慶幸自己曾經走進這個充滿人情味的校園,與校監、校長和諸位老師、同學結緣。雖然畢業後外闖不算有多大成就,唯謹記「敦仁博物」的校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雖然大家對尊敬的鍾期榮校長辭世深感哀痛,但願校長一路好走,校監也要多多保重。樹仁人會努力貢獻社會,絕不辜負您們的期望!

  校方已發布有關鍾期榮校長的後事安排,定於本月29日下午三時至四時於樹仁大學邵美珍堂舉行追思會。校長一生儉樸,把生命奉獻給教育,我們自當繼承。追思會懇辭花圈、有心者可直接支持樹仁大學「鍾期榮博士獎學金」,造福莘莘學子,延續校長宏志。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5#
發表於 14-3-21 12:38 |只看該作者
鍾期榮胡鴻烈 真正的教育家(林本利)

香港樹仁大學創校校長、中國首位女法官鍾期榮,今個月初病逝,享年94歲。鍾期榮與丈夫樹仁校監胡鴻烈,一生為教育作出無私奉獻,是真正的教育家。近70年婚姻生活,夫婦二人同心,彼此相愛和扶持,亦是所有已婚人士的好榜樣。

鍾期榮和胡鴻烈同樣在1920年在內地出生,長大後修讀法律,二人於1945年結婚,之後到法國巴黎大學進修,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來港開展律師業務。經過十多年的工作和奮鬥,積累一定財富,生活無憂無慮,二人本可以繼續享受工作和生活,卻毅然選擇投身教育界,創辦樹仁學院。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香港經濟起飛,但港英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依然十分不足,中學學位短缺,數以萬計升中學生無法透過升中試入讀資助中學,便要報讀私校,繳付高昂的學費。至於大學,只得港大和中大,每年只得二、三千個學生有機會考進大學,未能入讀大學的便只好選擇入讀師範學院、工專,或其他私辦的專上學院。

鍾期榮及胡鴻烈二人眼見香港的大學學額嚴重不足,又見到內地文化大革命對教育的摧殘,決定花盡積蓄、節衣縮食,於1971年在跑馬地名下的洋房創辦樹仁學院。之後在寶馬山覓得土地建校,在大斜坡上用了七年時間、花上一億元打樁,全部資金來自夫婦二人的積蓄。校舍在1985年落成後,一直使用至今。

鍾期榮及胡鴻烈一直貫徹有教無類,擇善固執的辦學宗旨。1988年,樹仁學院拒絕政府要求把課程由四年制轉為三年制,結果一分錢政府資助也得不到。事實證明他們的堅持是正確的,近年政府終於決定全面推行大學四年制,樹仁大學避免像中大一樣,由四年制轉為三年制,之後又轉回四年制,轉來轉去,浪費時間和資源在轉制上。

過去40多年,樹仁學院(之後升格為大學)培育不少人才,為香港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筆者在大學任教時,便認識不少教授經濟和金融的學者,是樹仁的畢業生,取得學士學位後再往美國進修碩士及博士課程,之後回港在大學任教。若非樹仁提供升學機會,恐怕他們未必有今天的成就。樹仁過去亦培育不少優秀新聞工作者,在傳媒及其他私人機構的公共關係和傳訊部工作。

鍾期榮及胡鴻烈二人對教育的全情投入和奉獻,結果得到政府及各界人士的認同,樹仁學院在2006年經評審後,終於升格為首間私立大學。二人「樹德立仁」的好榜樣,亦感召不少人願意付出一分力量,為樹仁大學作出貢獻。從傳媒資料得悉,律師會前會長王桂壎、心理學家孫天倫,都被鍾期榮打動,願意到樹仁任教。

筆者過去十年亦獲邀出任樹仁經濟學課程的學術顧問,有機會和教職員合作,一同努力,見證學院升格為大學。最難得的是相對於其他獲政府巨額資助的大學,在樹仁大學任教的教員,都表現得團結,教學認真,流失率很低。而學生整體上都珍惜學習機會,學習態度較佳,不會白費鍾期榮和胡鴻烈的一番辦學心血。

近年本地大學越來越變得商業化和商品化,大學高層的收入已不錯,但仍然見錢開眼,依附權貴,希望謀得一官半職,或者可獲得多幾份董事酬金。相對鍾期榮這位無私奉獻的真正教育家,不知道他們會否感到汗顏?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6#
發表於 14-3-26 09: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3-26 09:39 編輯

送別一位偉大教育家——鍾期榮校長

【明報專訊】鍾期榮與丈夫胡鴻烈攜手創辦樹仁大學,已經成為香港其中一個傳奇,兩人為辦教育散盡家財,其間過程種種切切,中國傳統士人的風骨在兩人身上充分顯露出來,在當今功利社會,顯得難能可貴。這對「樹仁父母」,今日,鍾期榮校長息勞在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校監胡鴻烈仍然為辦學志業奮鬥,他們的傳奇故事,反映出濁世滔滔之中,仍然有人為教育而無私無我地奉獻,造福社會。

武訓興學傳為美談


胡鍾辦樹仁譜寫傳奇


晚清期間,在山東,武訓家境貧苦,無錢讀書,但是他知道教育之重要,以行乞方式集資興辦義學,校舍就緒之後,武訓跪請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到校任教,並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學費全免。武訓義行可風。胡鴻烈和鍾期榮的出身,與武訓不同,兩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而且1971年創辦樹仁學院之前,胡鴻烈是大律師,在業界享有盛名,鍾期榮則在浸會學院任教,並擔任系主任,都事業有成,他們當年有足夠條件過優渥生活,但是兩人卻一頭栽進教育事業,傾盡所有創辦樹仁。

胡鴻烈與鍾期榮雖然不至於行乞興學,但是他們以名下洋房做校舍,胡鴻烈以大律師專業所得,全數投入興建校舍,夫婦倆則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把樹仁辦起來;另外,鍾校長對延聘教師之禮賢下士,兩人對學生的關愛,早為不少人津津樂道。胡鴻烈、鍾期榮與武訓雖然處於不同時空,就辦學歷程與投入程度,卻有高度契合之處。


胡鴻烈與鍾期榮辦樹仁,主要基於1970年代初期,本港大學學額極少,辦樹仁為使學子有更多機會接受大專教育,為社會培訓人才,現在翻閱樹仁校友名冊,會發現各個專業、政府部門、商界等,都不乏樹仁校友,隨時日推移,樹仁校友更多投入社會,他們進佔各行百業更多位置,是必然的事。鍾期榮曾經賦有詩句「但期桃李各芬芳」,樹仁校友以實際成績,完成了老校長的期許。


當年因為缺乏學額,觸發胡、鍾辦大學,今日,大學學額總數仍然遠遠未能滿足莘莘學子的需求,許多成績足以入讀資助學位的學子,只能在大學的高牆外徘徊;今日樹仁大學,仍然擔負拾遺的角色和功能,給學子提供第2個機會,只是以樹仁的規模,也不可能滿足學子的需求。所以,從這個角度觀之,今時今日的大學教育學額供求,性質上與當年並無不同,說明這是永恒的問題,當年有胡鴻烈與鍾期榮因而辦學,今日則看不到有人要譜寫另一個傳奇。


擇善固執錚錚風骨

胡鍾彰顯士人傳統


胡鴻烈與鍾期榮風骨錚錚,使人印象深刻。1978年,政府建議3間專上學院實行三年學制,若接納,則可獲資助,但是鍾期榮諮詢學生意見後,堅持四年學制,樹仁未能成為主流大專院校,當時接納政府建議的浸會學院與嶺南學院,早已晉身受資助大學,成為八大之一,樹仁則到2006年底才獲正名為大學,迢路漫漫,箇中辛酸更不足為外人道。但是,30多年過去,本港大學實施四年學制,證明當年胡、鍾擇善固執,不為利誘或甘冒相應而來的擠壓,突顯知識分子不為利之所惑,堅持做對的事,這股勇氣,值得欽佩。檢視目前這個世道,看到不少人就一些事(包括政改等)顛倒是非黑白、信口雌黃、指鹿為馬等情狀,使人唏噓不已,在他們的字典裏,沒有風骨二字。


鍾期榮是樹仁大學永遠的校長,樹仁校友、校內職工,即使是胡鴻烈談起鍾期榮,都稱以「校長」,不提其姓,也不呼其名,可見校長二字在樹仁的尊貴。由創校開始,鍾期榮就一直是校長,她在這個崗位上操持大小校政,一點一滴事態由其他人道來,顯示她視校長這個崗位,並非一份工,也並非僅止於一份工作,而是視為生命的一部分,一應事務,以作為使命般的聖潔來完成。


大學校長地位隆崇,算得上待遇優厚,不過,若大學校長淪為一份工,只為追逐大學排名榜的名次,則這樣的校長,在「業績」上不能說沒有成就,只是,除此之外,校長們還有什麼讓人引以為傲?這是需要回答的問題。鍾期榮校長的做法,可能被認為老派,與現代校長的角色和職能格格不入,不過,她治校彰顯的人文和關懷精神,應該是學生成長與汲取的一部分,校長們就此多花一些時間,對培養學生較完整的人格,肯定有助益,也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鍾期榮校長離去了,她留下來的不單是樹仁大學這個資產,還有是她言傳身教所蘊涵的道理,特別是她與丈夫胡鴻烈的奉獻精神,讓香港這個功利社會,仍然留有一塊無私無我的淨土,對於整體社會,彌足珍貴。鍾期榮校長為樹仁大學打下基礎,傳承下去,使樹仁大學茁壯成長,「樹仁父母」的傳奇繼續譜寫下去,是過去、現在,以至未來「樹仁人」的責任,祝願他們成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7#
發表於 14-3-26 16:02 |只看該作者
永恆生命火 千秋教育心──敬悼香港樹仁大學鍾期榮校長(呂少群)



  圖:3月2日辭世的香港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3月25日在香港殯儀館設靈。圖為靈堂上播放?鍾期榮春風化雨的珍貴點滴


  您是「樹仁之母」鍾期榮校長。今天,您將入土為安,揮別您艱辛手創的樹仁大學及念茲在茲的近三萬校友和師生,還有與您結縭七十載並一同為樹仁教育事業打拚四十三年的胡鴻烈大律師。雖然,人生總有盡頭,但您留給樹仁和香港以至家國的,是理想之火、教育信念和仁者情懷。

  行動實踐有教無類

  春風化雨半世紀,成就桃李以萬計,是樹仁校友、學界和香港市民對鍾校長由衷的感激。回想1970年代,全香港隻得兩所大學,每年能讀大學的僅二三千人,是您急社會所急,憑藉對社會的長期觀察和研究,決心要為更多青年人提供高等教育機會,由是與丈夫胡鴻烈傾家辦學,獨力開辦樹仁書院,用行動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您和胡鴻烈更以言傳身教,體現「敦仁博物」、兼濟天下的風範。

  最為人稱頌的,自是您對推行四年專上教育的堅定不移。想當初,港英政府出盡甘詞厚幣,千方百計要迫使樹仁放棄四年制,改行二二一制以至三年制。但您不為所動,不要分毫資助,孤軍作戰,獨力堅持四年制辦學。

  繼承私人辦學傳統

  更加難得的是,您一方面堅持在艱難條件下辦學,另一方面懷抱理想,在灣仔萬茂裏斜徑上,精心規劃樹仁的教育藍圖,您和胡校監,以九年時間,在北角寶馬山慧翠道的斜坡上,打下一百七十六根樁,建起巍峨壯觀的樹仁校舍,成為私人辦學者的典範。

  終於,堅持大學四年制的樹仁,在2006年獲特區政府批準正名為樹仁大學,香港也由2009年起全面推行大學四年制。正如一屆屆樹仁校友所講,你教懂了我們要堅持信念。「擇善固執,甘於孤獨」,何其艱難,正因其艱難,更見您的傲骨和智慧,您更為此耗盡了生命之火,在籌備第二次學術評審的艱辛歷程中操勞過度而不幸中風。

  值得大筆特書的,還有您這位法學專家的遠見卓識。早在1985年,您就開香港學界先河,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培訓中國法研究生,翌年與北京大學合辦中國法律專業文憑及本科學位教育,隨後又與北大合辦民法、國際法、中國古代文學、國際經濟法等碩士課程,為增進香港和內地經貿往來創造條件,更協助大批公務員熟悉中國法,對香港順利回歸起了穩定作用。

  要求學生守法為先

  較少為人提及的是,您作為法學專家,一直信守法治。從當年提點樹仁學生會籌委行動不要過激,到其後反對港英政府強迫改行三年制,您都要求學生守法為先,爭取大學四年制理直氣壯,政策的延宕令人激憤,您都一直據理力爭,展現有理有節的氣度。對社會總體利益的關顧,又豈是今天一些鼓吹佔中的所謂法律學者所能比擬?

  永別了,尊敬的鍾校長。正如校友和教育界稱許的,您雖然個子不高,卻是教育巨人。您對教育的貢獻,必如天上以您名字命名的「鍾期榮星」,光照寰宇,輝映香江。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