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芬蘭教育制度成功之處
發新帖
查看: 6306|回覆: 9
go

芬蘭教育制度成功之處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5616
1#
發表於 16-5-5 23:52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7 08:06 編輯

芬蘭小孩花在上課的時間最短,不用做功課,但成績卻在世界首位。究竟秘缺是什麼?(片長三分半鐘)
Finnish children spend very little time at school, don't get homework and yet get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s in the world. How? This will explain. (Video length - 3m23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NJoVmd9as


芬蘭擁有全球最高水準的教育制度,而他們數十年前是把整個制度徹底更新才達成的。
他們學生因此由世界排名第29昇為排名第一!

芬蘭教育部長:「他們沒有功課。他們應該有多點時間做孩子,去享受童年。」
(放學後若果他們只想爬樹呢?)
一年級教師: 「他們便去爬樹,然後學會爬樹。他們在爬樹的過程中會發現不同的昆蟲,第二天回校便會和我分享他們所發現的東西。」
(他們花多少時間在學校?)
「一星期20小時。」(包括午膳時間)
(他們這樣怎可以學到任何東西?他們這樣怎能完成任何事情?)
校長:「你的腦袋時不時需要休息。若果你只是不停工作,你便會停止學習,那樣繼續下去便完全沒有作用了。」

芬蘭學生擁有西方社會最短的學年及上課時間。他們以減少上學來達成更高的成績。

校長:「我們這裡以學生為中心:重新裝修學校操場playground時,建築師們親臨學校跟孩子們對話。這裡有些器具是孩子們非常想看到的。」
數學老師:「我們盡量培育他們成為快樂的人,去尊重別人及尊重自己。」
校長:「他們要有時間遊玩、跟朋友交際及成長,因為生命比學校更大更豐富。我只想孩子們遊玩。」


I also think how their society functions has a lot to do with it as well,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 is all about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ING how children learn best.

   15    0    0    0

Rank: 6Rank: 6


5616
2#
發表於 16-5-7 00:33 |顯示全部帖子
問題在於香港的國際學校需然師資很好,但不少華人家長依然相信要「贏在起跑線」,從小便谷孩子補習⋯⋯

Rank: 6Rank: 6


5616
3#
發表於 16-5-7 07:49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7 07:55 編輯

回覆 lui 的帖子

其實之前我自己也只是聽說過,沒有實質了解。透過這條短片我又看多了其他資料,知道除了減少上學時間及功課外,他們很注重early intervention。他們一旦察覺孩子跟不上,便立即找specialist 跟進,真真正正做到美國所為 "No child is left behind" (但美國本身郤實踐不到)。當然,他們所謂intervention, 不是多加功課量或學習時間,而是從普通上課時間抽他們出來找專業老師,用合適有需要的孩子的方法去教導他們。

在此EK - IS群中,曾有些家長提過孩子要及早補習,否則很難追得上其他同學。我怕這樣會做成補習風氣 (其實已經有了)。這風氣對大部分孩子的成長不健康,會做成惡性循環 (看到別人補,結果個個都補、長時期補、科科都補)。除非學生有特別需要,否則孩子真的應該多點玩耍,腦子多點留白,這樣長遠計才是上策。


Rank: 6Rank: 6


5616
4#
發表於 16-5-7 08:3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7 08:36 編輯
964000 發表於 16-5-7 08:03
學術上(認字,計數)真的早學沒有好處嗎?我小朋友現在三歲,已感受到周遭的壓力,朋友們都已討論暑期班上 ...

真的很大壓力!這不單在LS群,就是IS家長(指亞洲人~不論國藉或本身在西方社會成長的),大家坐埋一齊也大談那間那間補習中心好!我跟學校某資深老師傾談過,她也說香港IS學生早期水平真的above average, 主要因為很多同學有補習。其實老師們說了又說,那是不必要的。

小孩子一天應該有起碼有兩小時持續的自由遊戲時間 (自主、沒有規限的)。那對腦部發展,尤其是對「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非常重要。問題是,執行功能是在中學後期、大學時期及工作時才看到它的重要性 (包括:計畫、起始、組織、自我監控、衝動控制、錯誤校正、彈性調解、抽象思考、問題解決等)。可是執行功能的腦部發展,卻從小透過自由活動時間,每天一點一滴自行操練出來的。這是影響孩子將來是被人manage還是manage別人的關鍵!!

點評

KarenKang    發表於 16-5-7 08:40

Rank: 6Rank: 6


5616
5#
發表於 16-5-7 09:0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7 09:20 編輯

如果小孩一直IS上去,我覺得中文係exception, 因為校方未必達到自己要求。話需如此,我發覺我孩子學校用教老外的方法教中文,我仔仔好buy! 不少字我問他是否在centre學,他說在學校學的。有時真的不是教多少,而是孩子能吸收多少。方法用對,事半功倍!(不過我依然會自打嘴巴地讓孩子校外學中文)

若要說到提起孩子學中文的興趣這方面,上課程可能會反效果 (視乎那班怎樣教)。EK-IS有不少關於提昇學中文動機的posts, 耐心爬文,你一定有所得著。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81925&extra=

Rank: 6Rank: 6


5616
6#
發表於 16-5-7 09:26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7 09:28 編輯

你能反醒知道孩子3歲不應操筆,那已是很有智慧了!

在香港教育孩子,最怕就是同人比 (尤其是LS及有谷的lS孩子)。要切實相信兒童發展研究並持之以行真不是一件易事。共勉之!

Rank: 6Rank: 6


5616
7#
發表於 16-5-7 23:13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7 23:17 編輯

Leveled readers 有它的作用,像一個扶手幫助孩子慢慢去認字 (好過用flash cards)。每天讀少少,日積月累,孩子便會慢慢地懂得讀字。但Leveled readers為了讓孩子能自己讀,往往沒有什麼故事內容可取,所以leveled readers絕對不能取代親子閱讀 (Read aloud by the parents)。就像乾燥的麵包和充滿維生素的蔬果,被此相負相承。

學校要求五歲的孩子每天讀兩本leveled readers。開初其實得幾隻字,大大幅圖,是看圖估字,但還真像拉牛上樹!現在他昇了兩級,開始有點兒故事性,好看些了。我們建立了一個習慣,就是他讀一本我讀一本如此類推。起初他是為了想聽我讀我那本才肯讀他那一本。但現在他開始喜歡拿著書,看看圖畫認認字。

964000 真的不用急,提起學習興趣真的是最重要。你孩子現在三歲,就讓她做三歲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吧! (但緊記香港的normal其實很abnormal)  人生是長跑,在起跑線上是快是慢,跟最後賽果根本沒有關連。懂得自我控制步速及擁有高的心理質素才是關鍵!(我又在講executive functions了

Karen, 我們的孩子很相似,都是creative type。他拿著幾架「好人車」和「壞人車」可以開戰好一會兒! 天馬行空的故事不時令我發笑。他同樣認字較慢,寫字寫得鬼畫符,要上learning support. 不過他學校真的有點像芬蘭的教育方法,不同孩子在不同發展時段、在不同學科上都有可能被抽出去上support, 孩子們都覺得是norm, 不以為意。學期中我也很擔心,但了解到不同孩子的發展有異,也清楚孩子的強弱點。有你的sharing令我更加安心,衷心感激! 老師也說,孩子學習最重要是開心。他們感覺愉快穩妥,長遠計他們便會學得好,能自主學習。

Rank: 6Rank: 6


5616
8#
發表於 16-5-9 09:5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10 00:38 編輯
KarenKang 發表於 16-5-8 08:49
回覆 jolalee 的帖子

是的,同一類人啊!

仔仔現時五歲,我還未容許他打機 (但他從表兄長及朋友們中得知那是什麼一回事)。我花了些時間跟他解釋,主要是有關自我控制能力及尋迷(任何東西)的問題。我也告訴他假以時日他也可以玩,但一定要prove給我看他有自制力,不會為了打機而情緒失控 (例如應該停止時不肯關機、發脾氣等。這些表現將會讓他失去打機的previlege。) 將來希望這能成為一個self regulation的訓練吧! 他在學校也有ipad time, 但學校控制得不錯,教孩子駕御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操控。我本人很重視孩子看書,所以雖然仔仔天生認字較慢,我依然製造一個讓他愛上書本的環境。暫時來說,他還是十分愛揭書的。

非常讚成孩子户外歷練親身體驗。在天氣容許的情況下,我盡量鼓勵孩子每天都有去playground的時間。這對他們的AQ EQ SQ 都有很大的幫助。問題就是因為他reading真的behind, 我沒有辦法唯有也幫他報phonics, 從而減少了他遊玩的時間。其中behind的原因其中包括因為很多家長都從小給孩子補習,令到他不報便好像behind了。其實這是惡性循環,大家為了讓自己孩子現在看來聰明一點,便令孩子長遠計差一節。

大家不要以為補少少沒問題。試想想,孩子一整天在學校,除去回家吃點心、洗澡、晚飯、疏洗、伴讀等等時間,如果要有充足睡眠,剩下最多大約飯前兩小時,飯後一小時的空餘時間。而neurologists發現孩子需要有2 hours of uninterrupted free play per day. 若孩子去了補習,就算不計travel time都去了一小時了!而且現在不只一科:reading & writing, math, mandarin, 還有課餘活動(始終都是structured play) sports, music, arts... 恐怕現世代的孩子長大後會多出不少問題啊!!





Rank: 6Rank: 6


5616
9#
發表於 16-5-10 00:2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olalee 於 16-5-10 00:35 編輯
namc9 發表於 16-5-9 13:20
有香港,上海,芬蘭的小朋友各自返學的情況,值得一看~~

【經緯線】上學為甚麼?(一)

這條片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謝謝分享!!
看見上海教改成功地在校園裡「減負增效」,實在替他們高興。我看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方法,以及課室的設計,的確跟西方社會的小學越來越接近。可惜家長們始終不明留白的重要,放學後始終又把孩子送進補習社, 大學畢業後工作表現平平,就是最佳證明:改變事情而不改心態,始終不能成功。我想上海的問題關鍵在於制度上,初中及高中與小學是分開學校的。那麼樣早期競爭依然存在,換湯不換藥。當然,就算我們香港的IS龍校,其實已經把競爭推到最洽當位置了(完成高中去考大學),但很多家長依然都是不管孩子是否有需要,喜歡中英數全補!

看到芬蘭孩子,每天晚飯前(自己心裡數數)有四小時留白時間:兩小時純玩(雖然我依然不讚成電玩)、個半小時興趣班(travel time計算在內)、半小時功課,我覺得洽到好處。當然飯後一家人一起玩board games更加是錦上潻花了。(我和仔仔飯後通常都是一起玩的)

無論如何,很想請教孩子己在高小或以上的家長 (Karen, Jane, Torunpoland 及在看此文的其他家長們),別人狂補自己孩子不補習,一切到最後還是跟得好嗎?其實我大概已知道我孩子發展上的需要了。我真不想因為一時的擔心,扼殺了孩子便長遠的整體成長,謝謝賜教!!




Rank: 6Rank: 6


5616
10#
發表於 16-5-12 00:27 |顯示全部帖子
hkpapa852 發表於 16-5-10 16:49
我呢D子女讀緊LS學制既家長又嚟8吓.... 不要盲目吹捧某種教育制度.

可看看呢兩篇文章, 也有探討芬蘭教育的 ...
Thank you for sharing!

第一篇文章大部分是研究把芬蘭教育帶去美國為何失敗,可能冇咁relevant。第二篇較中肯: 原來後來芬蘭學生成績全球排名下滑,但原因大可能是因為之前太好了,令他們怕把當時現有制度的再優化,結果給參考他們的國家超前了。無論如何,給孩子腦筋擁有足夠留白時間是neurobiologists共識同意的,只希望華人社會家長們給孩子多點空間。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