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考了一間少功課小學,惡夢開始?
發新帖
樓主: stockmike
go

考了一間少功課小學,惡夢開始?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083
1#
發表於 14-7-27 00:3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stockmike 的帖子

小孩應該入讀哪類哪所學校,其實因人而異,傳統學校、活動教學學校、國際學校等各有特點(我不說優缺點,因為對A的優點可以是對B的缺點),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先後天條件,和家長的期望決定哪類哪所最適合他:

- 如果孩子喜歡看書,視做功課為平常事甚至娛樂,催谷的學校是首選;
- 如果孩子具備上述的特點,家長無特別催谷下而程度超前,應選一些重視資優生的學校,例如SFA;
- 如果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愛玩耍,應選活動教學的學校,例如啓思;
- 如果孩子傾向性不強,性格又服從,家長可根據自己的期望選校;
- 如果孩子很早就表現某類愛好或特長,比如音樂,可根據其他條件(家長和孩子的)選校,例如音小(+虔誠的宗教信仰)、九龍塘宣道(+喜愛讀書)或蔡繼有;
- 如果孩子性格活躍,家長有錢,對孩子的中文程度又無高要求,甚至打算將來送孩子海外負笈的話,國際學校是首選;


當然,所謂選校,是先指報考,然後學校收了你的孩子後,你才有選擇權。家長如果對自己的期望、孩子的性格能力都不太清楚,又不瞭解報考學校的特點的話,結果只會費時失事。


再說一點常識:


* 即使單論學術能力,其實沒有贏在起跑線上這回事;每個人的學術天賦爆發時間都不一樣(即俗語開腦筍),我們不用要求孩子是神童,須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學術能力最重要的是看是否喜歡閱讀,不會主動閱讀的小孩,即使成績好亦意義不大;


* 讀書差不代表學習差,因為有些人是聽覺型或觸覺型學習的;


* 學習成績不代表一切,因為成績不代表將來的事業成就,但如果成績差又無其他特長或能力的話,那註定只能在社會下層打滾了;


* 所以對家長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發掘孩子的特長或能力,然後揚長避短!

點評

shirleyfcl  赞成!  發表於 14-8-12 22:16

Rank: 5Rank: 5


2083
2#
發表於 14-7-30 10:3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PotterLai 於 14-7-30 11:10 編輯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我認識好幾個在學術要求高的學校(例如九龍塘學校、九龍塘宣道、SFA等)就讀的學生,他們都喜愛自己的學校,亦視做功課為理所當然的事。他們的家長亦認為沒有為孩子選錯學校。當中有些與我比較熟悉的還大力推薦自己的抉擇(通常他們的子女面試成績都比較理想)。

另一方面,我也聽過家長說這類學校太催谷,功課太多或太深(高年級更甚),所以不報考或即使考到亦放棄,我認識一個朋友,幾年前她的孩子面試成績相當不錯,最後她放棄了九龍塘學校和其他,而讓孩子入讀蔡繼有。

再舉個實例,有些家長選擇宣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學校注重音樂,但另一些家長會因為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在音樂上而放棄宣道——這當中沒有共識。

可惜的是,世上並沒有能治百病的萬靈藥,也沒有適合所有學生的教育方法

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能力,和自己的期望和條件,為子女選擇一所適合的學校。

Rank: 5Rank: 5


2083
3#
發表於 14-7-30 10:4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size=15.199999809265137px]根據幾個在中小學任教的朋友說,現在很少學校是純填鴨式的了,老師都會儘量教得生動、有趣點,另一方面,很多活動教學的學校,也會做一些練習、背誦,換言之,現在學校都在往中間靠攏,只不過有自己的側重點而已。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