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發新帖
查看: 8444|回覆: 14
go

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638
1#
發表於 15-9-5 11:16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老生常談的問題, 但係真係要諗, 我哋好鍾意國際學校的英文fluency, 視野同way of thinking, 但係父母都係本土100%傳統學校+純粹廣東人, 好想仔女識中史,明白和繼承中文精綷(包括文言文,成語到潮語),好煩惱!請多多指教!



   19    0    0    0

Rank: 5Rank: 5


1638
2#
發表於 15-9-5 14:53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可能我只想將來同小朋友講三國演義, 春秋戰國等故事時溝通得到,我要求太多了.



Rank: 5Rank: 5


1638
3#
發表於 15-9-5 16:26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所以說可能是自己的情意結;因為我們要準備申請year 1, 明白心儀的IS中文程度有限, 更可況中史; 中文日常的應用, IS 應該顧及到, 但係睇中文報紙,引經據典的文章,又或者深入的話題, 沒有了中文的過去, 好似pass 唔到下一代一d應該繼承的東西



Rank: 5Rank: 5


1638
4#
發表於 15-9-6 00:2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也許問題的重心是: 中文重要或是思想重要. 現實沒有一間學校, 可以同時學華人應有的歷史文化和語言精粹, 又可以掌握西方人民哲學的思維; 那是我們看不清的地方.



Rank: 5Rank: 5


1638
5#
發表於 15-9-6 00:40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想得清楚一點, 就是我們幸運地, 生為華人, 中華五千年的精采是沒有其他文化可以替代的, 回想當年出身基層, 從學校學來的, 由存疑時代的傳奇到清民的複雜政局, 已經幫自己更看透歷史的'變幻才是永恆', 當然範文的集體回憶(包括出師表)好似成了自己在香港的根.

更加幸運地, 小朋友入了IS讀幼稚園, IS的思維和教育, 叫作為父母的都好像重新跟小朋友再學習; 做人的原則和看事情的方法都為小朋友和我們打好基石, 老師說話的方法和華人的切入點是不同的, 同一個道理, 不是硬推, 是看好對方的立場讓人體會的.

所以, 痛苦的抉擇要來了.



Rank: 5Rank: 5


1638
6#
發表於 15-9-7 01:44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謝謝大家寶貴的意見! 中文同中史是我們歸屬感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 無論是古代及古典, 又或者是當代民俗和俗語, 是作為我們父母的過去和人格的一部分. 因為我們雙職, 又不想叫祖父母只為揍孫忙碌, 家庭生活不可能有太多時間, 因此學校的生活和文化就成了他們生命其中重要一部分. 對我而言, 讀國際學校, 尤其是開始全日制後, 就有點提早將小朋友'文化移民', 只是人身在香港而已. 所以感覺上是很困難去完全地放棄自己從前接受的本地教育;當然, 想得到'文化移民', 引申的是'不做不行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不需爭論;我們只是突然發現,小朋友讀的IS幼稚園的家長,不少是自己的同學, 一些也是基層出身的, 沒有相約地相遇. 也許, 為了下一代, 節衣縮食, 甚至不敢想像中學有無能力去外國的能力之前, 我們用盡一切現時的儲備, 要搏一鋪. 沒有錢, 到時看看有無奬學金/助學金; 但時間不能回頭, 而人的成長是要時間的. 到今日為止, 若是小朋友能升上衘接的小學部, 我們為他們能繼續在學校學到和薫陶的核心價值(若然沒有看錯的話),我們是無比的歡喜! 或者, 好像唐人街的華人吧, 昨天剛和他們在家整月餅, 今日帶小朋友去公共圖書館, 偶爾他們自己找來了一本秦末漢初的漫畫, 好困難(真的很困難)講到趙高篡詔, 楚漢相爭, 虞姬項羽自盡, 到張騫出西域.不過那一刻, 薪火相傳的感覺很滿足. (另, 細個同老人家摺大量七姐紙的時光, 真的很懐念!)



Rank: 5Rank: 5


1638
7#
發表於 15-9-7 23:16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本帖最後由 木子兔媽媽 於 15-9-7 23:18 編輯

今日腦海回憶小時候的中文和中史是怎麼回來的. 有家中學校童謠, 兒歌, 跟住錄音帶...多謝父母, 家庭經濟開始好就買正版錄音帶,有歌詞睇! 中文就由'橄欖樹',到徐小鳯關正傑等等, 開始累積. 到影響我到今天的, 是任白的再世紅梅記, 鄧麗君的淡淡幽情, 同徐小鳯的秋水伊人. 跟住上小學, 現代中國語文的'李白小時很懶惰'(惡搞版更記憶猶新!)到六年級落花生.上中學的齡記新編中國史,第一課,背省;第二課,背歷代時間表,框架就定下來了.今時今日, 我可以模仿過去多少給小朋友?



點評

annie40  模仿過去,甚至更甚。  發表於 15-9-8 08:27

Rank: 5Rank: 5


1638
8#
發表於 15-9-8 09:26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木子兔媽媽 於 15-9-8 09:37 編輯

到現在, 最深刻的, 其實是再世紅梅記觀柳還琴的開場白:

(賈麟兒掛著一隻葫蘆,從官舫上白欖)莫作太平人,我寧為官家僕,主人賈太師,佢酒色唯徵逐,不理元兵困襄陽,祇知道買妾營金屋,佢家有七夫人,於心尚猶未足,還添廿九釵,共成三十六,新收李慧娘,貌美而孤獨,因貧鬻顏色,尚未諧花燭,今日載酒蕩西湖,停船走馬射糜鹿,慧娘在船中,伏欄時痛哭,我難得有半日閒,走去買酒偷納福。(什邊下介)

借古喻今, 不言而喻, 只想小朋友看得想得多一點!

點評

torunpoland  再世紅梅記, 也不算太深.  發表於 15-9-9 12:21
annie40  香港教育的学生能体会的也是罕见吧  發表於 15-9-8 12:26
annie40  觀柳還琴是登峰之作  發表於 15-9-8 12:24

Rank: 5Rank: 5


1638
9#
發表於 15-9-8 13:23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Yup. Priority chosen by daddy, mommy, grandparents and kids can be totally different. In law stated again and again their favor in Chinese for career prospect and respect to our Chinese as home culture, my hubby's love in IS's philosophy and future building. Kids speaking English among themselves and know Chinese more. Me? Maybe in a state of grief to accept the reality.



Rank: 5Rank: 5


1638
10#
發表於 15-9-8 22:40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想問Annie實際的應用.假如小朋友下午5點回家,工人睇住, 佢哋中文的學習時間和內容點Set? (假設佢哋暫時中文程度拍住Local)



Rank: 5Rank: 5


1638
11#
發表於 15-9-8 22:58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講緊返year 1時會full day...



Rank: 5Rank: 5


1638
12#
發表於 15-9-9 00:2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謝謝Annie!



Rank: 5Rank: 5


1638
13#
發表於 15-9-10 19:3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這樣說吧! 學習的目標在於懂得真理, 真理其中一樣是要認識自己和周圍的社會和世界;中文和中史; 和英文及世界史, 人文溝通, 數理邏輯, 美術體育, 都是認識世界的工具, 加上正確的人生觀, 就是我對教育框架的理念. 無需貪心學多少多快多特別; 根基好, 成長便茁壯; 我們希望學校有相同理念, 可是若然本地學校找不到, 要外求, 那麼惟有中文靠家庭, 最悪劣的情況, 就是所有學校都變學店, 那可能不用想, 什麼學校學制也不再花心血比較了



Rank: 5Rank: 5


1638
14#
發表於 15-9-13 23:26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今日去完本地小一開放日,除了英文一科外, 其他科目都深(學校是地區小學校,不谷的), 中文程度更不用説了; 其實不跟本地學生走, 是好或是強來?



Rank: 5Rank: 5


1638
15#
發表於 16-2-7 23:52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今日發現這個, 給大家參考

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renewal/CLE/brief_CLE%20KLA.pdf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