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東華三院王余家潔紀念小學 小五, 小六留意事項
樓主: BSCYL
go

小五, 小六留意事項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9048
121#
發表於 11-2-18 19:42 |只看該作者

教區15屬校全參與減班

  距離自願減班截止申請尚餘一星期,繼基督教興學會及中華傳道會全部屬校減班後,天主教香港教區昨宣布,屬下十五所開設五班中一的教區中學,將全體參與自願減班,其中六所屬傳統英中名校;聯同鮑思高慈幼會、中華無原罪聖母女修會等辦學團體,全港共有二十四所天主教學校參與自願減班。

  十五所參與減班的教區中學,包括在「微調」政策下中一全開英文班的「上車中中」梁式芝書院,以及六所傳統英中名校,即順利天主教中學、觀塘瑪利諾書院、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恩主教書院及天主教郭得勝中學;餘下八所則包括荔景天主教中學、石籬天主教中學、天主教伍華中學、聖芳濟各書院、聖若瑟英文中學、天主教培聖中學、屯門天主教中學及東涌天主教學校。另外教區屬下的聖貞德中學及德蘭中學,去年已參與首期自願減班計畫。

  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處昨通過《公教報》網站發表新聞稿,指經過審慎考慮,教區認同自願減班的加強措施,有利提升教學質素,故鼓勵教區與修會學校積極考慮參與,但會尊重各校就實際校情作出的決定。

  教區又公布九所落實減班,由其他團體管轄的天主教學校名單,包括已參與聯署減班的傳統英中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及保祿六世書院,開設六班中一的鄧鏡波學校及德貞女子中學等。以每班三十四人計算,天主教學校參與減班,英中學額將減少逾二百七十個。

  教育局回應指,歡迎更多學校參與及支持「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有助成效愈為彰顯。

  參與減班的觀塘瑪利諾書院,校長龔廣培指新高中學制下,不少科目推行分組教學,學校減班後不僅可利用額外教席改善師生比例,亦能騰空更多教學空間,「比方說新高中體育科,有不少實驗器材,以往教師須搬來搬去,日後可設專門課室改善」。作為區內受家長歡迎的名校之一,龔校長坦言,部分家長對減班決定有保留,但認為減班不僅提升教學質素,對維持教育生態亦有裨益,「『大我』永遠都重要過『小我』」。

  另外,仍未決定是否參與減班的中西區官中名校英皇書院,該校學校管理委員會已決定於下周四,即自願減班截止申請前夕,就參與「自願減班」作最終決定。

Rank: 8Rank: 8


19048
122#
發表於 11-2-19 12:44 |只看該作者

屯門全區十九校齊減班

  早前因區內兩所英中猶豫未決,令全區減班出現變數的屯門區,昨宣布已達成共識,區內十九所開設五班中一的中學將齊齊減班,是繼北區、大埔及西貢後,第四個全區參與減班的地區,該區八所英中參與減班後,預計英中學額將減少約二百七十個。元朗區將於下周公布減班詳情,該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期望,今次屯門全區減班能為元朗區帶來正面的「骨牌效應」。

  屯門區共有十九所中學開設五班中一,其中八所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包括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妙法寺劉金龍中學、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屯門官立中學及南屯門官立中學。該八所英中今次參與減班後,屯門區英中學額將減少約二百七十個。

  早前曾有消息指,由於辦學團體保良局仍未就屯門區內兩所轄下傳統英中,包括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及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達成減班共識,使屯門區甚至元朗區,全區減班或會出現變數。但經過一輪諮詢後,屯門區昨終於宣布全區十九所中學達成一致共識,於新學年「五減一」。

  對於區內十九所中學能達成共識減班,屯門區中學校長會副主席譚日旭表示高興,認為學校刻下應共渡時艱。屯門屬收生不足重災區,二一三學年適齡中一人口將暴跌近六百人,譚日旭表示,全區減班雖未必能解決適齡學童人口下降的問題,「但起碼能紓緩區內緊張情況」。下周五為自願減班申請的截止日期,譚日旭坦言,由於時間倉卒,故屯門區未必會舉行全區聯署儀式。

  受惠於「微調」政策,去年中一級全開英文班的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戴希立表示,該校本周才決定參加自願減班,但他強調學校「原則上是支持減班方案」,只是擔心若不全區減班會影響學生的流動和家長的選擇。對於屯門區今次全區參與減班,戴希立表示支持,但他要求當學童人口回升時,學校能率先恢復五班中一。

  元朗區現時共有二十九所中學開設五班中一,元朗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指出,區內二十五所中學已決定參與自願減班,餘下四所分別是兩所傳統英中及兩所「一條龍」中學,他表示希望屯門區今次全區參與減班,能為元朗區餘下四所中學起牽頭作用,元朗區將於下周宣布減班詳情

Rank: 8Rank: 8


19048
123#
發表於 11-2-19 12:49 |只看該作者

華仁教育是要有 "常為人服務之心"

Wah Yan might not be the best boys school in HK, but definitely the fun & enjoyable ones.  Strong brotherhood spirit is how I describe the 2 Wah Yan College regardless which Wah Yan you came from, we treat each Wahyanites as brothers, that's how Jesuit priests teaches us

Freedom, humble, mercy and creativity are the essential elements in the Jesuits education.  Wah Yan teaches us to love and share with others, that's why you won't see Wahyanites making enemy with other boys school student

(1) To know more about Jesuits education, please watch the clip from Fr. Deignan







Wah Yan Education Part 1 to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v9An02s1Y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qzNUGXIta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34sojATaOA


(2) 華仁仔 is energetic, close brotherhood bonding and have freedom to try new things, for instance, the boys from both Wah Yan schools propsed to school management to form their Joint Ice Hockey team and this is really a rare exposure for local school ~~

WAH YAN Ice Hocke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FrjrrMAtJE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sport/20090617/00286_006.html



(3) As a local grant school with limited resources from the HK government, thanks to Jesuits' valuable global network, Wah Yan has many international student visit programs with other overseas Jesuits schools and it is good experience for the boy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dDDxjvTWLM

[ 本帖最後由 majacob 於 11-2-19 12:31 編輯 ]

Rank: 8Rank: 8


19048
124#
發表於 11-2-20 22:49 |只看該作者

硬推學生入「第3組別」校,降教育質素◢

孫明揚

教育局局長

年薪:370 萬


陳維安

教育局副局長

年薪:268 萬

港大民調顯示,受「直資學校」事件影響,教育局長孫明揚的支持率大跌至 26%,為其出任教育局長以來的新低。陳維安出席樹仁大學學生講座時,學生批評安排兩個兒子入讀「國際學校」,連教育局高官都不認同本土教育,如何讓一般家長放心。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亦在立法會批評陳維安但陳維安拒絕回答梁議員的提問。

東區12校家長反減班

【東方日報】教育局提出的「先寬後緊」新自願減班方案「臨門」再遇阻力,據了解,「殺校重災區」之一港島東區計劃於未來 2 至 3 天內決定聯署減班,但有來自 12 間港島東區的中、小學的家長教師會家長成員,昨表明反對教育局的自願減班方案,狠批當局漠視家長意見,變相將部分升中生推塞向「第 3 組別」中學,降低教育質素。家長代表已去信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強烈要求停止推行減班方案,盡快公開解釋家長的疑慮。

面對中一適齡學童人口未來 6 年持續下跌,教育局提出的「先寬後緊」新自願減班方案,本周五截止申請。繼 6 區大部分中學先後達成共識聯署減班後,據了解,港島東區除了兩間英文中學表明無意參與新自願減班方案外,其餘大部分區內開足 5 班中一的中學,最近已達成減班共識,東區校長會主席羅世光表示,將於未來 2 至 3 天內決定會否聯署減班。

憂推學生入「第 3 組別」校

來自港島東區 3 間中學及 9 間小學的家長教師會家長成員,合共約 30 人以家長個人身份昨於港島民生書院,出席由該書院家長教師會家長委員發起的交流會,不少家長對方案表示不滿,有家教會代表指出,擔心減班後升中生會被迫推向「第 3 組別」中學,降低教育質素,做法遠離學生的需求卻沒有諮詢家長。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坦言,即將升中的學生家長,認為減班將削減子女入讀名校的機會,故反對減班亦屬正常現象,故促請當局再諮詢家長意見,切忌倉卒推行。

[ 本帖最後由 尚宮大人 於 11-2-20 22:00 編輯 ]

Rank: 8Rank: 8


19048
125#
發表於 11-2-20 22:51 |只看該作者

東區12校家長反減班

東區官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已通過參加減班。




中學自願減班計劃教育局本周五截止申請,東區 12間學校的家長教師會指出,減班會將升中生推向 Band 3中學,昨聯署反對中學減班,並指他們一直沒有被諮詢,在未有共識前教育局應煞停計劃,這是首次有家長集體起義反減班。傳統名校九龍華仁書院校友會昨諮詢校友對減班的立場,九成出席校友反對。


東區有七間英中,其中官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和筲箕灣官立中學已通過參加減班。該區三間中學和九間小學的家教會委員,昨開會後發表聲明,指減班將令英中學額減少,導致好學生流向 Band 3中學,「不但降低教育質素,更會製造更多遠離水準的學生。」他們批評教育局從來沒有到學校作出諮詢,對此深表遺憾,因此認為在未有家長共識前,教育局不應推行減班計劃。


憂降低子女升英中機會


聯署代表、港島民生書院家教會主席楊女士指出,減班影響未來升中小學生,昨出席的小學家長會代表反映,由於小學校長以為減班只會影響中學,忽略向小學家長講解,不少家長並不知情,「好多唔知乜嘢事,今日幾大迴響」。三間中學也參與聯署,她解釋因家長擔心減班會降低其未升中的子女入讀英中機會。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兆棠表示,各區學校發展主任有諮詢學校意見,不過數月前教育局為小學校長舉行簡介會,只有百多名校長出席,不足全港五成。


油尖旺區的九龍華仁書院擬減班,引致家長和校友登報反對,校董會本周二會表決。該校舊生會昨舉行座談會,主席何兆棠表示,九成出席校友表明反對減班。


英皇書院學校管理委員會本周四表決是否參加減班,該校同學會會長林超英昨重申,英皇作為區內唯一官中,不應減班,區內 13間有收男生的小學當中, 10間已表明反對英皇減班。

Rank: 8Rank: 8


19048
126#
發表於 11-2-20 22:52 |只看該作者

九華校友不支持減班


九 華 舊 生 會 主 席 何 兆 棠 指 出 , 論 壇 目 的 為 收 集 校 友 意 見 。



  距離教育局自願優化班級結構的截止日期尚有五天,早前有校友刊登廣告反對參加減班的傳統名校九龍華仁書院,昨日召開校友論壇討論減班事宜,有過百名校友出席。九龍華仁書院舊生會主席何兆棠表示,大部分與會校友都不支持校方參與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但承認學校是否參與減班,最終是由校董會決定。

  九華舊生會主席何兆棠強調,是次論壇目的為收集校友意見,並非要提出任何方案。他表示與會的百多名校友當中,大部分人都不希望校方減少收生,亦不支持校方參與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他又指出席的校友都對事件表達了意見,然而最後決定權掌握於校董會手中。

  出席論壇的九華校友、立法會議員梁家傑會後表示,會議氣氛和諧,校方只闡述學校的考慮因素,對事件持開放態度。梁家傑希望校方毋須減收學生,同時保持教學質素,從而為基層學生提供優質教學,增加基層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機會。至於校方承諾六年後回復減少收生前的提供學額,梁家傑坦言「五、六年後的事無人能保證,包括學生人數是否真的會上升。」

  梁家傑又表示,雖然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即將截止,但相信校方並不是為得到教育局每年二十五萬元額外資助,而趕於計畫截止前討論減班問題,必要時舊生會成立的基金亦能提供補助,因此不會為校方決定造成壓力。

  九華去年十一月曾發表優化小班教學建議書,計畫新學年將每班人數減至二十七人,被校友實疑為變相減班而遭反對。日前九華再推出新方案,定出減少收生六年,至適齡學童人數回升後,重新將中一收生額定為一百八十人,並分為六班以推行小班教學,昨日徵詢校友意見。

  另外,港島民生書院家長
教師會的家長委員,昨日邀請了東區區內三所中學及九所小學的家長教師會家長委員,就中學減班問題舉行交流會。港島民生書院家長教師會主席楊麗芳表示,與會者均反對推行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部分小學家長代表亦不滿教育局未有諮詢小學家長意見,希望教育局再三考慮是否減班。

Rank: 5Rank: 5


2789
127#
發表於 11-2-21 12:26 |只看該作者

156中學願減班 名校區意欲低 超教局100間參與目標

(明報)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教育局為紓緩中學殺校危機,於去年11月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簡稱中學減班),鼓勵全港開5班的中學減至4班,計劃於本周五截止。教育局以100間中學參與為目標,本報統計全港400間津貼和官立中學意願,預計全港共約156間中學「五減一」,包括54間英中,教育局將撥出近2億經費作津貼誘因。但港九多個名校區的學校減班意欲低,在校內家長和校友強烈反對下難實現減班計劃。
「升級版」中學自願減班計劃於去年11月推出,參與學校共有6年過渡期保留因減班產出的超額教師,過渡期後再分3年逐步以自然流失減去超額教席。學校另可獲為期5年、每年25萬的額外津貼,合共125萬元。
北區[url=]大埔
[/url][url=]西貢
[/url]全區「五減一」
計劃於2月25日截止申請,教育局預料只要有100間中學參加便可釋放超過3400個中一學額予其他下游中學,紓緩整體收生不足問題。
本報統計18區中學的減班諮詢情况,至今除北區、大埔和西貢已落實全區5班中學減班,元朗、[url=]屯門
[/url]和葵青等新界區,多間學校表示傾向減班,會在本周落實(見表)。截至目前全港有156間中學傾向減班,包括54間英中。若全數落實參與,教育局將撥出1.86億元額外津貼作為誘因。
元朗區開6班中一的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其校長蔡澤群接受訪問時表示,已於本月18日向教育局遞交表格,答應減收一班中一。本身設有聯繫小學的翁祐中學減班,曾引來教師、家長反對,校董會近日由反對變為支持方案,其間教育局副秘書長葉曾翠卿也多番游說,蔡澤群說:「直至最近開的特別會議上,家長和教師同意要保護教育生態,大家需要一致配合。」
中西南區油尖旺暫「零參與」
不過,多間英中雲集的港島和九龍名校區,大多數中學仍未表態,其中中西區、南區和油尖旺,至今仍然「零參與」,其中屬官校的英皇書院將於本周開校董會作最後決定。東區英中聖馬可中學表示,校董會最快本周初會有決定。
由22所傳統名校組成的補助學校議會,共有11間學校符合參與減班資格,但當中4間已表明不會減班。一直傾向不減班的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其校長陳美梅指出,校董會已在上月25日一致通過不參加減班,主要是由於其直屬小學有8班小一,校董會理解學生和家長對學額的需求。而議會內其餘7間中學,大部分表示仍在諮詢階段。
明報記者 彭美芳 蕭輝浩 鄭穎瑩

Rank: 8Rank: 8


19048
128#
發表於 11-2-26 18:19 |只看該作者

各區參加減班英中

中西區  1

 英皇書院

灣仔區  1

 皇仁書院

東區   3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筲箕灣官立中學

 嘉諾撒書院

南區   0

九龍城區 2

 迦密中學

 民生書院

黃大仙區 2

 可立中學(嗇色園主辦)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觀塘區  5

 觀塘瑪利諾書院

 觀塘官立中學

 順利天主教中學

 梁式芝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油尖旺區 2

 九龍華仁書院

 聖芳濟書院

深水埗區 3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

西貢區  3

 迦密主恩中學

 景嶺書院*

 將軍澳官立中學*

沙田區  4

 沙田官立中學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大埔區  5

 恩主教書院

 沐恩中學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迦密柏雨中學

 王肇枝中學

北區   5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聖公會陳融中學

 田家炳中學*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葵青區  6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保祿六世書院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荃灣區  4

 可風中學(嗇色園主辦)

 荃灣官立中學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  

屯門區  8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鋸中學

 妙法寺劉金龍中學

 屯門官立中學

 南屯門官立中學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元朗區  7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趙聿修紀念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

離島區  0


* 為教學語言微調政策下,本學年起「上車」的英中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1-2-25 20:49 編輯 ]

Rank: 8Rank: 8


19048
129#
發表於 11-2-26 18:21 |只看該作者

各區不參與減班或未表態的英中

不減班英中(共21所)

地區   學校
中西區 聖若瑟英文書院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南區  嘉諾撒聖心書院
九龍城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喇沙書院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觀塘  藍田聖保祿中學
    聖傑靈女子中學
    聖言中學


深水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黃大仙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
     保良局何蔭棠中學(上車英中)


油尖旺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沙田   聖羅撒書院
     沙田崇真中學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賽馬會體藝中學


元朗   元朗信義中學
     元朗商會中學



未知會否減班的英中(截稿前未表態)


地區   學校

灣仔   聖保祿中學

沙田   沙田蘇浙公學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Rank: 8Rank: 8


19048
130#
發表於 11-2-26 18:23 |只看該作者

違承諾頒「聖旨」英皇被迫減班

違承諾頒「聖旨」 阻校董會自決命運 教局施鐵腕 英皇被迫減班

英皇書院(右圖)昨晚商議減班遭強行阻止後,校董鄭文容(左圖)對教育局做法大感憤怒。



教育局在得知無法獲官中英皇書院校董大比數支持減班後,竟然違背讓學校自決的承諾,昨晚向英皇頒佈「聖旨」,宣佈教育局已決定減班,校董無權投票,不得異議,更即時宣佈散會,阻止投票意圖。曾「揭竿」反對母校減班的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斥教育局假諮詢。


為應付升中人數未來 6年持續減少,教育局推出中學自願減班計劃,今日截止申請。資料顯示,約 160所中學決定減班,超出教育局預期的 100所,新學年起中一學額將減少約 6,000個。其中 14間開辦五班中一的官中早前已率先「投降」參加減班,惟獨英皇書院因校友會、家長教師會和中西區區議會反對,一直未能承諾減班。該校學校管理委員會昨晚趁截止前作最後決定,綜合出席的家長、校友和獨立校董,昨日花了個多小時討論減班,反對聲音較多。


校董憤怒斥責教局

家長校董周百駒表示,本身是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的英皇管委會主席譚貫枝,突然拿出預先準備的一張紙,宣佈作為辦學團體的教育局已決定減班,各人大感詫異。他表示,校友校董鄭文容此時起來要求投票,但譚即指校董的責任是協助管理學校,「佢話做決定係辦學團體,唔係我哋」。不過他們仍要求投票,但譚即宣佈散會。


會後譚貫枝向記者宣稱,三個月來減班計劃獲得「廣泛支持」,多區全區參加,基於社會責任和穩定整體教育界,教育局有責任參加減班;又指英皇課室小,減班有助釋出地方和人手提升教學。之後拒絕記者追問。


鄭文容會後十分憤怒,指教育局的做法「並非最現代管理方法」,「事件反映根本冇自願,人哋(教育局)就還人哋決定,就話畀我哋聽跟住去做」。另一家長校董何詠瑤表示十分失望。


英皇學校管理委員會有 10名成員,除譚貫枝外,尚有校長和兩名教師校董,家長、校友和獨立人士各兩席。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曾多次表示,減班與否是自願參加,不會強迫官中減班。


去年亦曾使出陰招


英皇同學會主席林超英多個月來在網誌指出,中西區多間名校已轉直資,英皇作為平民英中,不可減班。他昨得知英皇「被減班」後,即上載題為《如此政府》的網誌:「幾個月來教育局都在說自願減班,有人說謊?如果早已決定,幾個月以來的所謂「諮詢」,所為何事?粉飾民主櫥窗?」林超英透露,譚貫枝去年 12年曾使出陰招,「主席企圖要在會議紀錄中加入不存在的所謂同意減班共識,校友激烈反對才不成事。」他對政府已無信心。


全港中學減班情況


全區減
荃灣及葵青、屯門、北區、大埔、西貢及離島共 90校

區內多數減
黃大仙 6校(何蔭棠中學及第一張永慶中學不減,協和書院待定)
深水埗 10校(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及唐乃勤初中書院不減)
元朗 27校(元朗信義中學及元朗商會中學不減)

減班官中
15校(包括:英皇書院、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筲箕灣官立中學、觀塘官立中學、九龍工業學校)

減班英中
港島:嘉諾撒書院
九龍:銘基書院、九龍華仁書院、聖芳濟書院、民生書院、觀塘瑪利諾書院、梁式芝書院、順利天主教中學、蒙民偉書院

不減班英中
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張祝珊英文中學、藍田聖保祿中學

未定
沙田 21校(沙田官立中學與另 7校會減,其他未定)


Rank: 8Rank: 8


19048
131#
發表於 11-2-26 18:25 |只看該作者

189校減班 解兩年殺校危機

教育局「自願優化班級計劃」昨日截止申請,教育局長孫明揚表示,初步接獲150間學校申請減班。本報初步統計,全港有189間中學參與減班,佔合資格學校逾八成,足夠消除未來兩年中學殺校危機。但有議員指出,要長遠解決問題,需要將每班人數由34下調至28。

英中學額至少減2400

現時全港有230間中學開設5班或以上中一,符合參加自願減班計劃資格,有10區中學全區減班,全部189間報名的學校中,約72間全開英文班,令全港英中學額減少逾2400個。

另一方面,有約20間英中名校因學校設有直屬小學,為顧及學校在區內的聲譽、持份者反對等各種理由,已表明不減班,另有數間學校仍未表態。

按照教育局推算,適齡中一學生將由2010/11學年的6.9萬人,至2016/17學年下跌1.51萬人至只有5.39萬人,跌幅高達兩成。

以今次有約190間學校參與減班、每班34人計算,每年可抵消近6500名學生下跌造成的縮班
壓力,令未來兩年學界毋須擔心殺校問題,但之後數年的問題仍未解決。

張文光倡每班減至28人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認為,教育局應將每班中一由現時34人下調至28人,若以現時全港有約1750班中一計算,可抵消約1萬名中一生下降,解決中學殺校問題。

他同時建議,教育局日後可保留超額教師,藉此減低師生比例,並在2014年在中學推行
小班教學,讓首批接受小學小班教學的畢業生,銜接升上小班中學,解決中學殺校危機。


Rank: 8Rank: 8


19048
132#
發表於 11-2-26 19:17 |只看該作者

縮班到此為止 汰劣終難避免(社評)

教育局推出的加強版「自願優化班別結構」今日截止申請。據統計,全港至今有約170所中學表態決定參與縮班,當中包括至少60所傳統及上車英中。傳統名校英皇書院昨晚開會決定參與減班。事實上,中學縮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紓緩殺校壓力,減輕對教育界的衝擊;另一方面,一刀切縮班將導致部分口碑好的學校亦要遵循,不符合汰劣留優原則,減少學生入讀名校的機會。當局不可能無休止地通過縮班來維持生源不足學校的存在,減班計劃作為臨時措施應到此為止,長遠應研究通過優質名校兼併普通學校的方式,既解決生源不足的問題,又提升教育質素。

由於本港出生率下降,適齡中小學學生人數逐年減少,令一些中學因收生不足而面臨縮班或停辦的困境,並衍生出超額教師等問題。如果任由學校倒閉及大批超額教師失業,對教育界的衝擊太大。當局提出一刀切的縮班計劃,並為參與計劃的學校提供額外津貼,令學校毋須解僱超額教師,有助紓緩殺校壓力。預計減班後,可以令區內學校未來數年收生穩定,為學校提供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教師亦不必擔憂前途。劃一減班還避免了不同學校在縮班問題上有差別對待,體現公平原則。雖然不少傳統名校在初時都對計劃存在疑慮,但最終大多能顧全大局,配合縮班計劃,紓緩了其他學校的殺校壓力。


縮班計劃儘管能夠順利推行,但不代表一刀切縮班的做法並無可議之處,特別是傳統名校本已「僧多粥少」,縮班意味著學生入讀教學質素較好的中學機會減少,對基層子弟的影響尤大。而且,學校優勝劣汰,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但現在不論成績好或成績差的學校同樣減班,變相是平均主義,不利提升學校質素。因此,以縮班來應對殺校危機只應是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學生來源越來越少是不可改變的現實,單靠不斷殺校並不能解決問題,也不利提升學校的教育質素。當局應研究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例如可以將收生不足的學校合併,並利用資源整合的契機縮減教師授課節數,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備課和照顧學生。同時,部分地區可能由於人口結構的關係,收生嚴重不足,當局應果斷關閉,以便重新整合資源。

Rank: 8Rank: 8


19048
133#
發表於 11-2-26 19:18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今日(二月二十五日)出席「網上禁毒通通識 攜手創造健康校園」開幕典禮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記者:今日減班截止申請,有沒有數字可以告訴大家?

教育局局長:到現時為止仍未截止,所以我們未有掌握最後數字,下星期一我們會有些數字。

記者:英皇已決定減班,共有多少間學校參加?

教育局局長:現時約有一百五十間,不過我們仍在接收表格。

記者:原本估計一百間,現在多了學校參加,會否令一些英中或名校明年的學額競爭變相加劇?

教育局局長:我們從來沒說過一百間學校參加,我們認為越多越好。

記者:官校方面,有校友說不想參加,但教育局要求官校參與,其實有否與他們溝通?

教育局局長:大家都知道,今次減班,我們與所有學校都有頻密的接觸,單是教育局在各區舉辦的研討會及簡介會都多於一百次,所以所有學校的老師、家長及所有持分者都有充分討論這個問題。你可以看到現時這麼多學校參加,表示教育界認同這個措施。

記者:英皇書院校管會沒有表決過,但最後都加入減班計劃,是否違背了自願減班?

教育局局長:當然是自願減班,我們要明白,最重要是辦學團體和其他持分者有充分溝通,這是大家集體的決定,不是一、兩個人的決定。我們都知道不同學校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但現在可以很清楚看到,大多數學校和大多數持分者均贊成這計劃。

記者:決定方法不是以投票決定,..為何不許他們投票?

教育局局長:每間學校的做法都不同,據我所知它不是用投票的方式,因為主要權在於辦學團體。

記者:辦學團體即是教育局,是否教育局說減班便要減?

教育局局長:我們一早已表明作為一個辦學團體,我們有責任履行我們的政策,所以我們已盡我們的力量,與所有家長和其他持分者充分溝通,然後才作出決定。

記者:為何諮詢後仍是假民主,由辦學團體宣布減班?

教育局局長:大家都要明白,總要有人作決定,不可以樣樣事都表決。若進行表決,大家的意見差不多時,總要有人在背後作出決定。

記者:是否一開始時講大話?

教育局局長:沒有講大話,怎會講大話,你要聽清楚,我們在所有區、所有學校均經過大規模諮詢,大家同意這個做法,所以我說,現時有這麼多學校參加,證明我們在這方面有誠意。

記者:英皇書院稱你們是在一片反對聲中宣布(減班)。

教育局局長:大家都知道我們有很多間官立中學,它們的情況與英皇書院沒有甚麼分別,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大家都明白在這方面應該作出這個決定及支持我們的政策。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2011年2月2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49分

Rank: 5Rank: 5


2789
134#
發表於 11-2-26 19:34 |只看該作者

中大碩士生失業事件




肇事人物

中文大學的碩士畢業生現年26歲,早於三年前在香港中文大學統計系碩士畢業後,只是曾經就業過兩次,更在工作之中因不同的因素而被解僱,在沒有收入和工作經驗之下,梁健鵬一年半前更以碩士的身份領香港失業綜援1830以維持每月的生活費。 他自少於屋邨長大,中學時就讀在地區名校,香港中學會考有26分,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獲得2B1C,2003年以優良成績入讀中文大學統計系,2008更取得碩士學位。

畢業後20089月受聘於一間美國化工公司,但隋即遇上金融海嘯,不足兩個月便遭到解僱,往後於20094月他到保險公司經紀,同樣也受到解僱。他聲稱他平均每月見工十次,兩年來合共超過二百份,但是都沒有一次成功

事件經過


中文大學的碩士畢業生為自己的個人經驗感到傷感,就在個人的網誌上以《中文大學的碩士失業漢》為題表達出自己的情況,事件引起不少市民的注意。有傳彙蘋果日報更邀他作出訪問,更在2011214日以A1的頭條報道事件,內容之中更指出他社交能力欠佳,性格內向。事件引起不少市民的關注,在2011215日香港中文大學更邀他回校,向他提供就業訓練,以希能夠向學校的子弟提供幫助。他更受到香港商業電台的邀請,出席節目《左右大局》分享兩年來的失業經歷

社會影響


傳媒話題
香港大部份傳媒都就此作出報道,其中東方日報更指不少香港人為事件感到傷感。香港傳播報道新聞時經常嘩眾取寵,未有考慮實際的社會價值,並在此事之上引起公眾對大學資歷架構的不信任。


大學生失業
事實上, 大學生失業問題一直存在。但大部分市民的觀念卻並未完全轉變,認為大學生仍是社會的未來精英棟樑,因此很多大學生也不願放下身段來主動適應社會實際需要。 所以不少的學者都認為,在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上,有某程度上是基於心理感受。在另一方面,胡星斗認為大學所設的教育未能適應市場,在長期的填鴨式教育之下,令到不少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不善於溝通,引起一系列的社交問題,造成人才質量下滑。


高分低能
有傳媒以高分低能來形容該名學生。指年輕人受網絡文化影響,只會網上對話或談天,在現實生活之中不擅溝通,往往只會在考試中得好好的分數。


教育題材
有不少人以這件事作教育題材,令大學生從另一角度看此問題。不少學校都他建議大學生多結交朋友,與人接觸、溝通。中原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更指出,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碩士生,反會因學歷而成為阻力。她更給予大學生意見,畢業應出來工作數年才因應自己的需要再讀碩士


社會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未能找到工作,這個問題令到不少社會人士關注,及衍生出欲以下的社會問題以及研究。


典型性格批判
不少的學者都批評香港都市人現存的現象,對未有賺錢能力和足夠社交能力的人存有歧視及未有伸出援手。這是香港人一種典型性格,『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甚至更有落井下石的感覺。在案中的青年個案被傳媒以誇大報道,令到不少香港市民對此事有所回應。有人批評傳媒嘩眾取寵,亦有人批評個案者高分低能。


性格決定命運
心理學家赫拉克利特更提出「性格就是命運」,而榮格也提出過「性格決定命運』,在今之的個案之中被香港人視為鐵一般的真理。他們所提出的說話就是指出命運是來自於性格的本身,你的性格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好的性格會帶來好的命運,相反亦然。在中大碩士生的例子之中,他缺乏社交及溝通技巧,令其就算有好的學歷也未能找到好的工作。


網絡資訊的影響力
事件之所以能夠引起傳媒的注意,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網絡資訊的影響力,個案者將文章分享在網上,得到很大的回響,不少的網友都先後留言,引起一番的討論。


香港傳媒的操守
主條目:香港傳媒爭議
香港傳播媒介的報道手法一直都受到不少市民的質疑,在報道時事新聞時經常嘩眾取寵,未有考慮實際的社會價值。部份市民認為,香港傳媒的質素愈見惡化。在事件出現後,不少人批評以頭條A1作個案有誇張的成份,事件的成份受到誇大,引起公眾議論,以收宣傳之效,失去了原有的新聞道德。


填鴨式教育
主條目:填鴨式教育應試教育
香港的教育一直被批評是填鴨式教育,意指只要求學生苦讀死背,不太着重內容理解。大多的香港學生只求考試成績優,升上好的學校,因此不少的訓練都是以文本訓練為首要,未有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加以訓練,令到不少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不善於溝通,引起一系列的社交問題。


他者接受度
香港社會一直都以金錢掛帥,着重『快、速、急』。當一些人未能即時提供全面的才能時,只會立時放棄,不會對他人加以訓練支援,個案者就是一個好例子,他有足夠的學歷,當在其他方面未能配合僱主時,僱主只會立時放棄。

對話內容



  • 蘋果日報找來獵頭公司去讓他嘗試模擬面試,對話內容如下:
他:我是在一間較有名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畢業,這亦是我的優勝之處。第二我認為我會很用心工作,我是一個工作狂熱的人不會hea,我好希望努力工作建立自己的事業。

張慧敏:那你在找不到工作的日子如何打發時間?

他:都是在附近的商場吃東西hea下。

張慧敏:我想你做見工interview或去和任何人溝通,第一件事當你沒有eye contact,我已經不會考慮你。第二,在interview途中,你是問非所答。你說在商場hea,但和你說會很積極很勤力工作完全是相違背的。你說你是中大碩士,假若我是哈佛呢?那你是否沒有機會?其實你的qualification或degree只是一個入場劵。我現在要請的是你而非那張沙紙。你不能坐在這裏說他不給我機會,機會是我們自己爭取的。

Rank: 8Rank: 8


19048
135#
發表於 11-2-27 20:59 |只看該作者

林超英轟教局減班指令違規 英皇校友學生發動革命

母校英皇書院(圖)被迫減班,林超英指教育局做法涉嫌違規。




教育局指令官中英皇書院「自願減班」、禁止校董投票審議,有關決定面臨被推翻。一直反對母校減班的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昨指出,校董會章程規定凡有爭議的事項,必須經投票決定,因此教育局做法違規。他挑戰教育局,表明若舉行投票仍通過減班,他及校友自會收聲。英皇校友和學生正籌備教育界「茉莉花革命」,呼籲沉默的英皇學生和校友站起來推倒「畸形政策」。


母校英皇書院被迫減班,林超英(圖)指教育局做法涉嫌違規。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前日回應不准英皇校董投票時態度強硬。





不點名斥責孫明揚

英皇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譚貫枝上周四宣佈,局方決定英皇減班,否決了校董投票的要求。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前日回應不准英皇校董投票時稱「若進行表決,大家的意見差不多時,總要有人在背後作出決定」。出任英皇同學會會長的林超英昨再發表網誌,反駁指當晚根本沒有機會投票。他指校管會章程列明:「每項決定必須在會上透過投票,獲大比數委員通過」,校董當晚不能投票,已違反章程條文。


林超英不點名斥責孫明揚,「由自願減班變成指令減班是第一個謊言,很不幸,政府內竟然有人企圖以新的謊言去覆蓋舊的謊言,泥淖越踩越深,真的希望有關人士迷途知返。」


林超英建議教育局為英皇校董舉行由獨立人士監督的不記名投票,「願賭服輸,如果得出的結果是多數票支持減班,我和其他校友自會收聲」。


不過,林超英勝券在握,校友校董鄭文容表示, 10名校董中,兩名校友、兩名家長和獨立校董金文傑五票反對減班;即使獨立校董謝家浩、校長和兩名教師校董贊成,合共只有四票,「不過教師代表都間接唔贊成」,主席譚貫枝只可在爭持不下才投票。「根本教育局盤算過贏唔到先唔畀投票」!


教育局昨迴避英皇校董被禁投票是否違反校管會章程,只稱章程列明英皇應採納政府的教育目標。


近 800名英皇學生、校友和網民加入 facebook專頁「反對教育局要求英皇書院減班」。一名校友留言說:「孫公不是一個容易的對手,不過此時此刻不應害怕,更應團結一致!將 EDB(教育局)的畸形政策停下來。」


另外,官校皇仁書院校友校董易永源表示,他們以投票表決減班,校友兩票反對,不敵八票贊成;筲箕灣官立中學校管會也進行投票,全部贊成。

Rank: 5Rank: 5


2789
136#
發表於 11-3-1 09:21 |只看該作者

適齡生續減  202間中學削班

中學「自願減班」方案上周五截止申請,教育局昨宣佈全港 226間開辦最少五班中一的學校中,有 202間學校決定減班,佔總數接近九成,當中據了解有 75間英中,英中學額隨即減少 2,550個,大部份學校今年 9月起減至四班。而「企硬」不減班的 24間中學,除培正中學外全數為英中。有中學校長指, 2013年起適齡人口下跌潮將加劇,屆時如不減少每班人數,殺校潮恐再現。


中學憂殺校潮重現


適齡中一學生持續減少,中學恐重現當年小學縮班殺校潮,教育局去年宣佈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讓中學自決是否將中一級由五減至四班,大部份名校由於不愁收生,起初對計劃嗤之以鼻,其他學校亦對減班後需在六年內削減 12個教席感憂慮,後來局方推出「加強版」增加誘因,如提供額外津貼讓學校維持減班前的教師編制,結果陸續有官津學校轉軚加入減班行列。多區其後宣佈全區齊齊減班,包括東區、屯門、離島、西貢、大埔、北區、荃灣及葵青區。


75間減班英中不乏老牌名校,包括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等,當中以 11所官校英中減班惹來最多爭議。至於「企硬」不減班的 23所英中,包括喇沙書院、聖若瑟書院等名校,部份設直屬小學以顧及小學家長為由拒減班。


入學機會不會大減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認為學界反應積極成效顯著,未來兩年局勢料維持穩定,但 2013年至 2015年將再次進入高危期,「 2013年開始再減一萬個,特別係沙士出生年嗰個時間,即係大約 15年左右會跌得仲厲害,所以局方要考慮長遠減每班人數到 30人;如果人口回升,就用一個可加可減機制維持平衡。」


他預期,家長在「減班」兩字壓力下,競逐名校學額情況將較今年激烈,提醒家長由於整體人口下跌,入學機會不會大減,「下學年都起碼少五千人,家長唔使太擔心。」


不減班英中一覽


沙田區: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賽馬會體藝中學、沙田崇真中學、浸信會呂明才中學、聖羅撒書院

九龍城區: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旅港開平商會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喇沙書院、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觀塘區:
聖言中學、藍田聖保祿中學、聖傑靈女子中學

中西區:
聖若瑟英文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黃大仙區: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保良局何蔭棠中學

元朗區:
元朗信義中學、元朗商會中學

深水埗區: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油尖旺區: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灣仔區:
聖保祿中學

南區:
嘉諾撒聖心書院

Rank: 5Rank: 5


2789
137#
發表於 11-3-1 14:43 |只看該作者

統一派位入英中 成功率急跌13%

放大圖片



——全區減班隨時「減過龍」 北區荃灣東區首遭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中學「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減班計劃)上周五截止申請,教育局迄今收到202所中學願意參與,相信能暫緩未來2年的殺校危機。據香港文匯報統計,新學年料有74所傳統及上車英中參加減班,令全港英中派位學額驟減最少2,500個至約11,230個,比10/11學年大跌逾18%,遠高於升中總人數約6%跌幅。在兩者減幅失衡下,升中生若要經稍後的統一派位入讀英中,成功率比去年急跌1成3!而個別達致全區減班的地區,如北區、荃灣、東區等,其英中派位成功率跌幅更大,區內學生將首當其衝成為減班的「受害者」。

202中學減班 「超額完成」

 教育局昨日正式宣布,減班計劃共獲各區共202所中學參與,可算是「超額完成」。然而,那卻會令升中學位分配大執位,直接影響學生入讀英中機會。

 根據教育局學生數字推算,新學年全港將有逾5.8萬名本地小六生升中,較去年的6.2萬名減少約6%。由於佔總學額3成的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早前已完成,因應減班計劃而減少的2,500多個英中學額,將全數於統一派位階段扣減,按香港文匯報記者推算,今年全港升中生要派位入英中的成功率,將由22.2%跌至19.4%,下跌2.8個百分點,以幅度計更是急降1成3。

北區生入英中機率7爭1

 其中,首個達致全區減班的北區,學童派入英中機率最受影響。該區5所英中均減班,令統一派位英中學額下跌170個(以每班派位34人計)至新學年的425個,惟區內升中學童人數只下降約100個至3,075人。在學生與英中學額減幅失衡情況下,該區派位入英中機率將由18.7%下降2成6至13.8%,而競爭比例則由約5爭1演變成7爭1,即每個英中學額平均多了2人競逐。

 同樣達致全區減班的荃灣及東區,新學年統一派位入英中機率也下跌2成半及2成,分別只得13.9%及18%成功率。而一向英中派位機率較低的西貢,在減班後其成功率跌至8.1%;另區內「零英中」的離島區,是否將獲英中學額供派位更是前途未卜。

專家:自願參與難免分配不均

 對此,學友社社長、中學學位分配委員會成員伍德基表示,由於減班計劃是自願性質參與,無「人工協調」成份,難免會有部分區別「減過龍」,或英中、中中之間學額減幅分配不均的情況出現。他直言,現有逾202所中學參與減班,希望教育局「喜出望外」之餘,亦要有幾手準備,例如以分階段方式推行,期望以「人工協調」方法,以維持派入英中的機會率於合理水平。

解除收生不足危機 望家長體諒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回應指,減班對整體升讀英中的機率確實帶來衝擊,「部分學生在舊模式下本可入讀英中,但現在不能,無疑令部分小學家長感到不公。」但在解除收生不足危機的大前提下,趙明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體諒。他期望部分參與減班的「搶手」英中,可在收取「叩門」學生方面提供較大彈性,盡量錄取有能力入讀的學生,紓緩家長的憂慮。

減班後各區英中派位機會率推算

放大圖片


#已扣除供自行分配學位學額;因應減班計劃,11/12學年各學校的自行分配學額,均以10/11學年總學額3成計算 *以09/10年區內小六及小五生人數推算,不包括國際學校

Rank: 5Rank: 5


2789
138#
發表於 11-3-1 14:45 |只看該作者

各區學額「洗牌」 料現跨區升中潮

 現今大部分家長對全英教學的中學趨之若鶩,有家長甚至不惜工本遷到英中較多的校網,增加入學機會。然而,在達74所英中參與減班下,各區學額可能面對重新「洗牌」,特別是每年統一派位時,多個地區均因地區關係劃出「他區學額」。有教育界人士預期,部分英中額減幅較大的地區,將極可能出現跨區升中潮。

 本港唯一區內並無英中的離島區,一直依賴「他區學額」為區內小學生提供些微的英中派位機會,以10/11學年計,該區獲英皇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等4所名校共分配13個英中學額,供全區1,500多升中生競逐。但來年4所為離島區小學提供「他區學額」的英中全數參與減班,該區升中生前景存在不少不明朗因素。學友社社長、中學學位分配委員會成員伍德基表示,在減班下個別地區可能面對不同問題,相信當局已開始策劃應對,如情況較特殊的離島,應仍會有他區英中學額分配,然而也極可能會按比例減少。

 伍德基又指,中西區、沙田、九龍城等名校區的學校一直較受家長追捧,各區之間升英中機會不一,是長久而來的歷史問題。

 他認為,部分地區英中學額減幅較大,難免令更多人有意跨區升中,當局應該運用「人工調控」方式如分期實施減班,或調節「他區學額」等措施,以減輕各區英中派位學額失衡問題。

Rank: 8Rank: 8


19048
139#
發表於 11-3-1 23:03 |只看該作者

枚網一覽

http://www.squarefoot.com.hk/chinese-hk/school-network/

Rank: 8Rank: 8


19048
140#
發表於 11-3-2 12:45 |只看該作者

英華女校拒減班 留住教師保選修科數目


對於尚有25所英中及1所中中拒絕減班,孫明揚昨回應﹕「220多間學校已有200間參與,在這情下,毋須要求百分百(學校參與)。」


中西區英文中學英華女學校盛產名人校友,包括揚威柏林的電影《歲月神偷》監製張婉婷和人大代表蔡素玉等,該校昨日以「留科要留教師」為由,宣布不參與自願減班計劃,以保留教師提供足夠的新高中選修科,校友表示支持。教育局長孫明揚昨日回應﹕「220多間學校已有200間參與,在這情下毋須要求百分百(學校參與)。」

英華女學校昨發聲明,表示學校不會參加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令全港不參加減班的英中名校增至25間。英華女學校副校長曹港生說,學校諮詢校董會和校內教師後,決定維持現時每級5班,讓更多學生入讀該校,以及維持新高中的選修科數目,避免因減班而減少開辦選修科,令學生選擇減少。

校友﹕恐轉直資令基層卻步

1900年創校的英華女學校,栽培了許多名人女校友,包括富商李嘉誠太太莊月明、電影監製張婉婷、人大代表蔡素玉、堪輿家麥玲玲等。張婉婷支持母校維持5班中一收生,她說﹕「學校辦學堅持有教無類,我們有條件轉直資,但也不想學費太貴令基層女孩子卻步。」

60年代入讀英華的張婉婷憶述,以前住在般咸道一號,堂姐也讀英華,上學跑回學校只需幾分鐘,喜歡學校校風純樸。與張婉婷同期的蔡素玉對於學校決定感支持,她認為英華一向受家長歡迎,可讓更多女孩子入讀,她說:「如不是英華,我可能進不了港大。」

今次有202所中學參加減班,令中一學額減少約6900個,下學年學童約下跌5000至6000人,被質疑「減過龍」。教育局長孫明揚昨日出席活動後回應說,減班是要爭取兩年過渡期,以了解內地港人子女會否回流本港升學,再研究中學學童不足的問題。

孫明揚﹕毋須百分百學校減班

孫明揚也期望跨區解決部分區域收生困難的問題,他說「大家要從實際角度來看,中西區跨區到哪裏,若只是到灣仔,乘地鐵只是多一個站,十多二十分鐘便到達。」他也指出,全港220多所開辦五班中一的學校中,已有202所參與減班,「所以我們認為,在這情下,毋須要求百分百(學校參與)」。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