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其實係唔係SPCC DGS就係公認的BIG 2?
樓主: Cisssy
go

其實係唔係SPCC DGS就係公認的BIG 2?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5137
381#
發表於 24-5-29 15:4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5-29 15:38
近年湧咗一班教授去”part time”做創科公司,搵學生或者post doc 去搏。大學出d $,ITF出d錢(個個項目不 ...
依家仲可以靠concept就tum人落搭? 请问有没有这一类的成功(用concept昆人钱)例子可以分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78
382#
發表於 24-5-29 15:46 |只看該作者
FNN 發表於 24-5-29 14:32
科學園揸旗搞嗰個,係你師兄定師弟?

你指CEO?抑或主席?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584
383#
發表於 24-5-29 16:14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4-5-29 15:15
“美國(非名大學)讀phd的時候,他還被迫選修了法文“- 如果在加拿大Montreal都可以理解,但在美国被逼修 ...
應該係必修humanities學分(美國大學好興),可能係可以編到時間表內嘅選擇有限,幾害取其輕...

點評

猴子爸    發表於 24-5-29 18:21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78
384#
發表於 24-5-29 16:36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4-5-29 15:44
依家仲可以靠concept就tum人落搭? 请问有没有这一类的成功(用concept昆人钱)例子可以分享? ...

你都知冇可能,所以我汗顏兼滴汗,冇下次。

*****

自己所見,係不止於concept ,已經有pre-production samples可以做clinical trial,如果係Al,ML,已經有algorithm 而且有trail results ,跟黃金标准接近或者已經超越咗,一手專利不可少。

幫手一間初創公司,老闆係在科學院某個研究院的高層跳出嚟搞,疫情前集到資,最近closed A+ round 集資,可以燒幾年,因為已經有收入,這個年度有機會break even,然後諗IPO。

點解集到資因為個產品類別在美國FDA成功註冊,所以觸目,有賣點。有Insurance code,可以賣入去退伍軍人醫院。

因為不斷跟大學有collaboration projects,不斷出papers,香港就有中大港大,NUS,John Hopkins 還有Stanford。

本地市場有HA,私家醫院,醫療集團,NGO用緊,部份香港經驗可以用在東南亞市場。美國個平台要另外搭建,集資都係為咗ramp up個BD。

最近集資3個投資方,兩個海外VC,一個香港上市公司。之前跟一兩間國內VC傾偈,他們都講現在好多好項目,價錢好合理,不過冇錢去投。

點評

猴子爸    發表於 24-5-29 18:18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78
385#
發表於 24-5-29 17:19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4-5-29 08:47
我覺得對好多香港人嚟講,醫科就好似SPCCPS/DGJS/DBSPD咁,只要喺入面讀得不過不失,一直上,就會有名中學 ...

我冇這個煩惱,因為升小學嘅時候根本就冇考慮名小,原因係擔心緊佢係學習遲緩。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86
386#
發表於 24-5-30 03:16 |只看該作者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4-5-29 16:14
應該係必修humanities學分(美國大學好興),可能係可以編到時間表內嘅選擇有限,幾害取其輕... ...

美國大學本科强調通識,理工科學生係要修人文課。但他說的是 phd, 唔關通識事。

博士生要懂 2-3 門外語係歐洲大學古老的傳統,因爲覺得博士知識要淵博,而且歐洲係多語言地區,學者要同唔同母語的人交流。不過,近幾十年好多大學已經放棄呢個要求,可能網友講個家大學仍保留呢個傳統。

點評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4-5-30 08:09

Rank: 5Rank: 5


4486
387#
發表於 24-5-30 03:37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5-29 15:44
我以前都係唔知道㗎,到阿仔入行先知道數底吃香,物以罕為貴啩!

其實係 90年代國際大投行開始請 “rocket scientists" 設計衍生產品後,投行越來越中意請 physics, maths, engineering, computer 等有數底及電腦底的學生。複雜的數學模型當然唔係為普通公司做估值,係用黎設計唔同的 derivatives (基礎的 black scholes formula 其實源自熱力學方程,對物理系學生一d 都唔新奇)。

而家投行都講 web3, blockchain, crypto, smart contract, 想入投行,以上理工科畢業生機會仲大過讀 GBUS, finance, accounting. 當然,都要個學生本身叻及醒目。

點評

RainyRice    發表於 24-5-30 12:49

Rank: 5Rank: 5


1024
388#
發表於 24-5-30 03:5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5-29 15:38
近年湧咗一班教授去”part time”做創科公司,搵學生或者post doc 去搏。大學出d $,ITF出d錢(個個項目不 ...

統計數據赫然揭示了一個殘酷事實:百分之九十七的創業公司註定無法成功。然而,我們切不可因噎廢食,忽視創業所蘊含的巨大價值。

創業不僅僅是為了追求金錢和地位,更是一個孕育成長的搖籃。即便最終未能圓夢,經歷過創業洗禮的學子,也將收穫無價的人生經驗。在把握獨立思維、解決問題的同時,他們還培養出卓越的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些寶貴品質,正是未來就業市場和生活中所迫切需要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即便成功的創業公司寥寥無幾,但這些"獨角獸"卻能成為後來者的旗幟和榜樣。它們不僅為個人夢想點燃希望,更能帶動整個創業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為社會和經濟注入勃勃生機。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創業路上的重重阻礙。過度鼓吹創業,可能導致學生盲目自信,缺乏必要的市場調研和商業規劃,最終吃上創業失敗的苦果。大學在推動創業教育時,更需要保持謹慎和平衡,既要為有志青年提供支持,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通用技能,為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根基。

總之,創業的曲折之路,充滿機遇與挑戰。只要我們用智慧和勇氣正視其中的利弊,定能引領青年一代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因此,我認為大學推動創業教育的做法是正確的。雖然有失敗的風險,但只要學生能夠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這種做法仍是值得的。關鍵在於如何設計課程,讓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創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增加成功的機會。

然而,大學推動創業教肓不能忽視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過度鼓吹創業可能導致學生過於盲目和急進。許多缺乏經驗的年輕人會被創業的"神話"所吸引,而忽視了創業的艱辛和風險。他們也可能過於自信,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商業計劃,最終導致創業失敗。

其次,過於強調創業教育也可能偏離大學的主要職責。大學本應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通用技能,而不是簡單地教授創業技巧。過分強調創業可能會擠佔其他學科的資源和關注度。

此外,即使有少數創業公司成功,這也無法完全彌補大多數失敗者所遭受的損失。創業失敗不僅帶來經濟上的打擊,也可能給學生的信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在推動創業教育時,大學需要保持謹慎和平衡。他們應該為有創業意願的學生提供支持,但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通用技能,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Rank: 5Rank: 5


1024
389#
發表於 24-5-30 04:56 |只看該作者
kwunpa 發表於 24-5-30 03:37
其實係 90年代國際大投行開始請 “rocket scientists" 設計衍生產品後,投行越來越中意請 physics, maths, ...

作為X世代的一員,我常不能理解現代家長為何如此熱衷於推動子女投身商科殿堂。在我這個年代,從事商業學習的年輕人常遭長輩輕視,他們認為這門學科無足輕重。

歷經滄桑,我漸漸領悟,有些專業自始至終都享有神聖地位:醫學、法律、牙醫,這些所謂的"神科"領域,至今依舊備受推崇。但令人扼腕的是,曾經輝煌的工程、電腦、建築等學科,卻已沉淪為如今的"水泡科"。這般興衰變幻,令人不禁感嘆時代的更迭飄忽。

我們不免要問:一個年輕人在十多歲就進入商學院,究竟是否恰當? 我至今仍清晰記得,在廿多歲那年,我前往英國攻讀商科。在講堂之中,我如同身處另一個星球,聽得頭暈目眩。譬如"策略"二字,我竟無法理解其中奧義;又或是"願景"和"使命"的微妙差異,也讓我陷入迷茫。事實上,每個人都應該不停思考自己的願景和使命所在。

不過,我還是衷心感激自己十多歲那年選擇了工程作為主攻方向。三年的邏輯思維訓練,讓我收穫良多,成就了今日的我。正是這番扎實的基礎,才使我能洞悉商科的深奧玄機,不再迷失在那些晦澀的專業之中。

究竟是什麼原因,驅使了現代家長如此熱衷於商科? 其中之一個主要原因應該是錢途。或許他們看準了這門學科的廣闊前景,抑或是被那些所謂的"成功案例"所蠱惑。無論如何,我願向後輩提出一點忠告: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要以開放的心態,專注于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相信定能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只有這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里,擁抱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

作為家長,應多思考一下究竟家長們想給予小老闆錢途還是前途。究竟有錢途才有前途,還是有前途才有錢途?我們常常會在孩子的前程規劃上苦惱不已。究竟,我們是要追求金錢的殼而忽視了真正的事業發展,還是應該先確立孩子的事業目標,才能開創輝煌的前程?這是每個家長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對於一般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擁有良好前途無疑是最優先考慮的。我們這些普通百姓,無法承受子女在事業上的失敗代價。因此,我們更傾向于推動孩子進入一些被社會認可的有前景領域,譬如醫療、法律、金融等。我們相信,只要孩子打好基礎,就一定能擁有美好的人生出路。

但對於家境相對富裕的小康之家而言,或許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他們無需過度擔心孩子的經濟前景,反而更應鼓勵孩子去探索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業領域。因為只有真正找到內心的熱忱所在,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里,砥礪前行,成就不平凡的事業。

無論家庭背景如何,我們都應該以開放和尊重的態度,傾聽孩子的心聲,引導他們發掘自身的獨特價值。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在追求金錢和事業的雙贏道路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這無疑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但相信終將換來孩子璀璨的前程。

Rank: 5Rank: 5


1024
390#
發表於 24-5-30 05:58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4-5-29 13:18
有一說法係當香港融入大灣區, 意味樓價, 物價和人工將會慢慢看齊, 即香港會慢跌, 定個區慢慢升? 我估前者 ...

我嘗試從一個宏觀角度去分析: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其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成本水準,確實與珠三角地區其他城市存在一定差距。然而,隨著大灣區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這些差異正在逐步縮小。

首先,在空間差異和市場平衡方面:大灣區各城市在經濟實力、產業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正在通過要素流動和資源整合,逐步趨均衡。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價格指標,如樓價、物價和人工等,出現收斂的趨勢。然而,由於各地供應需求狀況和政策環境仍存在不少差異,價格調整可能是逐步完成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要通過多年時間整合。

其次,大灣區的區域經濟集聚效應日益顯現。產業鏈的完善和集聚,有助於提升整體經濟效率和競爭力。這為香港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但也可能對其樓價和生活成本產生一定影響。

最後,政策協調與調控也是關鍵因素。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在政策法規上仍存在差異,需要進一步協調。各地在價格調控、房屋供應等方面的政策取向,將直接影響最終的價格走勢。

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的過程,必將引發一系列的空間重構和市場變革。這需要我們密切關注,並作出動態的分析和評估。地緣政治風險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這方面較難預測。

Rank: 9Rank: 9Rank: 9


22903
391#
發表於 24-5-30 08:17 |只看該作者
FNN 發表於 24-5-30 05:58
我嘗試從一個宏觀角度去分析: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其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成本水準,確實與珠三角地區其他城市 ...

一個國際都會物價高,睇下紐約倫敦星加坡就知,香港是否維持到?有待觀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78
392#
發表於 24-5-30 08:35 |只看該作者
kwunpa 發表於 24-5-30 03:37
其實係 90年代國際大投行開始請 “rocket scientists" 設計衍生產品後,投行越來越中意請 physics, maths, ...

多謝分享。

阿仔暫時都係想做多些技術性的工作,對投行興趣不大。最近公司希望他幫手開發Fintech and Crypto sector 嘅業務。當然bread and butter 還是在Banking, Insurance and Asset Management sector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5977
393#
發表於 24-5-30 08:4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78
394#
發表於 24-5-30 08:41 |只看該作者
FNN 發表於 24-5-30 03:52
統計數據赫然揭示了一個殘酷事實:百分之九十七的創業公司註定無法成功。然而,我們切不可因噎廢食,忽視創業 ...

多謝分享,我都有很多事可以回應,礙於今天早上特別忙,忙完大家交流一下。

我有在本港兩家大學一直分享科技創業的苦與樂,我知大學請不少外面人士分享,我是少數會唱反調嘅講者。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5977
395#
發表於 24-5-30 08:4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2903
396#
發表於 24-5-30 09:05 |只看該作者
liverpool2023 發表於 24-5-30 08:45
有朋友親人移民了東京,在橫濱買樓,他說是因為靠邊一點比較平。
東京、首爾也有很多studio,供那些到大城 ...

嘩!你好大胆

點評

RainyRice    發表於 24-5-30 12:53

Rank: 8Rank: 8


15137
397#
發表於 24-5-30 11:00 |只看該作者
liverpool2023 發表於 24-5-30 08:40
忘記講:年紀大,唔好食咁多水果呀!果糖高,好易三高呀!
多谢!0甘我又未话很老。。。

Rank: 8Rank: 8


15137
398#
發表於 24-5-30 11:02 |只看該作者
kwunpa 發表於 24-5-30 03:16
美國大學本科强調通識,理工科學生係要修人文課。但他說的是 phd, 唔關通識事。

博士生要懂 2-3 門外語係 ...
如果有美国/英国大學有呢個傳統。博士生要懂 2-3 門外語, 希望大家可以报下料,看看是哪一间。



5977
399#
發表於 24-5-30 11:1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5977
400#
發表於 24-5-30 11:1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