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轉本地學校
樓主: AnBird
go

[其他] 國際學校轉本地學校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5009
101#
發表於 21-5-25 18:08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1-5-25 17:36
百貨養百客,點解你好似係都要否定其他人的要求?我個人認為流利係重要,始終校長都代表間學校。近日朋友 ...

我主要係回應緊上面M字家長,點解要否定 LS、開辦DP既LS、或者英文講得唔好既校長。正正百貨養百客,呢類學校有呢類學校既定位,佢有佢既追求。唔駛踩?

極其量我只係否定左佢既「否定」吧了

Rank: 4


640
102#
發表於 21-5-25 18:2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993rs 的帖子

您有個typo,是accent,不是assent。
本人也是英國top 2大學讀書工作後回港。回港後也在外資工作,老闆和多數同事是外國人。英語語言的流利度,用詞,句子結構,邏輯與發音標準程度等等,在我個人外國和回來香港的經驗中,是被native speakers看得非常重的,就算回來香港後我碰到的外國人也會關注這些方面。他們會用此分辨人受教育程度與專業程度。

我不清楚上面那位朋友所說的(副)校長到底英文水平如何,但個人認為這確實是作為一個提供國際教育(ib)的工作者應該關注和盡量提高的方面,即便他不是直接授課者。如果真的想開ib班,想帶領自己學校玩這個遊戲,至少準備好再來讓家長和學生在你這裡玩這個遊戲。

一家之言,希望大家不要見笑,理性討論。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103#
發表於 21-5-25 18:27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1-5-25 18:08
我睇番一次,提出英文口語的家長冇提出話校長能力有問題喎,係其他家長回應時咁講,不如你又睇多次
...
我以為自己閱讀理解出問題,再睇多次,都理解到唔係僅僅指英文本身。
因為先講有些直資扮國際,谷成績,再講管理層中國人mindset 傳統框框,最後舉例英文口語問題。


Rank: 4


939
104#
發表於 21-5-25 18: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我覺得不要籠統化IS LS比較好吧,間間學校都不一樣,怎能一概而論?大家各有長短吧。睇下家長喜歡邊種模式多啲姐。

Rank: 9Rank: 9Rank: 9


22356
105#
發表於 21-5-25 18:33 |只看該作者
993rs 發表於 21-5-25 18:08
我主要係回應緊上面M字家長,點解要否定 LS、開辦DP既LS、或者英文講得唔好既校長。正正百貨養百客,呢類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1-5-25 18:44 編輯

我自己都會想而家直資為何要加入 IBDP? 最初推 DSE 有家長唔知玩法,唔知海外認受性,早D送孩子出外,所以有直資加入 DP, 留住學生。dse都十年,海外認受性冇問題吖,分流學生又好似大部分考ib成績好D,有人會話因ib易D,亦可能衹是為成績較平均學生多一個選擇,好似錦上添花咁,如怕輸在中文,提供 A level 實際D。 當然已有提供ib嘅又唔會話停嘅。sorry, 離咗題

補充一點,相信除了個別例子,直資多會要求考 ib中文母語水平,如擔心中文水平,ib未必比學生多一個選擇

Rank: 6Rank: 6


5009
106#
發表於 21-5-25 18:43 |只看該作者
windwindbaby 發表於 21-5-25 18:25
回覆 993rs 的帖子

您有個typo,是accent,不是assent。
多謝指正。
每個圈都有唔同對流利程度既追求,我圈子既西班牙、意大利鬼既英文都唔通順;讀 law 既要求唔會跟 engineering 既一樣。但冇理由因為語文能力而否定校長能力。

btw 佢講緊王錦輝,並冇提供 IB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107#
發表於 21-5-25 18:52 |只看該作者
993rs 發表於 21-5-25 18:43
多謝指正。
每個圈都有唔同對流利程度既追求,我圈子既西班牙、意大利鬼既英文都唔通順;讀 law 既要求唔會 ...
我平時多接觸大學,專業人士。英文流利程度重要過native 與否。不過更加重要的, 還是專業能力。再native, 再流利,再presentable, 再social, 如果專業方面能力一般,都難以為繼。相反,講嘢一舊舊的有料之人,大家都會尊敬。如果有料又識講,緊係最好。

Rank: 4


640
108#
發表於 21-5-25 19: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ndwindbaby 於 21-5-25 19:09 編輯

回覆 993rs 的帖子

好的,她/他的原文是‘扮國際’,即是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國際’的形象。如果這間學校真的有這樣的方向,無論他是否有ib學制路線,咁我覺得出來同對‘國際形象’教學有興趣的呢班家長同學生講英文,都應該準備得當再去講。
你說的對,每個圈子對語言的水平要求(包括我上面講的流利度,發音,結構,用詞,邏輯等等)不同。但這個一定是標準之一,標準高低可以不同,絕對不會是無所謂的一個方面,尤其對香港呢個地方的教育工作者。無人否認呢位校長的其他能力,但語言能力也應該是這位校長應該達到他所對應的標準的。

Rank: 6Rank: 6


5009
109#
發表於 21-5-25 19:03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1-5-25 18:33
我自己都會想而家直資為何要加入 IBDP? 最初推 DSE 有家長唔知玩法,唔知海外認受性,早D送孩子出外,所以 ...



我自己親身感受過香港 LS、外國 LS,親弟讀 IB。確實認同 IB既好處。

一直都認為 LS 加入 DP 係好事。保障到學術能力最低層學生之餘,亦提高到整體既 research 能力,學費亦保持合理水平,算係好平衡到大眾既方案。

而 EK 一直有家長存有誤解 eg, IB 易d、扮國際。local school 家長冇接觸過,有誤解或情有可原,IS 家長一面追求 creativity,一面抗拒本地化 IB 呢個變種新事物,對佢標籤化,我就覺得幾予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110#
發表於 21-5-25 19:20 |只看該作者
993rs 發表於 21-5-25 19:03
我自己親身感受過香港 LS、外國 LS,親弟讀 IB。確實認同 IB既好處。

一直都認為 LS 加入 DP 係好事。 ...
IB的確是一個非常有魅力,有挑戰性的課程!如同主動學習唔係IS專利一樣,IB,也唔應該是IS專利。
各種學制的學校,取長補短,不應該戴有色眼鏡去看周圍的事物。

的確,有些IS家長表現出來mindset ,的確比較矛盾

Rank: 9Rank: 9Rank: 9


22356
111#
發表於 21-5-25 19:45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1-5-25 19:20
IB的確是一個非常有魅力,有挑戰性的課程!如同主動學習唔係IS專利一樣,IB,也唔應該是IS專利。
各種學制 ...

我了解dse加入了部分ib原素,我唔熟dse唔敢講,問題可能係執行上。其實ib亦唔係有什麼秘密,講出來好似亞媽係女人,我都知啦

Rank: 4


640
112#
發表於 21-5-25 19: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ndwindbaby 於 21-5-25 20:30 編輯

回覆 993rs 的帖子

沒有人要“標簽化”任何野。亦請不要標簽化EK家長。請不要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大家不讚同的不是LS的creativity,嘗試行“國際”路線,而是未準備好就走出來說自己是“國際”。
我想個分歧在於你覺得 -> 學校/校長未準備好,走出來不專業,唔緊要,出咗來先,等市場用家(家長學生)校正(let the market correct it)。
但我學校覺得應該準備好,再出來玩呢個遊戲(get ready at the minimum level before you party in the game)。
之所以之前會對語言呢樣野做回應,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您之前的post說,呢樣野對於呢個情況的呢位校長唔緊要(意思是叫市場應對他創新但不專業進行包容),而且就算對於您之前讀書遇到的外國人都唔緊要(佢地一樣zone2 3 4 買樓生活)。我唔讚同,我覺得呢樣野對中學校長是一個重要元素。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呢個比起那位M朋友提到的mindset等其他野,是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113#
發表於 21-5-25 20:05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1-5-25 19:45
我了解dse加入了部分ib原素,我唔熟dse唔敢講,問題可能係執行上。其實ib亦唔係有什麼秘密,講出來好似亞 ...
我唔知DSE加IB元素如何實行,不過,希望不要越改越亂。IB當然不是秘密,所有嘢清清楚楚寫嗮出來,

Rank: 4


939
114#
發表於 21-5-25 20: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我覺得IAL,IB只是一個考試模式。LS加不加入和是否扮國際無甚關係。只是給學生多一個選擇。最好多啲學校加啦,尤其IAL,好啱數理人 邊樣對學生有利咪考邊樣。

Rank: 9Rank: 9Rank: 9


22356
115#
發表於 21-5-25 20:33 |只看該作者
daijuju 發表於 21-5-25 20:15
我覺得IAL,IB只是一個考試模式。LS加不加入和是否扮國際無甚關係。只是給學生多一個選擇。最好多啲學校加 ...

又不止係考試模式,要分大約可將學習模式分為 knowledge based (dse/ial) and skill based (ib),到考試時 ib knowledge 比重又高番

Rank: 5Rank: 5


3629
116#
發表於 21-5-25 20:38 |只看該作者
windwindbaby 發表於 21-5-25 18:25
回覆 993rs 的帖子

您有個typo,是accent,不是assent。

很認同你分享工作上的實況,有些人會用accent來美化英文説得不準確流利,其實外國人不是儍的,他們一聽也知道那人的教育背景;而校長是代表一間學校,但那個人對校長及學校要求之底實在難以再討論,一間這樣東施效顰的學校實在會害了一些學生,試想想那些學生自以為入了「本地國際」學校輕鬆學習,經過約十年後原來要為考DSE追谷成績,真的苦了他們!

Rank: 9Rank: 9Rank: 9


22356
117#
發表於 21-5-25 21:00 |只看該作者
Moonlight819 發表於 21-5-25 20:38
很認同你分享工作上的實況,有些人會用accent來美化英文説得不準確流利,其實外國人不是儍的,他們一聽也 ...

你説了一個重點,現在同時提供 dse and ib 的幾間直資,如小學及初中以 IS/IB 教學模式之後考 dse,睇公開試平均成績,dse 係冇咁理想,這是因為分流了成績較平均或好D的同學去了ib 班?還是兩個制度有重大差異?

Rank: 4


640
118#
發表於 21-5-25 21: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ndwindbaby 於 21-5-25 21:11 編輯

回覆 Moonlight819 的帖子

Exactly. 誤人子弟。
香港地,各行各業高度成熟市場化,行得出來,講的就是兩隻字“專業”。要人地包容你,以家長和學生的利益做代價(at the expense of parents and students),唔好怪人地唔買賬。咁我估佢都預咗會俾market洗禮的...

Rank: 6Rank: 6


5009
119#
發表於 21-5-25 21:09 |只看該作者
windwindbaby 發表於 21-5-25 19:52
回覆 993rs 的帖子

沒有人要“標簽化”任何野。亦請不要標簽化EK家長。請不要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大家不讚 ...


系再講落去前,有幾件事你未搞清楚。

- M字家長係聽朋友講王錦輝校長用中文問人英文,再引申為校長英文唔好,繼而否定校長。實際校長有冇講過英文並不肯定。
- 王錦輝並冇以國際自居。而係M字家長認為本地學校+IB就係扮國際學校,當時講緊既係直資顏寶玲。
- 王錦輝冇 IB,it doesn't fall into your IS/IB party。
- 並非我以偏概全,而係你對號入座。EK 有幾位家長經常指 IB易d、扮國際,M字家長係其一。我只係唔想指名道姓。
- 對英文的執著,大家圈子不同,我從來冇諗住干預他人諗法。原意只係就算校長英語真係唔夠流利,唔代表王錦輝校長冇能力帶領學校,至少該校成績係進步中。基於第一項所指的去質疑佢能力,我覺得有欠說服力。

Rank: 4


640
120#
發表於 21-5-25 21: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ndwindbaby 於 21-5-25 21:38 編輯

回覆 993rs 的帖子

第一點“用中文問題要人地英文答”呢個都唔係一個問題???你覺得呢個係好正常的???無論發生在LS或者IS任何學校,我都會質疑呢位校長的能力與做法。你竟然可以得出“咁校長無講過英文,點知人地英文唔好”的結論?咁確實,照你的邏輯我也無法得知他法文德文普通話的水準。

咁完全唔係討論,係詭辯了... sorry超出咗我邏輯認知的範疇.. 你啱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