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06-11-30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11-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
- 主題
- 6
- 精華
- 0
- 積分
- 16
- UID
- 112360

|
發掘長短處 接受子女不完美 輔導心理學家 + 媽咪
發掘長短處 接受子女不完美 輔導心理學家 + 媽咪
(明報) 11月 29日 星期三 05:05AM
【明報專訊】去年,輔導心理學家盧劉膺華為女兒報考了三間直資、私立小學。專家,也曾經試過內心交戰。
專家也有「交戰」時
專業的母親,懂得仔細觀察女兒,亦相信一些專業評估,掌握女兒的長短處,有助她預期女兒報考小一的結果。她說:「例如我預期她面試不錯,因為她的語言能力與思維很好。」結果,三間學校中,有兩家都取錄了她的女兒,包括一間很有愛心的基督教學校,與一間活動並小班教學的新派學校。只有盧太的母校、一所踏實並卓越的名校,女兒未能入圍。
報考母校時,盧劉膺華說:「考母校只是一個期盼。基於觀察,我知道她不是所有方面都很卓越,但內心仍有小小漣漪。」她笑言:「內心交戰,是因為每個家長暗地裏,都夢想自己的子女是卓越的,具自信、社交技巧、應對出眾,會受到人家欣賞 。」
女兒過不了母校這一關,盧劉膺華說:「我再一次去反省,學習去接受她,找出她的特點。我想這跟我做這個專業有關,有很強的信念幫到我。我很尊重人有不同類型,人的價值在於那個人,不只是聰明、叻的人才有價值,而聰明、叻亦不止在讀書上。社會上常講多元智能,只是我們總側重讀書那幾種:語言、邏輯思維等。」
面見學校如配對
同時,盧太視面見學校為「配對過程」,相信一些名校有經驗選出適合的學生。她說:「如果你的子女不是很出眾,但父母渴望入傳統名校,即使入讀了,也可能影響她的自信心、社交,甚至學業基礎。現在有很多非傳統名校也很關心學生,敢於創新,並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這些優點亦很重要。」
有信仰的盧劉膺華,亦相信神自有安排。最後,她的女兒入讀了最初未有報考的嶺南小學,放棄了她一直很欣賞、同時取錄了女兒的學校。她說:「有時我覺得女兒與那一間是完美配搭,有時卻不能百分百肯定若上課時有很多活動在進行,女兒會否容易分心。」她說小班教學的嶺南,有學術要求但不催谷,而且歡迎家長隨時跟教師與校長傾談,很適合她這種「頗了解女兒」、會對學校及教師有建議的家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