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3
- 國民生產力
- 577
- 附加生產力
- 1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46
- 主題
- 655
- 精華
- 0
- 積分
- 2335
- UID
- 48817
 
|
培正五千萬建體藝大樓
(星島日報報道)為增加學生的體藝訓練,名校培正中學斥資五千萬元興建新體藝大樓,並在中一增設藝術及體育課程,要求學生必修籃球、笛子或音樂等專項。同時,高中的體藝課程亦規定佔總課時一成時間,校方估計因此每年須額外投放逾百萬元。
本學年的中一生,將成為首批「三三四」新學制的學生,培正中學藉此機會進行課程改革,引入更多體藝訓練。培正中學校長葉賜添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改革構思早已存在,但過去因設施不足,無法付諸實行﹔今年獲教統局撥款四千萬元進行校舍改善工程,加上校方籌款一千萬元,興建新體藝大樓,校方遂矢志把體藝教育引入新課程中。
他又指,新體藝大樓設有符合奧運標準的室內運動場、健身室、混音室、演講廳等設施,讓學生可進行全面體藝訓練。校方把六班中一學生分成八組,並安排同時間上體育或藝術課﹔學生可花一半時間進行基礎體藝培訓,另一半時間則接受專項訓練。
至於新計畫與其他學校的「一生一體藝」有何分別,葉賜添強調,該校要求學生選擇符合個人興趣和能力的專項,並納入正規課堂中,學生毋須再花課餘時間,學習樂器、體育專項訓練等。
「有學校要求學生,一定要選合唱團或者中樂團,但經過多年時間,學生依然五音不全,或者畢業後不會再玩樂器,因為他們只是應付學校,而不是根據個人興趣。」他又指,培正亦進行大量綠化工程,每名中一生將獲分配一塊小園地,自行種植盆栽或進行其他園圃工作。他認為不但可綠化校園,亦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培正中學一向以數理成績聞名,葉賜添解釋,課程改革並非放棄「強項」,而是希望讓學生「學做人、長知識、增智慧」,以配合新高中學制的需要。他認為,在新學制下,中學可利用六年時間,全面開拓學生的潛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