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06-8-14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17
- 主題
- 8
- 精華
- 0
- 積分
- 117
- UID
- 39364
 
|
Re: 中學將自行收生的學生在幾時之前將結果交教署?
早前《家長版》刊載了升中面試攻略,有朋友跟Elsie說,他已經把報道剪存,方便日後和子女在家中模擬面試云云。講開升中面試,Elsie最近又收到讀者詢問有關升中的問題,希望Elsie可以幫忙了解一下。
讀者何太家住沙田,兒子今年讀小六,在自行收生階段報讀了區內一所英中。近日她從坊間聽到一則傳聞,指有些中學故意延遲向教統局遞交自行收生的取錄名單,目的是為了取錄成績好的學生。
此話何解呢﹖原來普遍來說,一般小學約在四、五月考最後一次呈分試,故此,在自行收生階段,學生大多只能提供小五下學期和小六上學期的校內成績﹔然而,有些小學或會提早至三月底考最後一次呈分試,換句話說,該校學生就可以較早「集齊」三次呈分試的成績。
站在中學立場,如果申請學生有三次呈分試的成績,校方就可以更全面地審視學生的成績進度。如果學生在第三次呈分試成績大躍進,他在教統局負責排列的「成績次第名單」中,排名也可能有改變,校方因此可取錄排名較前的學生。這樣下來,有些中學為了吸納最好的學生,寧願延長收集學生資料的時間,遲些才向教統局呈交學生的取錄名單。
就何太的疑問,Elsie問過教育統籌局學位分配組教育主任劉玉蓮(Karen),Karen說教統局規定各小學須在五月初呈交學生小六下學期的成績,亦即是最後一次呈分試成績,而小學何時考試,教統局沒有限定。
不過,她澄清在自行收生階段,教統局為各中學申請人排列的「成績次第名單」,只是根據學生小五下學期和小六上學期的成績,小六下學期的成績,對「成績次第名單」的排名,不會造成影響﹔故此,家長毋須擔心學校遲考試,會減低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獲取錄的機會。
另外,Karen又透露,各中學必須在五月上旬,向教統局呈交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取錄的學生名單,絕不能無故延遲提交有關資料。「因為要把資料輸入電腦,之後就是統一派位的程序開始。」
Karen說,各校在自行收生階段的收生準則,都是由校方決定,但她知道,現時各校都不會只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很多學校的收生準則,都會配合教改精神,例如課外活動表現、面試表現、操行等,所以家長的觀念也要變,不要只看子女的學業成績。」她補充,各校的收生準則,必須向家長公布,而家長為子女報讀前,也必須了解清楚。
Elsie是過來人,明白很多家長都有類似何太的心態,假如子女報讀的中學,太早呈交自行分配學位的取錄名單,萬一子女在第三次呈分試大有進步,那豈不是很不值﹖
正如Karen所講,小六下學期的成績,與「成績次第名單」的排名無關﹔直到統一派位階段,該次考試的成績,才會影響子女的Banding和派位結果。但以Elsie的觀察,一般學生在第三次呈分試的成績,跟前兩次呈分試比較,通常不會有太大差異。
假如子女真的成績大躍進,在統一派位卻未能獲派心儀中學,家長也不要灰心,因為很多中學在升中放榜後,仍有少量剩餘學額,可供派位不理想的學生叩門,好似Elsie認識一位在官校就讀的小六學生,小五和小六上學期的成績都平平,但小六下學期卻突飛猛進,加上課外活動表現出色,在升中放榜後,叩門成功入讀一所英中傳統名校。Elsie認為,何太不用太擔心,只要兒子有實力,一定會有好學校賞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