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德萃小學分校涉偷步招生
發新帖
查看: 5451|回覆: 12
go

德萃小學分校涉偷步招生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98
1#
發表於 18-7-6 16: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德萃小學九龍分校為漢文師範同學會學校的舊址。


由拔萃男書院前校長張灼祥擔任校監的私立學校德萃小學,遭家長質疑偷步收生及收費,每人涉款六千六百元。德萃小學新學年將與在二○○五年停辦、位於旺角的漢文師範同學會學校合作開設分校,新名為「漢師德萃小學暨漢師幼稚園」,近日有家長指已被要求繳交留位費。有人質疑校方仍未完成九龍分校的改名手續,校舍裝修亦未完成,質疑有偷步收生收費之嫌,亦擔心分校無法如期在九月開課。教育局則指,正在處理有關學校申請復辦課程事宜,未獲批前,學校不應向家長收取報讀課程的費用。


德萃小學九龍分校早前向外公布,九月將設四班小一,公開招收約七十個小一學額,其餘學額則讓德萃幼稚園學生升讀。


要求家長繳交6600元留位費


有已報讀九龍分校的學生家長透露,子女早前獲校方取錄,校方要求家長繳交留位費,涉六千六百元,日後會作為首個月學費。不過,九龍分校改名程序尚沒完成,家長擔心學校是否已完成註冊或符合其他教育條例。



  • 張灼祥


家長又質疑,漢文師範同學會學校的舊校舍已停用多時,設施殘舊,裝修仍未完成,擔心學校難以在九月開學,質疑學生隨時「無書讀」,或需到大埔校舍上課,非常不便。


德萃小學校董會主席徐飛解釋,漢師德萃小學暨漢師幼稚園的學生註冊及收費工作均安排在大埔德萃小學進行,此為短暫臨時安排,分校及大埔總校現時合共已有近百名家長繳交相關費用,學生可選擇日後在旺角或大埔上課。當改名手續及延伸課程辦妥後,校方會將家長已交的費用轉往九龍分校。


校方稱不存在無法開學問題


徐續稱,學校位於漢文師範同學會學校舊址,校方已與漢文師範同學會校董會簽訂協議,待改名及處理課程延伸事宜完成後,校方將在本月底開家長會分享最新進展。張灼祥強調:「分校管理權喺我哋度,唔存在九月開唔到學。」


教局已提醒學校須遵守規定


教育局發言人回覆查詢則指,已收到私立學校、香港漢文師範同學會學校擬復辦小學課程的申請,正在處理。在未獲該局批准前,學校不應向家長收取報讀課程的費用,局方已提醒學校遵守相關規定,若發現有學校涉違規,教育局會跟進。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98
2#
發表於 18-7-6 16:40 |只看該作者
教育亂象層出不窮 借殼辦學不應縱容(明報社評)

【明報社評】本港教育產業異化,亂象層出不窮。近日有私立小學被指「偷步收生」,甚至惹來「借殼辦學」的質疑,一旦新校9月未能順利開學,恐有上百學生受影響。校方做法有否違規,備受關注;部分辦學團體停辦學校後如何處理校舍,同樣需要正視。教育不應淪為一盤生意,事件反映教育局監管不嚴,未有好好保障家長學童權益,政府應設法堵塞規管漏洞,從嚴處理事件,若證實辦學團體有不當行為,不能隨便酌情網開一面。


教育異化成一盤生意


政府放任自流亂象生


回歸後特區政府提出發展「優質私校」,催生不少直資和私立學校。有別於國際學校,私立學校收生對象主要為本地學童,目前全港有超過50所私立小學,佔整體8%。它們由辦學團體自資營運管理,沒有接受政府資助,不需要跟從教育局本地課程規定。私立小學大多有聯繫、直屬或一條龍中學,大大減少升中不確定因素,很多私校還不惜工本,聘請一流校長和名師。雖然部分私校一年學費高達十多廿萬元,然而仍能吸引大批家長「爭崩頭」為子女報讀。


不過「優質私校」的出現,也衍生教育貴族化和「門第」問題;政府監管不力,部分學校被指巧立名目濫收費用等情况,同樣惹人詬病。去年教育局收到逾百份直資、私立及國際學校加學費的申請,部分加幅超過兩成,教育局全部批准,令人質疑當局有否嚴格把關,近日申訴專員公署已宣布,主動調查教育局審批調整學費機制,以及監管學校收費制度。當教育產業異化成為一盤生意,政府又採取放任自流、隻眼開隻眼閉的態度,種種亂象自然湧現。


近日,有家長關注大埔私校德萃小學在旺角開辦的分校能否在9月開學,有人懷疑校方未完成註冊便「偷步」招生,並向家長收費,擔心學校出現註冊問題。德萃辯稱,大埔本校具備收生資格,分校家長也是到大埔註冊繳費,如果九龍分校無法順利開學,將安排學生到大埔校舍上課。雖然《教育條例》沒有規定學校申請註冊期間不可收生,可是教育局強調,校方未經局方批准,不應向家長收取報讀費用,德萃做法明顯有問題。校方搬出所謂「延伸課程收費註冊」資格,作為「大埔本校可代九龍分校收生」的理由,惟教育局已表明沒有相關資料。當局有必要查明,事件中是否有人誤導家長。


德萃分校校址的地契,註明須用來營運非牟利小學。德萃小學不是非牟利團體營辦,教育局必須清楚交代,德萃是否可以在該處開設分校。有關地契顯示,承租者是另一辦學團體「漢文師範同學會」(下稱「漢師」),漢師曾在該處營運小學,惟10多年前已停辦,現時只營辦幼稚園。德萃方面稱,他們與漢師簽訂合作協議,在上址「復辦小學」,不過校名將改為漢師德萃小學。


辦學安排家長蒙鼓裏


政府勿隨便酌情通融


德萃的做法,是否有「借殼辦學」之嫌,政府需要認真調查,不容蒙混過關。德萃和漢師分別表示,漢師德萃的辦學團體仍然是漢師,德萃只是負責課程設計及管理,云云,可是德萃發給家長的通告,清楚註明是入讀「德萃小學(九龍)」,大多數家長恐怕沒有想過原來辦學團體「另有其人」。德萃的說辭甚為牽強,家長蒙在鼓裏,有理由質疑貨不對辦。


3年前審計署發表報告,指出部分辦學團體在停辦學校後,未有將空置校舍交還政府,儼然視之為私產。有辦學團體以空置校舍有「臨時用途」,又或「合約沒有歸還土地條款」為由,拒絕政府收回用地;有辦學團體甚至將空置校舍,「借」給國際學校作為臨時校舍,教育局為了滿足市民對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未有與地政總署商討收回該地。政府不應助長「霸地不還」風氣,更不應容許辦學團體霸佔校舍作為生財工具。漢師強調,2005年旺角校舍停辦後,他們仍有在該處營辦非牟利幼稚園,不存在空置校舍情况,然而話說回來,地契提到的是營運非牟利小學,政府有必要檢視這類情况。另外,德萃與漢師的合作協議,當中包含什麼條款,會否牽涉金錢交易,政府亦應跟進。


根據教育局說法,局方有收到漢師申請「復辦小學」,然而局方並未交代,是否知道復辦一事與德萃有關。誠然,德萃分校一旦無法如期開課,有可能影響上百學童,政府有需要保障學童權益,然而當局也不能做壞規矩。事件在教育局眼皮底下發生,究竟是局方監管不力,還是視而不見,政府必須嚴肅追究,設法堵塞法規漏洞。私校借殼辦學明顯有違政策原則,先例一開後患無窮,當局不應隨便酌情「特事特辦」,輕率容許有借殼辦學之嫌的做法過關。


Rank: 5Rank: 5


2301
3#
發表於 18-7-6 18:5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商業味太濃,連累了兩位DB/CCKG前校長的名聲。


20
4#
發表於 18-7-6 19:11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7251
5#
發表於 18-7-6 19:24 |只看該作者
mytambb 發表於 18-7-6 18:58
商業味太濃,連累了兩位DB/CCKG前校長的名聲。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8-7-7 10:46 編輯

人地係神校前校長,營運教育行政嘅經驗理應相當豐富,佢依家身為校監,冇佢首,點樣會俾一個讀書唔成,專走精面搵食嘅拍檔拖落水呢?

Rank: 5Rank: 5


1719
6#
發表於 18-7-6 20:33 |只看該作者
收了旺角offer, 慶幸有另一間老校收了。唔係呢個暑假又煩多樣。。。

Rank: 3Rank: 3


105
7#
發表於 18-7-7 09:16 |只看該作者
大埔校唔會受影響吧?

Rank: 3Rank: 3


414
8#
發表於 18-7-7 09:24 |只看該作者
505995214 發表於 18-7-7 09:16
大埔校唔會受影響吧?

不會


Rank: 5Rank: 5


2258
9#
發表於 18-7-7 10:15 |只看該作者
505995214 發表於 18-7-7 09:16
大埔校唔會受影響吧?

旺角批學生可能要轉去大埔上堂

Rank: 8Rank: 8


17251
10#
發表於 18-7-7 10:41 |只看該作者
505995214 發表於 18-7-7 09:16
大埔校唔會受影響吧?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8-7-7 10:45 編輯

只係暫時不會

Rank: 5Rank: 5


2066
11#
發表於 18-7-7 11:00 |只看該作者
mytambb 發表於 18-7-6 18:58
商業味太濃,連累了兩位DB/CCKG前校長的名聲。

唔好話連累佢,係佢連累前校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1569
12#
發表於 18-7-8 17: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8-9-26 08:58 編輯
RunningPig 發表於 18-7-7 11:00
唔好話連累佢,係佢連累前校

舊生會係咪要出吓聲唔好等人繼續消費舊校名聲?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2


41
13#
發表於 18-9-25 11:53 |只看該作者

學校環境被割讓, 眾多家長的聲討2018/09/23 10:02:26 網誌分類: 政治

漢文師範同學會學校, 現在被德萃收購(?!), 現稱漢師德萃學校。去年兒子入讀漢文師範時, 它只剩幼稚園。本來, 它是有小學部的, 卻因收生不足, 這些年來就只有幼稚園。去年參加家教會會議, 突然被通知, 學校將轉營及改名, 變成「漢師德萃學校」, (當時的羅校長說, 因為漢文師範本來是小學, 地契規定要辦小學才能辦幼稚園... 然後我心裏的問號是為甚麼這些年又可以只辦幼稚園)而且會有小學部, 而幼稚園因害怕收生不足, 18-19年「漢師德萃學校」幼稚園收生, 但下一學年不會再收生。

重點: 小朋友要再適應學校環境被割讓的突變, 情緒容易出現風暴, 是種殘忍的行為。小朋友接送放學時方式不同了, 家長當然是會怨聲載道, 這樣也影響小朋友的家庭氛圍, 亦很殘忍。

漢師德萃的幼稚園K1, 現在校服不同, 應該學費也不同。漢文師範舊生, 升上K2, K3, 校服不變, 學費不變。至於小學部, 本年學費是每月6600港元。查看過教育局的文件, 學校名稱竟然仍然是「漢文師範學校」。網上說漢師德萃偷步收生, 不就是有根有據嗎?

其實舊生家長最氣憤的不是它偷步收生或小學收多少學費, 而是為甚麼只是被告知學校轉型, 為甚麼沒有討論空間, 家長沒有發言權。

家教會會議後, 去年有一場給全校的家長會。也只是簡介將來的政策而已, 不是諮詢, 沒有聽意見, 只是告訴你這些事會發生。

18學年開始了, 本來有禮堂、有4樓大肌肉室的幼稚園, 禮堂全被小學佔了。去上課、放學時,因沒有禮堂用的問題, 家長被擠在操場, 或者車閘附近門外。知道嗎? 本來是可以以正門入去接送放學的漢文師範舊生家長(即現在漢師德萃K2, K3的家長), 放學時需要在車閘的一邊進入。車閘在哪? 一條很窄、有點兒斜的小路。結果? 在剛過去的周四, 有家長錄了一段影片, 看見車閘外、對面馬路擠滿了要上課的幼稚園生和家長。

https://www.facebook.com/fung.jadonalmighty/videos/285067488995291/ (請放大 看看家長和小朋友擠在一起 路在馬路旁, 所以相對來說很窄)

螢幕上方是車閘旁的小路, 然後是馬路, 下方是馬路對面的小路, 平時很擠, 很髒, 我去年接送放學時想要避過路面上的髒物。現在家長接送放學, 除了要避過路上髒物, 還要小心不能碰傷其他人的小朋友(亦要小心自己的小朋友被碰傷/ 自己小朋友碰傷其他小朋友)。而且, 路不只是幼稚園生和家長的, 還有其他路人, 相信在旺角街頭這麼擠逼定會聽到不雅用語, 影響小朋友的心智。路人未必能體諒家長和幼稚園生, 不能假設他們會理會小朋友安全, 情況較常見是我兒子上街時常被大人嫌棄走得慢而惡意碰到, 如在這麼擠的環境, 真的很危險。

過路時, 家長、小朋友和路人亦需留意車閘小路的家長和小朋友。

片段出現後, 家長要求學校關注意下幾點:

(1) 接送放學方式、位置、分流及安全問題

(2) 幼稚園小朋友的禮堂使用率

(3) 大肌肉室的使用 (以前四樓大肌肉室有個沙盤)和輪候問題

(4) 幼稚園小朋友是否被困在一個課室接近一整日

(5) 放學後在操場和禮堂玩耍問題

(6) 增強透明度, 接納家長意見改善營運

家長聯絡了幼稚園部的劉主任(男), 他對以下的項目有下列回應:

(1) 接送放學方式、位置、分流及安全問題

劉主任聲稱, 幼稚園學校門口是在8:45開的, 學生需要在9時回到學校。他表示自己亦看過星期四的影片。他強調在星期五的早上, 學校已提前開放, 於8:40讓家長和學生進入。他亦表示有開放學校正門和操場旁的綠色門口(他說綠色門口是讓家長帶小朋友進入的門口, 非車閘)讓家長進入。然而, 這麼我們可以理解到, 人龍是由綠色門口開始排, 而車閘旁於星期四是很擠的, 擠得令沒有接送放學而只能看影片的家長認為車閘是上學用的門口。而就劉主任說有開放正門給家長一事, 劉主任再補充, 其實家長在正門入也需要繞道排隊, 所以他聲稱家長都比較偏向以綠色門口進入, 就有人龍出現。他自己認為分流不能改善人龍?

經過再查問, 劉主任說於星期三學生再上學時(星期一是教師發展日, 星期二是中秋翌日)學校在查看小朋友手、口衞生及健康情況以及量體温時, 會「開兩個COUNTER」, 如在銀行排隊一樣, 有COUNTER檢查完畢時, 下一個小朋友和家長就上前檢查。如果學校分流不能改善的問題只因為要健康檢查, 何不使用空置禮堂來「繞道」, 讓家長享受開了但沒有人受惠的冷氣? 劉主任沒有回應我們家長所說小學生有機會只是在課室早讀或班主任課,9點左右的時間沒有家長看見小學生在禮堂上課的問題。活生生的禮堂如死地。

家長亦提出了若在正門進入,帶小朋友放學,可使用正門左方近球場的位置排隊。這麼一來,正門左右兩邊就可分流, 人龍就不用那麼長。劉主任說擔心左方比較多車輪停泊, 而且道路沒有圍欄,然後他又扯到其實學校附近的一些圍欄是大概20年前漢文師範向路政署爭取回來的。那麼, 現在不能再爭取嗎? 現在的問題就是因為學校轉型, 你們沒有膽要求路政署了,是嗎? 知道學校轉型後,接送放學安排失當的問題嗎? 現在不是說劉主任壞話,他於幼稚園只是一隻棋子,幼稚園則是德萃的棋子。棋子不懂說話,是因為在上者自己都安排不好,然後搞甚麼改革,影響民生。

在問及安全問題時,劉主任表示在剛過去的星期五,幼稚園生上課時,他有「企出去睇」學生回校情況。然後,校監就走到我們家長代表的身邊,介紹了他自己,再感謝我們的家長提供寶貴意見。校監稱他們計劃在操場附近裝風扇(不是冷氣?技術上問題?小學和幼稚園生及家長同人不同命?因為學費?)...

(2) 幼稚園小朋友的禮堂使用率

劉主任和校監也說需要看看小學的上課時間表才知道禮堂何時空置。家長代表問劉主任,如果就是沒有空置的時間,幼稚園生就沒有禮堂用嗎? 他說不能肯定。(當然,他的工作可能過多兩年就沒了,再說多些話恐怕即時就沒了,因為校監在場)

在開學周,家長代表也問過劉主任,如果幼稚園生胡亂觸碰禮堂書櫃的書會怎樣... 看來這個假設不會出現,因為幼稚園生好像只有在做體操時會進去,站在一旁做體操而已。然後,又要回課室坐一整天吧。但是,開學周時劉主任說的是學校不會禁止幼稚園生看書,還說幼稚園生午膳時有機會到禮堂看書!而校監對於禮堂書藉一事,也說幼稚園生可以去看書,說書沒有分幼稚園和小學。其實,不能進去,怎樣看書?

有家長在WECHAT群組說,漢文師範舊生,就好像有個後母一樣,變得沒人理會。本來有大大的禮堂、大大的操場,一下子被刻扣,小朋友心裏就有根刺,家長心裏就有一顆要爆發的石頭。小朋友不高興,有一個說喜歡以前的學校,不喜歡現在的學校; 有一個開課周就哭了,還說要德萃「執粒」。

(3) 大肌肉室的使用 (以前四樓大肌肉室有個沙盤)和輪候問題

有家長在WECHAT群組發放學生在星期五中秋活動時拍到的輪候大肌肉室問題。該家長看見小朋友都戴上口罩(因為近來有疱疹、發燒的傳染病出現在幼稚園生身上)在今年改為「大肌肉室」的狹小課室外排隊,人龍頗長。今年的所謂大肌肉室,設於禮堂左邊的小門裏的走廊左邊,沒有太多玩的,地墊也只是小塊的。劉主任聲稱玩具都在櫃裏。家長在WECHAT群組質疑,是否每次只能有幾個小朋友進去,所以排長龍。劉主任竟然說有時小朋友不選擇去大肌肉室玩,大肌肉室其實大概可放10個小朋友。家長代表聽後覺得婉惜,因為WECHAT片段因技術上問題和避免公開哪個家長拍攝等問題而沒有給劉主任看,查明真相。

上年四樓的大肌肉室有個沙盤,本人兒子很愛玩。現在沙盤沒有了,開學時劉主任曾跟家長代表透露計劃把沙盤放在禮堂原本有攀爬架的地方(橙色攀爬架已被移走)。現在看來,他們所謂的「計劃」都只是空談。或者,幼稚園所有的計劃也被德萃推翻? 因為要顧及小學部的營運,給予小學生學習和遊玩的空間,就靠掠奪幼稚園生原有的活動空間?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詩經- 碩鼠)

(4) 幼稚園小朋友是否被困在一個課室接近一整日

幼稚園家長的WECHAT群組,一直有個疑問:幼稚園小朋友是否被困在一個課室接近一日?劉主任說在9月26日的家教會會議將派發學生的上課時間表和地點詳情。希望不只是空談。但即使他們真的依據時間表讓幼稚園生不用整天在課室,相信只是9月26日開始的事。家長仍然非常懷疑在開課首兩周,幼稚園生是如何被困著,似坐牢…尤其,大部分幼稚園生不懂妥善表達自己和告訴家長在學校玩了甚麼、學了甚麼、發生甚麼、受了甚麼委屈。短短數星期的心理影響已可以很大,不能補救。

家庭是小朋友的第一個社會,學校是小朋友的第二個社會。漢文師範家長,普遍要上班、買餸、自己做家務,已很忙; 照顧小朋友、看功課,心力、精神、體力也十分消耗。小朋友就是欠了和家長玩耍、聊天的機會,尤其全日制學生,早上就和父母分離,下午即使和父母一起回家,大人各有各忙,小朋友自己玩耍,其實很悶。學校是小朋友可以社交的地方,有老師讓他們學習與人相處、有同學給他們做朋友、一起玩耍、聊天。若學校局勢不穩,小朋友的敏感轉為不安和驚懼,影響心理發展,使他們不相信他人,長期惶恐,都是學校不應該給小朋友的陰影。

有家長提議幼稚園如往常一樣,舉辦開放日,讓家長更了解學校運作和小朋友的學習及玩樂情況。亦有家長要求盡快讓家長觀課,了解小朋友有甚麼活動空間,運動量是否足夠等等。

(5) 放學後在操場和禮堂玩耍問題

有家長反映,以前放學時,學生可在禮堂玩耍、和其他小朋友聊天,家長之間也可聊天,對學校有份歸屬感。其實,住在旺角附近的家長,經濟環境不很許可,回家就住劏房,小朋友沒有活動空間。正因為這樣,家長很珍惜小朋友放學後和同學在操場玩耍、家長和家長之間難得減壓的放學後聊天時間。現在學童精神病越來越嚴重,特別學習需要新增MI(MENTAL ILLNESS)—精神病,不能說和住屋問題、家庭問題完全沒關係。心智和社交發展是很重要的:有些小朋友是獨生子,沒有兄弟姐妹,和同學玩才能有社交的機會。若學校禁止學生放學後在學校多留一會兒,到外面的公園有一定風險。去年本人帶兒子到學校對面公園,有些設施是損毁的,卻有頑皮的小朋友拿開了塑膠封條來玩耍,真的擔心他們會玩出火、造成窒息的危險。而被移除塑膠封條後的遊樂設施,其他人走過來時就不知道有問題,玩耍時就有很大危險了。所謂前庭覺、本體覺這些感覺統合能力,需要在幼園時期發展,沒機會活動就不能發展全面。學校作為教育者,應提供機會促進全人發展。

對於被說禁止學生放學後在操場玩,劉主任稱他們可玩至5時,玩完單車要泊好,所以提早請學生收拾。稱滑梯可玩至5時。對於幼園生活動時間少的問題,劉主任稱回到學校時若仍有時間,可在操場玩才排隊查看小朋友手、口衞生及健康情況以及量體温? (說關注小朋友健康,又自打嘴巴。)


禮堂呢? 說小學課外活動要用。「我突然想提議mentoring scheme俾小學生同幼稚園生同樂。咁 資源可以分享 培養大家既多元智能 小學生學習照顧小朋友 幼稚園生又可從大哥哥大姐姐身上獲益 甚至大家既家長組成小學幼稚園家長教師聯會 傾下禮堂使用等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85850262250347&set=gm.10156251249432107&type=3&theater)


(6) 增強透明度, 接納家長意見改善營運

我們要求學校增強透明度,接納家長意見改善營運,讓家長有效參與決策,內容包括

(1) 接送放學方式、位置、分流及安全問題

(2) 幼稚園小朋友的禮堂使用率

(3) 大肌肉室的使用 (以前四樓大肌肉室有個沙盤)和輪候問題

(4) 幼稚園小朋友是否被困在一個課室接近一整日

(5) 放學後在操場和禮堂玩耍問題

(6) 增強透明度, 接納家長意見改善營運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