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國家科研資金直通港院校 科大葉玉如﹕已收首筆過境款項 ...
發新帖
查看: 754|回覆: 2
go

國家科研資金直通港院校 科大葉玉如﹕已收首筆過境款項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1#
發表於 18-3-7 14: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葉玉如(圖)說,正策劃成立「研究生校友網絡」,聯繫世界各地的科大畢業生,亦會定時到不同中學介紹科研工作,吸引年輕人投身科研。


【明報專訊】國際頂尖腦神經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葉玉如接受訪問時表示,內地實施支持香港院校科研的新安排,內地政府的研發資金可直接資助本港的科研項目。葉指其設於香港的分子神經科學實驗室近月獲發首筆內地「過境」科研資金,她盼有更多內地資金直接進港,讓科大教授在港亦可獲經費。她又說,科大未來會以金融科技和健康耆年為重點研究方向。


暫限22香港研究單位


過往科大要獲取內地政府研究資金,須透過位於深圳和南沙的內地基地申請。葉玉如說,過去數月,位於香港的16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伙伴實驗室,以及6間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部,陸續收到少許直接由國家科技部來港的經費。葉說﹕「期望研究經費過境逐漸擴大,不限於22個個體,擴大至其他項目。」


科大未來重點﹕金融科技健康耆年


葉玉如是香港首名獲得被譽為「女性諾貝爾獎」的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其研究領域包括阿爾茲海默症等。葉說,科大未來方向將着重金融科技和健康耆年,會針對老齡化作研究,「例如研發機械人幫助長者日常生活,亦可研究長者一年內健康的改變」。


為方便利用生物模型作科研,科大正擴建動植物養育實驗所容量150%,料明年完成,並申請國際認證。


除設施外,科大亦會推動國際和本地學生投入研究,期望5年內將本地研究生,以及非內地或台灣的國際研究生比例分別由現時約14%和16%,一併提升至兩成。葉認為需在中學建立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中學生好有創意,很多比賽做得很好,很有活力,早些開始吸引他們,讓他們知道好的職業前景」。


科大成立女教授協會


作為女性科學家,葉玉如認為「榜樣」在其成長路非常重要,而她的其中一個榜樣便是一生鍾愛科研的已故意大利女神經生物學家及諾貝爾醫學獎得主Rita Levi-Montalcini。葉期望自己亦可成為現今年輕女生的榜樣。另外,科大近日推行政策協助女性教授,包括剛分娩的終身制女助理教授,可延遲一年申請升副教授,亦成立女教授協會,組織活動,又將於今日舉行女性科技論壇,慶祝國際婦女節。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2#
發表於 18-3-7 14:03 |只看該作者
中大﹕研資局資金是「蚊髀」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昨天舉行傳媒春茗,校長段崇智在發言時指研究需要伙伴,又特別提到自己上月到訪北京多個科技研技部門,例如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部、科學院、工程院等,並與學術機構簽署或續簽學術交流協議,包括院校合作、研究生培訓和開展聯會研究項目等。


「內地基金幾千萬 研資局幾十萬」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說,內地研究基金以往只限在內地使用,今年有望「過境」到香港院校的研究單位,盼可藉此為中大獲得更多研究基金。張說,研資局現時雖有撥款給大學做科研,但與內地研究基金相比是「蚊髀同牛髀」,當中以國家級項目撥款最多,「(內地研究基金)有幾千萬,研資局得幾十萬」,盼將來可多些與內地合作。


張妙清認為本港科技發展「慢了很多步」,如現時流行創新、創業,但本港工業基礎有限,內地卻有很多這方面的機會,市場較大,融資機會亦較多。該校會安排學生到中大位於深圳的研究中心工作,研究科技商品化,張指學生可接觸大灣區不同投資者和廠家,藉此發展內地龐大市場。


Rank: 5Rank: 5


3700
3#
發表於 18-3-8 07:3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對,國家的硏究基金是金礦,搞好"關係",財源滾滾,雖然一筆資金七除八扣(關係不是免費午餐)後仍然可觀。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