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中史不濃縮治亂興衰 學趣難增(程尚達) ...
發新帖
查看: 488|回覆: 3
go

中史不濃縮治亂興衰 學趣難增(程尚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74
1#
發表於 17-10-23 08: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新一份《施政報告》要求全港中學明年起,把初中中史成為獨立必修科,令中史科近日再成教育熱話。教育局下周一將舉行教師簡報會,公布初中中史科課程修訂的第二諮詢稿,據悉當局因應教師意見作微調,包括增加朝代更替及興衰的內容;至於文化史部分會容許教師選教個別課題。有教育界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中史課程修訂似有偏重以往治亂興衰的傾向,對學生學習未必是最佳辦法。

  一度被上屆政府延後推出,初中中史科第二階段課程諮詢稿,鐵定下周一舉行教師諮詢會。據悉第二諮詢稿因應首階段諮詢的教師意見,作了不少調整,其中較突出是列明歷朝須講授的重要史事,據知應教師要求,將保留更多古代史細節,比如楚漢相爭、三國鼎立等。至於文化史專題,比如長城建築、敦煌壁畫等課題或作刪減,甚至讓教師選教。

  有熟悉中史課程的教育界友好坦言,課程修訂的原因之一,是現時課程沿用近二十年,普遍教師施教只重朝代更替,而忽略現有課程的乙部文化史不教,「從教學而言,治亂興衰對教師確是最熟悉,每個朝代都有崛起與淪亡的過程,恐怕課時再多也說不完。」友好坦言,教師期望施教上得心應手尚可理解,但更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事實上,現行課程施教確有問題,只偏重政治演變,忽略當時民生面貌、思想與文化發展,「這樣學習既片面,對學生亦難產生興趣。」

  課程修訂的另一焦點是首次列入課程的「香港發展」部分,據聞在中一「中國古代史」課節將會「二減一」,意味秦漢、魏晉至隋唐期間的香港史部分將被濃縮,在中二「中國近代史」相應增加一節至五節,而「共和國時期的香港」或會加入香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並會加入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以至回歸中國,成立特區等現代史。友好相信,課程大綱未必直接提及六四事件等敏感政治題目,但教科書作何描述將是焦點,「隨着中史科獨立必修,香港回歸前後成為課程一部分,然而教師若仍是抱着詳遠略近的教法,恐怕只會輕輕帶過,甚至隻字不提。」

  初中中史科課程修訂逾兩年,可說爭議不休,積存的教學問題能否改變,學習興趣與深度能否提升,相信待下周諮詢稿出爐,便有分曉。

   0    0    0    0

Rank: 5Rank: 5


2285
2#
發表於 17-10-23 13:49 |只看該作者
中史要改善。我朋友孩子高中時,班上祇有4 人修讀中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22
3#
發表於 17-10-24 08: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然而教師若仍是抱着詳遠略近的教法


*****

我一直理解是港英年代教育司暑的取態,不引起中國大陸投訴,才會詳遠略近,點解會變成關老師事!?

中史課程不是教青局訂定的嗎?中史教科書不是他們審批的嗎?

除非現正課程及教科書是略遠詳近,老師反其道而行,才成立。夠竟是搞邊科?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22
4#
發表於 17-10-24 08: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我會考時有考中史,我喜歡讀朝代興衰的關鍵因素,歷史不斷重複,是好有感受。中國文化方面較低,反而覺得教科書內容吹水,好難提高興趣!

不過,中國文化方面在家中跟家父學習,內容更多更深入。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