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倡「因材施測」無人理會 教大學者辭TSA委會 ...
發新帖
查看: 374|回覆: 0
go

倡「因材施測」無人理會 教大學者辭TSA委會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8550
1#
發表於 17-5-5 11: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 [明報專訊] 小三BCA(基本能力評估研究計劃,即優化版TSA)今日開考,本報記者獲悉,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總監莫慕貞已於2月辭去檢討TSA委員會職務,她回覆本報查詢時稱,多次在委員會提出把BCA改良為「因材施測」的KDCAT(Knowledge-structure-based Dynamic Computer Adaptive Testing,即動態電腦化適性評估系統),並以不記校名方式推行,以剔除學校操練誘因,但意見「不被聽到」,加上BCA議題太政治化,支持及反對者堅持己見而不作理性分析,加上自己健康欠佳,故辭去職務。



    教局﹕增強資源庫方向與莫慕貞一致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表示,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即檢討TSA委員會)深入研究後,提出2016年推行TSA試行研究計劃及2017年推行BCA,建議中長期進一步研究如何採用電腦輔助及以互動模式評估,以加強回饋學校的功能。委員會建議考慮研究如何擴充及增強現有網上中央評估題目庫「學生評估資源庫」(STAR)平台,以配合日常的學與教,並繼續研究STAR的發展,預期明年有初步建議,與莫慕貞提出的KDCAT方向一致。

    教育局發言人又指出,莫慕貞早前因健康理由向委員會主席呈辭,感謝她對委員會貢獻良多,包括優化TSA的學校報告。一般來說,當委員會出缺,局方會按情况作增補委任。

    莫慕貞曾於2007年教育學院(教大前身)風波的聆訊中,指證其中學同學、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要求她解僱批評教改的時任教院講師葉建源;當年調查委員會裁定羅太干預學術自由,羅太感到不滿,辭任廉政專員。

    檢討TSA委員會由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任主席,另有4名官方委員及16名學界委員,包括校長、教師及家長代表、莫慕貞及另外兩名學者。莫慕貞認同今年推行BCA,但認為學校應該有權不考而不受懲罰,她又建議定下時間表,把STAR及BCA優化為KDCAT。

    莫慕貞倡局方不記個別學校表現

    她指出,現有BCA題目對某些學生太淺,又對某些學生太深,無助找出學生得到協助後可達到的水平(可發展區),KDCAT則可以分拆評估,學生完成首份卷後,電腦會安排表現較遜色者繼續應考較淺的卷,表現較佳者考較深的卷,達至因材施測,更精準推算考生的可發展區。

    她建議讓師生平日自行採用KDCAT試題庫,即時獲回饋,教育局則每年在小三、小六及中三級抽樣考KDCAT,以及每3或6年在該3個年級「全民」考核(見表),局方不知悉個別考生身分或個別學校表現,但會知悉哪些學生來自同一班或同一校,並以考生整體成績作分析,包括學生每科達標情况、科與科成績的關係、追蹤每科學生進步情况、學校對學生的影響力、有沒有高或低增值的學校(按學生入學後成績進步幅度計算)等;可同時加入考生問卷調查,了解影響其表現的原因,如為何某些學生起步慢,後來能急起直追,以及找出學校高或低增值的原因。

    不滿委員離題 社會討論政治化

    她指出,局方可按評估結果檢視教育政策,不會再為個別學校提供報告,但會有一份詳盡報告供全港學校參考,當中會解釋試題與課程關係、學生答錯原因及對其對往後學習的影響、助學生改善的教學策略等。就不記校名下教局如何監察各學校表現,莫表示局方應與學校重建信任,毋須知道哪間學校「出事」,而是公布藉評估發現什麼問題、建議學校如何解決學生學習困難,以及表明若學校有需要時會提供支援。

    她說,曾多次向當權者提及KDCAT理念,都「不被聽到」;委員互相「美言」,其他意見則得不到回應,討論常脫離「評估促進學習」的大前提。她又指出,社會對BCA的討論太政治化,甚至出現人身攻擊,「極之討厭」,令她感到灰心。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