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初中中史修訂諮詢 古代史精簡濃縮
發新帖
查看: 356|回覆: 0
go

初中中史修訂諮詢 古代史精簡濃縮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6-9-29 07: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初中中史修訂諮詢 古代史精簡濃縮
2016-09-29教育




  修訂初中中史科課程諮詢稿建議將古代史加以濃縮,其中秦朝將集中學習統一與統治措施;圖為秦兵馬俑。
  (星島日報報道)沿用二十年的初中中國歷史與歷史科課程,修訂諮詢昨正式展開,教育局昨公布課程諮詢稿。在「古今並重」原則下,秦末楚漢相爭、西漢王莽篡漢等治亂興衰內容有所刪減,取而代之是歷朝政治、文化及社會等發展。有中學教師認為修訂後,較現有課程全面,前線教師在教學上須重新適應。

  修訂逾兩年的初中中史科課程,諮詢稿昨正式公布,建議三年課程把中史內容重組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世史」、「中國近代史」及「中國現代史」四個階段,以多個朝代組合為不同的歷史時期,內容不以帝制王朝起訖劃分,各階段以「政治演變」、「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作為主線,探討國家體制演變、社會結構發展、民族與文化融合及交流、藝術與科技等面貌,以及香港在不同歷史時期與國家的互動關係。新課程預計一九學年起逐級實施。

  修訂後中史課程古代史部分將加以濃縮,比如秦朝至東漢,以往是按朝代分為三個課題,合共二十四課節;修訂後將重組為「秦漢:統一國家的建立與中外文化的交流」,建議課時減至十三節。教學要點方面,現有課程討論的秦末揭竿起義、楚漢相爭、西漢王莽篡漢、東漢戚宦政治等內容,將悉數刪減,取而代之是秦統一與統治措施、漢武帝統治政策與疆域拓展、昭宣以後的政治與社會的發展,輔以兩漢通西域與絲綢之路、東漢時期佛教傳入與道教出現,以及秦漢時期的香港。

  曾撰寫中史科教科書的李求恩紀念中學教師徐曉琦,檢視修訂的課程大綱後,較令他意外的是魏晉南北朝的部分,課時從以往八節增至十一節,亦不再集中於東晉偏安、南北朝政權興替,而是探討胡漢衝突與融和、科技與藝術發展等,「以往很多教師認為魏晉南北朝只是不斷政權更替,重要性不及隋唐而不教,現在修訂後是把學生從皇宮帶出來,去看當時社會的總貌,更為可取。」

  徐曉琦認為中史課程修訂後,從以往治亂興衰,改為多角度研讀歷代發展,教師在教學法上必須改變,「不可能再食老本,沒備課就直接進課室,更加考驗教師施教的功力。」他指現有課程以朝代本位,學生認識歷史較為片面;修訂後課程着重於朝代特色,學生理解較為深刻,而非純粹「聽故仔」。

  有份參與課程修訂的專責委員會委員,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教師李維儉指,以往課程偏重古代史事細節,課堂上難令喜歡歷史的學生得到滿足感,認為有改革必要,「要學生背記治亂盛衰,時間根本不可能,坦言說三十年都教不完。」不少學校略教或不教中國近代史,他認為未能滿足學生對歷史的興趣,「過去幾十年,一百年歷史正是今日社會的基礎,如覺得是煩多雜亂而不教,是有違教育理念。」

  他續指修訂後的中史課程加入香港史部分,有助學生了解中港互動之餘,亦讓學生認識香港無論在文化、社會均有獨有特色,有助還原歷史真貌,認為外界不必過分政治解讀。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被問到會否在課程加入「六四事件」及「六七暴動」等事件,他指現行程亦有提及,強調下一階段始就課程細節作諮詢。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