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六成家長替青少年子女理財
2016-08-25教育
親子理財教育顧問李錦指,青少年缺乏正確儲蓄、節制等理財能力,家長應教導子女「不要做大花筒,同時亦不要做守財奴」的健康理財觀。
(星島日報報道)青少年理財意識較薄弱,理財教育應從小扎根。香港教育大學以問卷方式,訪問了近四百對母親及其子女,了解雙方理財情況。結果顯示近六成家長有嘗試為孩子理財,但只得三成子女同意。有份參與研究的親子理財教育顧問指,家長過分監管無助子女建立健康理財觀,建議雙方通過互動及討論學習理財。
父母在理財教育的角色吃重,教育大學於今年初進行了一項家庭理財教化與青少年理財關係的研究,從四所本地中學收集約七百八十份問卷。結果顯示,有近六成母親表示有協助子女理財,但僅三成子女同意有關觀點。
親子理財教育顧問李錦指,結果反映家長的管教方式未能完全地被子女理解及接受,「青少年追求自主,過度監管未必可以影響青少年理財態度,例如有家長曾要求讀三年級的子女填寫財政紀錄表,過分監管會產生反效果。」李錦又指,監管與雙向討論須並駕齊驅,才可改善青少年的理財態度及行為,「家長應多聆聽孩子的意見及訴求。」
此外,亦有一半青少年不認為良好理財態度重要,有超過兩成青少年從來沒有或甚少有理財行為,李錦表示,家長應以不同方式鼓勵孩子學習理財,「例如給予零用錢時向子女灌輸『先儲後使,應使則使』的觀念。」他續說,家長亦應避免一次過發放零用錢,可隔日或每星期給一次,以免子女過度消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