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世道人生:教育迎合社會趨勢 - 李怡
發新帖
查看: 344|回覆: 0
go

世道人生:教育迎合社會趨勢 - 李怡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8550
1#
發表於 16-3-16 14: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周日又有理大女生自殺,是短短9日裏的第7宗。理大前學生會會長吳崢說,教育制度偏向着重成績,缺乏自由發展,而部份同學亦擔心畢業後的出路,形成壓力。香港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應該對接連的學生尋死負責?
前中文大學教授吳國光的太太廖曉英,夫妻二人都是在北京成長讀完大學,分別留美留法取得博士學位。吳在中大任教多年,2004年,獲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教職,與妻子和兩個孩子移居加國。廖曉英作為一個在中國長大的母親,親歷了兩個孩子在加拿大受教育的經過,她驚奇地發現加拿大的教育與中國、相信也是與香港,有極大的差別。她近年在大陸出版了兩本書,講對加拿大教育的感受。
根本差別在於教育理念。學校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甚麼?是單純地讓孩子學知識,還是全面地培養孩子做人?是不斷迫使孩子「成功成功再成功」,還是首先開發孩子們的各方面潛能?是老師的知識水平重要,還是孩子的教育環境更重要?是孩子的知識學得越深越好,還是在淺層次上擴大孩子的知識結構?是讓孩子通過大量的重複練習來不斷加深加固知識,還是讓他們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來玩耍、探索,快樂地度過童年?

在中國和香港,教育的全部內容是學習知識,實際上是應付考試,以學生能夠入讀大學作為目標。加拿大的中小學,則偏重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要求把孩子培養成有用的社會成員和負責的家庭成員。中小學教育涵蓋三部份同等重要的內容:第一,教授基本知識。第二,引導學生建立作為一個社會公民所應有的基本理念、道德規範、思維方法、交流技巧等。第三,發現和培養每個孩子的不同技能,音樂、繪畫、陶藝、舞蹈、廚藝、木工等,樣樣都教。繼續升學是目標之一,但絕不是唯一追求。
最重要的是,加拿大的教師們不會拿成名成家來鼓勵學生。一個有所發明的科學家,與一個盡了本份的商店店員,在這個社會及其價值體系中,並沒有高下之分,沒有成功與失敗之分。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興趣、關懷、智力水平和能力,都是不一樣的,而每個人有做他(她)自己的權利,不能設想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向着同一個由學校或家長設定的所謂理想去努力。

科學家和店員沒有高下之分,和每個人有做自己的權利,這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和應有的追求。在香港回歸中共國之前,社會是慢慢朝這方向走近了,教育也配合這個方向。但回歸後,政商主流不斷倒向大陸,在那個把人分成十等、特權氾濫、社會趨炎附勢的社會的影響下,香港又向「叢林規則」倒退了。於是,孩子在媽媽肚子裏,父母就要盤算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句害人話,構成許多學生難以抵受的壓力。

教育是有問題。問題在教育迎合社會的勢利目光,迎合權貴資本主義的趨勢。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