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905 小時
- 最後登錄
- 24-3-26
- 國民生產力
- 21621
- 附加生產力
- 60760
- 貢獻生產力
- 1100
- 註冊時間
- 13-1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8007
- 主題
- 177
- 精華
- 44
- 積分
- 121488
- UID
- 1389083
   
|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5-12-23 08:29 編輯
我一向都係鍾意睇D可量化既資料(統計數據)既人, 所以選校時, 不管係小學定中學, 都會睇下佢地既"學術表現"先
尤其係中學, 我重點係要睇"DSE成績"同"入U率".
點解? 有以下理由:
1. 升中唔同小一大抽獎, 係按學生學術能力決定派位組別, 熱門學校(即所謂B1英中), 基本上B1學生都唔夠分. 但主收B1學生既熱門英中, 是否6年後亦能令學生做出B1水準既成績呢? 如果主收B1學生既中學, 6年後畢業生DSE成績/入U率都只有B2中學水平, 可視為負增值學校, 家長要諗楚了! 反之, 如果一間主收B2學生, DSE成績/入U率能同B1中學相提並論, 絕對值得留意.
2. 入U率, 我只重視"升讀本地學士學位(Local degree)"呢個比例, 畢業本地學士學位, 差極都係香港有承受性, 符合政府資歷架構中學士學位一欄, 反而海外學士, 名校固之然好, 但非名校既可能更多, 認受性成疑. 加上連大多數傳統名校, 學生主要都係升讀Local degree, 好似QC, MSS, St Mary, DGS, HY呢D名校, 其實每年都只有~10%學生升讀海外大學; 所以如果一間中學話佢學生成績好所以升讀海外大學人數多 (除非有辦IBDP之類既國際文憑課程), 可信性其實值得懷疑.
3. 另外, 近年有見一部份中學,DSE既3322率, 4+/5+率唔算高, 但JUPAS degree郤有3322率既80%以上, 似乎又多一點值得留意既地方, 就係學校"能否提供有效既升學輔導"俾學生, 讓學生能在並不突出既成績之下, 爭取到最高入U既機會. 呢點其實比谷成績來得更實際而有幫助.
何為增值, 每人定義唔好, 以下係我個人暫時既定義:
1. 成績上既提升
2. 協助學生增加升讀local degree既能力/機會
我會認為大多數家長, 都希望子女中學畢業後可順利升讀大學學士學位, 入到3大固然好, 入唔到3大都希望入到8大或者JUPAS degree吧!
咁你會寧可子女只能以較平凡成績但可入到local degree, 定好似部份傳統名校, 不少學生都只能高分地入唔到local degree?
歡迎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