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4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2-3-11
- 國民生產力
- 2
- 附加生產力
- 1996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8-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548
- 主題
- 60
- 精華
- 0
- 積分
- 22515
- UID
- 13390
  
|
本帖最後由 MC1128 於 15-12-8 10:56 編輯
judy 發表於 15-12-8 09:25 
我成個中學中文,每課老師都有問段落大意 (雖然會考不用考)。
judy,
我學習中文時,都有學習段落大意,是從通篇文章去理解作者感情或陳述的遞進,分析文章結構。
但DSE的考法,是要求在所有自然段中,必須答中由第幾至第幾段為考評局心目中的段落,然後要求寫出內容大意,段落數目若錯了,內容大意即不計分。是評核分法出問題。其實,相信你對這科考試很理解,我的解釋只是希望讓未看過DSE中文卷,不太了解評核方法的網友,知多一點點。
2015年的其中一篇,節錄林語堂的論趣,共七個自然段,試卷要求學生分成三個段落,因林先生的文章結構緊密,段落分明,我僥倖試做答對了,內容大意反而不全中考評局的評分準則。記得第一年的試卷,文章好似有近20個自然段,記述時空倒敍完又倒敍,我試做時,倒抽一口涼氣(講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