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中史首納香港史 不迴避敏感議題
2015-11-10
(星島日報報道)教育局修訂初中中史科課程已進入尾聲,當局將於本月底正式推出課程方案,並展開諮詢。本報獲悉,首次納入課程的香港史內容,將以對照方式與中國歷史並行講述,強調中港互動與彼此影響,預料多個牽涉中港關係的近代歷史事件,包括六七暴動經過、六四事件對港影響等,日後將首次列入課程。當局亦會為新課綱進行兩階段諮詢,是歷來課程修訂的首次。
備受關注的初中中史科課程修訂,課程大綱即將揭盅,今次修訂焦點是增加近代史比例,並首次將香港史納入課程。
據了解,新增香港史內容雖不設獨立篇章,但會以編年史方式,與中國歷朝發展作對照介紹。在近代中國的部分,以中港兩地互動與影響為教學焦點,比如加強香港在辛亥革命及抗戰時的角色與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內地政局如何影響本港,亦是日後香港史的重點。消息指,課程不會迴避敏感議題,預料受文革影響的六七暴動、改革開放與六四事件對港影響等內容,日後將納入課程。
現時高中中史科課程必修部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已包括建國初期政治運動及經濟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等議題,消息指初中課程將沿用此框架,強調公正、持平及客觀,「新課綱不會輕輕帶過文革,或者說大躍進沒死人。六四事件在討論改革開放的挫折時,亦一定會提到。」課程大綱將列明學習重點及涵蓋哪些史事,至於教學方法與史觀,由教師專業自決。
消息指,當局認為現行課程施教上側重歷朝治亂興衰,令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部分學校更跳過近代史不教,無助學生認識國史,期望新課程讓初中生認識歷史功過,理解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體會當時社會限制與想法。對於有不少教師質疑要增加近代史課節,消息指主要原因是近代史所涉史事與史料較多,須相應調整課節比例,強調無政治考慮。
以往當局修訂現有課程,只會進行一次過諮詢,但今次中史科備受關注,據悉當局將仿效新課程的諮詢模式,先在本月底推出課程大綱初稿進行諮詢,收集前線教師意見後再行微調,預定明年四至五月間再作第二次諮詢,始會推出最終課程大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