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陳莊勤﹕李靈的故事
發新帖
查看: 605|回覆: 0
go

陳莊勤﹕李靈的故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醒目開學勳章


15649
1#
發表於 15-5-21 13: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認識中國公民社會——改變中國的中堅力量
【明報專訊】2011年11月我參加了一個在河南鄭州舉行的研討會。那天早上,我稍遲了進會場,會場內較前的座位都坐滿了人,我只能坐在較後與一些媒體記者一起的座位。坐下不久,一個年紀差不多30歲衣裝樸實的女士進場,坐在我旁邊。

如同很多國內舉行的研討會一樣,很多參與者來到都是為了參與開幕式拍拍照,完了早上第一節小休的時候便離去。

小休的時候,我留意到坐在我旁邊那位女士在收集已離場與會者留下研討會派發的筆記本和鉛筆。我感到很奇怪,問坐在旁邊的媒體記者。那些記者告訴我:「你不認識她嗎?她是2010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被稱為中國最美校長的李靈。」

李靈的故事是這樣的。

在2009年夏天,河南鄭州市一位當地報紙的記者發現一位年輕女士踏着三輪車,在烈日和暴雨中走遍鄭州市的大街小巷收集用過的舊書籍。好奇心帶領這位記者發掘了這位年輕女士的故事。

當年只有27歲的李靈來自鄭州東南200公里外周口市的一個小村落。李靈的父親是一個退休教師,為了不希望父母都在外省打工的「留守兒童」失學或每天要走14公里的路到政府辦的小學上學,便用了畢生的積蓄來開辦一所主要為「留守兒童」開設的小學,讓李靈當小學的校長,扛起照顧幾百個父母都不在家的孩子的責任。地方政府當時對這些民辦學校只有每年每一個學生168元的資助。為了讓學校能成立一個屬於孩子的書庫,2009年夏天李靈便跑到比較富裕的鄭州市烈日和暴雨下踏着三輪車走遍大街小巷收集人們用過不要的舊書籍和舊課本。

李靈的故事被報道後,輾轉通過網絡流傳全國。中央電視台選了李靈為2010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媒體稱李靈為「中國最美的校長」。

李靈告訴我她知道研討會會有一位來自香港曾經捐款給她學校的香港講者,那天她早上4時便起來趕車,9點多才來到鄭州市,為的便是要親身道謝這位來自香港捐款給她學校的香港人。她收集別人棄而不用的筆記本和鉛筆帶回學校給學校的學生。

在中國,像李靈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不是近幾年的事,是二三十年來一直在慢慢地發展的事。在香港的我們,都在忙於我們日常很物質的金錢遊戲,或者熱中於媒體側重放大報道的內地負面消息,而沒有留意在香港的北方,無論共產黨政權如何專制,一個鼓吹仁愛與關懷的公民社會正在慢慢地形成。中國的大,使我們沒有掌握和感覺中國公民社會強而有力地跳動的脈搏。

港人認識中國有盲點

香港人對中國認知的往往是被西方與本地主流媒體牽引,把中國的問題和錯失無限量地放大,而忽視一點一滴到處出現、無數人在努力塑造和構建以理性與人之常情為主導已具雛形的公民社會。經過幾十年把中國人弄得一窮二白的集體主義,和20多年金錢至上使人迷失的經濟高速發後,大多數人都脫貧後近年逐步形成的公民社會是無論如何專制的政府均沒有能力遏止的改變。忽略了這一點,成為了很多香港人,特別是大多數拒絕認識中國的新一代年輕香港人對中國認識上的盲點,除了媒體日復一日無限放大的負面政治新聞外,沒有留意公民社會迫使專權政府改變所發揮的力量。

政客每天在散播仇共、反共和恐共的情緒。我是民主黨人,在過去20多年來我自由進出中國大陸,我想我比絕大多數民主黨人或泛民的人對中國有更深厚的認識。20多年來接觸到的,從共產黨官員、紅色資本家、民營企業家、專業人士到最基層的老百姓,即使是共產黨,我感到的是他們都誠實地希望中國進步。在我接觸的人中,他們對我的反共不反感,他們對我當他們面嚴厲批評共產黨也沒什麼大不了,我從來沒有感受到泛民人士所說的壓力。

共產黨開放了?不。

但共產黨政權是不是真的開放了?誠實地說,不是。

1996年一位長者推薦我當廣東省一個市的政協,我在資料表「所屬黨派」一欄上填上我是香港民主黨黨員,他們說無所謂,照樣批准了。當時按民主黨規定我須向民主黨要求批准接受政協職位。任何消息到了民主黨中央委員會都是沒有秘密的,民主黨批准我的通知還沒有給我的時候《明報》記者已經找我求證。第二天早上明報頭版說民主黨人獲委任當廣東省某市的政協,結果那個市的政協委任批准立刻收回。

講黨性的共產黨便是這樣,把事情放上枱面的時候,他們便會變得鐵板一塊地既不客觀、也毫不開放。他們的不客觀不開放就如今天泛民公開反覆綑綁鐵板一塊要否決特首普選的政改方案一樣——怕不緊跟隊伍路線和立場站而被同袍攻擊,使自己吃虧;在政治利益關頭,泛民政客的行為與共產黨的分別不大。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在全國串連造反、叫着空口號大肆破壞的年輕人便是鐵板一塊地只有狂熱的集體黨性理想缺乏了理性獨立思考的人性。社會的進步需要的卻是思想獨立的人性。

中國的進步是緩慢的,從廣東烏坎反徵地到茂名市反石化廠、羅定市反水泥廠、河源市反焚化爐,全國各地反對官商勾結徵地與污染環境的群眾運動,人性主導的公民社會在務實地與沒有了理想只有黨性的官員在抗衡,以最大的耐性在默默地影響和改變黨性的官員。反觀在香港,一些缺乏耐性與並不真誠希望中國進步的政客卻營私結黨綑綁以明知是短期沒法達至的政治理想壓制理性,以不切實際的偏見和空泛的口號綑綁自己,並且綑綁全香港的人登上一列沒有前途的列車。

積極看待中國進步和錯失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們都熱愛民主自由。但我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改變不了的是,中國是身在香港的中國人的國家。承認和接受了這一點,便應該以積極的態度看待中國進步和中國的錯失。任何國家都會有負面新聞。頻頻出現美國白人警員打死黑人青年的事不會使我們把美國批評為種族主義國家。我們可以對美國的負面新聞客觀看為獨立事件,我們有以同樣客觀的態度看出現在中國的負面新聞嗎?對,中國有劉曉波、有高瑜;但除了他們,我們對如李靈女士這樣令人感動每年每月每天都在遼闊的中國發生着的事有留意過嗎?遺憾的是香港很多人對中國的進步閉口不提,每天在以中國發生的負面新聞向年輕人灌輸以偏概全的偏見,否定中國的一切。

我們絕對應該批評中國的錯失,但除非是港獨,我看不出為什麼我們對中國要堅持偏見去否定中國的一切。偏見帶領我們要否定放棄的不僅是一個政府,而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一個我們都有份的國家。

我不知道今天李靈的學校怎樣了。但我不會悲觀,也沒有理由悲觀。因為在中國,政治上的改變會是漫長的歷程,我們更應關注支持的,是更多更多在不斷發展的公民社會中急速湧現如李靈和李靈的父親那樣的有心人。他們才是一點一滴緩慢地改變中國社會,從而改變政府的中堅力量。
   0    0    0    0
Best wish,
(\~~/)           天下間沒有不受教的孩子,
(='.'=)           只有不懂教的父母。
(") (")~~O Derdad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