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多語社會.語言學習.教學語言
發新帖
查看: 621|回覆: 2
go

多語社會.語言學習.教學語言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1685
1#
發表於 15-5-12 12: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HKTHK 於 15-5-12 12:41 編輯

程介明


上月底,語常會(語言教育與研究常設委員會)圍繞着世界閱讀日,舉辦了一連串的活動,其中邀請了歐洲語言議會的克萊恩(Piet Van de Craen)作了兩場演講,馬上引起了聽眾的熱烈討論,值得在這裏與讀者分享一下。


克萊恩是比利時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y)的教授,是橫跨心理、社會、腦神經的語言學家。歐洲語言議會是歐洲共同體一些語言學者的聯合組織,為語言政策和語言學習提供智囊式的服務,因此克萊恩的觀點不只有學理根據,還有在學校中實施的實證。



克萊恩的演講,圍繞着一個主題: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也就是把內容的學習與語言的學習綜合在一起來考慮,而不是把語言的學習作為一種孤立的學習過程;也就是說,比如學習物理,既是學習物理的知識,其實也是學習語言的過程。反過來說,學習語言,其實也是在學習各式各樣的知識,沒有所謂獨立於知識的純粹語言學習。


語言與學科知識的一致性
這種觀念,在學理上其實並不完全陌生。香港自1998年開始,大部分中學必須用中文授課,人們馬上就感覺到,不是說懂得粵語,就懂得用粵語授課。比如說,數學裏面用的語言,就與化學裏面用的語言很不一樣,更不用說與經濟、歷史裏面用的語言,更不一樣;這些學科裏面用的語言,又與我們平常生活用的粵語很不一樣。我們學院裏面就有專門培訓不同科目的教師,在該科裏面用的中文語言;中文如此,英文也如此,任何語言都一樣。


於是,在學理上,長期以來,都有「跨越學科學習語言」(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LAC)的理念,這種理念,着眼點是:每一種學科的學習,都有語言的元素。演繹下來:學生在學習每一種學科的時候,其實都在學習語言;進一步演繹:每一位學科的教師教授學科的時候,其實都在教授語言,每一位教師,同時也都是語言教師。


在單語的地方,例如中國,社會上基本只有一種語言,學校裏面除了外語課(而學習外語,經濟因素大於社會因素),其他都是用同一種語言教授,而教師也是各自在本學科裏面成長的,不會不熟悉本學科裏面的語言;比如說,化學教師都是念化學出身,不會不熟悉化學語言,因此不會感到有跨學科的語言學習問題。


在香港,學科裏面的語言水平,其實一直是問題。一方面,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例如教化學),本身的英語並不一定好,也許學生整天聽到的,是不標準的英語;而香港人會覺得,「他不是教英文的,莫怪!」也就覺得理所當然。另一方面,1998年以後,很多學校改用中文授課(也例如化學),而教師本身在以往的中學、後來的大學,都是用英文學習,不知道化學裏面的中文語言是怎樣的,於是學生也就無法學到以標準的中文化學語言授課。在我們高喊「母語教學」的時候,這些問題是沒有人提出的,彷彿「用中文教,母語嘛」,以為是理所當然,不在話下。


在歐洲,這問題就更嚴重了。因為歐洲高等教育的一體化(Bologna Process),學生可以跨境入學;再加上如Erasmus計劃,學生須要在就學期間跨境學習。熟悉外語,成為了完成學業的必須。這種學習外語的迫切性,促使了歐洲的學者加倍努力研究學習外語的善法。


母語與學習外語的迫切性
就是在這種情境下,歐洲語言議會就把研究外語學習,放在首要的位置。再加上腦科學近年的發現,提出的CLIL,又把LAC的理念推進了一步。


簡單地說,CLIL是提倡以目標語言(非母語)來學習學科的知識。以理念來說,是與香港過去提出的「母語教學」恰好相反,也可以說是「以外語作為教學語言」。不過,歐洲語言議會提倡的是,在學生學習的時間中,撥出20至50%用外語授課。克萊恩提出的幾個理據:


一、外語學習,不是學習外語本身,而是學會使用外語。此點本欄多次提過,香港許多學生的確學了很多年的英語,但是從未學會使用英語;內地學生往往「托福」可以考很好的成績,卻不會使用英文;本地一些大學授課不嚴格使用英語,卻熱中於學生畢業前考一個英文試,等等。


二、外語學習,正如一切學習一樣,是在使用中發生的。這是上述(一)同一原理的另一面。克萊恩在演講中多次強調,學習語言主要不是背熟語法與記憶詞彙,而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的,也就是不經意的學習(Implicit Learning,本欄多次討論過)。經意的學習,就是經過具體的分析和設計,讓學生按照分拆的步驟而學習。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學習漢字:要學生根據筆劃認字,還是由學生按照字的總體形象來認字(就像認人臉)?另一個例子是學習唱歌,是先學習看譜,還是先模仿哼歌?後者都是不經意的學習。


三、多語學習,已經成為歐洲各國的共識。經濟因素以外,更大的動力,是腦科學證明多語學習,有利於學生智力的發展。這與本欄多次提到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的發現是完全一致的。克萊恩說法國大革命時代的「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語言」,雖然根深柢固,卻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克萊恩說,目前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在採用CLIL。而且經過實證,回答了幾個他們關心的問題:
是否真的有利於外語學習?答案是肯定的。是否有了利於學習學科知識?答案也是肯定的;數學學習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學生學習的態度與動力,是好了還是差了?實證說明是都轉好了。


是否會妨礙母語學習?答案是否定的。過去有所謂外語與母語之間「互相抵消」(subtractive)的說法,證明是沒有根據的,甚至由於增強了學生的總體的語言學習能力,也會對學習母語有積極影響。


語言與腦部發展的對應性
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智力發展(如解題能力)明顯地增強了。克萊恩更展示了腦部發展的顯示圖:單語學習的學生,與多語學習的學生,腦部發展的區域與強度,明顯地後者要比前者強得多。因此,教學語言、語言學習、智力發展、腦部發展,是互相關聯的幾個方面,不可以分割來考慮。


這些理念和實證,對於香港以往不斷討論的「教學語言」話題,衝擊很大,因此引起了在座不少的教育界和決策人士熱烈的討論。如此看來,前兩年出現的教學語言的「微調」,放寬了單語學習的勒令,似乎是歪打正着,對於香港關於「教學語言」的種種迷信和禁忌,打開了一個缺口。正因為如此,下一代要面對多語的社會,香港的學校還要走漫長的一條路。


   0    0    0    0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
發表於 15-5-12 19:47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HKTHK+於+15-5-12+12:41+編輯+

原帖由 HKTHK 於 15-05-1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HKTHK 於 15-5-12 12:41 編輯

程介明
香港一路奉行的英小英中,咪就係文中所講的以目標語學習方法?!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700
3#
發表於 15-5-13 06:3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HKTHK+於+15-05-12+發表本帖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5-05-12 發表
香港一路奉行的英小英中,咪就係文中所講的以目標語學習方法?!
97年前行這一套還情有可原,但回歸後,身為中國人又不可不懂說普通話,若學校只有英文/白話授課,確實政冶不正確,在香港長大,掌握兩文三語實在不能避免,培育過程中如何拿揑是家長的價值觀和功力,當然,總有學生叫苦。歐洲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懂三種語言。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