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中學課室展值500萬文物 戰國貨幣等39件 多收藏家借出 ...
發新帖
查看: 966|回覆: 1
go

中學課室展值500萬文物 戰國貨幣等39件 多收藏家借出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5-3-22 11: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曾璧山中學校長何沛勝(右二)與昔珍薈舍主席李百貴(右三)等展示部分校方珍藏,包括《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及孫中山簽名肖像相。該相由孫氏當年送給該校一名校董的伯父傅秉常,以表揚傅在國民政府工作的貢獻。相片是首次曝光,上面有「孫文」簽名及「秉常兄惠存」的孫氏提字。



【明報專訊】文物珍貴,想不到毋須到博物館,在中學亦有機會欣賞。一直藏有《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的馬鞍山曾璧山中學,本周二起於校內舉辦文物展,展出由戰國至民初時期共39件總值約500萬元的中國文物,主要由7名本地收藏家組成的昔珍薈舍借出。歷史最久遠的是戰國早期使用、如指甲般大小的貨幣「蟻鼻錢」,亦有清末民初繪有政治諷喻圖案的瓷器,以老虎比喻當時日本等國對中國的虎視眈眈。


另展校存《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四庫全書》於清代乾隆年間編纂,堪稱中國史上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之一,但在民初戰亂期間,不少學者擔心《四庫全書》失落,故在1930年代交由商務印書館翻印。曾璧山中學藏有這套翻印本《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的大部分文集,校長何沛勝指當年創校是為紀念曾璧山居士,而估計曾璧山當年購得這套珍本初集,輾轉藏於校內,自90年代創校後寄存至今,「收於一個隱密房間,學生不准入內,藏書數目很多,放滿4個大書櫃」。


有30多年收藏中國文物經驗的昔珍薈舍主席李百貴說,去年從媒體報道中得悉曾璧山中學藏有《四庫全書》,萌起在校內展出文物的念頭,「《四庫全書》很矜貴,只有少量翻印本」。他之後主動聯絡校方,無條件借出文物展覽,惟校方曾因擔心保安問題而一度婉拒,及後李承諾肩負保安重任,才打動校方(見另稿)。


收藏家邀合辦 助教中史


今次展覽為期4天,全校學生將安排分批在課堂時間到位於木工室的展場參觀,中史科亦製作相關教材。李百貴認為部分大學亦會展出文物,但學生「望一望」便算,「不如從中學入手,讓學生欣賞實物,加深對文物的印象」。他透露今次「試水溫」後,冀每年兩次到不同中學合辦展覽。


校董親人曾獲孫中山贈相


展出的39件文物主要由昔珍薈舍借出,包括古代貨幣、瓷器、高官銅印等,餘下少數由校方藏有,除《四庫全書珍本初集》部分文集,亦包括孫中山當年送給校董親人的肖像相片,上有孫中山題字。


李百貴說每件文物背後都有故事,歷史最久遠的是戰國早期的貨幣「蟻鼻錢」,「只有一片指甲般細小」,亦有清末民初瓷器,上面繪上雙虎爭鬥。李指﹕「雙虎比喻日本及俄國等當時爭奪中國國土,因中國人向來收埋情感,故只在瓷器上表達對列強入侵不滿。」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2#
發表於 15-3-22 11: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5-3-22 11:45 編輯

代聘保安裝天眼 收藏家打動校長

【明報專訊】在中學展出文物殊不簡單,首要解決保安問題。曾璧山中學校長何沛勝透露,最初因保安問題婉拒昔珍薈舍邀請在校內舉辦文物展,形容此舉「好危險」,惟對方承諾聘請保安員24小時看管文物,終被打動。除聘請保安員外,屆時亦會作網上實時監察等,以確保文物安全。

何沛勝說,最初婉拒昔珍薈舍主席李百貴邀請,因為對在校內舉辦文物展「完全不懂」,覺得「好危險」,「其後聽到對方說不是展出乾隆幾百萬元花樽這類最名貴的文物,先冇咁驚」。他認為文物由戰國至民初時期,涵蓋全面,學生透過觀察實物,對背後歷史意義更深刻,始被打動應允合辦展覽。

為確保文物安全,何沛勝與昔珍薈舍想出四大對策,由昔珍薈舍聘請24小時保安員,每刻至少兩名保安員看管展場,場內亦設3台可網上實時監控的閉路電視,又騰空一樓展場的所有課室,原於一樓上課的學生須於其他樓層上課,「每次參觀只限20人,以免太多人會撞爛文物」,亦已與警方聯絡,要求展覽期間在校外加強巡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